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中學生參觀氣象局探秘氣象知識

2021-01-13 氣象小秘書

「為什麼傍晚容易出現火燒雲?」「近期恩施市出現持續陰雨天氣的原因是什麼?」

12月6日,恩施市芳華中學組織七年級學生及家長走進恩施州氣象局,參觀了恩施州國家基準氣候站,恩施州氣象臺及氣象科普館。

參觀活動包括實地參觀、工作人員講解和現場提問等環節。基準站的測報員為大家生動地講解了觀測儀器的使用技術、雷電和各種天氣現象的形成原因等;氣象臺的預報員講解了天氣預報如何製作出爐;氣象科普講解員演示了地球儀、防雹增雨火箭彈、手持測風儀的操作使用。學生和家長們認真聽講,仔細觀察和記錄,表現出高昂的學習熱情。大家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氣象預報中的雲、氣溫、降雨、風向風速等現象有新的認識。

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們親身感受了氣象奧秘,加深了他們對氣象的認識和了解,普及了氣象科普知識。(作者:恩施州局 劉雅潔 責任編輯:唐悅)

【來源:湖北省氣象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吉林通化中學生走進氣象觀測站
    吉林通化中學生走進氣象觀測站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年11月23日16:07
  • 韓國氣象廳氣象機構改革代表團參觀訪問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爽 閆冬雪 嚴國威報導 3月4日,韓國氣象廳氣象資源部主任ROH Kyongsook女士率領韓國氣象機構改革代表團到中國氣象局訪問調研,並參觀國家氣象中心和氣象探測中心。
  • 淮南開展中學生氣象科普作品創作競賽活動
    記者從市有關部門獲悉,為貫徹落實《氣象科普發展規劃(2013年-2016年)》和《安徽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1年-2015年)》,引導中學生學習氣象科學知識,激發科普創作熱情,近日,市氣象局、市科學技術協會、市教育局共同印發了《關於舉辦2015年淮南市中學生氣象科普作品創作競賽活動的通知》,將在全市中學生中開展氣象科普作品創作競賽,共同推進氣象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
  • 學習氣象知識 感受氣象魅力
    氣象局工作人員為同學們講解氣象知識  參觀百葉箱、風塔等氣象設備  氣象對於孩子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想探究其中的奧秘卻並不簡單。7月21日,興安盟未成年人心理輔導中心組織部分中小學生來到興安盟氣象局開展暑期活動。
  • 【氣象日現場】氣象局裡觀氣象
    3月23日,家住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的陳大媽一大早和老伴來到了中國氣象局,在氣象局裡的觀測場裡,她一邊聽志願者講解觀測儀器的作用,一邊提出自己的疑問。  陳大媽告訴記者,有一次她在電視上看到氣象先生宋英傑的訪談節目,並對宋英傑講述的通過查看衛星雲圖做預報的事情留下了深刻影響。因此,今年的「3·23」她特地來到氣象局,想問問相關專家,作為普通市民,能否通過衛星雲圖來自己預報天氣。
  • 科普氣象知識
    近日,位於柯橋區氣象局內的氣象災害展示與體驗活動站迎來了首批參觀者,在「小球大世界」項目上,當大家通過光影技術,在直徑2米左右的碳纖維球體上,看到立體展現出來的氣象實時雲圖、全球地形地貌、全球衛星雲圖等內容時,紛紛驚奇不已。在天氣預報影視製作室,參觀者又體驗了一回「我是氣象播報員」,用一本正經、活潑搞怪、優雅含蓄等方式錄製了多版本的天氣預報。
  • 豐臺區氣象局「非接觸」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
    3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氣象日如約而至,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為了減少接觸,豐臺區氣象局以線上為主,開展了各種豐富多彩的科普宣傳活動。豐臺區氣象局以在微博及微信公眾號上開展的線上氣象知識競賽,拉開了氣象日系列活動的帷幕。
  • 漢川:聯合共建社區學校開展氣象知識科普活動
    近日,漢川市氣象局聯合涵閘社區、涵閘小學開展了氣象知識科普活動,100多名學生來到漢川市氣象局實地參觀,學習氣象知識,感受氣象科學技術的樂趣和氣象楹聯的無窮魅力。在市氣象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先後參觀了氣象觀測場、氣象預報預警綜合業務平臺,參觀了風向風速儀、溫溼度傳感器、能見度儀、天氣現象儀、淺層地溫傳感器、稱重式降水傳感器等氣象要素的測量儀器,了解了天氣預報流程及如何科學防範氣象災害等知識,觀看了氣象科普小視頻。氣象局工作人員為學生們生動地講解了氣象觀測設備的用途、天氣現象的各類數據採集以及氣象災害的預警和防禦知識。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在這些參觀的市民中,有白髮蒼蒼的老人、稚氣未脫的孩童,還有充滿青春活力的中學生。  開放日活動為廣大市民朋友們提供了一個參觀學習、走近氣象、了解氣象的機會,為氣象科普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科普活動中,市民們體會到的不僅是氣象科技的獨特魅力,還有廣東氣象人不斷前行所付出的努力和深厚的氣象文化底蘊。
  • 了解氣象知識 激發科學興趣
    了解氣象知識 激發科學興趣 2020-08-24 16:10:36   來源:滁州網
  • 人工降雨怎麼進行 天氣預報如何出爐 市氣象局氣象日舉行開放活動
    天氣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許多市民對氣象觀測及天氣預報相關情況並不清楚。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太陽、地球與天氣」。當天上午9點,市氣象局舉行了氣象日開放活動,許多市民和學生團體走進氣象局,跟隨氣象專家了解天氣預報製作流程,參觀各種氣象觀測儀器,了解氣象防災減災、人工影響天氣等知識,並參與互動有獎問答,零距離感受氣象的奧秘。
  • 普及氣象知識 提升防災意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陳士奇 通訊員周錦輝 文/圖)為提升學生對氣象科學的認識,加深學生對氣象災害預防的重視,近日,德化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的學生們來到該縣氣象局,開展了一場氣象知識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中,該校師生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一起了解了氣象展板的科普知識和人工增雨火箭發射器構造與工作原理,參觀德化國家氣象觀測站和德化縣特色農業氣象實踐基地,聽「氣象災害防禦」有關知識講座,觀看「颱風來了怎麼辦」動畫片。
  • 四川省氣象局副局長:有三大原因
    現場展示的人工增雨火箭發射車  3月23日是第55個世界氣象日,為增進公眾了解氣象科學並從自身做起保護氣候環境,省氣象局22日舉辦「世界氣象日公眾開放日」活動。記者隨市民、學生走進省氣象臺、氣象觀測場等場所,觀設備、聽講解,探秘《天氣預報》節目的製作過程。  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象知識服務氣候行動」。22日,省氣象局通過展板、科普短片、現場講解等方式,向公眾普及氣象知識,離退休專家也當起志願者。「中國的氣象衛星,都是從西昌發射出去的,解析度較高——在36000公裡的高空,地面上1米長的物體,氣象衛星都能大致看清。」
  • #雲上逛氣象博物館# 59萬人次「雲上」打卡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氣象萬千」、感受氣象科技,中國氣象報社和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聯手十三家氣象博物館、科普館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帶全國網友「雲看展」。直播風格多種多樣、各具特色,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 氣象局: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出版
    千餘名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我國首部大型氣象百科全書出版全面記錄展現氣象事業發展歷程及科學進展記者2月24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經過1055名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打磨,「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中國氣象百科全書
  • 駐馬店:小學生探索氣象奧秘
    學生們參觀科普館。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莫小沛報導 3月21日,河南省駐馬店市氣象局於邀請市實驗小學的60多名孩子參觀了駐馬店市氣象科普館,一起探索氣象奧秘。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孩子們參觀了仰觀天象、大氣層球幕、天氣預報演播廳、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裝備模型等展區,隨後在報告廳開展了氣象知識謎語競猜、科普知識講座、專家諮詢等多項活動,讓孩子們在參觀體驗的同時多學習氣象科普知識。  據悉,每年「世界氣象日」期間,該局都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
  • 無棣:世界氣象日「玩轉氣象」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老師同學們發放了各類氣象科普及防災減災材料,組織觀看氣象宣傳片、氣象應急指揮車等裝備模型,並結合今年世界氣象日「太陽、地球與天氣」的主題開設了一節獨特的氣象大講堂,課上通過有獎知識問答、氣象觀測站紙模拼裝等有趣的形式,為同學們生動講解了太陽活動對地球天氣及氣候的影響、氣象觀測的工作過程、氣象災害和預警信號等知識,幫助同學們認識氣象了解氣象。
  • 北海氣象:氣象科普進校園大手拉小手
    2020年11月18日和11月21日,北海市氣象局團支部聯合北海市海城區第二小學團支部開展「關心關愛未成年人·氣象科普進校園大手拉小手」系列主題活動,向學校師生們傳遞和普及氣象科學知識。系列活動通過氣象科普小課堂、贈送氣象書籍以及參觀北海天氣雷達站等形式開展。
  • 世界氣象日 公眾「在線」了解氣象知識
    本報長沙訊 3 月 23 日是第 60 個 " 世界氣象日 ",主題為 " 氣候與水 "。3 月 20 日下午,根據今年疫情特殊情況,湖南省氣象局採用線上網絡視頻的方式舉辦 2020 年世界氣象日新聞發布會。
  • 市氣象局與建行達成氣象金融合作
    近日,市氣象局與建設銀行陽泉分行在前期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達成氣象金融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合作中,建行陽泉分行將通過專業化金融服務,精確核算、安全運行、有效監督,實現市氣象局及其下屬單位資金和財務的規範化、透明化管理,並充分利用自身金融科技優勢,通過雙方系統開發對接,實現對陽泉氣象部門及下屬單位信息流、數據流、資金流實時有效監控,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