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權威嗎?未必!1887年很多科學家認為速度可疊加的.

2020-09-09 侃侃而談001

坐在火車上,把光打開,速度進行疊加就更高了。而真空中的光速達到了30萬公裡每秒,如果速度能進行疊加,那將是一個很可怕的存在,但是事實上速度真的可以疊加嗎?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窺探宇宙」看一看。



1887年,科學家就曾速度疊加來尋找當時光的傳播介質——以太。為了尋找這個以太,就有了非常著名的麥可遜莫雷實驗。


當時科學家認為光順著以太的速度以及逆向以太的速度,根據速度疊加的原理,兩者肯定是有區別的。但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測得的光速並沒有任何差別。隨後科學家又反覆進行了驗證,但結果都顯示光速沒有任何變化。



麥可遜莫雷實驗給科學家帶來了困擾:本想藉助地球相對以太的運動,利用速度疊加來尋找以太,可結果卻顯示光速疊加依舊不變,以太也沒有找到。科學家無法解釋這一現象,又固執的認為絕對靜止參考系以太是必須存在的,而地球運動是對的,速度疊加也是對的。



1895年,為了解釋這一現象,洛倫茲提出了洛倫茲變換公式,而根據這個公式可以推導出新的速度合成公式。利用這個公式的確解決了速度疊加後光速不變的問題,即兩個速度都取光速C,疊加的結果也還是光速C。



這並不像我們用伽利略疊加公式計算的結果兩倍光速二C,可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數學計算,它的物理意義是什麼?這只能說是用數學計算解決了光速不變問題,但它代表的物理意義卻沒有人可以說明。


20世紀,這個問題和黑體輻射被科學家稱為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兩朵烏雲。1905年,愛因斯坦摒棄以太學說,以光速變為基本假設提出了狹義相對論,使烏雲總算散開了。



狹義相對論不解釋光速為什麼不變,為什麼光速疊加後還是光速,而是假設光速不變就是真理,它就是宇宙的基本法則,沒有為什麼。


狹義相對論的誕生則徹底打破了我們的認知,因為它的光速不變原理,讓我們平常認知中的時間、空間、質量都和光速有了聯繫。


時間會隨速度的增加而減慢,空間會隨速度的增加而縮短,質量也會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也就是尺縮鍾慢質增效應。質增效應帶來的結果就是任何有靜質量的物體都無法被加速到光速,但可以通過改變速度來減緩時間的流逝。



愛因斯坦的很多理論看起來匪夷所思,但是到目前為止,至少依舊未被打破。愛因斯坦是個偉人確實不容置疑,尤其對於宇宙的探索簡直讓人驚嘆,比如黑洞等等,那黑洞又到底是怎麼一會事呢?想知道的話不妨上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早關注早學習,快來西瓜視頻點點關注。西瓜視頻帶你「漲知識」、「漲技能」,快來西瓜視頻發掘更優質作者吧!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認為「免疫護照」未必靠譜
    來源:科技日報生物倫理學家近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評論表示,「免疫護照」——發給曾患過新冠肺炎(COVID-19)並且據推測對COVID-19免疫之人的證書,未必
  • 背道而馳的兩束光疊加在一起能夠超光速嗎?
    有人問兩束方向相反的光,對其中一束光而言,另一束光的速度是二倍光速嗎?若不是,為什麼?簡單的說,在狹義相對論中,光速是恆定不變的。這個恆定不變包含著幾重意思:第一,光速極限,不可超越。而且光速是恆定的,這個恆定有兩個含義:一是在任何參照系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不管你在地球上看,還是在月亮上看,還是在火星上看,還是在太陽系以外甚至銀河系以外看,都是一樣的;二是光速不可疊加,這也就是說在前進的火車上往前面射出一束光,或每秒30千米公轉速度的地球上射出一束光,其速度與在地面上反公轉方向射出一束光速度是一樣的,不能疊加參照系速度
  • 我國科學家首次觀察到光的波-粒疊加狀態
    經典的波粒二象性理論認為,光既具有電磁波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傳鋒研究組近期設計出一種量子實驗裝置,在國際上首次觀察到光的波-粒疊加狀態,突破了玻爾互補原理設定的傳統對立界限。     對於「光是什麼」這個古老的科學問題,從17世紀笛卡爾提出的兩點假說,到惠更斯的波動說、牛頓的粒子說,國際科學界始終存在爭議。
  •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首次觀察到光的波-粒疊加狀態
    經典的波粒二象性理論認為,光既具有電磁波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傳鋒研究組近期設計出一種量子實驗裝置,在國際上首次觀察到光的波-粒疊加狀態,突破了玻爾互補原理設定的傳統對立界限。 對於「光是什麼」這個古老的科學問題,從17世紀笛卡爾提出的兩點假說,到惠更斯的波動說、牛頓的粒子說,國際科學界始終存在爭議。
  • 珠穆朗瑪峰長高了,可山脈上的這種東西也變多了,科學家憂心不已
    科學家認為冰川消融的速度。,珠穆朗瑪峰十分雄偉,它已經在地球上屹立了億萬年,然而它卻比人們想像得脆弱。 雖然本次研究的樣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它所採集的區域位於登山者必經之地,人類休息和活動的痕跡十分明顯,所以未必具有權威意義
  • 還認為光速最快?科學家發現兩種速度,比光速快上萬倍
    然而,即使是在科學技術水平如此高的今天,人類也未能研製出運動速度超過光速的物體。因此,人們堅定地認為光速是最快的速度。但在浩瀚無際的宇宙當中,存在著太多讓人類意想不到的事情,如超光速現象。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有兩種速度比光速快上萬倍,它們到底是哪兩種速度呢?
  • 量子力學的疊加態起源新解
    但是很多網友表示「疊加態」其實不存在,因為當你說一個微觀粒子同時處於多個位置的疊加態時,其實是由於微觀粒子運動速度太快,導致我們看起來像同時處於多個位置。這個解釋是一般網友經常容易想到的解釋,可惜這個解釋是錯誤的,因為以目前人類探測速度的技術,我們連光速都能輕易測量出來,微觀粒子運動速度是很快不假,但是再快能快過光速嗎?
  • 全球最尊貴的藍種人,百年難得一遇,科學家都認為是外星人!
    世界上存在4種人,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我們都是根據皮膚來辨別它們的,說到藍種人,很多人都感到極為陌生,幾乎沒有人看見過,很多人都認為藍種人是外星人,畢竟這種人跟正常人完全不同。
  • 科學家認為人的壽命上限為1200歲,人真的有可能活過千歲嗎?
    雖然現代科學認為長壽未必是一件好事,資源短缺,人口劇增都是很大的挑戰,但倘若像愛因斯坦那樣對人類社會貢獻巨大的偉人能夠延年益壽,這對人類的發展不是一件好事嗎?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科學家揭開了生命衰老之謎,發現人類的壽命上限可以達到1200年,人真的有可能活過千歲嗎?
  • 星際旅行能成真嗎?除了提升速度,有其它捷徑嗎?看科學家怎麼說
    當我們人類走出了地球,開啟了新的宇宙探索時代,我們就對宇宙中其他的星球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科學家們幻想有一天,人類可以乘坐自己研發的宇宙飛船遨遊各個星球之間,那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情,但是面對浩瀚無際的宇宙太空,人類能夠實現星際旅行的夢想嗎?
  • 尋找了幾十年,科學家又說暗物質可能不存在,難道是竹籃打水?
    1922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卡普坦提出一種假說,認為宇宙中充滿了我們難以探知的暗物質。雖然難以直接探知,但是可以通過天體的運動來推測出它們的存在。1933年,天體物理學家茲威基在對后髮座星系團中各個星系相對於星系團的運動速度時,發現了詭異的現象:憑著星系團本身的質量,根本不足以提供這麼強的引力,將這些星系集中在一起。1936年,S.史密斯在對室女座星系團進行觀測的時候,得到了同樣的結果。這兩項研究,都暗示著可能是十幾年前卡普坦所推測的暗物質所提供的引力導致的。
  • 150年後地球石油將枯竭?科學家吐露心聲,這可能是一個騙局!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社會的迅速進步,人類開採石油的速度不斷加快,一個又一個油田面臨枯竭,這讓人不禁擔心一個問題,地球上的石油儲量還能供應人類使用多久呢?科學家針對這一問題仔細勘測過,從最初的200年變成了150年。以人類的開採速度或許更短。
  • 科學家們成功地將20個糾纏的量子位轉變為疊加態
    打開APP 科學家們成功地將20個糾纏的量子位轉變為疊加態 發表於 2019-12-11 14:31:42 導讀 據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所與其他著名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成功地將20個糾纏的量子位轉變為疊加態。
  • 科學家利用量子隧穿違反了狹義相對論 讓光突破了速度限制
    眾所周知,光速與任何速度疊加,得到的仍然是光速。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任何物質在任何狀況下的速度都不會超過光速-- 299,792,458米/秒。從理論上說,如果超過光速,時間將會出現倒流。速度的合成不遵從經典力學的法則,而遵從相對論的速度合成法則。可以說目前,光速是無法改變和超越的。
  • 科學家將觀察到量子力學下的疊加態!
    疊加態是量子物理中最令人費解之處,違背我們的物理常識。從雙縫實驗到薛丁格的貓,均是如此。然而,在疊加態中物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因為一旦被觀察,疊加態就會塌陷,從而無人知曉疊加態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幾十年來,研究人員在一個明顯的僵局中停滯不前:如果不觀察疊加態,他們就不能準確地說它是什麼;但一旦他們觀察疊加態,它就消失了。查普曼大學的以色列物理學家Yakir Aharonov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的要點是:在觀察粒子之前,就推論出結果。
  • 美科學家發現一種利用疊加態原子測量引力的新方法
    美科學家發現一種利用疊加態原子測量引力的新方法 來源:科技日報 • 2019-11-12 11:19:50
  • 英國科學家認為銀河系至少存在36個智慧文明
    有科學家表示,這很有可能是人類在尋找外星文明時受到了思想局限性的影響,所以我們需要探索出一條更加準確的道路。在此之前,德雷克公式曾經被很多天文學家引用,只是因為缺乏足夠準確的參數,他們最終得出的數據有很大的差異。此外,還有費米悖論等理論在不斷提出質疑,人類的探索之旅並非一帆風順。
  • 陰險的科學家——愛迪生
    最值得念叨的就是他與另外一位史詩級科學家——」特斯拉「的一段往事!1887年,愛迪生開始進行燈泡的研究,其實需要指出的是燈泡並非是愛迪生發明,其實他在進行該研究之前,他從英國和加拿大人手裡買來了很多關於燈泡的專利,這樣大大加快了他的研究速度。1879年,愛迪生成功地發明了白熾燈,並且逐步開始投入生產和銷售。
  • 科學家: 我們不僅認為冥王星不是行星, 現在也懷疑木星不是行星
    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讓很多人都震驚不已。從小學的九大行星,就這樣變成了八大行星。
  • 描線角投影顯微鏡,打破限制:比科學家認為的速度快15倍!
    一種新顯微鏡打破了長期以來的速度限制,記錄大腦活動錄像比科學家曾經認為可能的速度快15倍。它收集數據的速度足夠快,可以記錄神經元的電壓峰值和大面積釋放的化學信號,同時監測數百個突觸——這對於強大的雙光子顯微鏡成像技術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