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發電項目地下鑽洞致地震 設計者吃官司(圖)

2020-11-24 搜狐網

  據新華社電 一個地熱發電項目引發瑞士西北地區一系列地震,項目設計者、瑞士地質專家馬庫斯·黑林因而惹上官司。黑林12月15日出庭受審,面臨刑事指控。這一項目則「泡了湯」。

  按照黑林所設計方案,瑞士巴塞爾地質能量公司2006年在西北城市巴塞爾地下鑽洞,以期利用地下5公裡處地熱發電。施工過程引發一系列地震,致使附近建築牆壁開裂、財物受損。所幸無人員傷亡。 

 最多被判5年監禁

  這一項目隨即中斷,今年12月10日正式下馬。巴塞爾地質能量公司為相關損失賠償了大約900萬瑞士法郎(約合866萬美元)。黑林遭起訴,面臨蓄意破壞財產指控。他本月15日否認所受指控,聲稱當地居民事先知道這一項目存在風險。

  「如果罪名成立,黑林可能獲判最多5年監禁。預計法庭下周宣布裁決。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人禍,韓國第二大地震由地熱發電項目引發
    (觀察者網訊)2017年11月,韓國東南部城市浦項發生5.4級地震,此次地震為1978年韓國開始測量地震以來規模第二大的地震。對此,韓國政府今日(20日)公布了調查結果,地震由附近地熱發電站引起,而非天然地震,並將永久停止地熱發電項目,儘快推進當地恢復工作的進行。 據韓聯社3月20日消息,大韓地質學會20日上午在首爾召開記者會公布了上述調研結論。
  • 科學家海底鑽洞1.4公裡首次觸及地震帶(圖)
    震區試驗項目副首席科學家哈羅德·託賓說:「在2004年大海嘯之後,我們對這一計劃產生濃厚興趣的原因似乎變得有些明顯了。對於地球上規模最大的地震發生在潛沒區這個事實,蘇門答臘島地震無疑是一個絕好的例子。在潛沒區,一個構造板塊塊受力下降到另一板塊之下。」
  • 世界級首富看好地熱發電 韓國地震引發技術思考
    ■本報記者 楊 萌  在眾多新能源中,地熱發電有著天然的優勢,引起沒有龐大的鍋爐設備,沒有灰渣和煙氣對環境的汙染,是比較清潔的能源,而且發電成本較水電、火電都低。  但任何能源都有其自身的缺陷,2017年11月,韓國東南部城市浦項發生5.4級地震,此次地震為1978年韓國開始測量地震以來規模第二大的地震。
  • 地震科學預測新技術!「地下雲圖」,讓地震實時「看見」
    地震科學預測新技術!「地下雲圖」,讓地震實時「看見」   在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時,「地下雲圖」的說法屢屢出現在各大媒體上。其實,早在2009年,科技部973項目相關課題組就設立了專門的研究項目,探討了我國陸區大震預測途徑戰略和戰術。
  • 揪出地下的地震元兇——我們一起來了解《四川省活動斷層普查》項目
    汶川「5.12」8.0級地震導致了北川—映秀斷裂上約240公裡和彭灌斷裂上長約72公裡的地表破裂,破裂通過之處的房屋、橋梁等所有建築物無一例外地發生垮塌或嚴重破壞,其中的北川縣城正因為破裂穿過了縣城的老城區,房屋的大量倒塌才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活斷層就是這次大地震的地下元兇!
  • 世界上最深地熱發電井:井深5000米 溫度900度
    但要想充分利用這些地熱資源,需要向地下更深處前進,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訪有史以來世界上溫度最高、鑽探最深的地熱發電井。該項目屬於「冰島深層鑽探計劃」(IDDP)的一部分,是由冰島國家能源管理局和冰島幾家主要的能源公司在2000年成立的深層高溫地熱研發計劃。目前的合作夥伴還包括挪威國家石油公司。
  • 世界上最深的人造洞—科拉超級鑽洞
    地下到底埋藏了什麼樣的秘密,又有哪些神奇的未知等待我們去進一步探索呢?然而,不信邪的蘇聯人,開動他們強大的國家機器,開始利用人工鑽洞技術,打造了3倍於姆波尼格金礦井深度的新鑽洞—科拉超級鑽洞。 摩爾曼斯克 科拉超級鑽洞是現存人類技術所能達到的最深鑽洞。
  • 瑞士核電廠宣布符合地震安全要求
    據路透社網站2012年7月9日報導:基於福島核事故,瑞士核安全監管機構在完成相關研究後於7月8日表示,該國核電廠能夠抵禦嚴重地震災害。瑞士核安全檢查局的喬治 布萊克表示:「瑞士核電廠能夠抵禦萬年一遇的地震」。研究還表明, Muehleberg核電廠的防洪大壩在地震中應該能夠保持堅固。
  • 羅源最大規模光伏發電項目啟動 預計5月建成投產
    羅源最大規模光伏發電項目啟動 預計5月建成投產 2019-02-26 07:16:24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任思言
  • 地震前兆監測——地下流體
    多年來,地下流體的動態一直被科研人員當做地殼應力應變活動的重要指標來進行監測,從而積累了大量的觀測信息,其中包含了大量地震前兆信息,使地震地下流體學在地震監測預報的研究工作中佔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並且顯示出了巨大的研究潛力。
  • 科學家建議實施「地下明燈計劃」:製造人工地震監測地球內部
    6月22日,中國地震局主動源探測項目組研究員徐平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說,「地震給地球敲一榔頭,我們就能聽聽地球內部的結構是怎樣的。」地下結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多數破壞性地震都發生在地下數十千米的地方,研究這個深度上的結構有利於人們認識地震發生的環境;大部分油氣資源儲存在5千米以淺的地下,這個地區的精細結構對於油氣資源探查具有重要意義;而大部分城市建設於沉積盆地之上,精細的沉積層結構研究將直接服務於城市防震減災。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僅通過天然地震來研究地球內部已經不夠了。
  • 再次地震!
    再次地震!當地時間14日16時31分,日本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芮氏5.2級地震,震源深度50公裡,無發生海嘯危險。日本氣象廳14日凌晨將此次地震發生的時間由最初公布的當地時間13日23時08分修正為23時07分,震級由7.1級修正為7.3級,震源深度由60公裡修正為55公裡。日本福島13日深夜發生地震後,據消防部門統計,截至14日上午,地震已造成100多人受傷。
  • 美地震局發現人類開採天然氣等活動可致地震
    一些科學家認為紫坪鋪大壩是汶川地震的罪魁禍首。紫坪鋪水庫蓄水的壓力可能導致附近斷層破裂,進而引起地震。網易探索4月18日報導 美國地質調查局進行的新研究發現,美國發生的震級超過芮氏3級的地震明顯增多,這種增多幾乎可以確定就是「人為所致」。
  • 日本福島地熱發電重振旅遊業(圖)
    利用溫泉的熱能發電,熱氣不斷噴湧而出。人民網東京9月18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東日本大地震後,客流量明顯減少的福島市溫泉街開始研究利用溫泉的熱能進行地熱發電項目,並計劃將發電的收益用於建設一個綠色能源體驗教室。相關方面計劃於10月成立公司,2014年之前開始發電。由於大地震和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影響,位於福島市郊區的土湯溫泉客流量大幅度減少。16家旅店中6家被迫停業。
  • 深埋在地下136米的水力發電站,秘密建造了20年,至今仍然發電
    這個水力發電站有136米深,經過二十年的秘密建設,它安靜地潛伏在湖底,至今還能發電。水力發電廠為何選址偏僻而施工困難?建設者們又經歷了怎樣艱苦的二十年?地底的鋼鐵堡壘蒙古語中「可可託海」的意思是「藍色的海灣」。由於是極寒地區,該地區曾有零下57度的氣溫數據記錄,因此被冠以「全國第二冷極」的稱號。
  • 關注|如何開採超深層地熱能,還不引發地震?
    如果有大塊巖石滑移,鑽入地下深處可能會引發地震。這種風險在Venelle-2進一步放大,因為人類對該地質層知之甚少,介乎於靠近地表的堅硬巖石和地下更柔韌的巖石之間。當鑽頭穿過這一層鑽入下面的超臨界流體時,會發生什麼事情,誰也說不準。目前,這個謎團仍未解開。由於井底溫度過高,鑽井設備不堪重負,Venelle-2鑽井停止了。
  • 濮陽、新鄉地震了? 別慌,是人工地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孫煊哲通訊員劉臻文圖  「聽說剛剛發生地震了?」5月14日一大早,就有網友詢問。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5月14日凌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為了開展河南省地震構造探查項目,在濮陽、新鄉等地實施了人工地震作業,且已向當地政府、公安部門備案。
  • 「地下超級鍋爐」可發電供暖
    「這就好比在地下數千米深處建了一個『地下超級鍋爐』,『燃料』即是乾熱巖中的熱能,『鍋爐』產生的蒸汽通過數千米的管道自發流向地面,之後凝結所釋放的熱能就可用來發電、供暖,從而實現中深層地熱資源的高效利用。」試驗結果顯示,採用該技術在地下取熱段巖石平均溫度為119℃的條件下,地面獲得了溫度最高達90℃的飽和水蒸氣,持續採熱功率接近200千瓦。
  • 榮昌地震致365戶受災
    地震震中與主要城市距離分布圖27日8時17分,榮昌發生4.8級地震。地震發生後,大足、永川震感強烈,四川宜賓、自貢震感強烈,重慶主城、涪陵等地有震感。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市地震局隨後召開緊急會商會,會上認為,本次地震位於華鎣山斷裂燕子崖帶斷層附近,該斷裂帶整體呈NE(北東)向展布,為擠壓逆斷層。震中附近歷史地震5級地震以上均以主餘型或孤立型為主。綜合震中及附近地區的地震地質構造、歷史地震活動,初步認為震中附近地區短時間內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濮陽、新鄉地震了?別慌,是人工地震
    探測人員在鑽井裝藥「聽說剛剛發生地震了?」5月14日一大早,就有網友詢問。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5月14日凌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為了開展河南省地震構造探查項目,在濮陽、新鄉等地實施了人工地震作業,且已向當地政府、公安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