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裝備該火箭炮,精度達到米級,能夠解決地面上所有目標

2021-01-17 森林狼

說起火箭炮,想必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其是從前蘇聯時期起源的武器。當它一問世的時候,就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然而在剛問世之時,也存在著精度不夠,以及在打擊方面效率不高的問題。到如今,中國已將它不斷地改造,不僅精度上不斷地提高,也把火箭炮口徑做地更大,射程方面提升了許多。當然也越來越具備自動化,能完成越來越多種打擊任務。

AR-3火箭炮(即PHL03)是現代比較先進的火箭炮之一。它用一輛8X8的越野車進行裝載,它有較強的裝甲防護的功能,並且具備三防濾毒通風的設備,不僅在自動化方面能力很強,還同時具備通信以及火控等能力。

而且就算裝滿了45噸炮彈,也同樣能以65公裡每小時的最大速度,持續行駛800公裡以上,並且機動性能十分強大。同時可以用遙控來進行火箭彈裝填發射,還能進行自動瞄準,這種功能極大提高了其在打擊時的效率。

一個越野車裝有12管的發射管,更是裝備有5種彈藥,包括不同的集束彈頭以及子母彈頭甚至還有末敏彈頭,同時每個火箭炮營裝備有18輛左右數量的發射車,它們一起發射的時候,可以投送大概192枚炮彈,能夠全部打擊掉在方圓數公裡以內的各種裝甲目標,同時只用等20分鐘裝填,就可進行下一次的打擊任務。

中國陸軍早就在數十年的時間之前已經採購、裝備了AR-3火箭炮,如今已經形成了比較強大的戰鬥力。但當今時代,解放軍並不滿足於這點戰鬥力,繼續進行採購,而且裝備了A300火箭炮,它的射程在300公裡以上,還用兩級火箭進行助推的方法,在第二級上,不僅裝有提供升力的彈翼,也運用慣性以及衛星制導系統,所以它在打擊的精度十分出色,並且一旦再配上長航時的無人偵察機進行一些目標的引導,其精度甚至能達到米級。

有一些英國媒體表示,這是炮兵歷史上的一次較大的變革,這種武器到達的非一般水平,還沒有別的國家能夠到達,它能夠在進攻之時就把地面上的障礙全部解決。

相關焦點

  • 誤差僅2米!中國火箭炮精度堪比巡航飛彈,全球第一毫無爭議
    可惜的是,由於衛士2系列精度並不高,其在最大射程的誤差高達600米甚至更多,所以這種裝備一般只是外銷,我國基本沒有裝備。我軍真正大量服役的還是PLH-03式遠程火箭炮,其最大射程為150公裡。不過,隨著制導元器件的迅猛發展,其價格也成數量級的降低,遠程火箭炮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 海拔4600米,中國遠程火箭炮指哪兒打哪兒,這精度也是沒誰了
    最近,軍事報導節目給我們介紹了西藏軍區某炮兵旅在海拔4600米高原的實彈射擊演練,遠火再一次在高原揚威。我們知道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普遍存在著晝夜溫差大、氣候變化大、空氣稀薄等因素,這種條件下對武器裝備性能的發揮影響很大,很多在平原地區打得準的兵器到了高原就會出現打偏、打散的現象。
  • 解放軍部署新型火箭炮系統,主要目標是臺灣?
    而《自由時報》近日又再次「爆料」,大陸部署了新型火箭炮系統,主要的目標就是臺灣。《自由時報》的這篇報導主要依據是加拿大的《漢和防務評論》,公布了解放軍的衛星影像,在東部戰區部署了ZBD-05兩棲步兵戰車和多管火箭炮系統。
  • 解放軍火箭炮打過臺灣海峽的傳說終於成真
    應用戶的要求,火箭彈射程提高了一倍,達到了80公裡。不過,大幅度提高射程後的WM80火箭炮仍然屬於無控火箭,該型火箭炮與同時期的衛士-1火箭炮相比,精度要好一些,但還是達不到解放軍當時對於遠程火箭炮精度性能的要求,因此屬於外貿專用型。這種火箭炮系統在1994年成功出口到了亞美尼亞。亞美尼亞購買了4-8輛WM-80火箭炮。
  • 中國火箭炮製造技術遠超俄國,俄在2027裝備龍捲風S遠不如中國?
    改進後,「龍捲風S」火箭炮的射程從原來的70公裡提高到了120公裡,最主要的是,這款火箭炮裝載了新型的自動化火控系統,該系統能夠利用GLONASS衛星輔助進行定位瞄準,大大提高了這款火箭炮的反應速度和射擊精度,使它的單炮能夠同時打擊8個需要單獨計算彈道的目標。
  • 相當於猴子和人類的差別:制導火箭炮和飛彈有何區別?
    簡易制導火箭彈則沒有自動駕駛儀,控制系統很簡單,只需要在彈道的中間幾個設定好節點糾偏並控制一下飛行軌跡就完事,剩下大部分時間以彈道飛行,所以造價相對低廉,但精度較低。例如早期推出的WS系列火箭炮,精度為射程的1/1000,這意味著在300公裡射程上的火箭命中誤差為300米。再例如射程超遠的WS2火箭炮,設計精度(CEP)在400公裡射程時是620米,這精度要比戰術彈道飛彈低太多。
  • 世界最強火箭炮排名:中國包攬前三名!一型號十幾門炮堪比飛彈旅
    衛士2D火箭炮是由中國精密儀器進出口公司與四川航天工業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衛士系列火箭炮的最新改進型。這種火箭炮口徑425mm,有效射程達到了令人恐懼的400公裡。採用多種戰鬥部,可以根據作戰需要快速切換。對付裝甲目標,衛士飛彈可採用末敏子母彈。這種子母彈可以散開幾十個具有末端感應雷達的EFP彈藥,發現並判斷敵方裝甲目標後進行攻擊。這種從天而降的攻擊堪稱裝甲集群的噩夢。
  • AR-3型火箭炮:被軍工整出了戰術彈道飛彈的水平,全球可謂獨一味
    其優點就是瞬間火力異常兇猛,發射速度極快,短時間內可發射大量火箭彈,因此突襲性能好,打擊目標區域大,適合用於壓制地面有生力量,坦克裝甲車輛和炮兵等集群目標;火箭炮往往都是輪式和履帶式自行,打了就能馬上趕路,從而快速轉移陣地。
  • 俄羅斯新旋風火箭炮,一次炸翻100個足球場,但射程只有中國一半
    俄羅斯在今年的紅場閱兵上首次展示了剛剛裝備部隊的新型「龍捲風-S」(也稱為「旋風-S」)多管火箭炮,它是著名的「龍捲風」多管火箭炮的現代化改進型。老式的「龍捲風」多管火箭炮在1987年入役,30年來它一直不斷在升級,而「旋風-S」就是「龍捲風」的最新版本。
  • 中國東風飛彈精度有多高誤差範圍從米進步到分米級
    不過實際上,中國現在正在研究的就是:如何利用最少彈道飛彈,達到更好的突防效果和打擊效果。在2016年中,中國火箭軍實彈發射了各類飛彈近100枚之多,其中大多數都是針對各種目標進行的毀傷測試,其中就有最為壯觀的10發東風-21C飛彈齊射飽和打擊機場基地的測試。
  • 中國神鷹400制導火箭炮可垂直發射攻擊多個目標
    SY400制導火箭彈武器系統在這次的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帶來的SY400制導火箭彈武器系統閃亮登場,可謂賺足了眼球。重型8輪卡車底盤、8聯裝垂直發射設計、彈體上細長的邊條翼和首次亮相的發動機矢量燃氣舵都告訴我們,這款武器系統與傳統意義上的火箭彈有顯著的不同。
  • 國產先進火箭炮亮相中東!附帶新型末敏彈,一次齊射團滅裝甲營!
    而在我們中國眾多的對外出口武器裝備中,有這樣一型裝備在性能上堪稱是世界第一,即便是美俄這樣的世界頂尖軍事強國,也不具備此方面與我們競爭的實力,這一型先進的中國製造裝備便是火箭炮。集精度、射程、威力於一身的國產火箭炮日前再傳捷報,成功出口中東土豪國卡達驚豔亮相,在各項性能上都堪稱是可圈可點,即是國產的神鷹400火箭炮。
  • 技術派|「主體大炮」的威力,探秘朝鮮大口徑遠程火箭炮②
    對於朝鮮研發和部署能夠威脅首爾的「主體大炮」(包括遠程火箭炮和遠程加農炮),韓國從21世紀初開始醞釀和部署「殺傷鏈」的察-打一體系統(Kill Chain)。「殺傷鏈」是一種用於攻擊重要目標(位置不斷變化的時間敏感目標,主要指彈道飛彈和遠程火箭炮)的火力打擊系統。
  • 中日十大現役武器裝備對比 到底誰更強?
    2013年初,中國正式公開該戰機。 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並識別目標的相關信息。殲-16最大特點是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 052D裝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是世界現役海軍水面艦艇裡功率最高的。 愛宕級改用美制宙斯盾系統Baseline7.1版本,在金剛級的基礎上將艦體拉長4米,並增加了附有機庫的尾樓結構,這使得愛宕級成為日本海自第一種具備完整直升機駐艦操作能力的防空驅逐艦。
  • 三大國衛星精準度比拼,美達到0.1米,俄10米,中國是多少米
    最初的時候人造衛星還沒有特別強大的功能,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後續發射的人造衛星越來越先進,功能越來越強大,到了現在,衛星不僅能夠為地面提供各種信息和情報,更是能夠進行精確的定位。,目前為止精度已經達到了0.1米的程度。
  • 鴉片戰爭清軍最怕的不是艦炮和排槍:而是英軍的刺刀和火箭炮!
    到了18世紀末,歐洲人認識到採用集束髮射的火箭炮在戰場上能夠發揮巨大作用。   1799年,英軍在徵服印度邁索爾的戰爭中,發現當地軍隊使用一種集束火箭具有很大射程和威力,將其作為戰利品帶回國內。1805年,英國武爾威治兵工廠皇家炮兵實驗室的康格裡夫的炮兵上校威廉?
  • 03遠程火箭炮戈壁灘齊射 氣勢排山倒海 畫面相當震撼
    圖為在演習中,03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對模擬目標進行齊射。圖為在演習中,03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對模擬目標進行齊射,畫面相當震撼。在演習中,03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在戈壁灘前進,輪胎捲起黃沙的樣子非常壯觀。到達發射陣地,向模擬目標進行齊射。要說在各種火炮射擊中,最壯觀的就是火箭炮齊射,那種摧枯拉朽的氣勢特別震撼。
  • 中國有哪些武器領先世界?這幾款裝備毫無爭議,碾壓美國和俄羅斯
    中國武器裝備發展呈現井噴"外媒屢屢會用這樣的字眼來感嘆,其中運-20、殲-20、山東艦航母、055型大驅,東風-41洲際飛彈、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094A型核潛艇,無不體現了中國武器裝備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如今中國的整體軍事實力更是大幅度超過預期。
  • 5G首個演進標準落地 定位精度達到米級
    相關專家介紹,R16將給工業網際網路、混合現實、車聯網等5G應用帶來質的飛躍,使相關行業站上飛速發展的「風口」。面向工業網際網路應用,R16引入新技術支持1微秒同步精度、0.5-1毫秒空口時延、「六個九」可靠性和靈活的終端組管理,最快可實現5毫秒以內的端到端時延和更高的可靠性,提供支持工業級時間敏感。
  • 感謝美國二十年的封鎖,讓中國北鬥衛星盤滿缽滿
    ,,為外國用戶研製和發射非美制衛星,推動合作進行「亞太多邊合作多工小衛星」的應用,陸續與第三世界國家籤訂多枚衛星「在軌交付」合約,不斷提升中國航天科技的市場競爭力,也提升自身航天科技水平,實際上運載火箭和衛星的技術是軍民通用的,中國的軍用照相偵察衛星已經實現了數位化、全天時傳遞的目標,航空展上展出的「資源3號」觀測衛星只是民用型衛星,但是使用了分辨達到2.1米的數字式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