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物種入侵我國,廣東成為重災區,廣西做法令人拍案叫絕

2020-08-22 驢險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起物種入侵這個話題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隨著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國家和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也變得更加的頻繁,因此總會有一些物種被人為或者意外的帶入國內,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最終在國內泛濫成災。

01在我國兩廣地區廣泛分布

那麼此前非洲也有一種植物入侵到了我們國家,它就是五爪金龍。五爪金龍是番薯屬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全體無毛,根莖比較細長。這類物種最早原產於非洲和亞洲,在非洲的波札那、維德角、埃及、衣索比亞、肯亞等地以及亞洲的印度、約旦、以色列、日本等地均有分布,一般五爪金龍分布的地區都比較靠近海灘或者水流沿岸。

而五爪金龍在入侵到我們國家以後,分布於中國臺灣、福建、廣東以及沿海島嶼、廣西、雲南等地,五爪金龍一般生長在海拔90至610米的的平地或者山地路邊灌叢,生長於向陽處。一般來說,五爪金龍可以作為觀賞植物進行栽培,而五爪金龍的塊根能夠藥用,一般用來外敷可以治療毒瘡,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02廣東和廣西人民的態度截然不同

不過因為五爪金龍的生命力過於頑強,而且具備很強的攀爬能力,能夠迅速覆蓋生長周圍的地表,讓附近的植物無法生長,漸漸將其覆蓋以後,最終死亡腐爛,又成為它的養分再次促進五爪金龍的生長。如今在內地的兩廣地區和雲南均有分布,不過這種植物在入侵了廣東和廣西地區以後,兩地人民的做法卻截然不同。

首先我們來看看廣東地區,如今廣東已經成為了五爪金龍的重災區,甚至這種植物還會危害到廣東果農們的茶園以及果樹生長等等。廣東人為了治理五爪金龍可謂是下了不少功夫,想出各種辦法來治理,可惜最後的處理效果都甚微。

而反觀廣西地區,雖然說五爪金龍也入侵了這裡,但是當地的人民不僅不討厭五爪金龍,反而對於五爪金龍愛不釋手。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種植物能夠被當成一種非常重要的藥物,它可以用來治療肺熱咳嗽,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而廣西人一般會用葉子治療癰瘡,果治跌打。

可以說,同一種植物在兩地百姓手中有了完全不同的作用。不過雖然說廣西人把五爪金龍的藥用價值利用起來了,就不代表這種植物對於廣西沒有危害了。如果五爪金龍持續蔓延的話,那麼它同樣會對廣西的生態環境造成損害,所以廣西人只能夠儘可能的去控制這種植物的數量。不過不得不說的是,廣西人將五爪金龍的藥用價值有效的利用起來,可謂是一種教科書般的做法。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並寫下你的個人看法。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我們文章的話,就請點個讚和分享吧。另外點擊關注,可以方便您更加快速地找到我們哦,我會一直在這裡等著你的。

相關焦點

  • 非洲大蝸牛:好吃的入侵物種
    圖片:Yuri Yashin說回上面一張圖,好端端的非洲大蝸牛為什麼會在夏威夷被拍到?呃,你懂的,它們一定又是一種入侵物種了。如今,這種大蝸牛已經廣泛分布於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溼熱地區。自1931年從廈門登陸以來,中國的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也都成為了它們的天下。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
  • 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但因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今後我國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外來物種入侵形勢。  外來物種「入侵」全國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最近在陝西、廣西、浙江等多地採訪了解到,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我國業已成為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體內含有寄生蟲和細菌,廣東人也無從下嘴
    ,廣東人也無從下嘴。十年前,我們可能還沒有聽說過這種非洲巨型蝸牛,如今在資訊時代,來自不同大陸的人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了解非洲,但全球化的發展讓非洲大蝸牛幸運地「環遊世界」,現在這種巨大的非洲蝸牛已經入侵了中國,在南方的許多城市都可以看到,比如廣西的南寧,福建的廈門和福州,非洲大蝸牛規模是巨大的,我們常見的原生蝸牛有巨大差距,和它的破壞力不是被低估,通常蔬菜作物飼料,基本上只要是一個綠色的植物會吃
  • 非洲大蝸牛「入侵」廣西南寧 危害極大
    這種被我國首批列為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的「田園殺手」晝伏夜出,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廣西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從事外來生物研究的何工程師表示,他也是頭一回見到非洲大蝸牛實體。
  • 大銀魚西番蓮仙人掌入列 雲南發布最全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央廣網昆明5月21消息(記者李健飛)聯合國發布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顯示,1970年以來每個國家入侵的外來物種數量增加了約70%,外來物種入侵已成為過去50年對全球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影響的因素之一。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這對我國防治物種入侵非常不利,因為民眾沒有意識到物種入侵的危害,缺乏對物種入侵的警惕,也缺乏對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雖然很多科普博主都在駁斥「吃貨無敵論」,寫過不少闢謠文章,但效果並不理想。我也數次表示「靠吃解決不了物種入侵問題」,但不知道被懟了多少次了,很多人堅信中國吃貨可以消滅入侵物種。果然,段子流傳一百遍,部分人就把它當成了真理。
  • 我國首批入侵物種,入侵我國多年,如今已遍布各省卻沒有天敵制約
    物種入侵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它指的是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以前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件,一般都是依靠自然媒介,但現在隨著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這些外來物種逐漸跟隨著人類的腳步入侵別的地區。
  • 入侵物種,廣東多地現「蛇頭魚」,或因水質變好出現?
    地球上的生物品種繁多,可謂令人眼花繚亂。很多時候,都會出現不認識某些生物的尷尬情況。前段時間,有人反映,廣東多地出現「蛇頭魚」入侵的情況。大多人不認得這種外來入侵物種,而這種魚的魚頭長的尤其像蛇,所以被稱作「蛇頭魚」。光看這魚的外形,就有不少人把它誤認為黑魚(又稱七星魚),掠食魚等。
  • 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不太受人待見,但開發潛力巨大
    我們知道,許多來自國外的物種,到了我們國內後會泛濫成災,影響生態系統平衡,這樣的物種就被定為外來入侵生物。大部分的外來入侵物種都有害,但也有一些具備開發利用的價值,比如小龍蝦,美國水蛙等。今天我們介紹的這種生物,來自非洲,雖然它不太受待見,但是卻具備很大的開發潛力。
  •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物種入侵這麼嚴重,有入侵失敗的案例嗎?
    關於物種入侵,不只是外國物種入侵我國才算,即使在同一個國家,一些區域性分布的物種在新的環境中成功存活下去也被劃分到物種入侵的範疇。當然,除了人為因素,一些自然現象也會推動物種入侵的腳步。比如風力,昆蟲,鳥類都會將一些植物的種子帶到新的地方。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廣西潿洲島首次發現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
    9月9日至11日,我中心在潿洲島鳥類自然保護區開展潿洲島溼地生物多樣性監測時,在潿洲島北面西角水庫入海口的潮間帶處發現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和外來引入物種無瓣海桑。
  • 入侵物種的另類:非洲大蝸牛,個頭拳頭大,中國吃貨也無可奈何
    近些年,物種入侵已經變成各個國家的首要生態問題。從牛蛙到小龍蝦,中國吃貨似乎已經成了入侵物種瑟瑟發抖的對象。雖然我們知道這純屬調侃,但也可看出中國飲食文化的深邃。不過,在眾多入侵物種中,這種來自非洲的蝸牛卻讓中國吃貨有些犯難。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半月談記者 高博 吳書光 蔣成 屈凌燕 吳濤 何偉 楊靜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恐怖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從非洲一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
    除了這五個亞種以外,另有一個變種就是白玉蝸牛,這種大蝸牛是非洲蝸牛的白化種,因為潔白無瑕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所以也常被當做寵物來養。事實上除了白玉蝸牛以外,其他的非洲大蝸牛亞種統統都被我國化為了「外來入侵物種」,並且它們也是危害最嚴重的十六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 堪稱「無敵物種」,入侵我國各地,如今成生態災難,有人深受其害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裡,目前危害最為嚴重的入侵物種除了福壽螺就是非洲大蝸牛吧,至少這兩種在新聞報導中時常能夠看到,也被眾人所熟悉。然而實際這兩種外來物種的入侵,僅是對生態造成了破壞,對人類的生存並沒有帶來直接的影響,或者說只是間接影響。
  • 「入侵物種」大都泛濫成災,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入侵物種」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如澳大利亞的穴兔、我國的福壽螺、德國的大閘蟹、英國的小龍蝦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入侵物種。簡單來說,入侵物種就是一個物種從原生環境到了一個完全沒有該物種存在的新環境中,並且由於種種原因,該物種在新環境下成功的生存了下來。在其中有幾個關鍵的點,第一個就是並不是國外的物種來到我國才算入侵物種,即使在同一國家內,一些區域性分布的物種去到新的野生環境中,並且成功的存活下來,就算是入侵物種。
  • 非洲大蝸牛多可怕?物種入侵的另類,水泥都能吃,國人也無可奈何
    人類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讓物種入侵也變成各個國家的首要生態問題。從牛蛙到小龍蝦,很多入侵物種都紛紛走上餐桌,非洲大蝸牛當然也不例外。不過,這種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不僅沒有成功走上餐桌,還讓各國深受傷害。有研究還表明非洲大蝸牛還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其複雜的食性確實不得不令人嘆服。這種蝸牛原產於肯亞、坦尚尼亞等東非沿岸地區,一般能存活5-7年,算得上蝸牛家族的長壽物種。旺盛的繁殖能力,更是為日後它們入侵全球提供了結實的基礎。非洲大蝸牛既有雌性又有雄性的性器官,即使沒有交配對象,自己也能繁殖出更多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