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粵文化·美食導報聯合正佳集團主辦的「料事漁神·中日美食文化對話」暨第三屆廣東花式刺身姿造大賽今日在廣州正佳萬豪酒店舉行。本次活動,不僅集結了來自全省各地40多位日式刺身高手同臺獻藝,而且還邀請了中日美食名人,通過對話交流的形式,深入討論中日美食在文化傳承、跨國界融合創新以及美食在城市發展中重要意義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正如正佳集團執行長謝萌所言,本次活動,從美食出發,找到了一個嶄新的、充滿煙火氣息的溫暖角度,去領略千百年的尋常日子裡,中日美食文化中的生動氣韻,在日用飲食間架起一座中日溝通的橋梁。
【大賽】刺身姿造,領略日式刺身魅力
據廣粵文化新媒體運營總監丘麗芳介紹,刺身,在廣東已經風行多年。但刺身不只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在視覺、嗅覺、味覺上的享受,甚至可以稱之為「高雅的藝術」。然而,在廣東甚至全國,從沒有人組織過這樣的比賽,以此來展現刺身這一獨特的專業技術和姿造藝術。
廣州日報全媒體巡城記者現場看到,此次花式刺身姿造大賽採用團體賽的形式,每隊只能派出2位選手,共有兩個部分,先是初賽,在初賽中獲得分數為前六名的隊伍晉級決賽,最后角逐出冠亞季軍。在初賽中,作品的主題由選手們自定,選手們要在60分鐘內,現場創作一款美觀大氣、具有一定觀賞性、完整性且切題的花式刺身姿造,每支隊伍還要對自己創作的作品進行相應的口述以及回答評委們的提問。進入決賽的隊伍需要使用現場的指定材料進行創作,其餘規則與初賽相同。
這一屆的評分也是相當嚴格,嚴格按照國際刺身姿造大賽的標準來執行,在任何一個環節上稍有差池,都會嚴重影響成績。在現場操作方面,按成形、熟制、節約使用、安全衛生、賽場紀律5方面來評分。在作品方面,按照觀感、質感、營養衛生、實用性4方面來評分。同時,今年在加強了安全衛生上的評分,選手稍不注意便會被大量扣分。
初賽階段,選手們需要自帶材料。因為受「疫情」影響,不少珍貴的深海食材不如往年的數量,但是廚房裡仍然有琳琅的金槍魚、鮭魚、鯛魚、比目魚、鰤魚、北極貝、海膽、深海冰蝦等價值不菲的食材,每位選手都在一絲不苟地處理著食材。
記者看到,現場作品都相當搶眼。來自廣州壽司皇飲食有限公司的張裕新師傅,結合中日食材製作而成的「皇之臻品」,以豐富的色彩搭配,立體的造型受到了不少行家的稱讚。據了解,張師傅將鮮度極佳的深海魚以薄切的手法做成菊花形狀,再搭配以日式角切手法的磯煮鮑魚、伊勢龍蝦以及大量時令日式食材,最後擺成層次分明的品字型。裁判長樊志源這樣評價到:「他們用到了厚切、薄切等技巧,厚的部分紋理清晰,薄的部分透如紙片,刀工非常精湛,而且擺盤不雜亂,有空間感、層次感,能讓人感受到作者的用心。」
據了解,為了推動花式刺身行業的發展,豐富我國餐飲業市場,引起更多相關行業對花式刺身姿造的關注,從而擴大餐飲業上下遊產業鏈的對接,增強特色餐飲品牌投資吸引力,作為餐飲行業導向風向標的廣粵文化·美食導報率先在廣東省舉辦了第一、第二屆花式刺身姿造大賽之後,今年籍2020廣州國際購物節之正佳中日文化藝術節的契機,與正佳集團聯手合辦第三屆花式刺身姿造大賽。
【論壇】專家對話,盡顯廣府「和」味
本次「料事漁神·中日美食文化對話」的重頭戲,便是於當日下午進行的圓桌論壇。本次論壇邀請了中日美食名人,通過對話交流的形式,深入討論中日美食在文化傳承、跨國界融合創新以及美食在城市發展中重要意義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論壇上,日方有關方面代表高梨曉人表示,廣州是世界聞名的美食之都,「食在廣州」享譽中外。在日本著名旅遊景點之一的橫濱中華街,近半數中餐廳都是粵菜館,不僅是因為大量廣東籍的華僑居住在橫濱,還因為粵菜擅長用時令食材進行烹調而且調味清淡,這與日本料理非常相似,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其中炒飯、燒賣、咕嚕肉等經典粵菜在日本很受歡迎。
他續稱,廣東也有很多日料餐廳。據日本農林水產省 2019年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廣東省內有 10886 家日料餐廳,數量居全國各省之首。這意味著自古以來注重美食文化、會吃懂吃的廣東人對色香味俱全的日本料理的認同。可以看到,粵菜和日本料理跨越國界,相互融合,認同彼此的飲食文化,並在不斷地向前發展。
正佳集團執行長謝萌表示,美食不是為了果腹,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體現著人們的生活智慧和生命尊嚴。作為第九屆廣州國際購物節之正佳中日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的收官之作——「料事魚神——中日美食文化對話」活動,從美食出發,找到了一個嶄新的、充滿煙火氣息的溫暖角度,去領略千百年的尋常日子裡,中日美食文化中的生動氣韻,在日用飲食間架起一座中日溝通的橋梁。一眾嘉賓把美食與文化相結合,把每一道美食中的幸福感傳遞給大家。同時,也把中日文化的力量和魅力傳遞出去,讓我們從美食中感受文化之美。
在圓桌論壇環節中,高梨曉人與一眾嘉賓分享了中日美食在文化傳承、跨國界融合創新以及美食在城市發展中重要意義;日料大師巖井友則從烹飪技法上,講述中餐與日本料理相互借鑑、相互融合的情況;伊藤滿從經營方面,講述日本料理在廣州,在中國的發展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彭樹挺先生講述當年廣州第一家日本料理店白天鵝賓館的誕生以及發展的故事,著重突出改革開放以來,日本料理在中國的發展、演變;莊臣先生從文化方面,講述日本料理在廣州是如何發展演變,粵菜在日本又是呈現出何種狀態,如何發展演變;利永周先生則是講述了中日美食的同源和差異,著重突出背後的科學性。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全傑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全傑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寬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