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按:1550 納米這個波段才是雷射雷達未來的方向?
當我們談論自動駕駛安全時,很少有人提到人眼安全。
何為人眼安全?這兩者有什麼關係?恐怕大多數人都會心生疑問。不過在自動駕駛汽車全面部署前,這個問題必須得解決。
作為許多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部件,雷射雷達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自動駕駛「半壁江山」。不過,它可不只是在車頂上旋轉的雷射碟,如果處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傷害路人的眼睛,而且是永久性的。
AEye 創始人兼 CEO Luis Dussan 在創業前曾在航空航天產業有深厚經驗,與許多新創公司一樣,AEye 正在為自動駕駛汽車開發視覺軟硬體和算法解決方案。當然,它也繞不開雷射雷達。
對於 900 納米的波長,Dussan 是拒絕的,因為它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危險。「雷射掃過來的時候你可不知道自己已經和它『對視』了,而就是這一下可能你的視網膜就受傷了,你的餘生恐怕都會深受其害。」Dussan 警告稱。
Dussan 解釋稱,雖然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認為 900 納米波長的雷射不會傷害眼睛,但在美國軍隊它已經造成了多起傷害案。專家們發現,十釐米外被照射到,就會造成眼睛永久性的傷害。軍方專家最終發現,1550 納米波長的雷射要安全得多。因此,AEye 將寶壓在了 1550 納米波長的雷射雷達上。
現在,Dussan 對那些 900 納米雷射雷達產生了深深的擔憂。如果雷射照到了透鏡(或其它放大設備)上,在更遠的距離上也能對人眼產生傷害。如果雷射雷達全面固態化,雷射只朝一個方向發射,其威力恐怕會更加可怕。雖然大多數雷射雷達在不工作時會自動關閉,但如果出了故障,恐怕倒黴的路人就要遭殃了。
Dussan 表示:「IEC 標準稱 900 納米波長的雷射造成傷害的可能性很低,所以很安全。不過它說出這番話的前提是路上只有一兩臺裝載雷射雷達的車,如果未來這一數字增長到數百萬臺,恐怕就要出大事了,而且別忘了,雷射雷達 上可是有透鏡的。」
Dussan 可不希望 900 納米波長的雷射雷達通過測試。對軍隊來說,責任問題好逃脫,但放在商業應用上,恐怕一旦出了問題公司麻煩就大了。
「雷射催生的人眼安全問題可是相當重要,那些現在還在做 900 納米雷射設備的公司有很多都不知道它的危害。」Dussan 說道。「我們不會採用這種技術,也不認為它能禁得住時間的考驗,恐怕也逃脫不了輿論的審判。」
一些公司可能不會輕易改變現有設計,但 Dussan 懷疑它們會在嚴厲的法規下改換方向。他表示:「900 納米雷射不但會傷害人眼,還會讓 ADAS 系統中使用的夜視/低光攝像頭們「瞎掉」,這樣的設計太傻了。反觀 1550 納米的雷射,就不會出現類似問題,因為攝像頭們根本「看不到」這個頻段,自然就不會產生幹涉。
不過,900 納米雷射帶來的風險還不止於此。Dussan 表示,安防攝像頭也會與 900 納米雷射起衝突。「滿街的天眼都被幹擾了,政府部門肯定會介入。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與它們談過,未來會有相關法令出臺。」Dussan 說道。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從短期來看,900 納米雷射帶來的風險聽起來有些微不足道,畢竟有些人可能永遠不會和自動駕駛汽車面對面,或者說他們不會站在雷射雷達附近 10 釐米內。不過,如果長期暴露在滿是雷射雷達的世界呢?答案恐怕就不好說了。
「畢竟高速上現在沒有 100 萬臺 900 納米波段的雷射發射器。」Dussan 說道。「所以說長期暴露在雷射下到底有什麼後果現在還說不清。不過我覺得 1550 納米的雷射不會傷眼,畢竟它還沒有普通的藍光強,而我們一輩子都會暴露在藍光下。」
雷鋒網推薦閱讀:
自動駕駛汽車外型有救了?Cepton聯手小糸將雷射雷達嵌入車燈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