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北方冬麥區墒情適宜,寒潮影響南方蔬菜和林果生長

2021-01-08 騰訊網

12月北方冬麥區墒情適宜 寒潮影響南方蔬菜和林果生長

2021年1月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需防範低溫雨雪天氣

摘要:12月,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兩次大風強降溫天氣過程,霜凍線南壓至江南南部和華南北部一帶,對設施農業、畜牧業以及南方經濟林果、露地蔬菜等產生不利影響。北方冬麥區大部墒情適宜,光照充足,冬小麥抗寒鍛鍊充分,氣象條件總體利於冬小麥冬前分櫱生長、形成壯苗和安全越冬。

預計2021年1月,內蒙古中西部、華北北部、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江漢西部等地氣溫偏低1~2℃,對設施農業、畜牧業生產以及南方露地蔬菜、經濟林果等不利;華北和黃淮東部冬麥區降水偏少2~5成,對麥田保墒和冬小麥越冬不利;華南大部降水偏少,不利冬季庫塘蓄水,部分地區可能發生乾旱。

1、天氣氣候概況

12月,全國大部氣溫偏低或接近常年,其中新疆北部、內蒙古大部、西南地區東部、華南西部等地偏低1~4℃(圖1)。江淮、江漢、江南、華南北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月累計降水量10~50毫米,其餘地區降水不足10毫米或無降水(圖2);全國大部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3~8成(圖3)。北方大部和西南地區西部和南部日照時數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南方大部日照偏少,其中西南地區東部、江漢南部、江南大部、華南北部部分地區偏少3 ~8成(圖4)。

圖1 12月全國氣溫距平 圖2 12月全國降水量

圖3 12月全國降水距平百分率 圖4 12月全國日照距平百分率

1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4.4℃,比上年同期偏低1.2℃,比常年同期偏低0.8℃(圖5);全國平均降水量為5.7毫米,較上年同期偏少5.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4.6毫米(圖6);全國平均日照時數為170.2小時,較上年同期偏少9.4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多2.1小時(圖7)。

圖5 1981-2020年12月全國平均氣溫

圖6 1981-2020年12月全國平均降水量

圖7 1981-2020年12月全國平均日照時數

2、農業氣象監測評估

2.1作物生長定量評估

2.1.1 冬小麥

冬小麥播種以來,各主產省≥0℃積溫與上年同期相比偏少10~86℃·d,僅雲南省與上年同期相比略偏多;與常年同期相比,除貴州偏少68℃·d外,其餘各省偏多10~60℃·d(圖8左)。其中,河南冬小麥產區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0℃積溫為685℃·d,較上年同期偏少76℃·d,較常年同期偏多31℃·d(圖8右),熱量條件差於上年、好於常年。

圖8冬小麥主產省播種以來≥0℃積溫(左)和河南冬小麥播種以來≥0℃積溫動態變化(右)

2.1.2 油菜

油菜播種以來,各主產省≥0℃積溫較上年同期均偏少,其中貴州、湖北和湖南偏少162~200℃·d(圖9左);與常年同期相比,湖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偏多17~129℃·d,四川、湖南、貴州偏少16~111℃·d。其中,湖南油菜產區9月下旬至12月下旬≥0℃積溫為1317℃·d,比上年同期偏少200℃·d,比常年同期偏少71℃·d(圖9右),熱量條件偏差。

圖9 油菜主產省播種以來≥0℃積溫 (左)和湖南油菜播種以來≥0℃積溫動態變化(右)

2.2農業氣象條件影響評估

東北地區中南部和內蒙古大部出現兩次大範圍強降溫天氣過程,對畜牧業和設施農業不利。受12月12-15日、28-30日強冷空氣帶來的大風強降溫天氣影響,東北地區中南部和內蒙古大部氣溫下降8~12℃,對畜牧業和設施農業生產產生一定不利影響。月內,內蒙古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4℃,使設施農業防寒保暖成本增加,設施內蔬菜等作物生長緩慢、產量降低;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日照正常或偏多,大部地區降水以分散性小雪為主或無降水,但受11月中旬較強降雪影響,內蒙古中部和東北部、吉林中部、黑龍江大部月內有5~20釐米積雪覆蓋,積雪深度和覆蓋範圍較去年同期偏多。

北方冬麥區大部墒情適宜,光照充足,冬小麥抗寒鍛鍊充分,利於冬前分櫱生長和安全越冬。12月,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光照充足,雖然月內出現兩次強降溫過程,但由於大部麥田土壤墒情良好,且初冬氣溫波動下降,冬小麥經受了良好的抗寒鍛鍊;加之28-31日黃淮中東部等地出現明顯降雪過程,利於麥田增墒保溫,因此月內氣象條件總體利於冬小麥越冬前分櫱生長、形成壯苗和安全越冬。目前,西北、華北、黃淮大部冬小麥已進入越冬期,黃淮西南部、江淮、江漢、西南等地冬小麥大部處於分櫱期,雲南南部進入拔節期;全國冬小麥以一、二類苗為主,長勢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南方多階段性低溫寡照天氣,不利於露地蔬菜、經濟林果和設施農業生產。12月,南方大部地區多階段性低溫寡照天氣,其中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江漢南部、華南西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4℃,西南地區東部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日照較常年同期偏少3~8成,四川盆地和貴州等地部分地區陰雨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3~8天,低溫、寡照、陰雨對露地蔬菜、經濟林果、設施農業、水產養殖以及冬小麥、油菜健壯生長不利。其中,12月13-16日,29-31日受強冷空氣影響,南方出現兩次大範圍大風強降溫雨雪天氣過程,霜凍線均南壓至江南和華南北部一帶,貴州、湖南等地部分地區出現雨雪冰凍天氣,不利露地蔬菜和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成熟採收,部分防範措施不足的露地蔬菜、經濟林果等遭受輕度寒凍害(圖10);但低溫天氣利於減少病蟲越冬基數,降低春季病蟲害發生風險。西南地區南部氣溫偏高,大部地區土壤墒情良好,利於冬小麥、油菜等作物健壯生長。目前,長江中下遊和西南地區油菜大部處於第五真葉至移栽成活期,部分現蕾抽薹,總體長勢良好,一、二類苗比例與上年基本持平,湖南等地一類苗比例較上年略偏少。

圖10 12月18日廣西資源縣受凍的果樹(左)和12月31日湖北武漢受凍的菜苔(右)

3、2021年1月主要農業氣象災害與影響預估

預計2021年1月份,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次數接近常年,內蒙古中西部、華北北部、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江漢西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2℃,對設施農業、畜牧業、養殖業以及南方經濟林果生產等不利;但氣溫偏低利於降低病蟲越冬基數和春季病蟲害發生風險。華北和黃淮東部冬麥區降水偏少2~5成,對麥田保墒和冬小麥越冬不利。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江漢西部等地降水偏多,可能會有階段性低溫、雨雪災害天氣,對露地蔬菜、經濟林果以及部分長勢偏弱的油菜等不利,也不利於露地蔬菜、成熟水果等採收,露地蔬菜、經濟林果易遭受寒凍害。華南大部降水偏少,不利冬季庫塘蓄水,部分地區可能發生農業乾旱。建議:

北方冬麥區應根據苗情和墒情進行田間分類管理,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針對墒情偏差的麥田,應適時進行鎮壓以保墒保溫,防範強降溫造成凍害。

北方畜牧業和設施農業需防範凍害和雪災,設施農業做好防風加固和保溫工作。建議牧區及早做好飼草料儲備調度、畜禽棚舍加固及防寒保暖工作,防範階段性大風強降溫或降雪的不利影響。

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江漢西部等地需注意防禦階段性低溫、雨雪災害天氣的不利影響,及時採收已成熟的經濟林果和露地蔬菜,採取培土、覆蓋、煙燻等有效措施防範低溫寒凍害的不利影響;低溫天氣過後及時清除受凍葉片或枝條,合理施肥,促進蔬菜、果樹等作物快速恢復生長。

華南各地應利用冬閒時節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做好庫塘蓄水和節水工作,積極防旱抗旱。

相關焦點

  • 寒潮天氣影響中東部地區,部分作物及經濟林果遭受寒凍害
    寒潮天氣影響中東部地區 部分作物及經濟林果遭受寒凍害 未來十天中東部地區氣溫先降後升 各地抓緊災後恢復生產 摘要:周前期出現寒潮天氣,除青藏高原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驟降,周平均最低氣溫創1965年以來同期最低,北方設施農業和畜牧業安全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南方露地蔬菜
  • 2021年1月8日全國農業氣象情報
    寒潮天氣影響中東部地區 不利設施農業及經濟林果生長  未來十天冷空氣活動依然頻繁 農業生產注意防範寒凍害  摘要:周內出現寒潮天氣,全國氣溫驟降,中東部地區平均氣溫為1981年以來同期第四低,影響設施農業和畜牧業安全生產。
  • 氣象局發布2月天氣氣候特徵及沙塵天氣預警服務
    2月冬麥區大部降水偏少5~9成,但冬前土壤蓄墒充足,墒情適宜,降水偏少對已返青冬小麥生長影響較小。    南方大部多陰雨(雪)天氣,作物長勢偏差。江淮南部、江漢東部、江南大部、華南東部等地多低溫陰雨(雪)天氣,陰雨日數達15天以上,降水量為50~250毫米。
  • 中央氣象臺發布2020年首個寒潮天氣過程特點與影響評估
    2020年2月13日,今年首個寒潮天氣啟程,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受其影響,西北地區和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雨雪和大風、強降溫天氣,湖北及江南、華南的部分地區還出現冰雹、雷電等強對流天氣。此次寒潮過程具有雨雪範圍廣、天氣現象複雜、降溫幅度劇烈等特點。
  • 14年12月新聞發布會
    第一是東北大部多晴好天氣,利於秋糧晾曬和儲藏。東北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4℃,降水偏少,光照較充足,對秋收糧食晾曬、儲藏及設施農業和畜牧業生產較為有利。    第二是北方冬麥區大部墒情較好,利於冬小麥出苗和分櫱;華北大部降水偏少,部分未灌溉麥田旱情持續或發展。
  • 中國氣象局2014年12月新聞發布會
    東北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4℃,降水偏少,光照較充足,對秋收糧食晾曬、儲藏及設施農業和畜牧業生產較為有利。  第二是北方冬麥區大部墒情較好,利於冬小麥出苗和分櫱;華北大部降水偏少,部分未灌溉麥田旱情持續或發展。北方冬麥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2℃,農田土壤墒情適宜,利於冬小麥苗期生長和紮根分櫱,大部小麥長勢良好,個體健壯,群體合理。
  • 山東抗寒記|罕見寒潮來襲,冬小麥會被凍死嗎?專家給出定心丸
    寒潮來襲,氣溫驟降。1月7日,我省各地最低氣溫普遍降至-13℃~-20℃。其中,濟南最低氣溫降到-24℃,是自1951年建立氣象站以來,1月上旬的歷史最低氣溫。許多農民朋友通過多種渠道詢問:這幾天,人穿著厚厚的冬衣,外出走在寒風之中,尚且被凍得瑟瑟發抖,而長在野外的成片的小麥,沒有遮擋,沒蓋被子,沒穿衣服,是否會被凍壞,能否挺過這場罕見的寒潮?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法宏博士接受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專訪時,十分肯定地說,寒潮對山東冬小麥生長不會造成大的影響。
  • 北方旱情有所緩解 未來十天全國將有大範圍降雨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記者 張辛欣)針對目前備受關注的旱情,氣象專家表示,得益於上周的降水,北方冬麥區旱情有所緩解。目前,僅長江中下遊部分地區旱象露頭。未來十天,我國將自西向東迎來大範圍降雨,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近期的一場及時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冬麥區的旱情。目前,旱情主要集中在湖北東部、甘肅南部等部分地區。」
  • 中央氣象臺專家詳解此次過程特點成因與影響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2月13日至16日,一次強寒潮天氣過程將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將出現大範圍雨雪和大風、強降溫天氣。此次天氣過程具有哪些特點,天氣背景是什麼,將對目前春運和農業等產生哪些影響?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為您解析。
  • 中國氣象局2013年12月新聞發布會
    2013-12-03 14:49:59陳振林: 3.北方冬麥區及江南大部乾旱緩解 11月,北方冬麥區先後出現4次降水過程,大部地區累計降水量有10~50毫米,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旱情得到緩解;江南地區出現兩次明顯降水過程,累計降水量有50~100毫米,部分地區超過100毫米,普遍較常年同期偏多
  • 中國氣象局2013年11月新聞發布會
    10月,我國經歷3次冷空氣過程,分別發生在9月30日-10月3日,10月10日-12日,10月13日-17日,發生次數接近常年同期(3.2次)。前兩次為中等強度,第3次為區域性寒潮。10月13-17日,我國西北、東北和中東大部地區經歷了一次區域型寒潮,上述大部地區降溫在5℃以上,內蒙東部和北部、東北南部、華北北部、山東大部降溫達10~12℃,最大降溫幅度14℃以上。
  • 「霸王級」寒潮來襲 12月全國CPI重回正區間
    寒潮推高蔬菜價格今年冬天,受極地冷空氣影響,全國多地氣溫創下歷史極值。根據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平均溫度為-3.6℃,為近七年內最低值。低溫影響下,12月我國食品價格重新走高,影響CPI同比漲幅重新回正。今年汛期過後,我國蔬菜價格衝高回落並逐月進入下降通道。
  • 16年3月新聞發布會
    [ 張祖強 ]
  • 氣象局發布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9月上旬天氣展望
    (二)西北、華北、黃淮氣溫偏高,光照充足,利於秋收作物生長發育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4℃,光照充足,大部農田墒情適宜,利於玉米、棉花以及經濟林果等作物生長發育。高溫和乾旱疊加對一季稻孕穗抽穗和灌漿、棉花開花結鈴以及蔬菜、經濟林果生長、水產養殖產生不利影響,農業用水不足狀況加重。下半月降水逐漸增多,尤其熱帶風暴「潭美」帶來的充沛降水明顯利於大部地區農田土壤增墒和庫塘蓄水,前期持續的農業乾旱得到有效緩解,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
  • 寒潮及凝凍天氣將來襲,有哪些影響?氣象臺提示做好應對
    據貴州省氣象臺預報,受強冷空氣影響,12月28日夜間到30日貴州省將出現寒潮天氣,全省各地氣溫明顯下降,大部分地區降溫幅度達7至10℃,局地達12℃以上,最低氣溫將降至0℃以下,西北部達-5℃以下,同時西北部和北部地區有雨夾雪或凍雨並伴有道路結冰。此次天氣過程以降溫為主,凝凍天氣持續時間短,主要出現在12月29日下午至30日上午。
  • 冬春季全國蔬菜供應有保障
    2021年1月份(截至1月10日數據),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5.44元,環比上漲10.8%,同比上漲5.2%。分品種看,環比價格25種上漲,3種下跌,其中漲幅超過30%的有青椒(36.9%)、冬瓜(35.6%)、洋白菜(31.3%)。孔繁濤告訴記者,2020年12月末和2021年1月初,全國發生大範圍寒潮天氣,給後期冬春蔬菜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 寒潮天氣將減少蟲害越冬?專家:寒潮對北京田間病蟲發生影響不大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近日隨著冷空氣的到來,北京氣溫達1966年2月以來的最低值。低溫寒潮天氣會對本地農作物產生什麼影響?較低的溫度是否會增加蟲害越冬的死亡率,成就天然的「殺蟲劑」呢?謝愛婷說,這些害蟲往往會有「滯育」現象,也就是為了度過不適合其生存的空間和時間,它們會停止發育,保持某一蟲態,當環境條件適宜其發育時,打破「滯育」,繼續發育。她告訴記者,以草地螟為例,北京地區的草地螟蟲源主要來自內蒙古和河北張家口等高海拔地區,而據京津冀蒙遼五省(區、市)聯防聯控監控點的蟲情消息,草地螟在零下30℃時可安全越冬,這也就意味著階段性寒潮對於正常進入越冬狀態的蟲態影響不會很大。
  • 氣象局介紹12月天氣氣候特徵及2012年元旦天氣等
    2011年1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2012年元旦假期天氣展望    1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12月,我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0.1%;平均氣溫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東西冷暖差異明顯。    2.3日北方轉晴、南方雨雪依舊。    3日,北方大部天氣以晴為主,氣溫較低,風力不大;南方仍有大範圍雨雪天氣,其中江淮、江南地區北部、貴州等地將出現雨轉雪天氣,貴州局部地區有凍雨;西藏南部局部有大到暴雪;我國東部海區有6-7級偏北風。    3.元旦期間有冷空氣活動,外出需添衣保暖。
  • 中國氣象局2012年12月新聞發布會
    雨雪天氣為華北地區帶來水資源量約128.5億立方米,有利於淨化空氣、優化環境質量,有效增加土壤墒情,有利越冬作物生長和冬前鍛鍊。但強降雪對交通運輸、設施農業以及城市供暖、供電等造成不利影響。11月份以來受多次冷空氣影響,北方多大風降溫雨雪天氣,其中東北、內蒙古中東部、新疆北部、華北北部等地出現中到大雪、局地暴雪天氣,對設施農業生產、糧食收儲和牲畜防寒保暖不利。 北方冬麥區大部墒情適宜,冬小麥抗寒鍛鍊充分,苗情較好,利於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