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無可忍!239名科學家聯名懟世衛:中國說的是真的!

2020-08-24 二個混血寶寶的寶媽

大家記不記得

疫情伊始的時候

西方國家嘲諷中國在空氣中噴灑消毒液

說這毫無作用

病毒不會在空氣中傳播?

近日,

239名科學家聯名上書世界衛生組織,

他們強烈呼籲:

西方國家別傻了!

請立刻重視氣溶膠傳播!

中國說的是真的

氣溶膠傳播

100%存在!!!

氣溶膠傳播是真的

美國時間7月5日,全球32個國家的239位科學家的公開信指出,氣溶膠是病毒傳播的重要載體,世界衛生組織(WHO)長期以來低估了氣溶膠的傳播力。

因此,呼籲政府需要實施控制措施的必要性。該信將公布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雜誌。

空氣傳播(氣溶膠)是指病毒通過直徑更小的顆粒傳播,這些顆粒可能在空中停留較長時間。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病毒傳播的重要驅動因素。但目前在實驗室,科學家仍然無法從氣溶膠當中培養出新冠病毒

根據世衛組織目前的防護指南,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例如,當有新冠肺炎患者咳嗽或打噴嚏,飛沫便可附著在物體表面導致傳染。

世衛組織6月29日更新的最新版新冠防護指南中仍稱,新冠病毒在空氣中通過微小氣溶膠顆粒的傳播,只可能發生在醫療護理過程後

早在今年4月,36名空氣品質和氣溶膠專家就曾敦促世衛組織考慮有關新冠病毒空氣傳播的證據。

但當時的辯論由幾位倡導洗手的專家主導,他們認為與針對氣溶膠的防護措施,比如噴消毒劑相比,洗手更應該被強調。


該信由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UT)科學家Lidia Morawska、馬裡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科學家Donald Milton撰寫,並獲得200多位科學家的認可,其中包括一些參與起草WHO建議的科學家。

截至7月7日,新冠病毒在全球已感染超過1100萬人,頻發的聚集性感染病例引起科學家們對新冠病毒空氣傳播的關注。

聯名的科學家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能夠通過室內空氣中更小的顆粒傳播,世衛組織需要對防護指南做出修改

科學家們還建議,在室內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仍要佩戴口罩,醫務人員需佩戴專門過濾更小顆粒的N95口罩,公共場所應使用新風空調系統以及可殺死病毒的紫外線燈。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 )空氣傳播病毒專家暨該信的共同籤署人Linsey Marr表示,WHO根據醫院的研究,從而認定空氣中的病毒含量低,這是低估了其風險。在大多數建築物中,因為空氣交換率通常較低,使得病毒累積在空氣中

然而,WHO表示,已知某些醫療程序(例如插管)會增加氣溶膠傳播的風險,但目前並無明確的證據支持。

這份將在《臨床傳染病》雜誌上發布的公開信,兩位主要作者是 澳洲布裡斯本昆士蘭科技大學大氣科學與環境工程教授莫羅斯卡(Lidia Morawska)和美國馬裡蘭州大學環境衛生教授唐納德·米爾頓(Donald Milton)。

該信還得到了一些參與制定世衛組織指南的科學家的支持。

據騰訊網援引《坎培拉新聞》報導,科學家從多項研究得出結論,這些微小的呼吸飛沫,可以漂浮好幾公尺,還會在空氣中飄很久,如果是在密不透風的房間、公車等地方,人與人距離1.8公尺根本就不夠

莫羅斯卡把研究結果寫成公開信警告世衛組織,指控美國當局低估這個傳染途徑的風險,沒有好好警告民眾。


據報導,專家們表示,過去之所以會有「超級傳染」的事件發生,是因為人們忽略了氣膠傳播(aerosol transmission)途徑。所謂的氣膠傳播是指病毒顆粒附著在空氣的水分子、粉塵等懸浮粒子上,密閉空間中氣溶膠的濃度會提高,因此傳染力更強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氣溶膠病毒傳播專家 Linsey Marr告訴《紐約時報》說:「自1946年以來,我們就知道咳嗽和說話會產生氣溶膠。只是在實驗室裡,科學家無法從氣溶膠中培養新冠病毒。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氣溶膠不具有傳染性。」

Marr表示,世衛組織依賴於多家醫院的研究表明缺乏新冠肺炎通過空氣傳播的證據。她認為,這些研究往往低估了空氣傳播的風險,因為在大多數封閉的房間中,「空氣流通量通常比開放區域低得多」

世衛組織表示,已知一些醫療程序(例如插管)會增加新冠肺炎通過空氣傳播的風險。

但是,世衛組織表示,通過空氣傳播的證據仍然不是很清楚。

RIVM堅持嘴硬?

在荷蘭,關於氣溶膠在病毒傳播中的作用的討論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

類似Maurice de Hond的學者,一直在努力研究氣溶膠在病毒傳播中的作用。

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物理學家Daniel Bonn,於5月下旬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良好的通風對於清除封閉空間內的氣溶膠至關重要。

Bonn說,在沒有通風的公共汽車或火車上,保持一米半的距離還不足以阻止病毒傳播。

就像世界衛生組織一樣,RIVM不認為氣溶膠在病毒傳播中起重要作用。

據該研究所稱,這些最小的1至10微米的液滴(1微米等於千分之一毫米)沒有足夠的病毒。


在當前研究的基礎上,RIVM認為與攜帶病毒的物體表面接觸(例如被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造成的病毒傳播才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

RIVM表示,只有釋放出小於千分之五毫米的大量液滴,例如在重症監護室中將導管插入患者的喉嚨中時,才會導致感染。

RIVM堅稱:「目前沒有已知的研究,在超市或公共運輸工具等公共場所的空氣中檢測到病毒微粒。」


那麼辦公室的通風系統會造成新冠感染嗎?

如239位科學家所述,如果氣溶膠在病毒傳播中很重要,則有可能在學校,咖啡館和辦公室等場所通過空調系統感染病毒

WHO和RIVM都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

該研究所在網站上報告說:「根據當前的認知,無需對通風系統進行調整。」

這239名科學家中,至少有三名荷蘭科學家籤署了致世衛組織的公開信。

相關焦點

  • 陳根:239名科學家致信世衛組織,意見相左結果如何
    7月5日,據《紐約時報》報導,來自32個國家的239名科學家概述了空氣傳播的可能性,表明病毒可以通過更小的顆粒物感染人類,並呼籲7月6日,全球200多名科學家和專家給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公共衛生機構寫了一封公開信,這封發表在《臨床傳染病
  • 239名科學家對WHO發表公開信,警惕新冠病毒空氣傳播風險
    全球32國、共239名科學家下周即將向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公開信,指控世衛忽視新冠病毒會透過「空氣傳播」的風險,《紐約時報》指出,如果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是正確的,那麼即便有採取社交距離措施,民眾在室內仍應該戴上口罩,空調系統也要加裝過濾設施。
  • 239名科學家稱新冠病毒空氣傳播風險或被低估,世衛組織回應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空氣傳播病毒學家馬爾(Linsey Marr)博士說:「自1946年以來我們就知道咳嗽與談話都能產生小液滴。」目前,科學家們尚且沒有從呼吸液滴中提取出新冠病毒,但並不代表呼吸液滴不具感染性,馬爾博士表示:大多樣本來自於通風良好的醫院,這會稀釋病毒密度。
  • 世衛組織確定病毒來源自然界,是真的嗎?
    當地時間5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記者會上表示:全世界許多科學家確認,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自然界。這是世衛組織針對病毒來源的第二次表態。這是真的嗎?有美國施壓的影響嗎?1、真不真現在還很難確定。而這次世衛組織的確認依據,是「研究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和病毒本身」專家的意見,其實也就對應著上面的兩類證據,但證據的充分程度預計還要隨著時間去確認。2、結果受美國施壓的可能性不大截至5月03日16時,美國新冠病毒肺炎累計確診1160838例,累計死亡67448例,而且確診人數仍以每日3萬多例的速度增加。
  • 239科學家連署挑戰WHO 氣膠會造成超級傳染 隔1.8公尺沒用
    有超過239位科學家連署公開信,出面挑戰世衛組織公布的傳染途徑,防範「由眼耳鼻口直接接觸感染物、吸入患者的飛沫」根本不夠用,還有一個傳染途徑常被大家忘記,那就是「在通風不良空間中漂浮的氣膠」。根據《坎培拉新聞》報導,科學家從多項研究得出結論,這些微小的呼吸飛沫,可以漂浮好幾公尺,還會在空氣中飄很久,如果是在密不透風的房間、公車等地方,人與人距離1.8公尺根本就不夠。
  • 走出武漢實驗室,世衛專家說「挺諷刺的」......
    2月3日,世衛專家到訪了武漢病毒研究所。與一些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的西方人的期待不同,專家組對之前屢次被居心叵測者抹黑的武漢病毒實驗室讚嘆有加。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2月3日當天,世衛專家組在研究所逗留了三個多小時,期間與研究所新發傳染病中心主任石正麗等專家進行了充分深入的科學交流。
  • 百名科學家聯名譴責,各方緊急發聲
    百名科學家聯名譴責,各方緊急發聲11月26日,人民網的一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稿件一石激起千層浪。該文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義大利首席病毒學家火力全開噴世衛,憑什麼?
    說無症狀感染者不太具有傳染性違背任何科學觀察。」克裡桑蒂說,稱「從時間上說,這是世衛組織一系列胡言亂語中最新的一個。」他指出,在新冠疫情問題上,世衛組織所講的一切都自相矛盾:世衛先向人們保證這種病毒只能從動物傳播給人類,接下來又說也能人傳人,但又告訴大家不必擔心。
  • 世衛專家來華考察 中國駐法使館:還有哪個國家接待過?
    中新網巴黎1月14日電 中國駐法大使館14日發表題為《停止政治操弄,讓新冠病毒溯源回歸科學本源》的文章。文章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始終本著開放、透明、負責任態度,同世衛組織就新冠病毒溯源保持密切溝通合作。在全球疫情居高不下、國內疫情防控任務十分繁重的情況下,中方仍克服困難,同意世衛專家組如期赴華開展溯源合作,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 世衛組織:科學家描述的豬流感病毒並非新型病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日內瓦7月1日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麥可·瑞安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指出,中國科學家近日在所發表文章中提到的豬流感病毒並非新型病毒。瑞安說:「需要讓民眾放心,告訴他們,這不是新型病毒,而是已經在監測的病毒。我們在對它進行觀察。」
  • 川普「斷供」世衛!美醫學界被嚇壞,美媒:世衛沒遵守美國要求
    川普在發布會上表示:「由於世衛組織在處理新冠病毒事件中存在管理不當、隱瞞數據的行為,今天,我下令(美國)政府暫停向世衛組織提供經費。每個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美國納稅人每年向世衛組織預算捐款4-5億美元。作為比較,中國支付了4000萬美元。」此前,川普批評稱,儘管美國為世衛組織提供的會費佔了15%的份額,但是世衛組織仍然「過於關注中國」。
  • 全球熱點丨確診近300萬的美國要退出世衛組織u2026u2026
    「退」世衛 倒計時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副主席、民主黨參議員羅伯特·梅嫩德斯7月7日說,總統川普已正式通知國會,美國將正式退出世衛組織。 迪雅裡克7月7日通過郵件向媒體證實,美國已於7月6日正式通知古特雷斯,將於2021年7月6日退出世衛組織。
  • 外交部:世衛專家組將於14日從新加坡飛抵中國武漢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宣布,經雙方協商,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國際專家組將於1月14日來華考察,同中方科學家就新冠病毒溯源進行聯合科研合作。根據目前計劃,他們將於14日從新加坡飛抵武漢,如果有進一步的消息,中方願與大家分享。
  • 中國哪個城市空氣品質最好?世衛組織:臺灣臺東而非海南三亞
    據澎湃新聞記者溫瀟瀟報導,5月12日,世衛組織公布了2016年全球最新的城市戶外空氣汙染資料庫。依據PM2.5的數據進行排序,中國城市中臺灣臺東空氣品質最好。其中,中國記錄在庫的城市一共210個,PM2.5的數據全部來自2014年,PM10的數據取自2013或2014年。 根據資料庫提供的PM2.5數據進行排序,中國有4個城市(邢臺、保定、石家莊、邯鄲)進入PM2.5數值最高的前20名,河北衡水(107 ug/m³)和唐山(102 ug/m³)也進入前50名,北京(85 ug/m³)排第56位。
  • 美疾控中心稱美新冠病例或早於中國,世衛專家將前往武漢調查
    美疾控中心:美新冠病例早於中國數周,世衛專家將前往武漢調查 2020-12-02 1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名科學家聯名譴責,各方緊急發聲
    該文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事件不斷發酵,當天,上百名中國學者聯合署名發表聲明譴責;南方科大則表示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同時,深圳醫學倫理委已啟動對此事的倫理問題調查,國家衛健委要求依法依規處理,及時公開結果。
  • 世衛專家團抵達武漢,不料2名訪華成員途中意外確診,未順利入境
    據中國青年網1月14日報導,路透社消息稱,世界衛生組織(WHO)14日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國際專家組的13名專家已於當日抵達中國武漢,他們將在為期兩周的集中隔離後開始工作。另外,據世衛組織通報稱,專家組中的兩名成員因在新加坡進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時被查出新冠病毒抗體呈陽性,未能順利入境,目前這兩名專家正在新加坡接受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據外媒報導,根據中國的入境政策,從新加坡前往中國的乘客,需提供航班起飛前48小時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血清IgM抗體檢測陰性證明,才能入境中國。
  • 世衛專家還沒到中國,義大利突然發現最早人類新冠病例,症狀詭異
    當時,這名患者的皮膚出現紅色斑塊,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症狀,這一點有些詭異。2020年6月,研究人員為她進行了一次血清檢驗,卻意外發現,這名患者的血液裡含有新冠病毒抗體。此事引起了米蘭大學專家們的注意。專家認為,目前來看,這名女患者是義大利境內的最早病例,不過隨著研究持續深入,可能還會發現比這更早的感染病例。
  • 貴州安順公交車墜湖5名學生死亡,一名高二學生拼命遊出獲救 | 醫脈...
    另外,從目前來看,北京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發病例數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要慎重考慮全民檢測的措施。」 圖源:Pixabay@中國生物技術網  7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承認新冠病毒能夠空氣傳播的「證據正在出現」。
  • 美國退群世衛組織為中國留下機遇,抗疫將是中國大國崛起的支點!
    美國人要從世衛退群,對於中國來說,真的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美國今天千方百計想把中國從世界體系當中踢出去的時候,中國人要抓住一切這種美國人退群的機會,來強化自己在全球格局在世界體系當中的存在感。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之下,崛起大國和守成大國往往就會有必然的衝突,這就是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守成大國力量出現了衰退,守成大國戰略出現了失誤,守成大國從世界體系當中退出了。他留下的空間交給崛起大國,去填補這個空間,從而在填補的過程當中完成大國崛起。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有。比如英國和美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