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本書:《人類簡史》(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精華解讀

2020-12-08 縮書

溫馨提示:

本文3453字,閱讀時間大概6分鐘。

█ █ 人類最早的演化大約是從二百五十萬年前開始的,其祖先是更早期的南方古猿,從兩百萬年前開始,這些遠古人類的一部分開始離開家園踏上旅程,足跡遍北非、歐洲、亞洲的廣袤土地,因為自然環境的不同,迫於生存,他們開始了各自不同方向的進化,比如東非大陸的智人、西方亞歐大陸的尼安德谷人、東亞大陸的直立人等。

█ █ 直立行走是人類演化史上最重要的突破,事實上,人類直立最早只是為了獲得更多視野,以便讓他們更容易發現敵人或者獵物。也正因為如此,空出來的雙手就可以發揮其他,比如扔石頭、打信號等等。接著,人類的演化就不斷的對手掌和手指的肌肉進行修正。於是,人類的雙手就開始能處理一些精細的任務,特別是能生產、使用複雜的工具。

█ █ 直立行走的方式讓人類的身體也遺留了一些負面的影響,這一點對婦女尤為明顯,新的行走方式需要讓臀部變窄,進而使得婦女的產道受限,再加上嬰兒的頭部越來越大,於是,分娩死亡成了女性的一大風險。

█ █ 這導致的最終結果是,自然選擇讓人類嬰兒開始提前生產,以至於他們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任何自保能力,需要妥當的保護和照顧,是以母親無法取得足夠的食物來養活自己和嬰兒。

█ █ 於是,養活一個嬰兒需要全部落共同努力,從而演化就讓人類形成了強大社會關係的種族。

插圖|黃韻霓

認知革命

█ █ 在整整200萬年的時間裡,人類一直是一種弱小而邊緣的生物。即便期間他們已經掌握了較為鋒利的石器,乃至是火焰的使用,但也改變不了來自食肉動物的威脅。

█ █ 實際上,早期的人類不過是無數種生物中普通的一員。他們長期而穩定的定位在食物鏈的中間位置,靠著採集植物果實、挖找昆蟲、追殺小動物為生,甚至是跟在更強大的食肉動物後面吃些剩下的腐肉,為此人類的早期的專長之一,便是利用石器敲開骨頭以獲取裡面的骨髓

█ █ 同時,人類還需要擔心大型食肉動物的捕殺,直到十幾萬年前這一點也未能徹底改變,但他們已經擁有嚇走獅子的能力,而要到十萬年前隨著東非大陸的智人崛起,人類才一躍成為食物鏈的頂端

█ █ 在十萬年前,地球上分布著至少六個不同的人類物種,而延續至今的僅僅是智人。智人從來都不是善良、寬容的種族,這一點從現在人們只是因為膚色、宗教等微小的差異便大動幹戈便可見一斑。於是在過去的數萬年間,智人將地球上的其他的人種幾近滅絕

█ █ 客觀而言,智人的身體素質並非是最為強大的,至少生活在冰河時期西方亞歐大陸上的尼安德谷人更為魁梧,肌肉更為發達。

█ █ 在大約十萬年前智人與尼安德谷人的第一次衝突中,智人便落荒而逃了。可是在七萬年前,智人似乎脫胎換骨一般再次從非洲出擊,這一次他們擁有了更精良的武器和強大的組織力。也就是在這時他們開始了對其他人類種族的滅絕之旅。

█ █ 這一切是基於智人某次偶然的基因突變,改變了他們的大腦的連接方式,他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用新的語言來溝通。

█ █ 智人的語言並不是第一種語言,比如猴子能用語言提醒同伴:「有獅子。」但是智人的語言能更精確的表述獅子在什麼位置或者有哪幾種路線可以到達。有效的溝通方式能讓智人們討論事務或傳遞八卦,這也是建立更緊密的社會關係的基礎。

█ █ 但是只靠八卦或者說只靠交際人情,所能形成的族群規模是有限的,從社會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僅靠人際關係維持的「自然」團體人數大約是150人。就算是現在,無論是社群、公司、軍事單位,只要不超過150人,大家就可以通過相互認識、互通信息便可以順暢的運行。

█ █ 但是超過這個數值,事情就不一樣了,於是部落中就出現了一些「不存在的故事」,這些故事需要所有人都相信,比如傳說、圖騰和神。

█ █ 杜撰和傳播這些故事對於智人而言並非難事,畢竟他們的語言除了有精確溝通以外,還有謊言的功能。

█ █ 有了這些想像出來的故事,並且讓所有人相信,人們就有了共同的目標,或者說信仰,從而人們可以組織更為龐大的人力。無論是遠古的智人還是現代的國家,任何大規模人類合作的根基,都在於某種只存在於集體想像中的虛構故事中。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識的人,只要同樣相信某個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 █ 事實上,所謂金錢、法律、人權、國家,都是基於一群人共同想像的故事之中,它們和部落的圖騰和神一樣,並非客觀存在,一旦人們不再相信,則即刻間一切都會風雲變色

插圖|黃韻霓

農業革命

█ █ 智人在兩百多萬年中,一直以狩獵和採集為生,他們的生活豐富而充實。而在大約一萬多年前,人類開始馴化植物和蓄養家畜,在前後數千年中,人類成功的馴化了諸如小麥、玉米、稻米、南瓜等植物,並長期穩定的種植,是以他們的生活開始從採集到種植的轉變。

█ █ 許多人認為進入農業社會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革新,事實上這是一個驚天的騙局,食物總量的增加,卻讓人類戴上了更繁重的枷鎖

█ █ 最終導致的是人口爆炸和產生了一個衣食無憂的精英階層。

█ █ 如果說是人類馴化了小麥,不如說小麥馴化了人類,從演化發展來看,小麥無疑是成功的,它利用了人類順利的從一株中東角落的雜草的普通一員,繁衍到了全球各地。

█ █ 為了悉心種植小麥,農民們不得不搬離石頭,翻新土地、清除雜草,事實上人類的演變並不適合挑水、鋤地,於是大量的疾病也隨之出現。

█ █ 農業革命帶來的非但不是輕鬆愉快的新生活,反而讓人類過著比採集者更辛苦、更不滿足的生活。狩獵採集生活其實更豐富多變,且鮮少遭遇飢餓和疾病的威脅。農業革命雖然讓人類的食物總量增加,但並不代表吃得更好、過得更悠閒,反而造成人口爆炸,而且產生一群養尊處優、嬌生慣養的人群。

█ █ 農民的工作要比採集者更辛苦,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終日勞作,而採集者通常每天只要工作一上午,餘下的時間都可盡情玩耍,而且到頭來農民飲食還要更糟——只有小麥、玉米等少數幾種被馴化的植物作為主食,別忘了人類本是雜食猿類,吃各種各樣的動植物。

█ █ 所以到底是人類馴化了小麥還是小麥馴化了人類?小麥操縱人類使得他們放棄了頗為舒適的採集狩獵生活,而從早到晚地照顧小麥。但人類並沒有得到更有保障的生活,缺水、蝗災都可隨時導致數百萬人死亡,要知道,作為採集狩獵者的人類哪怕沒有存糧,也不必擔心荒年,一個物種減少,其他物種多採獵一些就可以了。

█ █ 在此意義上,農業革命可說是史上最大的一樁騙局。

█ █ 人類更努力勞作獲得了更多的食物,但沒想到孩子也更多了,更加強了對單一食物來源的依賴,群聚更易導致疾病傳染,豐收使得需要嚴防盜賊和敵人……

█ █ 因為改變都是點點滴滴積累的,經過許多代,人類已經記不得過去曾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選擇了。就算有選擇,一個族群的人口增長是如此破釜沉舟,誰人願餓死來讓其他人回去過悠哉生活?於是乎,人類再無回頭路,當我們認識到事實,已然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 █ 依靠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加上新的運輸技術,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一個地區,形成村落、城鎮和都市,再依靠王國和商業網絡將他們相連。也正因為這些多餘的糧食,養活了政治、戰爭、藝術和哲學

█ █ 而在數百萬年的演化中,人類通常是以數十人組成的小部落,農業革命之後短短數千年的時間便出現了城市、王國和帝國,如此短的時間,不足以讓人類演化出大規模合作的本能。因此,衝突和爭端自然必不可免,事實上,多數的歷史戰爭並非是因為糧食的短缺而產生的

█ █ 如此人類需要想像出新的故事,讓更龐大的人群相信這個故事,比如王國和人權,這些故事通過加強以及教育,從而形成秩序,讓人人相信並遵守

█ █ 人類的前進道路從來都不是循序漸進的,甚至近一萬年的時間,人類的發展無疑的是越來越快的高速列車,短短萬年時間,在幾百萬年的演化中只不過是短短的一瞬,也正是在這一瞬間,人類社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插圖|黃韻霓

科技革命

█ █ 在過去的五百年時間裡,科技革命讓這個速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毫無疑問的,科技革命是偉大的。

█ █ 現代科學與之前的知識體系有著三大不同之處:1、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2、以觀察和數學為中心;3、不斷取得新的能力。

█ █ 這些不同之處打破了陳舊的觀念,人們新的論點不再會被主流社會拋棄,這使得讓其具有更強大的活力。

█ █ 科技革命讓人類擁有越來越強大的能力,比如翱翔天空和研究永生,讓人類擁有無所不能的能力,甚至是打開了永生的大門,那麼人類也就成為了「神」。

█ █ 到了那個時候,人類的身體可能已經被自己從碳基生命改造成半矽基的生化人,那人類還能是智人,還是另一個物種?

█ █ 這很難說成「神」是人類演化的極致,還是智人的黃昏

插圖|黃韻霓

| 如果愛,關注我 |

以上漫圖文由「縮書」原創

您每一次的轉發分享、點讚評論都代表我們曾經共同擁有過......

相關焦點

  • 尤瓦爾赫拉利簡史三部曲
    簡史三部曲,圖片來源於網路尤瓦爾赫拉利的三部著作《人類簡史》,《今日簡史》和《未來簡史》,他對人類命運的走向做出了預測。很少有讀者知道,赫拉利其實是一個歷史學家,這點尤其在簡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人類簡史》中尤為突出,赫拉利於1976年出生於以色列,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酷愛閱讀,在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領域都有涉獵,是當下最受追捧的作者之一。
  • 《人類簡史》精華——「宇宙眼」裡的地球人類
    十萬年前,人類曾經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上生態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人類簡史》的關注點不是某國某朝某代,而是一本試圖寫清人類歷史的書。
  • 《未來簡史》:從智人到神人,未來人類的終極命運將往何處?
    最近,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今日簡史》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部「簡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給我們又帶來了許多的震撼。但是實際上《今日簡史》的英文名叫「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直譯為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個問題,在中國出版的時為了與其他的兩部作品相映,於是才改名為」今日簡史「。
  • 簡史三部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開啟抖音直播:想為人們提供有趣的預見
    他的《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為人類歷史與未來建構了一套宏大的敘事,滿足了人們對於宏偉歷史的久違渴望,這也是它們得以成為全球超級暢銷書的原因。近日,赫拉利又一次與中國網友隔著屏幕相見。作為「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的領讀人,他通過自己的抖音號@尤瓦爾·赫拉利直播,與網友分享了對未來世界的洞見。
  • 《一本好書》看人類起源,王自健解讀《人類簡史》
    源於《人類簡史》這本書的特殊性,王自健一個人站在舞臺上,從頭到尾一人解讀,發現很是有趣,也被王自健所折服。王自健已經從農業革命進入到科學革命,而我,還是處於認知革命時期。《人類簡史》講述了人類社會的四個時期: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以及科學革命。
  • 未來簡史-機械秘語|The Code of Human Machine
    活動丨未來簡史-機械秘語    About the Future  關於未來  前一陣子一個以色列小哥哥尤瓦爾赫拉利的一本《未來簡史》的書大概震驚了我們整個地球人的大腦思維,因為這本書大概像剛去世的霍金的那本書《時間簡史》一樣那麼震撼人心。
  • 精讀簡史三部曲,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果媽閱讀最新主題書單
    12月份,我們一起來讀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三部曲,全面了解人類的發展歷史,了解自己,了解未來的發展趨勢,把我們自己從過去中解放出來,站在更高的視野上去看向未來,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地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 尤瓦爾·赫拉利《簡史三部曲》,系列閱讀預告!
    尤瓦爾·赫拉利的簡史三部曲,可能許多朋友都有所耳聞,但是應該還有很多朋友想讀卻一直還沒讀過。我個人呢也是非常喜歡這三部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那麼這次我和大家一起來閱讀一下這三本書到底講的是什麼,然後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的閱讀體會。
  • 2019年閱讀100本書分享之《人類簡史》
    這本書分為四個不同的部分,從認知革命開始。尤瓦爾·赫拉利的意圖很清楚:我們並不總是地球上唯一的人類。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又是唯一的。雖然這本書的這一節相比本書其他部分的要小,只有74頁,但它仍然是我讀過的關於這個主題的最多的一節。我欣賞赫拉利的敢想。他寫了很多我從未想過或聽說過的事情,比如人類到達澳大利亞大陸,以及我們親手消滅了數百種物種。現代人類的到來對我的影響之大,是我從未想過的。
  • 淺談人類簡史,帶給我們對認知能力的思考
    (一)人類簡史融合多學科跨界思維,認知水平的高低決定競爭力強弱《人類簡史》是一本很多創業大佬都在推薦的書,作者是一位歷史學家,一位歷史學家寫的書,能夠讓很多創業大佬推薦,甚至成為這個時代創業下很重要的寶典,其背後一定有很多認知層面的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探索的
  • 豆瓣評分9.1的《人類簡史》,到底揭開了哪些人類秘密?
    有人說這是一本奇書,因為此書不過二十幾萬字的篇幅,就系統地闡述了人類是如何從「白手起家」到如今的「主宰世界」。也有人說這本書流於表面,個人觀點很重,廣而不精。沒辦法,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客觀地解讀一下這本高分書籍。
  • 業內人士:你看過的《人類簡史》可能是山寨版
    然而,真正讓讀者「大開眼界」的是,這本書山寨了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封面上,九州版《人類簡史》與後者版式設計類似,主標題一樣,英文副標題僅一詞之差。在京東、噹噹、亞馬遜線上,它與後者出現在同一頁面或相鄰推薦位置。
  • 你不得不看的一本關於人類的書《人類簡史》
    所以對於人類的起源,我們會有來自本能的好奇,這種好奇心驅使著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所以我在人人書上發現這本《人類簡史》的時候,內心是無比激動的,甚至毫不誇張地說,飽含激情。 記得畢淑敏的《非洲三萬裡》這本書裡曾寫到人類的祖先「露西」,露西包括同一個體40%的骨架,是迄今發現的所有距今10萬年以前的人類化石中最完整的一副了,於是,她成了獲得最多肯定的人類祖先。
  • 以色列未來學家預測:2021開始即將出現3場科技革命,人類將終結衰老
    他讓讀者用一本書的時間了解未來與每個人最相關的科技是如何影響人類的,並站在未來學的高度,解讀了科技發展給人類工作、生活和思維方式帶來深遠影響後我們的對策。  未來,是人類從未停止探索的話題。 2020年,當我們站 在 時代之交,看著又一個十年切換而變化斐然的世界,恍然已置身當年的「未來」。
  • 起底「山寨版」《人類簡史》:職業寫手 署外國筆名
    然而,真正讓讀者「大開眼界」的是,這本書山寨了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封面上,九州版《人類簡史》與後者版式設計類似,主標題一樣,英文副標題僅一詞之差。在京東、噹噹、亞馬遜線上,它與後者出現在同一頁面或相鄰推薦位置。
  •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開啟抖音直播
    他的《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為人類歷史與未來建構了一套宏大的敘事,滿足了人們對於宏偉歷史的久違渴望,這也是它們得以成為全球超級暢銷書的原因。近日,赫拉利又一次與中國網友隔著屏幕相見。作為「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的領讀人,他通過自己的抖音號@尤瓦爾·赫拉利直播,與網友分享了對未來世界的洞見。
  • 《人類簡史》:人類是早產兒,動物也有語言,小麥馴化人類
    如果,某天科學家解密了時間的終極奧秘,發明時光機器,便可以進行時光回溯,去核實一下《人類簡史》這本書解析史前人類生活描寫的準確率,順便看看人類的起源。這本《人類簡史》,以色列的年輕學者尤瓦爾·赫拉利,生動的描寫出了人類在史前生活的狀態,並對人類的進化,從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角度進行了剖析。
  • 未來簡史:大部分人類將淪為無用階層
    2014年,一位年輕的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寫了一部叫做《人類簡史》的書。這本書一經上市就登上以色列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100周蟬聯榜單首位,引發30個國家爭相購買版權,併入選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諸多意見領袖的年度書單。該書簡體中文版出版後,同樣備受關注,榮登各大圖書暢銷榜,並榮獲第十屆文津圖書獎。這本被稱作奇書的《人類簡史》以其宏大的歷史視角和獨到的觀點,顛覆了人們對人類歷史的認知。
  • 《未來簡史》:人類步入巨變的前夜?
    □記者張叢博    從古代猿人到現代智人,從小型部落到特大城市,從物物交換到虛擬貨幣,人類和人類社會從沒停止過演進的步伐。如今,一場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智能革命正在悄然發生。    以色列歷史學家、《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認為,人類的發展已經來到了巨變的前夜。
  • 《未來簡史》預言人工智慧終結人類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高秋  崔曉冬】以色列75後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於2014年撰寫了一部《人類簡史》。這本書一經上市便轟動國際,引發30個國家爭相購買版權,併入選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諸多名人的年度書單。時隔兩年多,《人類簡史》的姐妹篇《未來簡史》問世,再度引發西方思想界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