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5日訊 (記者蘇蘭)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浙江省作為我國首個標準化改革試驗省,再次發力啟動了包括「最多跑一次」服務標準化試點、紡織產業改造提升標準化試點、智能製造標準化試點等標準化戰略十大重點項目建設工程,舉全省之力衝擊中國製造業制高點,助力「浙江製造」品牌叫響世界。
「浙江製造」標準體系助力品牌轉型升級
事實上,作為外貿大省的浙江一直是全國經濟的排頭兵。不過,因為浙江有大量的為國際品牌代工的企業,曾經流傳一個笑話道出了代工貼牌企業的尷尬:「一卡車的泡沫塑料不如一粒施華洛世奇水晶」、「三千雙襪子不如一個iPhone」、「量都做到天花板了,可利潤卻還在地板上」。
而如今,無論是領先世界消費品的世界標準,還是成熟的電商平臺,浙江都走在了中國乃至世界的前列,實現了「全球購」、「賣全球」;同時,民營企業不斷壯大,佔據中國民企500強近三成席位……種種的改變昭示著 「浙江製造」已成為「中國製造」澎湃的新興力量。
近日,記者隨「質檢總局質量提升媒體行」深入浙江省紹興、溫州、台州、杭州等地探訪了浙江製造業的現狀,發現亮麗的數據和澎湃力量的背後是浙江社會各界積極投入以標準化改革為引領,大力實施質量提升示範區建設,打造「浙江製造」所爆發的創造力。
為了實現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浙江省早在2014年就在全國率先建立「浙江製造」標準體系,正式啟動認證「浙江製造」,將「浙江製造」打造成為具有嚴格認證標準、瞄準國際先進國內一流水平的品牌標識。該標準體系包括「管理標準」和「產品標準」。
「管理標準,是針對企業成為品牌設置的基本條件,對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產業協同性、社會責任和品牌卓越性等都有嚴格要求。對應管理標準,制定了《『浙江製造』評價規範》。產品標準,是針對具體產品類別進行設定,要求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高於國家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浙江省質監局副巡視員邢澤亮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給出了明確解釋。
經過浙江省多年深入實施質量提升戰略,尤其,近年來在開展「創建質量提升示範區」建設,並以打造「品字標」、「浙江製造」品牌為抓手,聯動推進標準強省、質量強省、品牌強省建設(簡稱「三強一製造」),不僅尷尬的局面破解了,還完成了轉型升級。
「甌海500多家眼鏡企業,是典型的『一鎮一產業』塊狀經濟的縮影。創立於30年前的通達做企業貼牌生產多款國際知名品牌眼鏡,有的產品出廠價200-300元,給外國品牌加工後大品牌能賣到5000-6000元。想想這20倍的差距,有點心酸………"甌海眼鏡協會會長、通達光學董事長周愛松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語帶酸楚。在品牌創建和探索中,周愛松坦言並不容易,但這是未來在行業立足的必經之路,如今公司註冊了自主品牌並以該品牌布局全國門店經營。
甌海眼鏡企業只是浙江以質量提升促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近年來,通過質量提升示範區建設,浙江省相關產業出口質量提升明顯,"十二五"期間,示範區出口產品每一億美元境外通報退運率下降75%。
記者從浙江省質監局了解到,浙江省先後制定實施《浙江省標準強省質量強省品牌強省建設「十三五」規劃》、《「浙江製造」品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浙江省「標準化+」行動計劃》、《浙江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浙江標準」體系建設規劃》等政策方案,全力推進質量提升,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 截止2016年,示範區出口產品每一億美元境外通報率不到浙江出口通報平均水平的1/11。質量提升為集聚產業化解國際貿易壓力、穩定出口增長提供了動力,多個產業從金融危機以來連續保持年均15%以上的高增長,浙江示範區出口總額也從2009年的75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145億美元。」 浙江省質監局監督處處長沈華清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浙江緊緊圍繞重點日用消費品標準以及生產環節,堅持以點帶面,突出重點產品、重點產業、重點區域,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過去宣貫政策的時候,總會被問到這個活動有沒有什麼優惠政策、資金支持的問題,而質量提升示範區在推廣的時候,大批的市縣都沒有任何猶豫,積極申請示範區標準,並以標準為引領實施轉型升級。這說明『質量提升示範區』確實契合了地方經濟產業發展的需求,也順應的企業的發展趨勢。」沈華清說。
正如沈華清所言,在國家級產品質量提升示範區創建工作上,浙江的各個地市區縣的積極性都非常高,這一方面是由於浙江從省政府層面的重視和大力宣貫,另一方面是浙江塊狀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確實遇到了包括質量在內的很多問題,地方上對質量提升的需求迫切。
據浙江省質監局提供數據顯示,台州智能馬桶和浦江掛鎖產業產品合格率上升明顯,同比分別上升54.2%和57.87%。2016年,南潯木地板、上虞風機監督抽查合格率均為100%,玉環家具和嵊州廚具監督抽查合格率分別為97%和98.13%。
在分析浙江質監部門的具體優勢時沈華清說,我們的工作分梯級推進:
「點」上抓企業培育。以行業龍頭骨幹企業、中小企業「隱形冠軍」、行業「單打冠軍」、傳統產業中的老字號等為目標,建立「浙江製造」培育梯隊,納入「浙江製造」品牌訓練營集中培育,打響一批能夠代表浙江製造的名企名品。目前,品牌訓練營已完成三期800家企業對標達標活動,已確定重點培育企業422家,全省共導入卓越績效模式企業7476家。
「線」上抓行業引領,不斷推進行業標準。以我省10+1傳統產業和8大萬億產業等為重點,找出每個行業的「第一」和「唯一」,打響一批能夠代表浙江製造的知名行業。目前,已確定智能馬桶蓋等培育行業91個。
「面」上抓縣域試點。構建「省政府質量獎,品字標『浙江製造』,浙江名牌、著名商標、出口名牌」三級品牌梯度培育體系,選擇工業基礎較好的縣域作為培育試點,在優勢產品和塊狀產業中打響一批「浙江製造」品牌。目前,已在38個縣開展試點。
以標準化+為突破 實現標準由跟跑到領跑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浙江省堅持標準化戰略導向,以開展首個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為契機,推動主要消費品標準由跟隨者向創新者、領跑者轉變。將消費品標準化工作納入推進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省建設。
據了解,《浙江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將消費品標準化工作列為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重點任務,組織實施 「標準化+」行動計劃,推動重點消費品領域企業研究、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建立消費品標準比對與報告制度,針對重點消費類產品和大宗進出口產品,分批開展消費品質量標準與國際標準和出口標準的比對工作。
目前累計批准發布消費品「浙江製造」標準52項,包括家用電器、家居裝飾裝修產品、服裝服飾產品、文教體育休閒用品、傳統文化產品等消費品。
嵊州市副市長婁萬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2014年8月嵊州開展實施廚具產品質量提升示範項目以來,在質檢總局和省、市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嵊州結合「浙江製造」試點培育工作,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重點在提高產品品質、制訂產品標準、創新產品智造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廚具產業綜合競爭力和質量總體水平,打造嵊州「中國廚具之都」的金名片,取得顯著成效。
據悉,嵊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引導企業參與制修訂國標、行標,鼓勵企業主動對標、達標,廚具行業中共7家企業參與制修訂4個國家標準和4個行業標準。
億田、帥豐、森哥等企業主導制定「集成灶」浙江製造標準,自億田電器獲得全省首張集成灶「浙江製造」證書後,嵊州市目前共獲得「浙江製造」認證證書8張。
億田董事長孫偉勇表示,取得「浙江製造」認證證書後,產品溢價率達10%,2016年銷售額同比增長35%,市場佔有率從8%提升到了12%。與此同時,組建「中科院過程研究所億田廚電節能環保技術研發中心」,共同研髮油煙分離機煙氣淨化技術,打造無害化的廚房理念,成為我國首推「治霾」的民營企業,為家庭開創健康無害廚房。
在台州,智能馬桶領域的標準創新也令人點讚。浙江歐路莎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華友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台州智能馬桶行業協會還牽頭制定了行業最高水平的產品團體標準——浙江製造智能馬桶產品標準。該標準規定了整機壽命循環試驗的標準是5萬次,而國標要求是4萬次;座便蓋圈開合壽命的標準是4萬次,而國標是3萬次;在洗淨水溫度、暖風溫度等指標上。『台州標準』甚至強過了以往公認嚴苛的日本標準。比對國際標準,我們也在爭創世界級標準,進而改寫產業格局。」
在紹興諸暨,浙江潔麗雅集團董事長石磊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爭取標準話語權,是企業領先起航的重要保證。潔麗雅作為中國家用紡織行業副理事長單位,家紡行業毛巾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為主及參與制定《毛巾》等產品13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同時,將現有浙江襪業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升格為國家紡織襪業檢測中心,為我國紡織行業和大唐襪業的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記者從浙江省質監局了解到,「浙江製造」認證按「企業自主申明+第三方認證+政府監管+社會採信」原則,吸納美國UL、德國T?V等國際認證機構共同成立「浙江製造」國際認證聯盟,開展「浙江製造」認證,實現了全國首個區域性品牌認證的突破。
浙江還與國際認證聯盟IQNet籤署協議,推動國際互認合作。積極以「浙江製造」標準互認推動認證結果互認,通過「一次評審、一張證書、兩個標誌」,實現了「浙江製造」在國內國際的市場採信。
「浙江製造」品牌建設帶來的品牌效應已初步顯現,浙江溫嶺的愛仕達成為全國最大的廚具生產基地之一,成為不粘鍋行業標準、高壓鍋國家標準等18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愛仕達產品暢銷歐美、日韓、東南亞、中東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寧波方太廚具公司品牌價值遠超西門子廚電產品品牌價值;嵊州市作為首批「浙江製造」品牌試點縣,企業產品責任險投保率達62.7%,廚具行業規上企業銷售連續三年保持30%左右增長,側吸下排式集成灶佔全國90%以上份額。
一流的「浙江製造」需要一流的標準。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浙江率先垂範通過先進的製造標準,推動「浙江製造」實現高品質、高標準發展, 「浙江製造」正在逐步成為各行各業的標杆,逐步實現「浙江製造」品牌走出去叫響中國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