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20,新能源汽車如何「乘風破浪」?

2021-01-15 第一電動網

2020年進入倒計時,回望這一年,新能源汽車在困境中逆轉。

7月開始,新能源汽車月銷量一路向上,11月同比增長104.9%,增速為整體乘用車的10倍。市場的活力感染資本市場,特斯拉股價一路狂飆,蔚來、小鵬、理想、比亞迪等中國新能源車企,在資本熱捧下首次躋身全球車企市值TOP10。

在近日工信部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副處長馬春生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強,因此也被行業定義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元年,整個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020年何以被如此定義?其中發生了哪些深刻影響行業走勢的事件?汽車人應當如何解讀並從中汲取經驗?12月23日下午,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出品的行業訪談欄目《焦點觀察室》第7期開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首席專家張永偉,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常務會長李金勇,與電動汽車觀察家創始人邱鍇俊,EV世紀創始人史寶華一起做客訪談直播間,共同解讀2020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的一系列熱點事件。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集體記憶

這一年,劇烈動蕩的環境變化,加劇了汽車行業面臨的挑戰,對於正在深刻變革的新能源汽車來說,這份挑戰顯得更加嚴峻。時至年末,新能源汽車行業交出的答卷令人無比欣喜,這份情緒的背後,則是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中讓所有人印象深刻、並為之驚喜的一個又一個的集體記憶。究竟有哪些事件被大家所銘記,為了一探究竟,日前百人會信息部在讀者社群中發起了「2020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熱點事件」投票活動,超過200位資深從業者進行了匿名投票,其中:特斯拉現象、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國民神車」宏光MINI爆紅、新能源概念股飛漲、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下的產業轉型、造車新勢力崛起等新聞事件均榜上有名。

那麼,這些現象級事件的背後蘊藏著什麼樣的行業智慧?《焦點觀察室》現場,行業專家及資深媒體做了如出如下解讀。

國產特斯拉Model 3熱銷在行業十大熱點事件中列於首位。2019年12月國產特斯拉Model 3開始交付,隨後銷量一路飆升,5-8月連續3個月蟬聯銷量冠軍,1-11月累計銷售11.4萬輛,成為當之無愧的最熱賣的電動汽車。並且,一年內五次下調價格,每次價格下調都會帶動銷量的進一步增長,為此被網友戲謔為「割韭神器」。

據邱鍇俊介紹,特斯拉的價格在不斷下降的同時,其自動駕駛價格包的價格其實在不斷上升,而且2021年預計還會推出1萬美元的自動駕駛套件。特斯拉擺脫傳統的汽車銷售模式,可能會實現軟硬體分離,未來還有計劃實現使用權與擁有權的分離。特斯拉一直有計劃推出完全自動駕駛計程車的業務,未來,特斯拉車主的車輛閒置時還可以通過Robo-Taxi業務來獲取收益。

如何理解特斯拉的連續降價?張永偉副理事長認為,電動汽車價格下行是一個必然趨勢。伴隨著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成本的繼續下降,電動汽車肯定會越來越便宜。2021年上市的新車型會越來越多,「過去是造好車不容易,明年賣車會更不容易。」李金勇會長指出,特斯拉作為一個新的事物,不單單是一個車,也不單單是一個智能化的產品,與傳統車企的成本思維不同,可以從資本邏輯以及網際網路邏輯進行解讀。「排除開成本因素,特斯拉可能用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然後再通過駕駛包、自動駕駛包或者通過其他方式獲取附加收益。」

張永偉副理事長將汽車的智能化之路類比為智慧型手機,「硬體在銷售價格中佔比越來越低,基於軟體的各種服務是最大的增值的空間,汽車也會走這條路。」他表示,「軟體和硬體分離,改變汽車行業的盈利模式,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未來很可能軟體的價值超過汽車本身。李金勇會長認為,網際網路行業中類似的收費模式比比皆是,「用免費做流量入口,然後用其他的服務、附加的服務和你不得不做的服務作為他的收益。」

02《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與汽車智能化提速

今年11月國新辦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作為具有引領性的行業政策文件而備受關注,位列「新能源汽車行業十大熱點事件」第2位。

媒體觀察家邱鍇俊認為《規劃》中非常重要的看點有兩個:一是市場銷量目標,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新車銷售佔比要達到20%左右;至2035年,純電動汽車要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二是汽車智能化的目標,至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要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的商業化應用;至203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要實現規模化應用。

《規劃》為什麼特別強調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融合,甚至是直接提出了智能化的目標?「實際上,第一輪規劃結束的時候,大家的共識就是電動化只是打了個底,未來電動車更大的發展空間就是智能化的成份。」張永偉副理事長介紹。「電動車天生就是要智能化,」張永偉強調,「電動車的內涵就是智能,所以它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智能。」事實證明,電動汽車智能化的時間進度條比我們預想的要快。「汽車電動化經過十幾年發展才進入規模化的階段,對比之下,智能化看來沒那麼難,時間差也沒那麼大。規劃能夠強調這一點,實際上也反映了行業的一個必然趨勢,就是將來車比的不是電動,而是智能。」

李金勇會長從消費者的反饋印證了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重要性。李會長分享了他來自新能源汽車產銷一線的經驗,「從消費者反饋來講,大家對新能源汽車這種新品類的汽車的智能化還是非常在意的。對於高端汽車來講,智能化是消費者非常在意的一個方面,而同樣對於經濟型汽車來講,人機互動等智能化的配置也同樣是消費者比較在意的。」

03如何撬動市場?五菱宏光MINI爆紅的啟示

工信部馬春生處長在媒體溝通會中指出,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有兩點可喜之處:一是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代表著新能源汽車開始真正被消費者接受。是什麼撬動了市場?

今年上半年,面臨特斯拉Model 3在市場中「一枝獨秀」的表現,有網友感嘆,特斯拉提"屠刀"殺入中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然而,這一局面被8月橫空出世的五菱宏光MINI打破,僅上市當月就賣出1.5萬輛,11月銷量更是一舉突破2.8萬輛,8-11月連續3個月取代特斯拉Model 3成為月銷量冠軍。

對此,張永偉副理事長表示,今年特斯拉在市場上的表現無疑是最搶眼的,「特斯拉現象」給整個行業、特別是電動汽車行業樹立了信心。然而,「宏光現象」對行業的價值不亞於、甚至要超過「特斯拉現象」。「因為我們推動電動車的初衷點,就是希望以電動化來實現國民出行機動化的普及,宏光實際上正好代表這樣一款車。它能夠讓新的消費群體在低成本的條件下進入電動化出行這樣一個模式,我覺得它的意義更大。」

張永偉分析道,宏光MINI這款車型的神奇之處有二:其一,以低至28800到3萬多一點的價格成功撬動了一塊市場;其二,宏光MINI的熱銷讓行業看到了電動汽車在下沉市場的分量與規模。「過去我們一直講品牌向上,大家都希望關注高端車,實際上我們在三四線城市、或者新的市場能夠支撐起更大的一個品牌,這是有可能的。宏光給行業點亮了一個裡程碑,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李金勇會長認為,在2020年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延長的背景下,五菱宏光MINI敢於拋開補貼、走市場化發展的路子,是非常勇敢的,同時事實證明也是非常成功的。宏光MINI成功的原因,一方面是在燃油車退出的A00級別市場中,電動汽車在成本上更有優勢,企業有盈利,更容易形成商業閉環;另一方面恰恰證明了市場的需求。「人們當然需要特斯拉這樣的車型,但是更多的人群需要什麼呢,從五菱月銷售3萬我相信給了很好的答案,更多的人群需要這樣一款使用成本極低、購買成本極低的代步車。」李金勇指出,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初期階段,非限購城市主要的市場自於經濟型的電動汽車,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家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04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與新能源汽車發展

2020年9月以來,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政府,於9月22日、23日、30日,多次向全世界表述,「願承擔與中國發展水平相稱的國際責任」和「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再次向世界承諾: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史寶華表示,相比《規劃(2021-2035)》,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跨度更長,一直到了2060年,將對整個中國經濟、社會,包括普通人的生活等方方面面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汽車行業作為節能減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應該做出自己的貢獻,進行更快的或者說更加激進的節能減排、綠色化轉型。」

張永偉介紹,過去大家認為汽車行業和碳的關係不是很大,現在國家強調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後,汽車行業應該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行業,要有所作為。汽車行業的碳排放包括兩端,一端是生產製造端,就是造車和他的上遊,自身產生的碳排放的問題。另一端就是使用端,也就是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問題。實際上生產製造端的碳的計算是相對容易的,企業通過建設低碳或者零碳工廠、使用綠色的能源來保持生產環節的低碳化是比較容易做到的。「現在我們更關心的就是使用環節,這個環節的碳排放如何計算,這是跟電動車的比例、和電動汽車用電來源相關的一個新的體系。」張永偉表示,百人會正在組織這個研究,希望就這兩端來做一個全生命周期的汽車產業的碳的計算體系。

如何用更加市場化的手段推動汽車產業節能減碳、綠色化轉型?兩位專家給出一致答案,「個體要參與碳交易,全民參與進來」。雙積分政策是一種有效的市場化手段,但它只是針對生產端的,激勵的是造車企業。如何讓碳產生價值,並且真正分解到消費者身上,是汽車參與到碳平臺建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暢想一下,比如北京積分落戶,這個積分落戶當中有沒有可能把碳的使用作為一個積分,比如說你用的是燃油汽車,用了多長時間,可能是負積分,你用的是新能源汽車,你可能產生的正積分。讓全國人民參與進來,不止是國家行政的指令去做,可能產生的結果就不一樣了。」李金勇建議。

05 造車新勢力崛起,偶然還是必然?

2019年是新造車勢力的生死年,2020年則成為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年。消費升級趨勢下,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點。1-11月我國新能源車銷量超過110萬臺,其中,蔚來累計交付36721輛,理想累計交付26498輛,小鵬累計交付21341輛,合計在今年新能源車銷量中佔比近8%。高端新能源汽車在私人市場的崛起,同樣吸引了資本的追捧,蔚來、理想、小鵬「三兄弟」勝利會師美股,並躋身全球車企市值TOP10,開創歷史先河。

對此,張永偉副理事長介紹,在百人會與世界銀行、國際清潔能源研究組織的共同研究中有兩個共同的判斷:第一,過去十年間,中國已經成為改變汽車產業發展的策源地,影響了全球汽車產業的方向。第二,電動汽車的頭部品牌會越來越多地誕生在中國,因為中國已經創造了一個讓更多新能源本土品牌不斷湧現的大環境。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蔚來、小鵬、理想等企業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但是哪個企業成功、哪個企業不成功,這有企業自身努力和幸運的成份,是有偶然性的。

高端新能源正在成為新的賽道,從北汽集團ARCFOX、東風旗下的嵐圖、到上汽與阿里聯合打造的智己,更多車企都在謀劃著高端新能源品牌的發展。他們能夠成功嗎?如何預測未來的市場格局?李金勇會長認為,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的一個共同特徵是團隊具備很強的網際網路基因,他們的用戶思維、網際網路思維更好,更加有利於打造出全新品類的東西。而相比較之下,自主品牌的高端化才剛剛開始,是否能夠成功還有待觀察。張永偉認為,「現在中國的市場格局還沒到確定的階段。中國的市場還是留出了一個時間,這個機會窗口沒有關上,但是這個機會窗口確實不長,我覺得就兩三年的時間或者三四年的時間。」車企如何實現「高品質」將成為攻佔「高端」市場的關鍵。

06 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預判

本期《焦點觀察室》的最後,幾位嘉賓各自給出了關於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的預測。

李金勇:2021年新能源汽車商用車基本上會保持20萬的銷量,2B端的網約車和計程車可能會恢復到2019年的狀態,達到40萬左右的銷量,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這些頭部企業大概會有40-50萬的銷量,A00級車輛的市場表現是最大的變數。2021年是新能源汽車突破瓶頸的關鍵一年,非常有可能達到200萬輛左右的銷量。

邱鍇俊:相對比李會長的預測悲觀一點,可能是180萬、160萬左右。宏光MINI EV有一定的特殊性,他的成本控制能力、細分市場的挖掘和他的營銷系統的動員,可能是很多車企都無法複製的。今年私人消費兩頭非常旺盛,終究兩頭要向中間擠,明年A級車在網約出租市場的復甦應該也是比較確定的。

史寶華:我感覺會在今年的基礎上增長最多30%左右,今年應該能到130萬,明年的總量就是170萬左右。總體市場結構與李會長和邱鍇俊的判斷差不多,A級車的市場可能還需要時間往中間擠,這個需要過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35235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10.1.1 2020年底起新能源汽車成為鼓勵產業    10.1.2 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概述    10.1.3 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工作啟動    10.1.4 2020年加快推動私人購買新能源車消費市場    10.1.5 2020年節能汽車補貼新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車  10.2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政策動態
  • 《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發布
    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記者覃勇)29日,在中國海南召開的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發布了《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以下簡稱《共識》)。
  • 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回正,磷酸鐵鋰電池佔比再提升
    8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為「中汽協」)發布2020年7月汽車行業產銷情況。根據數據顯示,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環比略有下降,但較2019年因補貼調整進入低迷期的同期基數,本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結束下降呈較快增長。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大勢不可逆成長看中歐
    我們估計,2019、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140萬輛、170萬輛,產業得到優化。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長期成長引擎在中國和歐洲。參照國際能源署研究結果並自「雙積分」政策(徵求意見稿)外推,至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或突破300萬輛,2025年450-500萬輛,2030年1000萬輛;歐洲節能減排標準嚴格化倒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至2020年或達80萬輛,2025年300萬輛,2030年500萬輛。中歐合計約佔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3/4。
  •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利好政策扶持下...
    3、全球各國相繼出臺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技術扶持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車發展從財稅政策看,為鼓勵使用和消費新能源汽車,歐美等國制定了禁售燃油車和力推環保汽車的規劃,德國、挪威等國家控制碳排放扶持新能源汽車推廣。
  • 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箱氣密性測試是如何實現的
    打開APP 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箱氣密性測試是如何實現的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3 15:51:09 氣密性檢測儀能用於各種手機、智能穿戴等消費電子產品,電動牙刷、加溼器等小家電電子產品,還有燈具以及鑄造、注塑而成的產品、各類汽車零部件的氣密性檢測。
  • 新能源汽車EMC問題要如何解決?
    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EMC問題更加突出。新能源汽車動力直接使用電驅動系統,高壓附件的使用會使電磁幹擾問題的更為嚴重。動力系統由於電流在極短時間內的跳動以及大功率半導體開關的快速移動會發出強烈的輻射以及電磁幹擾。
  • 新能源汽車未來十五年如何「跑」
    未來15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的關鍵階段。田瑞穎攝編者按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為該產業未來15年的發展謀劃更為清晰的路徑。在戰略大方向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車該如何選擇技術路線,並應對大量退役的動力電池?
  • 新能源汽車行業:是顛覆,還是泡沫?
    新能源汽車是2020年的商業奇蹟2020年儘管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大幅萎縮,但新能源汽車行業卻逆勢增長,2020年1至11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0%,銷量排名第一的特斯拉增長34%。如果把時間線拉長至2015年,在這短短5年間,全球新能源汽車年銷量以42%的速度增長,特斯拉增速達到57.5%。
  • 寶利財富觀察:再看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
    規劃指出要優化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隨後,2020年新能源汽車配套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臨港新片區舉行,儀式上共籤約了13個項目,涉及汽車產業鏈上的系列配套產品,投資總額超40億元,新能源汽車成為最新投資風向標。
  • 如何用扭矩轉速進行新能源汽車工況模擬
    近年來,隨著環境惡化和能源短缺問題的日益凸顯,「 新能源汽車」成為業界聚焦和政府支持的重點,很多本科及高等職業院校也紛紛增設了「新能源汽車」研究方向及相關專業,今天,就讓我們看一下在實際教學中,如何通過調整轉速
  • 2019年十大新能源汽車行業事件
    政府、學界、業界均擔心新能源汽車產業前景,由此,2020年的補貼政策等,因此可能會保持力度。10《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發布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走過10年曆程,對政策的依存度一直較高。隨著後補貼時代逐步來臨,下一個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何發展?商業化之路如何走?所有人都在期待新一階段指導政策的到來。
  • 任澤平:汽車百年大變局——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
    財政補貼自2017年開始明顯退坡,2019年加速退出,2020年後完全退出。從2013年至今,工信部聯合其他部委先後發布6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通知文件,4次調整財政補貼標準引導市場走向:1)退坡力度加大。
  • 火山口上狂歡的新能源汽車盛宴
    眾目睽睽下,答案是虛驚一場:新能源汽車耀眼的財富泡沫仍然未碎。12日晚,小鵬公布了上市後的首份財報,13日,理想緊隨其後。17日,蔚來也公布了Q3財報。縱觀三英財報,關鍵營收數據極其漂亮,呈迅猛增長之勢: 2020年第三季度,小鵬總收入為人民幣19.90億元,環比增長236.9%。報告期內,汽車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8.98億元,環比增長250.8%。
  •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穿越疫情的至暗時刻
    1、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由成長期進入調整期,全球市場份額被歐盟反超1.1 中國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據乘聯會統計,2019 年、2020 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分別 為 102.5、31.3 萬輛,同比增速分別為 3.2%和-44.0%。
  • 2020年這些汽車品牌呱呱墜地 紛紛奏響新能源主旋律
    2020年剛剛過去,回顧這一年,在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受疫情影響,遭遇了巨大的震蕩,在下半年隨著大量新車上市,汽車市場逐漸回暖,但是更加激烈的競爭,促使汽車品牌加速優勝劣汰。在2020年既有像力帆汽車經營不善破產倒閉,也有不少新汽車品牌誕生,值得一提的是它們竟然大部分都是新能源汽車品牌。那麼,這些新興品牌都是誰呢?
  • 股價漲勢如虹 業界大佬又是如何看有色金屬和新能源的?
    業界大佬又是如何看有色金屬和新能源的?金屬和新能源行業是近期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話題。數據顯示,新能源指數(000941.CSI)今年來漲幅超過60%,有色金屬金屬指數(H30191.CSI)今年也有26%的漲幅。為何近期有色和新能源漲勢如虹?後續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但總體上看,我國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部分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尚未突破,產品成本高,社會配套體系不完善,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受到制約;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燃料性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節能型小排量汽車市場佔有率偏低。
  • 業界大佬又是如何看有色金屬和新能源的?
    業界大佬又是如何看有色金屬和新能源的?】為何近期有色和新能源漲勢如虹?後續還有哪些投資機會?12月3日,在五礦證券「勢起·長牛」策略會上,五礦證券總經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長葛軍、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山東黃金集團總經理李國紅等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 IDC: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16萬輛
    今天市場調研機構IDC發表報告顯示,受政策推動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在未來5年迎來強勁增長,2020年至202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36.1%。IDC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2023年以後隨著補貼退坡,市場將回落到較為平穩的增長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約542萬輛。產品結構方面,純電動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據的份額將由2020年的80.3%提升至2025年的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