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專家進操控間前摸銅把手 釋放靜電保護飛彈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鑄劍情懷溢深山

  ——跟隨第二炮兵某部高級工程師譚清泉巡查飛彈陣地見聞

  一路顛簸,汽車終於在一座大山腳下停了下來。

  「到了,這就是飛彈安家的地方。」第二炮兵某部高級工程師譚清泉對記者說。巍巍青山,是飛彈陣地的天然屏障,也是大國長劍的堅固長鞘。

  車門開啟,大學生士兵趙亞軍懷抱著一束用芭蕉葉子精心包裝的山花站在車門旁,他代表負責陣地警戒的連隊官兵向譚清泉祝賀。

  這是2015年9月14日下午。這天上午,中央軍委授予譚清泉同志「礪劍先鋒」榮譽稱號命名大會在第二炮兵某基地舉行,總政領導為他頒發了一級英模勳章和證書。

  儀式結束後,譚清泉就趕回部隊。一進營門,該部官兵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儀式結束時,跟隨一旁的衛生隊軍醫提醒他該輸液了。

  2011年6月,譚清泉被確診患上肺癌,部分肺葉被切除。手術後,他在家休養不到4個月就又回到了飛彈陣地。他曾對人說:「活就活在飛彈旁,倒也倒在陣地上。」

  輸完液已是下午3點多。誰也沒料到,已經奔波了大半天的譚清泉,執意要到飛彈陣地去一趟。

  「為啥?」記者忍不住問。

  「我只是在本職崗位上做了一些平凡的工作、盡了一些應盡的義務,習主席親自籤署命令授予我『礪劍先鋒』榮譽稱號,這是對我極大的肯定和鼓勵。我一天不去飛彈陣地看一看,心裡就不安啊。」譚清泉解釋說,這段時間,發射五營正在陣地進行密閉條件下實戰化訓練,年初以來,這個營官兵調整面超過三分之一。他們訓得怎麼樣,自己要去看一看才放心。

  一進陣地,剛才還緩步慢行的譚清泉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一下子來了精神。見譚清泉來了,發射五營教導員程東友既欣喜又心疼:「譚高工是我們火箭兵的驕傲,也是我們最為信賴的技術專家,大家都期盼著他來陣地指導。可一想到他做過手術、身體虛弱,我們又很心疼。」

  「號手就位!」地下「龍宮」內,一場實戰化演練正在進行,口令聲此起彼伏。

  在測控間,操作號手、下士侯能超的動作近乎無可挑剔,譚清泉不動聲色地觀察了一會兒,還是看出了不足:「檢查時不能光看儀表指數,還得有現象判定,你剛才聽到『咔嚓』的聲音了麼?」「電纜頭容易折斷,連接時動作要輕」……小侯聽得連連點頭。

  對於譚清泉的到來,上崗時間不長的發射控制師、上士黃偉特別開心。他把這幾天遇到的訓練問題一股腦拋了出來:「精瞄時為什麼一定要注意中間值的數據?」「真假零位有沒有快速檢測方法?」……譚清泉一一為他指點作答。

  在指揮間,譚清泉和營長餘興模圍繞數據採集、動態圖像傳送、文電傳輸進行了深入交流。他一邊看餘營長操作,一邊傳授經驗:數據採集要多點分析、文件傳輸可小群多路……

  記者注意到,進入每個操控間之前,譚清泉都要用手摸一摸安在門口的「銅把手」。他說,進入核心操作間之前,釋放靜電是一道必經程序,只有確保飛彈武器的絕對安全,才能保證操作發射準確無誤。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年近花甲的譚清泉,在該部兵齡最長、年齡最大,也是享譽第二炮兵的飛彈專家,被官兵譽為飛彈發射的「定海神針」。去年,在一次重大軍事活動中,譚清泉擔任技術總把關,從飛彈整修、技術陣地準備到發射陣地準備,指導、跟蹤了飛彈發射全過程。大國長劍騰飛的那一刻,在指揮大廳現場觀看的軍委領導情不自禁地從座位上起立,帶頭鼓掌。

  不知不覺中,譚清泉在陣地巡查了兩個小時。有人曾作過統計,在39年軍旅生涯中,他平均每年待在飛彈陣地上的時間達160多天,加起來超過6000個日夜。程東友心疼地說:「他的病就是這樣累出來的。」

  離開飛彈陣地時,夕陽西下,叢林中,一道寫有「礪劍」二字的警戒門赫然在望,牆壁左側寫著「崗位有我」,右側寫著「祖國放心」。

  望著緩步走出「礪劍門」的譚清泉,記者心裡一動,這門、這人,不正築起了守護祖國安全的銅牆鐵壁?!(記者費士廷 特約記者蔡瑞金、吳天喜)

相關焦點

  • 【環球新軍事】全世界正屏息等待中國二炮飛彈曝光!
    英《簡氏防務周刊》稱,在中國8月底舉行的閱兵式預演上,二炮部隊多種神秘飛彈罩著帆布首次開過天安門廣場,全世界正屏息等待這些飛彈在9月3日揭開神秘的面紗。東風-26中遠程彈道飛彈,簡氏稱其射程為3000-4000公裡,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  在這其中最重要的裝備可能是東風-26,這種飛彈射程是3000-4000公裡。根據早先公開的該飛彈發射車情況,這種飛彈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生產的。這種12*12的發射車是在2013年1月首次在中國網絡上公開的,該車基於泰安公司的HTF5680型越野車研製。
  • 身上有靜電?這5個方法讓你釋放身體的靜電,不再有苦惱
    這5個方法讓你釋放身體的靜電,不再有苦惱靜電也是比較讓人比較苦惱的為題,不過現在有的時候,還是會有靜電出現的,但是沒有像冬天的時候這麼嚴重,現在的靜電主要體現在頭髮上,或者車門有靜電這樣的情況,這電量雖然說沒有多少,但是還是比較疼的一種,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去除靜電的方法吧。
  • 專家提醒:冬季應謹防靜電傷身體
    如果身著化纖衣物,電荷不易導出,如果手碰到金屬導電物,人體靜電會突然釋放,手指就會有被電擊的感覺。此外,現代城市建築是高樓大廈密集,房屋多由鋼筋水泥澆鑄而成,再加上使用大量的電器設施,室內靜電積聚不易釋放,加之純毛、羊絨、化纖服飾的廣泛應用,所有這些都可產生強大的靜電,使人們生活在越來越強的靜電包圍之中。
  • 甘南縣濟南特美瑞帶靜電壓顯示人體靜電釋放報警器
    加油站複合管線滲漏探測器,雙層罐洩漏檢測儀,雙層管線測漏儀,雙層管道滲漏報警器,頂裝防溢流防靜電控制器,底裝防溢流防靜電控制器,下裝防溢流防靜電控制器,上裝防溢流防靜電控制器,現場高液位聲光報警器,高低液位聲光報警器,高液位報警器,高低液位報警器,磁翻板液位計,可燃氣體探測器,可燃氣體報警器,有毒氣體報警器,靜電接地釋放報警器,防溢流防靜電控制器,防溢流防靜電檢測儀,防溢流探杆產品。
  • 不再怕汽車靜電 5個小妙招去除汽車靜電
    汽車靜電是指,車體在乾燥的環境中與塵埃摩擦易產生靜電在作怪,有四大產生汽車靜電的原因,第一是纖維織物,特別是化纖產品的摩擦,第二是汽車內的裝飾物在汽車高速行駛時與空氣摩擦也能產生靜電,第三是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隨著各種動作發生摩擦也會產生靜電,第四是有的汽車表面本身就容易產生靜電。
  • 東風系列飛彈的洩密事件, 誰是罪魁禍首?
    20世紀90年代初,沃維漢結識了大陸飛彈技術專家郭萬鈞郭萬鈞參與了東風31戰略飛彈的設計。他見錢眼開,利令智昏。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本世紀初,郭萬鈞一步步陷入深淵,膽子從小變大,後來在明知道沃維漢是在為境外間諜組織工作的情況下,郭萬鈞向沃提供了大量有關戰略飛彈的情報。為了讓沃維漢能夠理解飛彈專業知識,郭萬鈞還給他進行了飛彈專業知識的「科普」。沃一邊聽一邊記,筆記做得非常詳細。這些筆記已被攜帶出境,在歐洲某國轉交給臺灣軍情局。
  • 人體靜電過強是腎虛的先兆 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他煩惱地說,每到大冬天,天氣一乾燥,「遭遇」靜電就成了他的煩心事,怎麼才能趕跑它呢?也許不少人都有和李先生相同的經歷,早上梳頭卻越梳越亂,坐公交車上班,人擠人的只要是兩件羽絨服一摩擦就會和陌生人「來電」,晚上睡覺脫衣時更是電光四射,劈啪作響,讓人難以忍受,其實這樣的小問題如果不注意也會傷身。專家表示,只要採取一些措施就能避免靜電「騷擾」。
  • 黃埔區ET-PSA-D加油站人體靜電釋放報警器
    黃埔區ET-PSA-D加油站人體靜電釋放報警器本安型人體靜電釋放報警儀,用於解決石油化工危險場所中操作人員作業靜電安全問題,在導除靜電的同時檢測人體電壓,當電壓值高於150V時,發出聲光報警提示。其觸摸球採用靜電亞導體材質,不會產生電火花,目前已普遍替代了傳統的不鏽鋼導靜電產品。
  • 汽車防靜電小妙招
    第四是有的汽車表面本身就容易產生靜電。 另外,儘量穿純棉的衣物,因為純棉衣服不容易產生靜電,或者使用一些衣物柔順劑,可以減少部分靜電產生,棉底鞋接地能力比膠底的好很多,也可以幫助釋放掉身體上的靜電。
  • 每日一戰:搗亂的靜電
    在秋季和冬季,人們常常會碰到這種現象:晚上脫衣服時,黑暗中聽到「噼啪」的聲響,而且伴有藍光;見面握手時,指尖感到針刺般刺痛,令人大驚失色;早上起來梳頭時,頭髮經常會「飄」起來;拉門把手、開水龍頭時都會發出「噼啪噼啪」的聲響,這就是人體帶的靜電在作怪。
  • 人體靜電過強是腎虛之先兆 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診斷 靜電太強是腎虛的先兆冬季多風、少雨雪,空氣溼度長期低於40%,在這樣乾燥的環境裡,因摩擦而產生的靜電瞬間電壓可高達幾千伏至上萬伏。當人們相互握手、拉門把手、開水龍頭甚至脫衣服都會「觸電」。
  • 靜電,讓你在寒冷的冬季告別它,該如何防止靜電呢
    靜電是一種處於靜止狀態的電荷。在乾燥和多風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碰到這種現象:晚上脫衣服睡覺時,黑暗中常聽到噼啪的聲響,而且伴有藍光;見面握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刺痛,令人大驚失色;早上起來梳頭時,頭髮會經常「飄」起來,越理越亂;拉門把手、開水龍頭時都會「觸電」,時常發出「啪」的聲響,這就是發生在人體的靜電。
  • 想防靜電靠「神器」不如靠自己
    1    「神器」一:防靜電噴霧    實驗結果:有效但不明顯    記者購買的「全能除靜電噴霧」號稱適用於各種面料的衣物,能瞬間去除衣服靜電並保持2至5天。    ■專家說法:噴霧只能暫時起效    河南省纖維檢驗局檢測中心主任張巖昊解釋,使用噴霧劑等表面活性劑,一是能減少摩擦的劇烈程度,從而減少電荷量;二是用保溼的方法讓產生的靜電容易散發掉。不過,這只是暫時性的緩解辦法,只在短時間內管用。
  • 中國飛彈專家被保護的有多好?30年後出山,已無人認識
    圖為屠守鍔前不久伊朗頂級核專家法赫裡扎德被暗殺一事引發了軒然大波,這件事極有可能是美國與以色列幹的,目的就是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其實伊朗刺殺案並不是唯一,中國專家也曾遭遇過死亡威脅,那麼中國飛彈專家保護的有多好呢?
  • 二炮總醫院打造創新型護理團隊
    在護理品牌上求創新 在護理管理上求突破 在護理技能上求提高二炮總醫院更新觀念傾力打造創新型護理團隊二炮總醫院以「大護理觀、大技能觀、大形象觀」為追求目標,積極開展「樹形象、強素質、練技能、求發展」為主題的各項活動,效果十分顯著。
  • 冬天怎麼去靜電
    握著這個靜電筆脫毛衣,之後用靜電筆點一下門把手再開門,就不會被電到。原理很簡單,所謂被靜電電到,是因為靜電電壓很大,攜帶高電壓的你接觸導體前0.01s,高電壓擊穿空氣放電。你身上所有電荷瞬間在你的指尖釋放,電流非常大,會產生刺痛感。所謂靜電筆,就是用筆尖代替了你的指尖作為放電媒介,這樣指尖就不是瞬間大電流的載體了,所以不疼。
  • 冬天靜電的危害竟然這麼大…
    冬天,除了冷之外,還有一樣讓人煩惱的東西,那就是無處不在靜電!摸門把手、按電梯按鈕,兩人不經意碰一下……都會有瞬間"觸電的感覺"。>靜電威力有多大?在專家的指導下,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用實驗來測試靜電的威力。
  • 身上靜電過多
    脫衣服時噼啪作響、勾肩搭背時「觸電」、梳頭時頭髮「飛舞」……是的,這些神奇現象就是靜電產生的。這一大家司空見慣的現象,最近被一條微博重新解讀為,更容易產生靜電的人可能會腎虛。一石激起千層浪,靜電因為腎虛這一敏感詞語又火了一把。  河南商報記者 翁彥軻 張孟愛  通訊員 王紅專  微博展示  老「放電」可能是腎虛!天氣乾燥時,你比別人更容易產生靜電,從中醫角度來說,是體內隱藏某種病症的先兆。因為靜電過強說明人體內津液不足,常表現為腎虛症狀。
  • 靜電纏人你可以適時「放電」
    想和小朋友玩耍玩耍,有什麼東西「啪」一聲划過了孩子臉頰;想要關窗抵禦北風凜冽,手一碰窗把手卻突然感覺到針刺般疼痛……冷空氣帶來乾爽,趕跑回南天,也帶來了靜電這個小麻煩。最近幾天廣州天氣持續乾燥,大家可以通過拖地、灑水等保持室內溼度。
  • 40個飛彈旅隨叫隨到,擁有世界頂尖實力
    中國人民火箭軍是世界上唯一一支主要以飛彈為主要武器的後盾,它的前身為中國第二炮兵,簡稱「二炮」。 別看他名字可愛,它的發家史可不得了。一九六六年七月一日,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正式批准了二炮的誕生,周恩來總理親自取的這個名字,始終由中央軍委直接掌管,是中國實施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最新核反擊和常規飛彈精確打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