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將回家,月巖長什麼樣?北京天文館0.5克月巖成觀眾打卡點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正在環月飛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回家」了,引發了一撥天文關注熱。在北京天文館B館一層的「月球—隕石展區」裡,一塊黃豆粒兒大小的石頭成了「明星」。幾分鐘內,就有十幾位觀眾直奔「小石頭」。

「1978年,美國政府向我國贈送了重量僅為1克的月巖樣品,其中的0.5克用於科學研究;另外0.5克就在您的眼前。」張先生給10歲的兒子一頓一頓地讀完「小石頭」下面的解說,「兒子,這可是從月球上來的巖石!特別珍貴!」小男孩兒眼睛亮了。

年過六旬的李先生是一位退休的科技工作者,他盯著月巖看了好一會兒,轉頭對老伴兒說:「東西是好東西,終究是別人採的,我們自己採的月壤也在路上了。」「在這裡在這裡!」大學生小路看到月巖後,激動地招呼著一同前來的同學,迫不及待地與月球上的禮物合影。

受歡迎的不止月巖樣品,各種體驗區也很熱鬧。小觀眾們提前過了把「探月」的癮:在「月面行走」體驗區裡,孩子們排著長隊,根據大屏幕提示,一蹦一跳地在「失重」中漫步月球,彎腰勘探;還有的孩子們直接「登陸」月球,身「穿」太空衣,留下珍貴定格。

北京天文館公共服務部講解組負責人楊冰觀察,嫦娥五號「奔月」之後,觀眾們「探月」熱情高漲,有不少人專門來到「月球-隕石展區」。圍繞月巖樣品,觀眾們也充滿了諸多的好奇,「互動問答時間明顯變長。」楊冰說,觀眾最好奇的還是月球樣品的採集,「從哪兒採」「採多少」都成了很多觀眾關心的問題。

北京天文館原館長朱進介紹,每當我國有嫦娥任務進行時,館裡的月巖就會火一陣兒。他期待著未來有一天,我國探測器帶回的月球樣品能放在北京天文館展出,給觀眾更豐富的「探月」體驗。

(原標題:嫦娥五號將回家,觀眾天文館「探月」,天文館0.5克月巖成打卡點)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牛偉坤

流程編輯:u018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將回家,月巖長什麼樣?北京天文館0.5克月巖成觀眾打卡點
    正在環月飛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回家」了,引發了一撥天文關注熱。在北京天文館B館一層的「月球—隕石展區」裡,一塊黃豆粒兒大小的石頭成了「明星」。幾分鐘內,就有十幾位觀眾直奔「小石頭」。「1978年,美國政府向我國贈送了重量僅為1克的月巖樣品,其中的0.5克用於科學研究;另外0.5克就在您的眼前。」
  • 嫦娥五號帶動觀眾「探月」熱情,北京天文館0.5克月巖成為「打卡點」!
    北京天文館供圖北京天文館月球-隕石展區裡,一塊黃豆大小的石頭靜置在放大鏡下,與周邊大塊兒的隕石形成鮮明對比。這塊小石頭最近成了館內的「網紅」打卡點,它就是重量只有0.5克的月巖。嫦娥五號「奔月」之後,這一展區成為館內最熱門的展區,而月巖也成了當紅的明星展品。
  • 天文館0.5克月巖成為「打卡點」
    北京天文館月球-隕石展區裡,一塊黃豆大小的石頭靜置在放大鏡下,與周邊大塊兒的隕石形成鮮明對比。這塊小石頭最近成了館內的「網紅」打卡點,它就是重量只有0.5克的月巖。嫦娥五號「奔月」之後,這一展區成為館內最熱門的展區,而月巖也成了當紅的明星展品。
  • 天文館0.5 g月巖成為「出拳點」
    北京天文館月隕展區,放大鏡下立著一塊黃豆大小的石頭,與周圍的隕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小石頭最近成了博物館裡的「網上名人」打卡點,就是只有0.5克重的月巖。繼嫦娥五號「飛向月球」之後,這個展區成為博物館最熱的展區,月巖成為熱門的明星展區。
  • 美國曾贈中國1克月巖,「嫦娥之父」用0.5克發了14篇文章
    【僑報網綜合報導】嫦娥五號目前正處於環月等待階段,將擇機返回地球。按照計劃,中國將從月球帶來約2千克的月球樣品,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事實上,1978年美國曾贈予中國1克重的月球巖石標本。如今這1克月巖去哪了?
  • 0.5克到2公斤,85歲院士的月巖情結,嫦娥之父為何對月球如此著迷
    1978年,我國收到了美國一件珍貴禮物,這是只有黃豆粒大小,僅有1克重量的來自阿波羅號帶回來的月巖。由於珍貴它被分為兩份,其中一份0.5克存在北京天文館用於展覽,另外一份0.5克被用來研研究。而正是這0.5克來自不易的月壤,讓今年已經85歲高齡的「嫦娥之父」歐陽自遠憑藉當初唯一的半克月巖, 不單研究清楚其成分構造,各種特性,甚至還推斷出由美國阿波羅17 號飛船採集來的樣品。42年過去了,也就在本文撰寫的幾個小時後,我國的探月工程重要項目「嫦娥五號」即將奔月,這一次它在其他國家沒有著陸過探測器的地方降落,並且將通過接力把這個地方的月巖和月壤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的月壤,與美國贈送的成分相差太大!能說明登月造假嗎?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艙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帶回了1731克月巖,這些月球土壤樣本已經移交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未來將由月球樣品實驗室將開展存儲、分析和研究工作。這塊月巖到底是不是真的,又是從月球哪個位置採集的,沒有人告訴我們,需要自己尋找答案!0.5克月巖。北京天文館供圖美國人的登月是真的嗎?
  • 「嫦娥五號」帶回2千克多的月壤,終於不再用0.5克來發論文了
    「嫦娥5號」的火箭送上太空。,其中0.5克已被用來做實驗>另外一半保留在北京天文館克月壤上做學問的天文學家致敬。2006年2月,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明確將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列入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中國探月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
  • 半克「月巖」現身天文館(圖)
    昨天來北京天文館參觀的大人孩子趕巧了——繼2004年12月天文館新館的4D影院、3D影院、sgi數字劇場、太陽廳對外開放後,又有14個小型展區設備布展調試完畢。
  • 美國月巖笑話:當初滿世界送,今天滿世界找
    在焦急等待半個多月後,嫦娥五號運送的月壤終於到貨了!整體重量差不多1.1克左右。目前存放在北京天文館。NASA給新澤西州送來了阿波羅17號的1克月巖樣本,州長發表講話,典禮辦的盛大。當時的政府文件上寫著這塊月巖將擇日公開展覽。這一等就是30年,截止到2012年,沒人知道這塊月巖在哪!州長辦公室沒有,博物館沒有,文物保管局也沒有。是被偷、還是被誰貪汙了?反正沒有任何說法。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與美國的成分不太一樣
    位於北京西直門外大街的北京天文館,是國家級自然科學類專題科學博物館,其中收藏了0.5克美國贈送給中國的月巖,當年美國贈送了我國1克月巖,還有0.5克用於了研究,而我國的研究小組做過詳細研究後發表了14篇論文,並且了解到該月巖屬於月球澄海東南著陸區的樣品,為高肽月海玄武巖,讓美國都大吃一驚。
  • 嫦娥五號奔月
    來源:北京商報據新華社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帶回的2千克樣品,有怎樣的價值?
    北京天文館收藏的0.5克月球巖石樣本,由阿波羅17號飛船於1972年從月球採集。圖/北京天文館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12月17日凌晨,歷時23天,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兩千克月球樣品帶回地球。這趟旅程困難重重、充滿風險,嫦娥五號執行的多個任務都是中國首次嘗試。拼命帶回的這2千克樣品將會帶來什麼研究成果,會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 嫦娥五號挖的月壤有多珍貴,登月多次的美國也搶著要,給還是不給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曾在蜜月期時,美顧問布熱津斯訪華時向我國贈送了1g月球巖石,就是當時這麼珍貴的月壤,還被一分為二,一半放在了北京天文館進行展覽(下圖中只能通過放大鏡才能看到的月巖),一半放在了科學院進行研究。地質學家在歐陽自遠是擔任月巖研究的負責人,他相信這0.5g月巖一定會改變命運。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首次造訪月球陌生地帶並將採樣返回
    2020 年 11 月 24 日凌晨 4 時 30 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遙五火箭運載升空並成功發射,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從 1 克到 2000 克42 年前,1978 年 5 月 20 日,為打開中美建交的大門,時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到訪中國,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1 克重的月球巖石標本。
  • 嫦娥五號今天挖到的土,日後用來做什麼?
    而在落月近6小時後,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根據此前計劃,嫦娥五號將在48小時內,完成總計2公斤的月球採樣任務。成功著陸在月球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開展為期約 2 天的月面工作,主要任務之一便是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本。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由於涉及技術尖端又複雜,加上意義重大,這次在月球「挖土」,到底怎麼挖,成為一大看點。 為此,科研人員為嫦娥五號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
  • 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月面完成採樣封裝
    38萬千米外的月球,風暴洋東北部,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靜靜佇立,等候月面起飛時刻的到來。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許,月球坑窪不平的灰色表面上,點綴著幾朵綻放的深色「花朵」。那是嫦娥五號完成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後,留下的新鮮印記。摘回一片「明月」,這個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美好期盼,隨著48小時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翩然落月,變得更加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