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奇葩說》推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辯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一些人說不該,因為童話的單純美好是編出來的,小孩子看多了,信以為真,在碰到現實的複雜和殘酷時,會難以承受。
一些人說應該,因為童話是充滿愛心和勇氣的,給孩子樹立一個又一個精神榜樣。
說實在的,這些觀點有點貼近生活常識,沒法讓我眼前一亮。
真正讓我鼓掌的,是薛教授,他沒有死死抓住「童話」這兩個字不放,而是單刀直入,殺向辯題本身。
這個辯題認為童話是虛構的,所以是假的。OK,那你為啥還要花錢進電影院看一場悲劇呢?難道悲劇不是虛構的嗎?
悲劇電影是一種虛構的事物
可見,童話是假的,或者說是虛構的,並不能作為反方的有力武器。
正如薛教授反覆強調的:人對虛構的事物有強烈的需求。別說小孩子了,大人又何曾不沉浸在虛構的童話世界裡?
我們每天談論的星座、股市、漫威電影,甚至奇葩星球,哪一樣不是虛構的產物?這些東西和公主王子巫婆一樣,並沒有實際的存在,卻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到辯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當然不該了!
因為,對於人類來說,相信童話是真的,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人和其它動物最大的區別!這個觀點,來自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
尤瓦爾-赫拉利
現代人類自命不凡,經常聲稱自己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句話,放在遠古時期,是非常可笑的。
當時,我們的祖先處於食物鏈的底層,沒有獅子的驚天吼,也沒有獵豹的飛毛腿,老虎一發威,嚇得連病貓都不如。
況且,就像今天地球上有許多種的狐狸一樣,幾十萬年前,除了我們這一支人類,還有尼安德特人等幾個親戚,尼安德特人五大三粗,個個都是猛張飛。
大約7萬年前,我們的祖先走出非洲,迎面遇到的,就是這麼危險的情況。從體格上看,我們的祖先必敗無疑,要麼被猛獸吃掉,要麼成為尼安德特人的手下敗將。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我們的祖先獲得了驚人的勝利,成為了地球的主宰。咦,到底是為什麼呢?難不成,我們的祖先掌握了什麼神奇魔法?
沒錯,某次基因突變,讓我們的祖先掌握了神奇魔法——虛構的能力。說白了,就是能表達沒有見過、聽過的事物,還能編得神乎其神的。
人類具有虛構的能力
不要小看這個能力,正是因為擁有虛構的能力,在我們祖先的部落裡,才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巫師揮舞著權杖,以神的名義召喚成百上千個男人,他們互相不認識,卻能為了神的旨意並肩戰鬥,捨生忘死。
相比之下,獅子和尼安德特人就慘了。最有威望的獅王,手下也就那麼幾十頭獅子,要想把這些獅子趕上戰場,只能靠怒吼和拳頭。最強盛的尼安德特人部落,也就百十來號人,因為他們只敢和熟悉的人合作。
因此,單兵對挑,我們的祖先很弱,可要論起群體作戰,那是所向無敵。
童話
從幾萬年前的遠古戰場,回到《奇葩說》的辯論現場,你會發現,雖然王子公主巫婆的故事是虛構出來的,但這些童話無不包含著人類社會一些最底層的價值觀,愛情、公平、正義等等。
這些價值觀也是虛構的產物,卻像膠水一樣,把整個人類社會粘接起來。
學會理解虛構的事物,對於孩子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因為,除了童話,在往後的漫漫旅途中,他還會和更多的虛構事物打交道,比如國家、尊嚴、愛情以及各種各樣的主義。
理解這些虛構事物的過程,正是一個人逐漸成熟和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