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人類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麼?相信童話是真的

2020-12-04 小遠讀書

近期,《奇葩說》推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辯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一些人說不該,因為童話的單純美好是編出來的,小孩子看多了,信以為真,在碰到現實的複雜和殘酷時,會難以承受。

一些人說應該,因為童話是充滿愛心和勇氣的,給孩子樹立一個又一個精神榜樣。

說實在的,這些觀點有點貼近生活常識,沒法讓我眼前一亮。

真正讓我鼓掌的,是薛教授,他沒有死死抓住「童話」這兩個字不放,而是單刀直入,殺向辯題本身。

這個辯題認為童話是虛構的,所以是假的。OK,那你為啥還要花錢進電影院看一場悲劇呢?難道悲劇不是虛構的嗎?

悲劇電影是一種虛構的事物

可見,童話是假的,或者說是虛構的,並不能作為反方的有力武器。

正如薛教授反覆強調的:人對虛構的事物有強烈的需求。別說小孩子了,大人又何曾不沉浸在虛構的童話世界裡?

我們每天談論的星座、股市、漫威電影,甚至奇葩星球,哪一樣不是虛構的產物?這些東西和公主王子巫婆一樣,並沒有實際的存在,卻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到辯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當然不該了

因為,對於人類來說,相信童話是真的,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人和其它動物最大的區別!這個觀點,來自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

尤瓦爾-赫拉利

現代人類自命不凡,經常聲稱自己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句話,放在遠古時期,是非常可笑的。

當時,我們的祖先處於食物鏈的底層,沒有獅子的驚天吼,也沒有獵豹的飛毛腿,老虎一發威,嚇得連病貓都不如。

況且,就像今天地球上有許多種的狐狸一樣,幾十萬年前,除了我們這一支人類,還有尼安德特人等幾個親戚,尼安德特人五大三粗,個個都是猛張飛。

大約7萬年前,我們的祖先走出非洲,迎面遇到的,就是這麼危險的情況。從體格上看,我們的祖先必敗無疑,要麼被猛獸吃掉,要麼成為尼安德特人的手下敗將。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我們的祖先獲得了驚人的勝利,成為了地球的主宰。咦,到底是為什麼呢?難不成,我們的祖先掌握了什麼神奇魔法?

沒錯,某次基因突變,讓我們的祖先掌握了神奇魔法——虛構的能力。說白了,就是能表達沒有見過、聽過的事物,還能編得神乎其神的。

人類具有虛構的能力

不要小看這個能力,正是因為擁有虛構的能力,在我們祖先的部落裡,才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巫師揮舞著權杖,以神的名義召喚成百上千個男人,他們互相不認識,卻能為了神的旨意並肩戰鬥,捨生忘死。

相比之下,獅子和尼安德特人就慘了。最有威望的獅王,手下也就那麼幾十頭獅子,要想把這些獅子趕上戰場,只能靠怒吼和拳頭。最強盛的尼安德特人部落,也就百十來號人,因為他們只敢和熟悉的人合作。

因此,單兵對挑,我們的祖先很弱,可要論起群體作戰,那是所向無敵。

童話

從幾萬年前的遠古戰場,回到《奇葩說》的辯論現場,你會發現,雖然王子公主巫婆的故事是虛構出來的,但這些童話無不包含著人類社會一些最底層的價值觀,愛情、公平、正義等等。

這些價值觀也是虛構的產物,卻像膠水一樣,把整個人類社會粘接起來。

學會理解虛構的事物,對於孩子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因為,除了童話,在往後的漫漫旅途中,他還會和更多的虛構事物打交道,比如國家、尊嚴、愛情以及各種各樣的主義。

理解這些虛構事物的過程,正是一個人逐漸成熟和成長的過程。

相關焦點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部人類歷史的說明書
    「普通動物」的宏偉藍圖人,渺小而偉大的生物,從單細胞生物到腳踏太空,從在非洲大草原跟在鬣狗後面吃生肉,到在頂級酒店裡吃西餐。人類的迅速崛起,簡直不可思議,我們曾是像老鼠一樣不敢暴露、像羊一樣無力、像所有動物一樣苦苦掙扎在食物鏈上的「普通動物」。人類,曾是一種沒有什麼特別的動物。
  • 世界讀書日,《人類簡史》推薦——講述人類從動物變成上帝的書
    現在,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都閒著沒事,正好今天又是世界讀書日,我們真的應該停下來看看書,嘗試著淨化自己的人格,升華自己的靈魂。或許有人會很茫然不知該看什麼書,那麼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人類簡史》。《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是以色列的青年歷史學家,到目前,他出版了三部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
  •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讀《人類簡史》
    首先我必須承認,我不是一個客觀的人,我不認為人類是一種沒什麼特別的動物。其次尤瓦爾·赫拉利是一個歷史奇人,他寫的人類簡史能「火」遍全球,我是真心佩服。這本書第一章標題就是: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人類簡史》。本書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是以色列歷史學家,出生於1976年,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代表作為《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尤瓦爾·赫拉利擅長世界歷史和宏觀歷史進程研究,是學界公認的「青年怪才」。從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
  •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速讀分享
    概括人類過去,審慎智人如何成為地球統治者未來幾千年的思考,人類最後如何成為神,智能和意識最終又會走向什麼樣的命運《今日簡史》是對當今人類全球性大問題的思考之書動物到上帝人類從哪裡來?智人到智神人類往哪裡去?
  • 2019年閱讀100本書分享之《人類簡史》
    他的論點是,雖然農業革命對我們人類有好處,因為我們「創造了更多的DNA傳遞」,但卻降低了生活質量和引起一些人類苦難。它還助長了動物的痛苦和整個生態系統的惡化。本節還討論了精英階層的崛起以及寫作和數學的發展。但這一節最有趣的部分是第八章,當赫拉利寫到我們社會中不同的「虛構」組織了我們,以及「人權」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的現實。
  • 《人類簡史》:你的未來真的能夠變好嗎?
    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的《人類簡史》是一本非常精彩的書籍,視野廣闊,論述優雅,觀點新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人類的這種惡習是很難改變的,這種思維方式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在很多人沒工作沒收入,必須面對問題。問題本身是一個時間跨度,它發端於過去,終結於未來,所以總是將來時。政客們競選時總是說我will做什麼,都是許諾未來,選民們也就看這個未來好不好,為未來投票,本質上和股票投資沒什麼區別。
  • 《人類簡史》之現代人類起源揭秘—人類是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人類簡史》這本書,就是講述著三大革命如何改變了人類和其他生物的。而從這篇開始,簫葉也將跟大家分享一些簫葉從這本書中的收穫。人類其實很渺小之前看過一個科普視頻,讓我直觀的了解到了地球的大小。找了上面2張圖片,大家可以看下。
  • 人類簡史摘抄及感悟
    經過幾次斷斷續續地閱讀後,終於把《人類簡史》讀完了。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一度覺得自己自己理解力有問題,就是自己智商有問題。真的太難懂了!書裡包含太多學科的知識。而《人類簡史》的翻譯工作更是得到作者赫拉利的加持:「提到本書的英文版是以英美讀者為考慮,舉的多半是西方讀者較熟悉的例子,但希望編輯及譯者要以華文讀者為考慮,如果能有更貼切的例子,不妨和他討論修改。而且如果過程中有什麼疑問,都歡迎直接寫信向他詢問。」因為多方的努力,才有了現在中文版的《人類簡史》。
  • 《人類簡史》:人類是早產兒,動物也有語言,小麥馴化人類
    如果,某天科學家解密了時間的終極奧秘,發明時光機器,便可以進行時光回溯,去核實一下《人類簡史》這本書解析史前人類生活描寫的準確率,順便看看人類的起源。這本《人類簡史》,以色列的年輕學者尤瓦爾·赫拉利,生動的描寫出了人類在史前生活的狀態,並對人類的進化,從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角度進行了剖析。
  • 「思維導圖」|十張圖帶你讀懂《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智人究竟是如何導致其他人種和巨型哺乳類動物的滅絕?金錢和宗教從何而來,又為何會產生?人類創建的帝國為何一個個衰亡復又興起,而且少數民族竟能統治遠比自己龐大的族群?為什麼地球上幾乎每一個社會都有男尊女卑的觀念?
  • 《未來簡史》:人類的新議題是什麼?永遠流動的數據就是生長!
    花了比較長的時間才看完尤瓦利·赫拉利的《未來簡史》。這本書給出了明確的思維導圖,章節分明,主旨清晰,作者不遺餘力在每章前都交待本節的內容、要解決的問題,所以道理說不會帶給我閱讀的困難。它講述了人類歷史已經克服的問題——饑荒、瘟疫和戰爭,並提出了人類新的議題——長生、快樂與幸福、神性,後面講述是人類與其它動物的本質區別——利用虛構故事,互為主體建立有意義之網,賦予世界意義。由於科技的興起,人的信仰開始發生改變,有了宗教與科技之爭,人文主義所謂的靈魂、心靈、自我被科技的力量擊破,數據主義開始成為人類的信仰,由數據進行自我的解釋,而不是交由神或自我。
  • 專訪|赫拉利:如果科學家寫書都像《人類簡史》,那就沒有科學了
    我們還在另一個章節中使用了偵探電影的形式,洛佩茲警探在調查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樁犯罪——世界上一半的大型動物都在這場犯罪中滅絕了,而這位連環殺手是誰呢?最終,警探發現連環殺手正是我們智人。智人甚至在建立第一個村莊之前,在農業興起之前,就已經消滅了世界上一半的大型動物。這些主意引人入勝,我和我的同伴們,比如這本書的繪者戴維·范德默倫和達尼埃爾·卡薩納韋都為之著迷。
  • 讀《人類簡史》的一些思考和疑問
    第一節,《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這一章節,把人類大腦,獸性,進化通通都結合到了一起,特別是提出一個觀點,人類在十萬年前才一躍成為生物鏈的頂端,在此之前,智人都沒有特別優於其他物種的表現,刷新了筆者的腦洞。
  • 《未來簡史》:人類步入巨變的前夜?
    非常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我們會越來越多地看到人類和人工智慧融合在一起,這不是誰反對誰、兩者對決誰會贏,更有可能的是融合,使得人成為部分有機、部分無機的組合體。所以並非人工智慧要和人類發生戰爭,決定輸贏,更多的會是一場「婚禮」,人類和人工智慧之間的「婚禮」,而且我相信這場「婚姻」肯定會發生。    大河報記者:對於人類未來,我們應該悲觀還是樂觀?
  • 《未來簡史》:人類的將來,細思極恐
    《西部世界》第二季結束的時候,被它的想像力和感染力所衝擊,久久不能平靜。人類(威廉)射殺了自己的女兒,機器人(梅芙)為了女兒犧牲自己;人類(黑爾)為了利益大開殺戒,機器人(泰迪)為了不再殺人而自殺。人類變得不太像人,機器人卻似乎更有人性。本季最後,機器人領袖德洛麗絲來到了人類社會,她擁有的知識以及園區1/3的「接待員靈魂」將會給人類帶來什麼?
  • 《人類簡史》三部曲 從動物到上帝,對人類社會最精確的剖析
    相信各位讀者都思考過,人類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為什麼只有人類有智慧呢?這本《人類簡史》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解釋了人類的發展史,包含了從原始智人到現在社會的發展全過程。《人類簡史》用一種物種研究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發展過程,有講故事的方式來講述人類的進步。從第一個智人使用工具,發展到國家王權更替,再發展到現代社會,這本書詳細地描寫了人類的發展過程。即講述了外部原因,又描述了人類本身,看完這本書你會明白,原來人類是一種同時活在想像和現實中的物種,人類活在「雙重現實」中。
  • 《未來簡史》:從智人到神人,未來人類的終極命運將往何處?
    最近,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今日簡史》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部「簡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給我們又帶來了許多的震撼。但是實際上《今日簡史》的英文名叫「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直譯為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個問題,在中國出版的時為了與其他的兩部作品相映,於是才改名為」今日簡史「。
  • 《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站在上帝視角,欣賞人類文明!
    它們也從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人與動物的關係。在每一章的同一主題下,跟《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一樣,匯集了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歷史階段的文物來進行講述。插畫家把猴子描繪成優雅地拿著菸斗、穿著毛領大衣,一副紳士模樣,意在諷刺現實,反映的是人類的虛榮和愚蠢。 《大英博物館動物簡史》選取了大英博物館260件動物相關的藝術品。人類對動物有著複雜的感情,無論是作為經濟商品、人類夥伴,還是文化符號,動物都已經深刻地融入到人類社會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人類簡史是如何展示未來經濟生活的發展方向的?
    本書作者赫拉利1976年出生,2002年在牛津大學耶穌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曾專攻中世紀史和軍事史。赫拉利既經歷了微、中觀的歷史學專門訓練,又熱衷於從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人類學、生態學、政治學、文化心理學等學科的角度來進行極宏觀的世界歷史研究。《人類簡史》首先是一本歷史書,作者以極具人文關懷的視角闡述了智人從「一種也沒說什麼特別的動物」到「知善惡樹」,再到萬物之靈的演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