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上的小鬥笠

2021-02-09 生命的探討

在喀斯特森林的巖石面,有時候會看到一些凹凸不平的小顆粒,如果你仔細觀察,可以看到這些顆粒在慢慢移動,若驚動了它們,馬上就一動不動了,恢復了平靜。將這些形似小金字塔的小突起用手掰下來看,它的腹面有一個小橢圓形的孔,原來是一隻小螺。螺殼顏色和形狀都非常像一頂小鬥笠,所以當地人叫它鬥笠螺。

在海裡也有一種螺被稱著鬥笠螺,那個螺殼外形還真與這山裡的鬥笠螺殼相似,只不過明顯要大一些。這種鬥笠螺是純粹的陸生貝類,與那生長在海裡的鮑魚螺完全不同。

只看到這些小小的螺類在巖石是緩慢地爬行,在它們爬過的地方還會留下一道灰白色痕跡,像塗了一層膠一樣。不注意看,是不會發現它們爬行過程中的秘密的,其實它們是在一邊爬一邊取食,石面上的藻類呀、苔蘚呀、地衣呀什麼的,對於這小小的鬥笠螺來說,都是美餐,營養豐富著呢。這些食物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所含的鈣質豐富,可以為螺殼形成提供鈣源。

在這小小的石面上,有了地衣、藻類、苔蘚這樣一些小植物,再加上這些鬥笠螺呀、蛞蝓呀、小螞蟻呀、小蜘蛛呀這些小動物,就形成了一個小群落,一個小生態系統。螺吃植物,蟲子吃螺,蟲子又被更高一級的獵食者所捕食。所以,巖石不寂寞,有這些小生命,有這個食物鏈,就構建了喀斯特的微生態系統。

正是這些一個一個的微生態系統,推進了喀斯特的發育,形成了更加複雜、形態各異的喀斯特生態系統。每一個生命都在其中發揮著作用,只是我們的認知還很粗淺,忽略了一些作用。等到我們知曉的時候,往往是出現了問題。

相關焦點

  • 巖石上的守候者——巖鷺
  • 共同認識地球上千姿百態的巖石類型
    共同認識地球上千姿百態的巖石類型  ——變質巖  什麼是變質巖:簡單地說就是地下巖石經歷高溫或高壓之後,成分和結構發生改變,形成的新巖石就叫變質巖。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大理巖,就是由石灰巖轉變而來的一種典型的變質巖。
  • 巖石藝術:刻在石頭上的人類記憶
    在考古學中,巖石藝術(rock art)是放置在自然表面上的人造標記,通常是垂直的石頭表面。現存的史前巖石藝術大多數是在洞穴或部分封閉的巖石掩埋體中發現的,這種類型又稱為洞穴藝術(carve art)或壁頂藝術(parietal art)。巖石藝術在世界上許多不同的國家地區都有存在,這些地方常常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 在月球上發現了來自地球的巖石碎片?
    克林說,在巖石形成後的某個時候,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將其炸飛,隨後它找到了去月球的路——那時月球離地球的距離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一,這個碎塊後來被吞沒在月球巖石中,最後,阿波羅14號太空人於1971年將它帶回地球。
  • 為什麼要在火星上關注義大利麵巖石
    這裡的義大利麵並不是指美味的義大利麵,而是一種地質現象,科學家們認為,如果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話,這種地質現象可能會提供明顯的生命跡象。這些有問題的巖石是在地球上的一些地方發現的,比如黃石國家公園的猛獁象溫泉。正如研究人員在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天體生物學」上的一篇文章中所報導的那樣,它們是淡黃色的,含有類似於義大利麵的結晶結構。
  • 地球上的巖石是怎樣形成的?你知道嗎
    巖石分布在地球的各個地方。有些地方雖然從表面上看是泥沙,但下面則是巖石;還有海洋、江河,在水層底下也是巖石。巖石緊緊地裹著地球的外面,人們把它叫做巖石圈,就連地幔的上端也是由巖石構成的。為什麼地球上會有如此多的巖石呢?瑞典著名博物學家林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巖石並非自古就有,它們是時間的孩子。」的確,地球上每一塊巖石都是在地球的演變過程中漸漸形成的。
  • 三、礦物和巖石-4(巖石的分類)
    露頭可以出現在田野或樹林裡,可以出現在懸崖或山脊上,也可以出現在水流侵蝕成基巖的河岸上。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人們通過切割道路、鐵路和其他的挖掘創造了很多露頭。對於居住在城市、森林或農田的人來說,對露頭可能並不熟悉,因為植被、沙子、泥土、碎石、土壤、水、瀝青、混凝土或建築物可能覆蓋在基巖上。但在山區,露頭幾乎到處都是。
  • 歷史性探索 小行星巖石上「動土」
    美國宇航局20日宣布,「奧西裡斯-雷克斯」航天探測器當日完成了在小行星「本努」表面的巖石樣本採集任務,這是美國宇航局歷史性嘗試,首次從一顆小行星表面採集到巖石樣本並將其帶回地球進行實驗。如果一切順利,航天探測器計劃於2023年9月24日將帶小行星「本努」表面的巖石樣本返回地球。 此文於傳遞更多信息,文中部分文圖源於網絡,渉版權請聯繫留言將及時更正。
  • 巖石的用途 巖石有什麼重要作用
    其中,巖石一種或幾種礦物和天然玻璃組成的石頭,那麼,一般巖石的用途是什麼呢?到底巖石有什麼重要作用?一起來了解。巖石的用途 巖石有什麼重要作用巖石一、做建材的巖石:大理巖、巖石的形成:地球形成之初,成了山石,經過風化,變成了巖石。接著就變成隕石,在沒有落入地球大氣層時,是游離於外太空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若是落入大氣層,在沒有被大氣燒毀而落到地面就成了我們平時見到的隕石,簡單的說,所謂隕石,就是微縮版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而留下的殘骸。幾億年過去了,世界上就有了無數巖石。正在向定量方向發展。
  • 火星上有大猩猩?火星發現類似猿猴巖石
    【環球科技報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9日報導,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傳回的火星照片中找類似動物的巖石成為了網民們新的消遣方式,最新發現的是一塊類似大猩猩的巖石。除此之外,火眼金睛的網民們還發現了一塊類似駱駝的巖石。
  • 地球是巖石行星,這麼多巖石是如何形成的?
    那麼地球等巖石行星的巖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了解地球地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巖石類行星,而水星是最小的巖石行星,水星的質量只有地球質量的5.6%。不過,隨便一顆類木行星都要比地球大上許多。天王星是質量最小的類木行星,但其質量仍然是地球質量的14.5倍。而木星的質量就很誇張,是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 月球上的巖石將被拍賣,你會買嗎?
    其他還包括阿姆斯壯為阿波羅11號(Apollo 11)航天員艾德林(Buzz Aldrin)拍攝站在月球上的一張照片,可能拍出4000美元。還有一些當時的相關文件,例如航天員用來紀錄重返地球的飛行計劃也被拍賣過。
  • 巖石的分類
    根據SiO2的含量,巖漿巖可分為下面幾類:(二)巖漿巖的結構和構造(1) 結構巖漿巖的結構,是指組成巖石的礦物的結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狀及其相互結合的情況。巖漿巖的結構特徵,是巖漿成分和巖漿冷凝時物理環境的綜合反映。結晶程度上:
  • 巖石上的精靈一 巖白翠、巖白菜
    有刪改百家姓中是沒有查到有姓巖的,不過多方打聽,據說在彩雲之南西雙版納的某一個角落,有許多傣族的朋友是姓巖的,音譯還是怎麼傳承的來源不可得知,總之,在中國眾多的姓氏裡面是非常稀少的了。植物界裡面姓巖的一樣,也是極少。不過他們卻都是名符其實了,都是巖石上的精靈。
  • 巖石的種類
    具隱晶質結構的巖石外貌呈緻密狀,肉眼觀察有時不易與玻璃質相區別,但具隱晶質結構的巖石沒有玻璃光澤及貝殼狀斷口,脆性程度低,常具有瓷狀斷口。(3)巖漿巖的斑狀結構和似斑狀結構根據形成巖漿巖的主要礦物顆粒的相對大小,可把巖漿巖的結構分為以下四種結構:1、等粒結構 巖石中同種礦物顆粒大小大致相等,這種結構常見於侵入巖中。
  • 發現小行星上熟悉的巖石與物質
    著陸器自行翻轉,並拍攝了很多質量絕佳的「龍宮」上的巖石的照片,都是在電池耗光電量前的6分鐘的著陸過程中和在小行星表面停留的17小時中進行拍攝的。科學家們已經發布了這些可能有著重大意義的圖片。非常吸引人的是,行星表面與在地球上發現的碳質球粒隕石很相似。
  • 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發現較新巖石 命名其為「龍女」
    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發現較新巖石 命名其為「龍女」據日本共同社10月28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等的團隊通過探測器「隼鳥2號」的觀測發現,位於小行星「龍宮」南極的巨大巖石表面與其他部分相比,暴露在太空的時間較短,可能比較新。
  • 細菌是否能吃掉巖石?地球上的土壤又來自哪裡?
    土是地球上最豐富、存在時間最持久和最低價的物質,然而土究竟來自哪裡卻是一個永恆的謎團!一般來說,認為土是地質學、氣象學和時間共同作用導致的,巖石風化成土。但這是一個人類難以觀察的過程。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生命以某種方式參與巖石風化成土的過程,科學家們已經證明,從理論上講這是可能的。
  • 巖石上呈現人的模樣 石壁人像「天上」來?
    大約在一億多年以前,一次持續的造山運動,把四川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湖泊,平靜的湖水和良好的自然環境使恐龍在這裡大量繁殖,湖底的泥沙逐漸沉積變成了巖石。  砂巖風化是一種球狀風化作用,它就像洋蔥一樣,剝完一層裡面又有一層。裸露在空氣中的砂巖,經過日曬雨淋,巖石表面會出現厚度大約一到三釐米的風化層,並隨著時間的延續慢慢地從巖壁上脫落下來。
  • 巖石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