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獻血與輸血,這個人你一定要認識!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X醫生 上海市血液中心

誰是卡爾·蘭德斯坦納 ?

這個問題似乎有點多餘,關注獻血與輸血的,誰會不知道卡爾·蘭德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呢。

他是人類ABO血型的發現者,並因此獲得了193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事實上,卡爾·蘭德斯坦納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美國人——雖然我們一般說他是奧地利科學家。

一、猶太家庭的獨生子

1868年6月14日,卡爾·蘭德斯坦納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附近的巴登。此時,剛成立一年的奧匈帝國正在歐洲的革命與民族主義風潮中飄搖。

卡爾·蘭德斯坦納是獨生子。母親範尼·赫斯·蘭德斯坦納(Fanny Hess Landsteiner)出生於一個猶太商人家庭;父親利奧波德·蘭德斯坦納(Leopold Landsteiner)擁有法學博士學位,但卻一直從事新聞職業,是維也納一份重要媒體的主編。

卡爾·蘭德斯坦納7歲時父親就去世了,被母親一個人撫養長大。他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上的是維也納的名校瓦薩高中,還在德國和瑞士接受過教育,而且彈得一手好鋼琴。

17歲時卡爾·蘭德斯坦納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20歲時,他改宗天主教,將名字改為卡爾·奧託·蘭德斯坦納(Karl Otto Landsteiner),因為在當時的奧匈帝國,猶太人難以獲得穩定的學術職位。

二、薪水微薄的大學教師

1891年從醫學院畢業後,卡爾·蘭德斯坦納接受了5年的實驗室訓練,先後師從數名優秀的生化學家,其中包括後來獲得1902年諾貝爾化學獎埃米爾·費舍爾(Emil Fischer)。

1894到1895年,卡爾·蘭德斯坦納在維也納第一外科醫院學習了一年整形外科。但相比臨床,他更喜歡實驗室工作,在他眼中生物化學才是醫學的未來。

1896年,28歲的卡爾進入維也納大學病理-解剖研究所工作,作為病理學兼細菌學家安東·魏舍鮑姆(Anton Weischelbaum)的無薪助手。安東·魏舍鮑姆因第一個發現腦脊髓膜炎的病原體腦膜炎球菌而知名。

1908年,卡爾·蘭德斯坦納成為維也納帝國皇家威廉敏娜醫院的實驗室主任;1911年,他終於被聘為維也納大學的病理解剖學客座教授,但薪水依然微薄。

一直到1919年,卡爾·蘭德斯坦納始終在維也納大學工作,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發表了75篇論文,還做過3639次屍體病理解剖。後來最為知名的,是一篇論文中的一條腳註。

三、知名的腳註

如果問:卡爾·蘭德斯坦納發現ABO血型是1900年,還是1901年?

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容易回答。

我們都知道,卡爾·蘭德斯坦納用一個看似隨意的「交叉配血」實驗,「幸運地」發現了ABO的血型。(詳見「」)

這一研究的論文題為「正常人血液的凝集情況」,發表在1901年第14期的《維也納臨床周刊》上。

但在他1900年的論文「血清和淋巴液的抗發酵、凝集和溶解作用」中,卡爾·蘭德斯坦納寫了一條著名的腳註:

「健康人的血清不僅凝集動物的紅細胞,也會凝集來自其他人的紅細胞」。

這是第一次對於血清抗體與紅細胞抗原反應的描述。準確地說,卡爾·蘭德斯坦納不僅僅是發現了ABO血型,也是發現了人類的血型。

四、對於梅毒的研究

卡爾·蘭德斯坦納是一個高產的科學家,其成就遠不止血型的發現。

1906年,他和維也納皮膚病與性病診所主任歐內斯特·芬格(Ernest Finger)證實,梅毒的病原體——蒼白密螺旋體——在實驗中能感染舊大陸猴。同時,卡爾·蘭德斯坦納還與同一機構的科學家維克多·穆查(Viktor Mucha)研發出暗視野顯微鏡,通過遮擋入射光線,只允許被標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線進入目鏡,因而視野的背景是黑的,物像的邊緣是亮的。這種顯微鏡的解析度比普通光學顯微鏡高50倍,能對梅毒螺旋體進行觀察和確認。

五、對於脊髓灰質炎的研究

1908年,麻痺性脊髓灰質炎在奧地利及周邊國家流行,卡爾·蘭德斯坦納承擔了尋找病原體的研究。當時有報導稱在患者的脊髓或腦脊液中培養出細菌,但卡爾·蘭德斯坦納經研究認為細菌是汙染造成的,並非脊髓灰質炎的病原體。

卡爾·蘭德斯坦納從一個死於麻痺性脊髓灰質炎的9歲患兒身上採集了脊髓組織,經過無菌處理後分別注射給小鼠、兔子和豚鼠,均未發生感染症狀;於是他使用與人類親緣關係更近的舊大陸猴——一隻狒狒和一隻恆河猴,結果產生了類似於人的症狀與組織病變。

卡爾·蘭德斯坦納的研究提示脊髓灰質炎的病原體並非細菌或真菌,而是一種更微小的微生物。之後卡爾與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傑出的醫生和免疫學家康斯坦丁·勒瓦迪蒂(Constantin Levaditi)合作,最終發現了病原體是一種病毒。他們的發現也被美國洛克菲勒研究所的西蒙·弗萊克斯納(Simon Flexner)所確認。

卡爾與康斯坦丁不僅找到了脊髓灰質炎病毒,還對其生物學特性進行了研究,並發現康復中脊髓灰質炎患者的血漿可以中和病毒——

他還是恢復期血漿治療的先行者!

卡爾·蘭德斯坦納與康斯坦丁的傑出研究為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六、為生計奔波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陷入災難,並直接導致了奧匈帝國的解體。奧地利經濟陷入困境,卡爾·蘭德斯坦納的研究被迫中斷。1919年他離開維也納,來到荷蘭海牙,成為一個小型天主教醫院的解剖員。為了生計,他還在一家生產結核菌素的工廠兼職。但經濟每況愈下,在荷蘭海牙的工作顯然也並不保險。

這時,命運之神從大洋彼岸伸來了援手。1923年,與卡爾同時發現脊髓灰質炎病毒的西蒙·弗萊克斯納正擔任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的主任,他為卡爾提供了一個研究職位,卡爾立即接受並帶著妻子兒子來到紐約,時年他55歲。

七、執著的研究者

在美國,卡爾·蘭德斯坦納得到免疫學家的極大尊敬,1927年他被選為美國免疫學會的主席。在1930年獲得了諾貝爾獎後,他得到了更多資源,實驗室、人員、資金、名望。他身邊圍繞著傑出的研究者,比如菲利普·勒文(Philip Levine)和亞歷山大·維納(Alexander Wiener),他們在卡爾·蘭德斯坦納的帶領下專注於紅細胞抗原抗體的研究。

1927年,他和菲利普·勒文和將人的紅細胞注射給兔子,然後將兔子血清與人紅細胞混合。發現了兩種新的人紅細胞抗原:M和N,這是第二個被發現的血型系統:MNS(S和s抗原在大約40年後才被發現)。

1940年,他和亞歷山卓.維納將恆河猴的紅細胞注射給兔子,然後將兔子血清跟人的紅細胞混合,發現了新的紅細胞抗原「Rh因子」(LW血型),這一發現還讓Rh血型「誤而得名」。(詳見:)。

此外,卡爾·蘭德斯坦納還發現了P血型系統。他還與克拉拉·裡格(Clara Nigg)一起首次在活組織中培養出了立克次體。

1939年,71歲的卡爾·蘭德斯坦納從洛克菲勒研究所退休,但他仍繼續投身於所熱愛的研究工作。1943年,75歲的卡爾·蘭德斯坦納正在實驗室工作,一場突發的嚴重心臟病帶走了他的生命。

他的同事和好友菲利普·勒文說:卡爾·蘭德斯坦納是一個極其執著、勤奮和出色的研究者,他會著迷於科學問題,日以繼夜地工作。他自己常說:「時間太短了,要做的事很多。我們要快點」。

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國際獻血組織聯合會和國際輸血協會共同決定將卡爾·蘭德斯坦納的生日6月14日定為「世界獻血者日」,以紀念這位為醫學與人類健康做出卓越貢獻的先驅者。

世界獻血者日倒計時

還剩

2

5

◆ ◆ ◆ ◆ ◆

▼ 距離2020年世界獻血者日還有1個月!

▼ 向我們的美小護致敬!

▼ 紅人茶館丨無償獻血圈的「閃送員」

▼「有個數字正等你來改變」

科普

▼ 殺手和救星—抗-D與Rh相關新生兒溶血病的故事

▼ Rh陰性為何如此「稀有」?

▼ A型血易感新冠肺炎?

▼ 善於隱身的血型:I'm not Kidding

......

原標題:《談起獻血與輸血,這個人你一定要認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無償獻血,為什麼輸血不是免費的?醫生告訴你實情
    所以,適當獻血,有一定的預防心臟病的效果,對健康也有益。很多人在獻血之後感覺自己有不舒服的情況,因此得出了獻血有害健康的結論,其實,原因可能更加複雜一點。獻血之後真的可以免費用血嗎?很多人疑惑,為什麼獻血是無償地,而輸血的時候卻需要花錢呢?這是由於血液的儲存、運輸等過程中產生的成本。
  • ab血型為什麼不能獻血 ab血型輸血需要注意什麼?
    ab血型為什麼不能獻血 ab血型輸血需要注意什麼?時間:2017-07-29 13:14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ab血型為什麼不能獻血 ab血型輸血需要注意什麼? 現在獻血都要檢測是何種血型,然而ab型血的人有的時候不能獻血,為什麼呢?
  • 血液專家:關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 你應該知道這些
    200-400毫升僅佔總血量的5-10%,一般失血600毫升以下都可以不輸血。人體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一定的條件下,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所以健康人獻血是不會影響健康,獻出你的5%,其他人可能將獲得生命的機會。輸 血 輸血安全嗎?有什麼風險?輸什麼血?輸血是指將健康人的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病人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 獻血、輸血和骨髓捐獻,這些都安全嗎?
    但在疫情期間,面對血液緊缺,一方面要增加血液來源,另一方面要保障血液的安全供應。那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真的安全嗎?有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中國老年學學會血液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景紅梅給大家講解。 獻血會影響健康嗎?
  • 闢謠丨 深圳獻血不用檢查?輸血得愛滋?這次真是空口造謠無底線…
    網友呼籲:刪帳號還不夠,一定要嚴懲!很多輸血的病人被傳染了愛滋」深圳市血液中心回應對此,@深圳市血液中心 質問:這個人是靠造謠刷熱度嗎?並發出鄭重聲明:無論是首次獻血者還是多次甚至是上百次的獻血者,每次獻血都必須做初篩檢測,全血要經過扎左手無名指的檢測,機採需靜脈抽血進行檢測。
  • 聽說醫生從不獻血?獻血對身體到底有啥危害?今天一次性告訴你
    而定期獻血,可以刺激人的骨髓造血器官,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還可以使血液的粘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意義。 芬蘭有一項研究,對2萬名成年人做了調查實驗,發現從來不獻血的人群和經常獻血的人比較,其心臟病發病率高出了2倍。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丨獻血能查出愛滋病嗎?單採血小板會不會交叉感染?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丨獻血能查出愛滋病嗎?單採血小板會不會交叉感染?>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市民對無償獻血有誤區,總擔心是否會有感染傳染病風險。為幫助市民正確認識無償性獻血知識,我們推出「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分享單採血小板的相關知識。
  • 七大洲四大洋,哪裡的人獻血最積極?
    你走進過這種紅白相間的無償獻血車嗎?在我國,無償獻血人次數已經連續增長了20年。全國無償獻血人次從1998年的32.8萬上升到2017年的1459萬,獻血量從1998年的800噸提高到2017年的2478萬單位,獻血量增加了5倍之多。(2019年1月30日,安徽省阜陽市一輛環保無償獻血車亮相本市清河廣場。
  • 醫生從來不獻血?獻血有哪些好處?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要收費?
    2、適量獻血可預防心臟病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調查研究發現,從不獻血者比獻血者的心臟病發病率竟要高出2倍。芬蘭的一項研究顯示,對2682名42-60歲的男子進行跟蹤調查時發現,兩年內至少獻過一次血的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比未獻過血的人低86%。3、定期獻血可降低血脂血脂長期處於較高水平,俗稱「血稠」。
  • O型血是萬能血,能給任何人輸血?擁有O型血的人,更容易長壽?
    談論最多的血型就O型血,在大多數人觀念中,都認為O型血是萬能血,可以輸血給任何一個人,是個特別的血型。勸你不要再受固有思想影響,O型血到底是不是萬能血,下面就來帶你好好了解一下,或許你一直都想錯了。在很多電視劇上,都能看到O型血會被用來救急,也總會說O型血是萬能血。
  • 獻血有沒有壞處?為什麼有人說醫生不願意獻血?
    沒感覺身體有什麼異樣,我老公獻血後有點兒饞,平時不怎麼吃肉獻血後特想吃。我一開始有點兒害怕,獻了一次之後什麼感覺也沒有!過幾天我有時間還去獻血,希望能為那些急需O型血的人獻上一份愛心,能為社會做出一點兒小小的貢獻!謝謝!@周大俠:我媳婦是熊貓血,獻過血,有獻血證。但分娩時需要備血,生產完後我滿醫院問大夫費用能不能減免,需要什麼手續,連問了4人,都不接我的話!
  • 獻血對健康有影響?世界獻血日,來了解這些...
    注意了,血站不會將血液成分按照獻血者的年齡加以區分,就是說你在輸血的時候,壓根不知道這袋血漿是不是來自年輕人!況且,更不提倡給缺乏適應症的患者輸血。輸血有風險,應用須謹慎。呼籲消費者對市面上聲稱輸注年輕人血漿可以防治正常衰老、記憶喪失等各種病症的說法,要保持警惕和謹慎的態度。目前,美國一些提供該服務的機構網站已停止登記,僅掛一條公告:遵照FDA的警告,本公司已停止治療。獻血真的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嗎?什麼人可以獻血?你需要知道幾件事!
  • 直系親屬間不能輸血!血型一樣也不行……
    直系親屬,即使血型吻合,也不宜相互輸血!首先要從輸血的本質說起,輸血過程從本質上講屬於移植的一種,即將自體或異體的細胞、組織和器官移植到宿主體內發揮作用,所以輸血也是最早採用的細胞移植。TA-GVHD這個可怕的輸血併發症在親屬間發生的機率遠遠高於非親屬,並且血緣關係越近,該病的發病率越高,尤其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發病率要高10到20倍,死亡率高達90%左右,幾乎無法挽救。輸入的血液裡含有活性淋巴細胞,淋巴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獻血又長見識了
    O型血是萬能的,這個萬能指的是萬能的輸血者。而AB型,則是萬能的受血者。這樣說,O型血也不是那麼沾光嗎?「今天,我陪著我的朋友去獻血,其中竟然獲得了一個意外的小知識。之前僅僅知道O型血是萬能的,但是不知道他是萬能的輸血源。等知道了的時候,沒想到,它已經不在萬能了。」
  • 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輸血?關於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你get了嗎?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輸血科醫生陳瓊通過辨析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科普關於輸血的小知識。誤區之一:失血就應該補血?錯!毋庸置疑,輸血是臨床的一種急救措施,人體若大量失血(即失血量佔全身血量的1/3以上)則可能休克。
  • Day46:血型和輸血
    因此,輸血時必須注意血型的選擇,應該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4、安全輸血與無償獻血輸血原則:輸同型血輸血關係圖在危機情況下可以異血型輸血,此時要考慮供血者的紅細胞中凝集原是否會與受血者血清中凝集素發生反應,造成紅細胞凝集
  • 這些獻血「危害」是真的嗎
    疫情的爆發經過文學、影像作品一系列的加工渲染,時至今日,談起獻血,依然是中國公民心頭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而目前,在正規的採血中心或者流動的採血點,採供血的操作流程是絕對安全的,採血的針頭及血袋都是有國家批准、檢測合格的一次性醫用耗材,一人一袋,絕不交叉使用,醫用耗材使用完後都有正規的廢棄物處理公司進行處理,不能重複使用,因此,在正規的獻血點獻血是不用擔心,是安全的,但切記,獻血一定要去正規血站。誤區二:獻血後會貧血?
  • [血液百科] 血型與輸血
    ,為輸血打開了安全之門。人類的血型是由遺傳決定的,目前全世界共發現26個血型系統,其中我們常說的是與輸血關係最大的ABO血型系統。它根據血液間發生凝集反應的因素,把血液分為A、B、AB、O四種血型。其實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都有不同的型別,而且人與人之間差異很大。如果把血液中的各種有形成分都考慮進去,進行血型測定,世界上除了同卵雙生子外,沒有任何人的血型完全相同,但這些血型系統對輸血的影響都不大。
  • 獻血到底對身體有壞處嗎?
    但蝌蚪君見到的獻血車,即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總是無人問津。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大家對於獻血這件事,總有些心驚膽戰的,會出現「獻血會不會影響身體啊」「獻血會導致肥胖嗎?」等各種疑問。咱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事兒。所謂獻血,就是把健康人群的血液暫時存儲起來,供需要輸血的病人使用。人體內有多少血?
  • 獻血要找準組織防止感染愛滋!為什麼最好獻400ml,不是自願的嗎
    您好,要獻血嗎?是的。有什麼要求嗎?請您看一下這張健康徵詢表,看看是否有不符合的條件。看完之後我會問你幾個問題。獻血者有序地排著隊,一隊是第一次獻血的人們,等候著做血型檢查。另一隊是拿著身份證等候著在電腦上登記。他們都很有耐心,我想像不到他們將是會得愛滋病的人。再看採血護士,著裝整齊,穿著一致的服裝,服裝上還標著「××市中心血站」。他們用的採血袋都是你的密封完好,剛撕除外包裝袋的一次性血袋。不是說,醫生從不獻血?獻血車上怎麼還有那麼多穿著白大褂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