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很多的野果,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有長在地裡的,有在天上飛的,有在水裡遊的,有在地上跑的,這些野味,只要人夠勤快,都可以搞到,所以農村的小夥伴,很多的野味都吃過。
但是有一種長在地下的野果,肯定很多的農村人都沒有吃過,恐怕見都沒有見過。這種野果像我們在集市上見到的黃皮果,只是它是長在地下的哦。
就是這種野果了,如果不仔細看,是不是把它當成是黃皮果了呢?這種野果叫做石黃皮,別名腎蕨、芨芨果,圓羊齒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村植物的地下果實,一般長在林下溪邊的石隙中,是骨碎補科腎蕨屬植物,它的果實球形.
石黃皮在小吳的家鄉叫做芨芨果,內含豐富的水份,小時候上山放牛口渴了,就會在路邊扯幾把芨芨草,摘下幾顆,用手抹去表面的細毛,丟進嘴裡,嚼上兩下,就會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帶點澀味的果汁,解渴不不成問題的,它聞起來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味道,也許那就是來自大自然的原始滋味吧。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身為山裡人,這裡一眼望去,山的那邊還是山,是的,在小吳的家鄉,最多的就是山和樹了。
朋友們看過來,這裡就是我們採摘石黃皮的地方,這手腕大小的古藤,很少見到吧,這些樹下,就是我們將要採摘的石黃皮了,這種葉子有些像蜈蚣的腳一平,對稱生長於主葉柄兩邊,是不是覺得它有強迫症呢,這麼整齊。
別看這麼小小的石黃皮,它可是有著大的,看下圖,拔了幾株,看起來結的果子不算多,大小都有,不過,我們只選擇大的,嫩的這些,留下小一些的或者是顏色呈褐色的,都不在採摘的範圍,會種回原處,等明年再來。
這是剛採摘回來的鮮果哦,表面有很多的絨毛,去掉絨毛就露出晶瑩剔透的果肉了。
這種石黃皮一般用來煮粥,石黃皮瘦肉粥的做法也很簡單的。
材料:以四人份量計,需要石黃皮250克,蜜棗5粒,果皮一片,瘦肉8兩。
做法:石黃皮洗淨拍扁,果皮浸軟刮去瓤備用,鍋內注入適量清水,將所有材料同放入鍋內,以慢火煲三個小時即可。石黃皮瘦肉湯,可收止咳之效,是春天合時的湯水。
除了可以食用外,同時它還有很多的藥用價值,它的藥遙部位是全草或者是地下球莖,也就是石黃皮,全年可採,除去鱗片,洗淨鮮用或曬乾備用。這種果實在網上有人銷售,價格10元一斤。
藥用價值
石黃皮味甘、淡,微澀,性微涼。具清熱利溼,寧肺止咳,消積的功效。苦辛,平。
1.感冒發熱,肺結核咯血;
2.腸炎腹瀉;
3.慢性痢疾;
4.小兒疳積;
5.睪丸炎,乳腺炎;
6.泌尿系感染。每用5錢至1兩,水煎服。
朋友們,在你們的家鄉有這種石黃皮嗎?你吃過這種野果嗎?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一起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