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專家們也指出,防控疫情的具體策略被過分刻板的科學證據所束縛,導致其更新和推廣速度非常緩慢。
新南威爾斯大學病理學家麥克勞斯(Mary-Louise McLaws)表示,令人惱怒的不是「液滴的大小」,而是這個理論如果被證實後,給社會產生的巨大轟動。
「如果我們開始重新審視氣流理論,我們會做好準備去改變先前的一切,」她說,「我認為這是好的,非常好的想法,但是這會對當前受疫情控制的社會產生巨大震動。」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空氣傳播病毒學家馬爾(Linsey Marr)博士說:「自1946年以來我們就知道咳嗽與談話都能產生小液滴。」
目前,科學家們尚且沒有從呼吸液滴中提取出新冠病毒,但並不代表呼吸液滴不具感染性,馬爾博士表示:大多樣本來自於通風良好的醫院,這會稀釋病毒密度。
牛津大學護理醫生格林哈爾博士(Trish Greenhalgh)表示:「沒有任何確鑿證據表明SARS-CoV-2主要通過空氣中的呼吸液滴傳播,但絕對沒有證據證明這不是傳播途徑。「
對於新冠病毒是否能通過空氣傳播沒有定論,而專家建議WHO做好「預防措施」,即便沒有確信的證據,但依舊做最嚴謹的防控措施。
「當下我們做的每個決定都面臨著不確定性,」格林哈爾博士說,「如果我們決定錯誤,這將是一場災難。」
但是,劍橋大學醫院的傳染病顧問巴巴克·賈維德稱,病毒通過空氣傳播是有可能的,但是還沒有證據表明病毒在空氣中會停留多久。
目前,239名專家計劃將在下周發表期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