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天氣影響中東部地區 部分作物及經濟林果遭受寒凍害
未來十天中東部地區氣溫先降後升 各地抓緊災後恢復生產
摘要:周前期出現寒潮天氣,除青藏高原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驟降,周平均最低氣溫創1965年以來同期最低,北方設施農業和畜牧業安全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南方露地蔬菜、柑橘、香蕉等經濟林果遭受寒凍害;北方冬小麥前期抗寒鍛鍊充分,南方冬小麥油菜處於緩慢生長階段,大宗糧油作物受災相對較輕。
預計未來10天中東部地區氣溫先降後升,15-17日寒潮天氣將影響設施農業、畜牧業安全生產,部分經濟林果仍有遭受寒凍害風險;之後氣溫回升,利於冬小麥和油菜、露地作物、經濟林果等恢復生產。南方將出現明顯降水過程,對緩和西南部分地區土壤缺墒、增加庫塘蓄水有利。
一、主要天氣特點
本周,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1~4℃,其中新疆西北部、江西東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大部、貴州西部和南部、雲南東部等地偏低4~7℃;僅青藏高原大部、雲南西部氣溫偏高1~4℃(圖1)。全國大部地區基本無降水或降水量不足5毫米,僅四川東南部、新疆西北部等地降水量有5~25毫米(圖2);周內新疆北部和東部、甘肅中西部、內蒙古中東部、東北地區大部出現降雪過程。大部農區日照時數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其中華北、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北部和東部、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偏多3成至2倍(圖3),雲南東部、貴州西部、華南中西部日照時數不足15小時,偏少3~9成。
圖1 全國平均氣溫距平
圖2 全國降水量
圖3 全國日照距平百分率
二、作物生長發育狀況
西北地區、華北以及黃淮大部冬小麥處于越冬期,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冬小麥大部處於分櫱期,雲南局地拔節抽穗。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佔比分別為20%、79%,一、二類苗佔比與上周持平。
長江中下遊地區、貴州部分地區油菜處於第五真葉至成活期,四川盆地、湖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區進入現蕾抽薹期,雲南已開花。全國油菜一、二類苗佔比分別為16%、82%,一、二類苗較上周均增加1個百分點。
三、土壤墒情分析
1月13日20釐米土壤墒情監測結果表明(圖4):我國北方地區、青藏高原等地淺層土壤已封凍。湖北西部和東南部、湖南大部、福建東北部、廣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土壤過溼;福建西部局地、廣西南部和北部局地、四川南部和盆地西北部、雲南南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土壤缺墒;其餘測墒區大部墒情適宜。本周土壤過溼站點比例較上周減少3.3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少16.8個百分點;墒情適宜站點比例較上周增加1.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多12.6個百分點;缺墒站點比例較上周增加2.1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多4.2個百分點(表1)。
圖4 20釐米土壤相對溼度
表1 主要農區20釐米土壤墒情與上周及上年同期對比(站點百分比:%)
四、各區域農業氣象條件分析
東北、內蒙古:受冷空氣影響,周內出現大風降溫天氣,內蒙古中部和東北部、黑龍江大部、吉林東北部和南部、遼寧東部出現降雪;除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外,其餘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4℃,對設施農業和畜牧業正常生產有不利影響。
西北、華北、黃淮:周初冷空氣影響北方冬麥區,河北西部、河南等地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其餘大部地區氣溫偏低1~4℃,由於冬小麥抗寒鍛鍊充分,降溫對冬小麥安全越冬影響不大。周內最低氣溫較常年偏低4~7℃,極端低溫對降低病蟲害越冬基數有利。但大風降溫天氣增加了設施農業防寒保溫成本,部分未採取人工增溫的蔬菜瓜果受凍。
江淮、江漢、江南:受持續冷空氣影響出現降溫霜凍天氣,最低氣溫普遍在0℃以下,較常年同期偏低4~7℃,部分露地蔬菜、經濟林果遭受霜凍害。冬小麥、油菜處於冬季緩慢生長階段,受到影響總體有限。
華南、西南:雲南中西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4℃,光熱條件適宜,對小麥拔節生長有利。四川盆地大部氣溫略偏低、日照相對充足,光熱條件總體匹配較好,低溫對冬小麥油菜正常生長影響不大。其餘大部地區氣溫偏低4~7℃,霜凍線南推雲南東部至廣東中北部一線,周內華南區域平均氣溫、最低氣溫均創1981年以來最低,粵閩桂最低氣溫普遍不足5℃,部分早薹油菜、經濟林果、露地蔬菜遭受凍害、寒害。
五、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與影響評估
寒潮、大風、寒凍害:受寒潮天氣影響,我國中東部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雨雪過程,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大風持續時間長,除青藏高原外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最低氣溫為1965年以來同期最低,有60個站突破當地建站以來最低氣溫歷史極值;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出現強降雪天氣,山東威海和煙臺、遼寧旅順等地最大積雪深度有7~24釐米;貴州中南部、湖南東南部、福建西部出現凍雨。受低溫大風降雪影響,我國中東部部分設施大棚破損或坍塌,棚內蔬菜、作物等受凍,部分不具備增溫能力的設施溫棚遭受低溫冷害;南方露地蔬菜、柑橘、香蕉等經濟林果遭受寒凍害;相較而言,大宗糧油作物受災相對較輕。
六、近期天氣趨勢及關注重點
預計未來10天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中東部地區氣溫先降後升,其中15-17日較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地區,帶來大風降溫天氣,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江漢、江南西部和北部、華南西部等地先後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夾雪,對北方設施農業和畜牧業安全生產及南方地區露地蔬菜、經濟林果等生長較為不利,部分地區可能再次出現寒凍害(圖5);隨後中東部地區氣溫回升,對冬小麥和油菜及露地蔬菜恢復生長、設施蔬菜瓜果旺盛生長和春節前成熟上市非常有利。20-23日,南方地區將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江漢東部、江南、華南中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西北地區東南部、黃淮等地有雨轉雨夾雪或雪,將及時補充土壤墒情,利於緩和西南部分地區土壤缺墒及增加庫塘蓄水。
預計未來11-20天,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偏弱,除西南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我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3℃;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江南西部等地累計降水量有8~20毫米,局地25毫米以上。水熱條件對南方冬小麥和油菜生長、經濟林果恢復生產以及北方小麥安全越冬有利。
圖5 農業氣象關注重點
七、農業生產建議
北方要做好牲畜圈舍和設施農業的防寒保暖工作,牲畜及時補飼、設施增溫防寒,氣溫回升後加強棚內溫度和溼度調控,確保牲畜安全越冬和溫棚蔬菜正常生長和成熟上市。北方冬麥區加強田間巡查,做好越冬期管理。
華南、雲南等地要繼續做好熱帶水果防寒防凍工作,及時採摘成熟的砂糖桔、香蕉等水果,清除受災枝條果實,未成熟水果及果樹幼苗可採取果實套袋、薄膜覆蓋等措施防寒防凍。雲南土壤墒情偏差地區及時趁雨施肥,促進小麥油菜恢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