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精華——「宇宙眼」裡的地球人類

2020-11-27 當下禪

十萬年前,人類曾經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上生態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人類簡史》的關注點不是某國某朝某代,而是一本試圖寫清人類歷史的書。因此,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宏大,類似於始終監控著人類發展的外星人,正在對地球人類的演化進行復盤。這樣的視角,必然會得出不同的觀點,以及不同的看問題的方式,而這些,正是這本書的迷人之處。它讓人拿起就不想放下並非因為史料翔實,而是它鬆動了你看世界的眼光。下面的幾段話可謂本書精華中的精華:

人類語言真正獨特的功能是八卦,即表達不存在的事情(虛構故事),如此人類可以構建共同想像的現實,即共同的信念,從而進行大規模團結合作,這是認知革命賦予人類力量的核心。歷史在人類創造神的時候開始,在人類成為神的時候終結。

沒錢,就沒有信任。金錢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統。就算是在宗教上水火不容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也可以在金錢制度上達成同樣的信仰。原因就在於宗教信仰的重點是自己相信,但金錢信仰的重點是"別人相信"。比起語言、法律、文化、宗教和社會習俗,錢的心胸更為開闊。所有人類創造的信念系統之中,只有金錢能夠跨越幾乎所有文化鴻溝,不會因為宗教、性別、種族、年齡或性取向而有所歧視。也多虧有了金錢制度,才讓人就算互不相識、不清楚對方人品,也能攜手合作。

農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們生產出來的多餘食糧養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國王、官員、戰士、牧師、藝術家和思想家,但歷史寫的幾乎全是這些人的故事。於是,歷史只告訴了我們極少數的人在做些什麼,而其他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亞當斯密明確提出:人類全體財富的基礎,就在於希望增加個人利潤的自私心理。這一點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他其實告訴我們:貪婪是好的,而且我們讓自己過得好的時候,不只是自己得利,還能讓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

縱觀歷史,幾乎所有社會都會以「汙染」和「潔淨」的概念來做出許多社會及政治上的區隔,而且各個統治階級利用這些概念來維繫其特權也是不遺餘力。所以,如果想排擠某一類的人,像是女性、猶太人、吉卜賽人、同性戀、黑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大聲宣布:這些人有病,會造成汙染。

人類幾乎從出生到死亡都被種種虛構的故事和概念圍繞,讓他們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標準行事,想要特定的東西,也遵守特定的規範。就是這樣,讓數百萬計的陌生人能遵照著這種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覺,合作無間。這種人造的直覺就是「文化」。然而,以上這些東西,其實都只存在人類自己發明並互相描述的故事裡。除了存在於人類共同的想像之外,這個宇宙中根本沒有神、沒有國家、沒有錢、沒有法律、沒有人權,也沒有正義。

相關焦點

  • 《生命簡史》:人類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觀者
    探究生命演化的奧妙,不僅與科學研究有關,更和人文情懷有關,因為這些年來生態環境變遷,和人類的生存現狀緊密相連。回望自然的歷史,本質上就是呼籲今天的人們愛護地球家園、保護生態環境。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生命簡史》這本重要的科普著作,都能帶來無比寶貴的思想啟迪。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部人類歷史的說明書
    ——赫拉利《人類簡史》距今135億年,物質原子出現,物理學、化學出現,距今45億年,地球形成,距今38億年,有機生物形成,生物學開始出現,距今250萬年,非洲人屬開始演化,距今30萬年,人學會使用火,距今1.2萬年,農業革命開始,距今5000年,出現最早的王國,距今200年工業革命開始
  • 你不得不看的一本關於人類的書《人類簡史》
    所以對於人類的起源,我們會有來自本能的好奇,這種好奇心驅使著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所以我在人人書上發現這本《人類簡史》的時候,內心是無比激動的,甚至毫不誇張地說,飽含激情。 記得畢淑敏的《非洲三萬裡》這本書裡曾寫到人類的祖先「露西」,露西包括同一個體40%的骨架,是迄今發現的所有距今10萬年以前的人類化石中最完整的一副了,於是,她成了獲得最多肯定的人類祖先。
  • 現象級神書《人類簡史》知識漫畫出版!把人類歷史變成脫口秀現場...
    他大膽地將時間推回到140億年前宇宙大爆炸那一刻,用超越民族國家的視野,打破學科邊界,全面闡述地球上智人的發展歷程,為我們講述地球和人類自己的完整故事。此書一出,便成為「現象級高品質暢銷書」。豆瓣評分高達9.1,被翻譯成60多種語言,全球暢銷1600萬冊。榮獲2015年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獎」,C位當選英國《衛報》評出的「21世紀最好的100本書」。
  • 《人類簡史》人類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麼?相信童話是真的
    因為,對於人類來說,相信童話是真的,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人和其它動物最大的區別!這個觀點,來自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尤瓦爾-赫拉利現代人類自命不凡,經常聲稱自己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句話,放在遠古時期,是非常可笑的。當時,我們的祖先處於食物鏈的底層,沒有獅子的驚天吼,也沒有獵豹的飛毛腿,老虎一發威,嚇得連病貓都不如。
  • 一部地球進化簡史,科學假說宇宙、地球成因
    文/玉之溪在茫茫宇宙中,無數的星體在夜晚的天空中時隱時現。善於思考的人不僅捫心自問,我悶從哪裡來,宇宙從哪裡來。這種問題是一種比較高深的問題,是屬於哲學範疇之中的事情,但是人類是屬於高智商的生物,探索過去和未來是人類的本分,探索未知世界是人類科學家的職業,也是全體人類的期待,更是人類進步的唯一途徑和動力源泉。許多科學成就都是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發現的。
  • 讀完《人類簡史》,連三體人都會汗顏!
    繼科幻史詩巨作《三體》之後,一本好書節目又趣味解讀了同樣格局無比宏大的《人類簡史》,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估計三體人看了都會覺得汗顏。然而不看《人類簡史》,估計你很難感受到三體人的這種害怕。從人類歷史來看,科技的發展並非是線性的,而是突然的爆發式增長,速度之猛烈讓人類自己都措手不及。人類委屈了兩百多萬年,從認知革命到科學革命是人類揚眉吐氣的7萬年,但科學革命僅僅發生了500年就造成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1500年人類的生產總值不過是近500年的千分之四。
  •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時間地圖》 | 這三本書,為您娓娓道來.
    科學革命之後,人類獲取知識的公式:知識=實證數據 × 數學想知道某個重要問題的答案,我們會收集相關的實證數據,再用數學工具加以分析。人文主義時期,人類獲取知識的公式:知識=經驗×敏感性想知道某個重要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連接到自己內心的體驗,並以敏感性來觀察它們。
  • 人類簡史摘抄及感悟
    經過幾次斷斷續續地閱讀後,終於把《人類簡史》讀完了。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一度覺得自己自己理解力有問題,就是自己智商有問題。真的太難懂了!書裡包含太多學科的知識。翻譯者林俊宏博士談到《人類簡史》的翻譯過程時,說:「現代產業裡的譯者多半不再像是過去苦心孤詣的譯者得獨立面對所有問題,而是有一群夥伴,一起走在偉大的航道上」。一本書的出版背後有一大群人的努力。
  • 《人類簡史》之現代人類起源揭秘—人類是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人類簡史》這本書,就是講述著三大革命如何改變了人類和其他生物的。而從這篇開始,簫葉也將跟大家分享一些簫葉從這本書中的收穫。人類其實很渺小之前看過一個科普視頻,讓我直觀的了解到了地球的大小。找了上面2張圖片,大家可以看下。
  • 《一本好書》看人類起源,王自健解讀《人類簡史》
    源於《人類簡史》這本書的特殊性,王自健一個人站在舞臺上,從頭到尾一人解讀,發現很是有趣,也被王自健所折服。王自健已經從農業革命進入到科學革命,而我,還是處於認知革命時期。《人類簡史》講述了人類社會的四個時期: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以及科學革命。
  • 《未來簡史》嚴重低估了人類
    人工智慧的發展,如果僅從某個程序或技能來看,人類不具有機器所擁有的很多優秀能力,能戰勝機器的概率其實很小,但人類擁有機器所不具有的另外一種力量。作為登陸地球生命舞臺第六個主角,人類真正厲害之處並不是因為他的智能,而是他真的產生了一個超脫於智能之外的東西,他有了思想,有了愛。這些才讓我們有可能戰勝困難,延續生命。  登陸地球生命舞臺前五次的所有物種,不可能團結在一起。
  • 天文學集中了人類對於自然認識的精華,讓我們更加了解天文學!
    幾千年來,人類對於地球的性質、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字宙的等方面都曾有過錯誤的認識。假如沒有天文學,這些的認識,一定會繼續下去。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曾衝千年的反動宗教束縛,提出了日心說,使人類對宇宙的前進了一大步。現在小學生也知道:「地球是圓的」這真理了。
  • 從《人類簡史》到《三體》,兩部著作探討了人類面臨的哲學問題
    讀《人類簡史》,好像是在看一個代表人類的沒有裝飾,沒有皮肉的骨架子,好像以宏大的視野查看小小地球上的人類,空間和時間凝聚成一個小點。身臨其境的歷史可能很豐滿,而「衛星俯瞰」歷史的架構卻很骨感。《人類簡史》從135億年之前的大爆炸開始闡述,將人類歷史分為四個基本的骨架: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和科學革命。這裡面沒有傳記,也沒有傳奇,更沒有傳說或戲說。
  • 豆瓣評分9.1的《人類簡史》,到底揭開了哪些人類秘密?
    他的代表作有簡史三部曲:《人類簡史》,《今日簡史》和《未來簡史》。當然了,馬虎的朋友注意了,《時間簡史》可不是他的喲,而是霍金大大的科學著作。此書的簡介提出了一個饒有趣味的問題:「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種不同的人,為什麼現在只剩下我們自己?」
  • ——「宇宙簡史」課程建設的實踐與認識
    「宇宙簡史」明確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作為課程的建設目標。所謂宇宙觀,從字面上講是指人們對於宇宙的結構、起源和演化的認識,但它的實際內涵還包括人類認識宇宙過程中所形成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等。我們希望這門課啟發學生對宇宙、自然、自我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通過樹立正確的宇宙觀,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終極目標。
  • 細品《時間簡史》:宇宙的魅力無窮無盡
    霍金的《時間簡史》一經發布,就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雖然這本書大多數都介紹的是物理學上的專業知識,但是卻帶我們進行了一場關於宇宙的探索。在看完這本書以後,你會深切的感受到宇宙的奧妙和神秘,你的世界觀也會因此發生變化。
  • 把宇宙視為自己的故鄉,與全人類交往
    《人類的故事》迄今為止,人類是地球上最晚出現的生物,卻最先憑藉著智慧徵服了自然。在這部著作中,房龍用生動流暢的文字,將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呈現在讀者的面前。《發明的故事》為了生存,人類運用自己的智慧,發明了第一件衣服、第一根繩子、第一座橋、第一隻碗……這些不起眼的發明,極大地延伸了人類的手、腳、嘴、眼、耳等身體器官,使人體中蘊藏的無窮力量得到了發揮。《發明的故事》是一部人類發明簡史,更是一部人類奮鬥簡史。
  • 《人類簡史》中的諸多疑點,人類起源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關於人類起源,《人類簡史》中的論點是智人起源於東非,然後逐步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然後智人每去到一個地方,會與當地人種產生戰爭或者種族融合。這個論點看起來表面波瀾不驚,其實仔細想來,則有很多不能互補的疑點與漏洞。比如,智人走遍世界每個角落,從原始,是什麼原因讓智人發生遷移?
  • 霍金,時間簡史,宇宙的那些事?
    並沒有被這副軀殼所累,用僅有的一根手指敲出了《時間簡史》這部曠世巨作。可以說是至少領先人類觀測宇宙200年。《時間簡史》中的奇特腦洞《時間簡史》講述了許多關於宇宙學,物理學的奇特腦洞奇點,產生宇宙大爆炸而來的,又根據宇宙間恆星紅移現象,所有的星體都在遠離地球,知曉了宇宙在膨脹,又開始反向推導出最開始星體間的距離是零,從而得到了一個&34;的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