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天氣影響中東部地區,部分作物及經濟林果遭受寒凍害

2021-01-21 騰訊網

寒潮天氣影響中東部地區 部分作物及經濟林果遭受寒凍害

未來十天中東部地區氣溫先降後升 各地抓緊災後恢復生產

摘要:周前期出現寒潮天氣,除青藏高原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驟降,周平均最低氣溫創1965年以來同期最低,北方設施農業和畜牧業安全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南方露地蔬菜、柑橘、香蕉等經濟林果遭受寒凍害;北方冬小麥前期抗寒鍛鍊充分,南方冬小麥油菜處於緩慢生長階段,大宗糧油作物受災相對較輕。

預計未來10天中東部地區氣溫先降後升,15-17日寒潮天氣將影響設施農業、畜牧業安全生產,部分經濟林果仍有遭受寒凍害風險;之後氣溫回升,利於冬小麥和油菜、露地作物、經濟林果等恢復生產。南方將出現明顯降水過程,對緩和西南部分地區土壤缺墒、增加庫塘蓄水有利。

一、主要天氣特點

本周,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1~4℃,其中新疆西北部、江西東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大部、貴州西部和南部、雲南東部等地偏低4~7℃;僅青藏高原大部、雲南西部氣溫偏高1~4℃(圖1)。全國大部地區基本無降水或降水量不足5毫米,僅四川東南部、新疆西北部等地降水量有5~25毫米(圖2);周內新疆北部和東部、甘肅中西部、內蒙古中東部、東北地區大部出現降雪過程。大部農區日照時數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其中華北、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北部和東部、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偏多3成至2倍(圖3),雲南東部、貴州西部、華南中西部日照時數不足15小時,偏少3~9成。

圖1 全國平均氣溫距平

圖2 全國降水量

圖3 全國日照距平百分率

二、作物生長發育狀況

西北地區、華北以及黃淮大部冬小麥處于越冬期,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冬小麥大部處於分櫱期,雲南局地拔節抽穗。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佔比分別為20%、79%,一、二類苗佔比與上周持平。

長江中下遊地區、貴州部分地區油菜處於第五真葉至成活期,四川盆地、湖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區進入現蕾抽薹期,雲南已開花。全國油菜一、二類苗佔比分別為16%、82%,一、二類苗較上周均增加1個百分點。

三、土壤墒情分析

1月13日20釐米土壤墒情監測結果表明(圖4):我國北方地區、青藏高原等地淺層土壤已封凍。湖北西部和東南部、湖南大部、福建東北部、廣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土壤過溼;福建西部局地、廣西南部和北部局地、四川南部和盆地西北部、雲南南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土壤缺墒;其餘測墒區大部墒情適宜。本周土壤過溼站點比例較上周減少3.3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少16.8個百分點;墒情適宜站點比例較上周增加1.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多12.6個百分點;缺墒站點比例較上周增加2.1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多4.2個百分點(表1)。

圖4 20釐米土壤相對溼度

表1 主要農區20釐米土壤墒情與上周及上年同期對比(站點百分比:%)

四、各區域農業氣象條件分析

東北、內蒙古:受冷空氣影響,周內出現大風降溫天氣,內蒙古中部和東北部、黑龍江大部、吉林東北部和南部、遼寧東部出現降雪;除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外,其餘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4℃,對設施農業和畜牧業正常生產有不利影響。

西北、華北、黃淮:周初冷空氣影響北方冬麥區,河北西部、河南等地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其餘大部地區氣溫偏低1~4℃,由於冬小麥抗寒鍛鍊充分,降溫對冬小麥安全越冬影響不大。周內最低氣溫較常年偏低4~7℃,極端低溫對降低病蟲害越冬基數有利。但大風降溫天氣增加了設施農業防寒保溫成本,部分未採取人工增溫的蔬菜瓜果受凍。

江淮、江漢、江南:受持續冷空氣影響出現降溫霜凍天氣,最低氣溫普遍在0℃以下,較常年同期偏低4~7℃,部分露地蔬菜、經濟林果遭受霜凍害。冬小麥、油菜處於冬季緩慢生長階段,受到影響總體有限。

華南、西南:雲南中西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4℃,光熱條件適宜,對小麥拔節生長有利。四川盆地大部氣溫略偏低、日照相對充足,光熱條件總體匹配較好,低溫對冬小麥油菜正常生長影響不大。其餘大部地區氣溫偏低4~7℃,霜凍線南推雲南東部至廣東中北部一線,周內華南區域平均氣溫、最低氣溫均創1981年以來最低,粵閩桂最低氣溫普遍不足5℃,部分早薹油菜、經濟林果、露地蔬菜遭受凍害、寒害。

五、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與影響評估

寒潮、大風、寒凍害:受寒潮天氣影響,我國中東部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雨雪過程,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大風持續時間長,除青藏高原外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最低氣溫為1965年以來同期最低,有60個站突破當地建站以來最低氣溫歷史極值;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出現強降雪天氣,山東威海和煙臺、遼寧旅順等地最大積雪深度有7~24釐米;貴州中南部、湖南東南部、福建西部出現凍雨。受低溫大風降雪影響,我國中東部部分設施大棚破損或坍塌,棚內蔬菜、作物等受凍,部分不具備增溫能力的設施溫棚遭受低溫冷害;南方露地蔬菜、柑橘、香蕉等經濟林果遭受寒凍害;相較而言,大宗糧油作物受災相對較輕。

六、近期天氣趨勢及關注重點

預計未來10天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中東部地區氣溫先降後升,其中15-17日較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地區,帶來大風降溫天氣,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江漢、江南西部和北部、華南西部等地先後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夾雪,對北方設施農業和畜牧業安全生產及南方地區露地蔬菜、經濟林果等生長較為不利,部分地區可能再次出現寒凍害(圖5);隨後中東部地區氣溫回升,對冬小麥和油菜及露地蔬菜恢復生長、設施蔬菜瓜果旺盛生長和春節前成熟上市非常有利。20-23日,南方地區將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江漢東部、江南、華南中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西北地區東南部、黃淮等地有雨轉雨夾雪或雪,將及時補充土壤墒情,利於緩和西南部分地區土壤缺墒及增加庫塘蓄水。

預計未來11-20天,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偏弱,除西南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我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3℃;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江南西部等地累計降水量有8~20毫米,局地25毫米以上。水熱條件對南方冬小麥和油菜生長、經濟林果恢復生產以及北方小麥安全越冬有利。

圖5 農業氣象關注重點

七、農業生產建議

北方要做好牲畜圈舍和設施農業的防寒保暖工作,牲畜及時補飼、設施增溫防寒,氣溫回升後加強棚內溫度和溼度調控,確保牲畜安全越冬和溫棚蔬菜正常生長和成熟上市。北方冬麥區加強田間巡查,做好越冬期管理。

華南、雲南等地要繼續做好熱帶水果防寒防凍工作,及時採摘成熟的砂糖桔、香蕉等水果,清除受災枝條果實,未成熟水果及果樹幼苗可採取果實套袋、薄膜覆蓋等措施防寒防凍。雲南土壤墒情偏差地區及時趁雨施肥,促進小麥油菜恢復生長。

相關焦點

  • 12月北方冬麥區墒情適宜,寒潮影響南方蔬菜和林果生長
    12月北方冬麥區墒情適宜 寒潮影響南方蔬菜和林果生長 2021年1月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需防範低溫雨雪天氣 摘要:12月,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兩次大風強降溫天氣過程,霜凍線南壓至江南南部和華南北部一帶,對設施農業、畜牧業以及南方經濟林果、露地蔬菜等產生不利影響
  • 「霸王級」寒潮:中國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災情嚴重
    「霸王級」寒潮橫掃中國北回歸線以南地區近一周,多地出現歷史罕見降雪、低溫、降雨,受災嚴重。  北回歸線(北緯23°26′線)橫穿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寒潮讓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的農作物、水產養殖經歷低溫的生死煎熬。  1月28日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的信息顯示,此次寒潮天氣過程對中國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的農業產生不利影響。
  • 「霸王級」寒潮橫掃 中國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災情嚴重
    「霸王級」寒潮橫掃中國北回歸線以南地區近一周,多地出現歷史罕見降雪、低溫、降雨,受災嚴重。  北回歸線(北緯23°26′線)橫穿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寒潮讓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的農作物、水產養殖經歷低溫的生死煎熬。  1月28日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的信息顯示,此次寒潮天氣過程對中國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的農業產生不利影響。
  • 未來10天寒潮影響中東部地區 黃淮江漢江淮有雨雪天氣
    未來10天寒潮影響中東部地區 黃淮江漢江淮有雨雪天氣2020-12-27 14:1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天氣網        瀏覽量: 644 次 我要評論 一、過去10天全國大部降水偏少過去10天(12月17-26日),全國大部地區降水偏少,華北、黃淮等地基本無降水。
  • 寒潮及凝凍天氣將來襲,有哪些影響?氣象臺提示做好應對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蓓)連日來,貴州在經歷升溫之後,一次強寒潮天氣正蓄勢待發。據貴州省氣象臺預報,受強冷空氣影響,12月28日夜間到30日貴州省將出現寒潮天氣,全省各地氣溫明顯下降,大部分地區降溫幅度達7至10℃,局地達12℃以上,最低氣溫將降至0℃以下,西北部達-5℃以下,同時西北部和北部地區有雨夾雪或凍雨並伴有道路結冰。此次天氣過程以降溫為主,凝凍天氣持續時間短,主要出現在12月29日下午至30日上午。
  • 山東省氣象局組織關於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會
    1月12日,山東省氣候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向媒體發布了2020年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1月11日,山東省氣象服務中心對社會媒體進行了關於新聞發布會的相關通報。12日上午10時,新聞發布會正式召開,籤到的媒體有山東省電視臺、山東省廣播電臺、大眾網等十二家。
  • 寒潮天氣繼續影響中國,未來幾天到底有多冷?
    ——中東部大部將度過今冬來最冷時段 多地氣溫斷崖式下跌超14℃2020年12月28日至31日過程最低氣溫預報圖 28日,寒潮影響區域主要在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及華北北部等地,正所謂氣溫升得高,跌得重,29日,隨著寒潮主體快速擴張南下,大風和強降溫範圍將覆蓋整個中東部地區,局地遭遇16℃以上的猛烈降溫。
  •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中新網西寧1月19日電 (孫睿)青海省氣象局19日公布了該省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暴雨、沙塵暴、低溫寒潮等惡劣天氣對青海生產生活影響較大,同時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馬佔良表示:「去年青海一些極端的天氣氣候不僅創造了歷史極值
  • 山東2020年天氣:降水量16年來最多 高溫日26年最少
    颱風「巴威」影響山東,中東部出現內澇  8月25—27日,受8號颱風「巴威」影響,山東中東部出現強降水天氣,部分地區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即墨南泉鎮達351.5毫米,最大小時降水量130.1毫米。青島、日照、濰坊等地出現內澇,列車延誤或停運。
  • 寒潮 - 寒潮-資訊-中國天氣網<
    寒潮是一種大範圍的天氣過程,在全國各地都有可能發生,可以引發霜凍、凍害等多種自然災害。寒潮是一種大型天氣過程,往往引發多種嚴重的氣象災害。由於寒潮出現的地區和季節不同,其強度和危害也不完全一樣,但它帶來的災害性天氣對工農業生產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響通常都很大,對農業、牧業、交通、電力、甚至人們的健康都有比較大的影響。
  • 中央氣象臺發布2020年首個寒潮天氣過程特點與影響評估
    2020年2月13日,今年首個寒潮天氣啟程,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受其影響,西北地區和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雨雪和大風、強降溫天氣,湖北及江南、華南的部分地區還出現冰雹、雷電等強對流天氣。此次寒潮過程具有雨雪範圍廣、天氣現象複雜、降溫幅度劇烈等特點。
  • 中東部地區仍有低溫天氣 東部和南部海域有大風
    中東部地區仍有低溫天氣 東部和南部海域有大風 2021-01-08 08:27: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孫靜波 責任編輯:孫靜波
  • 寒潮天氣將減少蟲害越冬?專家:寒潮對北京田間病蟲發生影響不大
    低溫寒潮天氣會對本地農作物產生什麼影響?較低的溫度是否會增加蟲害越冬的死亡率,成就天然的「殺蟲劑」呢?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植物保護站測報科獲悉,短時間的寒潮天氣對正常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有限,另一方面,由於北京多數蟲害發生的輕重取決於異地遷入蟲源,因此寒潮天氣對於本地病蟲害的影響也不大。草地螟越冬土繭。
  • 中東部又迎大寒潮,為什麼今年冬天特別冷?
    2020年末寒潮剛離開沒幾天,從1月6日開始,我國北方中東部地區又迎來了一輪大寒潮。由於此次寒潮是在上次寒潮基礎上進一步降溫,雖然降溫幅度沒有上次的大,但是降溫後的低溫超過了上一次寒潮,很多地區將迎來歷年同期的最低溫,如濟南,據預測最低溫為零下17度,部分山區將達零下22度,是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的最低溫。
  • 更強冷空氣來襲,中東部大部將迎入冬最冷天氣!中央氣象臺答每經問...
    一波更強的寒潮天氣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將出現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12月2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媒體通氣會,介紹本月28日開始的寒潮天氣相關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本輪冷空氣形成的原因和影響範圍,與上一輪冷空氣是否有關聯,有什麼區別?
  • 2021年首場寒潮?部分地區已開啟寒潮預警,又要大範圍降溫了
    現在大部分南方地區都進入了陰雨的狀態,從1月6日的衛星雲圖上就可以看到,而且可以看到的是我國沿海、太平洋西北方向也有一些氣流的擾動,不過目前來看應該影響應該不大,主要的影響還是在第二波冷空氣的南下。如今在內蒙古西北部地區已經形成了規模很大的冷高壓,其中高壓中心的氣壓更是達到了1075百帕,雖然第一波的冷空氣已經造成了一定的降溫,但其實更冷的時刻還沒到來,這個冷高壓中心不斷釋放冷空氣南下,冷鋒線非常明顯的進入中東部地區,預計影響會更加的大。
  • 中央氣象臺:寒潮影響趨於結束,元旦假期我國大部天氣晴好
    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從12月28日起,我國開始受到寒潮天氣影響,強冷空氣所過之處大風呼嘯,中東部大部地區出現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部分地區還伴隨著雨雪。今天,寒潮對我國的影響將趨於結束,北方地區氣溫開始回升,南方地區則要等到明天,但氣溫回升幅度較小,寒潮預警也將在今天解除。
  • 中央氣象臺:寒潮影響接近尾聲,元旦假期我國大部天氣晴好
    中央氣象臺網站12月31日消息,從12月28日起,我國開始受到寒潮天氣影響,強冷空氣所過之處大風呼嘯,中東部大部地區出現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部分地區還伴隨著雨雪。今天,寒潮對我國的影響將趨於結束,北方地區氣溫開始回升,南方地區則要等到明天,但氣溫回升幅度較小,寒潮預警也將在今天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