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聞網】青藏高原首次發現16萬年前丹尼索瓦人化石
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最新消息稱,發現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甘肅省夏河縣的古人類下頜骨化石,最新分析研究確認其為距今16萬年的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該化石目前是除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首例丹尼索瓦人化石,將史前人類在青藏高原活動的最早時間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也是青藏高原迄今發現的最早人類活動證據。
-
人類演化「關鍵拼圖」現身青藏高原
◆ 國家文物局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第二期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白石崖溶洞遺址重要考古成果◆ 通過對這個洞穴和出土於此的化石開展多年研究,證實此前只發現於阿爾泰山地區的一支新的古人類——丹尼索瓦人曾在世界屋脊留下清晰足跡,並將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提前至距今16萬年,甚至距今19萬年人類演化關鍵拼圖現身青藏高原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意義非凡的「神秘洞穴」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領銜的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團隊報導了夏河丹尼索瓦人(簡稱「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揭示這塊化石為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推早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
意義非凡的「神秘洞穴」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領銜的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團隊報導了夏河丹尼索瓦人(簡稱「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揭示這塊化石為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推早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
意義非凡的「神秘洞穴」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領銜的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團隊報導了夏河丹尼索瓦人(簡稱「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揭示這塊化石為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意義非凡的「神秘洞穴」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領銜的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團隊報導了夏河丹尼索瓦人(簡稱「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揭示這塊化石為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
-
中國人類史向前推進約40萬年 藍田發現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人類活動...
    來自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在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境內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人類活動痕跡。7月12日,《自然》在線發表的這一突破性發現將中國的人類史向前推進了約40萬年。
-
溶洞遺址驚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
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如今,科學家藉助先進技術,發現溶洞遺址土壤沉積物中內晚更新世時期丹尼索瓦人的DNA,證明其曾經長期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該成果於北京時間30日凌晨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
-
溶洞遺址發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
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如今,科學家藉助先進技術,發現溶洞遺址土壤沉積物中內晚更新世時期丹尼索瓦人的DNA,證明其曾經長期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該成果於北京時間30日凌晨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
-
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中早
來源:科技日報原標題:丹尼索瓦人DNA告訴你 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中早「我是誰?」「從哪裡來?」當哲學家在進行形而上的苦思冥想時,科學家們則忙著在現實世界中尋找證據。「藉助多種科技手段,項目團隊為該遺址建立了距今約19萬至3萬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興的沉積物DNA分析技術成功獲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東側,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張東菊介紹。蘭州大學、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機構主導的這項研究於北京時間10月30日在線發表於《科學》上,張東菊為該論文第一通訊作者。
-
溶洞遺址驚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_中國...
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如今,科學家藉助先進技術,發現溶洞遺址土壤沉積物中內晚更新世時期丹尼索瓦人的DNA,證明其曾經長期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該成果於北京時間30日凌晨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白石崖溶洞。
-
青藏高原最早的居民是丹尼索瓦人?太遠了,我們不能拿化石當祖先
古人類DNA證實,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讀了,覺得大約說了這麼一個意思:科學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距今約10萬年至6萬年前,甚至有可能到4.5萬年間,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根據2010年初公布的檢測結果,她屬於一個全新的人類種群。她既不是早期人類,也不是穴居人,而是一個此前未知的人類種群在上一個冰河時代,他們曾與現代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當時現代人在製造石制工具、珠寶和藝術創作方面不斷向前邁進。這一發現意味著人類族譜至少有3個截然不同的成員,分別是現代人、丹尼索瓦人和穴居人。
-
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鄉的白石崖溶洞遺址,是目前東亞第一個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的重大進展,更是國際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 丹尼索瓦人是新發現的一支古老型人類,與曾廣泛分布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
-
人類起源於青藏高原?人類社會歷史將增加1200萬年?
然而,非洲「能人」和青藏高原「能人」(拉瑪古猿)同在200萬年前進化出晚期猿人直立人,非洲「能人」用150萬年的時間拉平了與青藏高原1300萬年的差距。因為這很不符合邏輯,於是我在網上查知了黃忠平、何新、諸玄識、董並生、劉俊男、黃石和杜鋼建等幾位先生的研究成果。
-
青藏高原 人類基因「大熔爐」
在所研究的200多個全球現存人群中,東亞人群普遍比其他人群與青藏高原人群在遺傳上更近;與藏族和夏爾巴遺傳上最近緣的族群,是同處高原的土族、彝族和納西族;而平原人群中,漢族是與藏族遺傳最近的族群,兩者共享的東亞遺傳組分超過其遺傳總體組成的80%;相應地,兩個族群的祖先群體分化的時間大約是在9000-15000年前,這個時間似乎早於通常認為的東亞農業文明時間,但是從遺傳學數據上看,漢族祖先群體從此期間開始發生顯著的群體遷徙擴張
-
丹尼索瓦人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2020 年10月30日,「人類活動與生存環境安全」任務「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影響」專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蘭州大學陳發虎院士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發表了關於丹尼索瓦人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丹尼索瓦人DNA揭示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中早
「藉助多種科技手段,項目團隊為該遺址建立了距今約19萬至3萬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興的沉積物DNA分析技術成功獲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東側,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張東菊介紹。
-
中國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的丹尼索瓦人下頜骨成功提取到DNA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領銜的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團隊報導了夏河丹尼索瓦人(簡稱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揭示這塊化石為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這是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雙重重大突破
-
第二次青藏科考在雅魯藏布江中上遊新發現26處史前人類活動相關遺蹟
新華社拉薩7月22日電(記者春拉)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2019年度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史前人類活動歷史及影響」專題田野調查工作日前順利結束。此次科考新發現26處史前人類活動遺蹟,其中13處具有文化層的史前時期考古遺址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
青藏高原所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Archaeology2019年度世界十大...
該研究通過對甘肅夏河白石崖溶洞發現的一枚長約12釐米人類右下頜骨化石進行研究,發現古人類的一支——夏河丹尼索瓦人16萬年前已登上青藏高原,並成功在那裡生活。2019年5月初,《自然》雜誌在線發表該成果。這枚人類右下頜骨化石保存有兩顆完整的牙齒,牙齒較大而且原始。學界此前公認,在西藏發現的尼阿底遺址是青藏高原最古老的考古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