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年前,人類曾經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上生態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人類簡史》的關注點不是某國某朝某代,而是一本試圖寫清人類歷史的書。因此,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宏大,類似於始終監控著人類發展的外星人,正在對地球人類的演化進行復盤。這樣的視角,必然會得出不同的觀點,以及不同的看問題的方式,而這些,正是這本書的迷人之處。它讓人拿起就不想放下並非因為史料翔實,而是它鬆動了你看世界的眼光。下面的幾段話可謂本書精華中的精華:
人類語言真正獨特的功能是八卦,即表達不存在的事情(虛構故事),如此人類可以構建共同想像的現實,即共同的信念,從而進行大規模團結合作,這是認知革命賦予人類力量的核心。歷史在人類創造神的時候開始,在人類成為神的時候終結。
沒錢,就沒有信任。金錢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統。就算是在宗教上水火不容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也可以在金錢制度上達成同樣的信仰。原因就在於宗教信仰的重點是自己相信,但金錢信仰的重點是"別人相信"。比起語言、法律、文化、宗教和社會習俗,錢的心胸更為開闊。所有人類創造的信念系統之中,只有金錢能夠跨越幾乎所有文化鴻溝,不會因為宗教、性別、種族、年齡或性取向而有所歧視。也多虧有了金錢制度,才讓人就算互不相識、不清楚對方人品,也能攜手合作。
農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們生產出來的多餘食糧養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國王、官員、戰士、牧師、藝術家和思想家,但歷史寫的幾乎全是這些人的故事。於是,歷史只告訴了我們極少數的人在做些什麼,而其他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亞當斯密明確提出:人類全體財富的基礎,就在於希望增加個人利潤的自私心理。這一點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他其實告訴我們:貪婪是好的,而且我們讓自己過得好的時候,不只是自己得利,還能讓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
縱觀歷史,幾乎所有社會都會以「汙染」和「潔淨」的概念來做出許多社會及政治上的區隔,而且各個統治階級利用這些概念來維繫其特權也是不遺餘力。所以,如果想排擠某一類的人,像是女性、猶太人、吉卜賽人、同性戀、黑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大聲宣布:這些人有病,會造成汙染。
人類幾乎從出生到死亡都被種種虛構的故事和概念圍繞,讓他們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標準行事,想要特定的東西,也遵守特定的規範。就是這樣,讓數百萬計的陌生人能遵照著這種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覺,合作無間。這種人造的直覺就是「文化」。然而,以上這些東西,其實都只存在人類自己發明並互相描述的故事裡。除了存在於人類共同的想像之外,這個宇宙中根本沒有神、沒有國家、沒有錢、沒有法律、沒有人權,也沒有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