小氣球做摩擦起電,靜電作用的實驗

2020-12-05 小學語文教學

明天就要放三天元旦節假了,同學們為了慶賀新年的到來,買來了糖果、瓜子、可比克、爽歪歪等來慶賀一下,辦一個迎新年,慶元旦的辦會,同時也買來了一些彩色的小氣球,來裝點一下教室,襯託一下節日的氣氛。

孩子們拿著氣球玩了起來,趙晨旭最會玩氣球,把氣球在腦袋上摩擦幾下,放在黑板上,它竟然不掉,好像被什麼吸住了一般。科學老師覺得很有意思,就請他到實驗室研究。

他把氣球在頭皮上擦幾下,把氣球放在窗簾上、窗玻璃上、臉上、頭上都不能掉。科學老師告訴他:「這是摩擦起電,靜電作用。」

孩子們的探究真的很精彩!

相關焦點

  • 科學小實驗:摩擦起電的現象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們,歡迎來到羋盒學科學欄目。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電」的現象,比如某些東西之間反覆摩擦會形成「靜電」。今天小編就給你講講關於摩擦起電的那點事兒,讓孩子感受到「電」的可愛一面。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的轉移。
  • 三年級作文: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摩擦起電
    三年級(下)作文: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你做過什麼小實驗?向大家介紹一下。寫之前,可以先藉助圖表整理小實驗的主要信息。寫的時候,可以用上「先......接著......然後......最後......」這樣的句式,把小實驗的經過寫清楚,還可以寫一寫自己做實驗的心情、實驗中的有趣發現等。寫完後,交換讀一讀,再評一評:實驗過程是否寫清楚了?有沒有用得不合適的詞語?
  • 科學小實驗作文:摩擦起電
    在天氣乾燥的時候,梳頭髮或脫毛衣的時候會產生靜電,會聽到「噼啪」的聲響,媽媽告訴我,這是一種摩擦起電的現象,於是我在網上查詢了摩擦起電的資料,準備親自做個實驗體驗一下。首先,我找來一張紙,把紙任意撕成碎片,接著又找來一把塑料尺子,緊貼著衣服摩擦到發熱,最後把摩擦發熱的尺子靠近碎紙片,結果碎紙片紋絲不動,我很失望,心想,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網上寫錯了嗎?我決定去請教媽媽,媽媽聽後,溫和地建議我說:「你把紙片撕得再碎一點試試看!」
  • 科普|九種摩擦起電現象的實驗
    說起摩擦起電大家立馬想到的就是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
  • 【學習故事】摩擦起電--大班
    彤彤穿著長袖園服,來到門口麻利的脫下了衣服,媽媽接過衣服,只聽「啪」的一聲,彤彤叫了一聲,媽媽笑著說:「沒事,起電了」。這時笑笑也來了,順手一摘帽子,一頭短髮,立刻豎了起來。孩子們看到後立刻驚呼起來:「哇!有電!」但是孩子們都說不清「電」是從哪兒來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開始了探究之旅……    我給你們每組兩張紙,讓你們撕成碎片,然後又拿來了好多塑料吸管。
  • 相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會產生靜電嗎?
    用摩擦的方法使兩個不同的物體帶電的現象,叫摩擦起電(或兩種不同的物體相互摩擦後,一種物體帶正電,另一種物體帶負電的現象)。關於靜電大家貌似都很清楚,因為我們初中都學過,「當然知道什麼是靜電!」拿起兩個起初是中性的物體,通過相互摩擦給它們互相充電,然後一個帶正電,一個帶負電。但是關於摩擦起電的真實原理,一直是個爭論的話題。因此不要這麼快的下結論!讓我們從你認為你知道的電開始,但是你要做好準備,你會感到驚訝的。
  • 摩擦起電小實驗
    好幾天前,媽媽帶著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實驗的名稱是「摩擦起電」。我當時聽了這個名稱非常好奇,連忙問媽媽:「是誰和誰摩擦啊?」媽媽說:「不急,我先做給你看,這個實驗非常簡單。」首先我們準備了一些材料:一把尺子和一些小碎紙片。
  • 科學小實驗:為什麼會有摩擦起電的現象呢?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們,歡迎來到羋盒學科學欄目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電」的現象,比如某些東西之間反覆摩擦會形成「靜電」。今天小編就給你講講關於摩擦起電的那點事兒,讓孩子感受到「電」的可愛一面。
  • 關於摩擦起電
    摩擦起電有人還把它稱為摩擦生電,它是利用一些容易起電的多種材料進行相互摩擦,兩個摩擦物體的表面就能夠出現帶電的現象。 通過實驗表明:兩種物體表面所帶電荷開始為同性電荷,經過材料的相互摩擦,一種材料就帶上正電荷,另外一種材料經摩擦後帶有負電荷。但是這裡必須排除外在的影響(如,通過導體導走了電荷等的情況)。
  • 關於摩擦起電
    電的現象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了,在宏觀狀態下能起電的現象有兩類:摩擦起電和電磁感應發電。摩擦起電有人還把它稱為摩擦生電,它是利用一些容易起電的多種材料進行相互摩擦,兩個摩擦物體的表面就能夠出現帶電的現象。通過實驗表明:兩種物體表面所帶電荷開始為同性電荷,經過材料的相互摩擦,一種材料就帶上正電荷,另外一種材料經摩擦後帶有負電荷。但是這裡必須排除外在的影響(如,通過導體導走了電荷等的情況)。
  • 一起動手做實驗:利用靜電分離糖和十三香
    利用靜電分離糖和十三香的實驗  開欄語  我們的《一起動手做實驗》欄目從今天起與大家見面啦!小朋友、大朋友感興趣的小實驗,充滿神秘色彩的自然現象,利用化學、物理原理解決生活小難題……都將成為我們的探索對象。
  • 為什麼摩擦能起電?福田區彩虹社區這場科學實驗讓小朋友了解「神奇...
    小朋友們動手做科學實驗此次科學小實驗的主題為「神奇的電現象」,活動分為認識電現象、解釋電現象產生的原理、實驗操作小發電機原理小實驗、生活中對電的利用和製作彩燈球等環節。  在現實生活中,電的機制給出了很多眾所熟知的效應,例如閃電、摩擦起電、靜電感應、電磁感應等等。電池就是一個裝著電的瓶子嗎?家裡用的電是從哪來的?
  • 衰漫畫:小衰「摩擦起電」為科學捐軀,大臉:真是個大英雄!
    大家好,我們生活在繁雜的大千世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開心之事,但是不要心急,不要慌忙,停下腳步一起來看看本期的搞笑漫畫,不保證笑瘋,但一定不會讓現在的你同以往難過,小編會盡其所能給大家帶來歡樂的,話不多說,我是一個有趣的小編,現在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期的《衰漫畫》漫畫故事吧!
  • 金屬導體能否通過摩擦起電?
    金屬導體能否通過摩擦起電?第一,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兩個不同的物體帶電的現象。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這就是摩擦起電的現象。第二,金屬之間摩擦或者金屬與別的物體摩擦是不能起電的!因為金屬是導體不是絕緣體,它有自由移動的電荷,當在外電場力作用下,自由電子會定向移動而形成電流。電流的傳導速率等於光速,即使摩擦有電荷存在,瞬間就會復原。
  • 「電力革命」01古人是如何看待摩擦起電
    靜電現象是一類現象,是相對於後來出現的電流學而言的,最典型的現象是摩擦起電,我們小時候很可能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先將一張紙用剪刀剪成小碎片,然後拿一塊塑料直尺或梳子,在頭髮上往復摩擦幾次,再將直尺靠近小紙屑,就會看到紙片吸附在直尺上。
  • 摩擦電納米發電機起電材料
    自2012年以來,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由於其普遍適用性強,成本低,效率高逐漸成為機械能量收集和分布式微能源領域的主流技術。TENG的發展可以服務於物聯網的信息採集技術、智能監控系統以及靜電驅動、靜電除塵等高電壓應用領域。
  • 氣球遇到海水能夠全天候發電?浙大學者研製多倍頻高性能摩擦納米...
    然而,傳統的基於電磁發電技術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在低頻低振幅的海浪作用情況下,很難有效的發揮發電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作為新一代的能源器件,能夠有效地將低頻和低振幅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為從海浪能中獲取能量提供了一種新的實用途徑。
  • 冬天靜電很煩人!靜電的產生只是摩擦摩擦這麼簡單?
    不管物體表面看起來有多光滑,當你足夠近地放大時,會注意其凹凸不平的部分,科學家稱這樣的結構為「表面微凸體」,每一個物體表面,從氣球到羊毛或者頭髮等纖維,都覆蓋著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結構當兩個物體的表面互相摩擦時,它們的表面微凸體會彼此作用產生靜電,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米茲和同事展示了摩擦物體如何產生電荷的驚人效果。靜電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其最容易用絕緣體產生,這些絕緣體包括:橡膠、羊毛、頭髮等。
  • 摩擦生成的電為什麼會丟失?這居然開闢了物理學的一大片天地
    古希臘時期的泰勒斯就發現了,摩擦可以使琥珀吸引輕小的物體。這就是摩擦使物體帶上了靜電,帶靜電的物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的原因。一直到了2000多年後的1785年,庫倫對一個問題感到了困惑,那就是帶電的物體在空氣中會逐漸失去電荷。空氣的導電能力非常差,物體帶的電荷為什麼還會丟失?
  • 老起靜電怎麼辦?幾個小妙招教你不做「帶電人」!
    靜電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實,靜電並不是人體產生的,而是人在活動時因摩擦而產生的,在空氣乾燥的情況下更容易產生。我們知道,冬天衣服穿得多,而且以羊毛料子更為常見,衣服之間相互摩擦產生了大量的電荷,在空氣乾燥(當空氣溼度長期低於40%)的情況下,這些電荷沒有途徑釋放掉,積累在衣物表面,當人體所帶的靜電荷產生的電壓越來越高,就容易被「電」到——手指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