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BAM:體細胞和卵母細胞衰老機制不同

2020-11-22 生物谷


根據2011年12月6日在美國丹佛市召開的美國細胞生物學協會年會(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Annual Meeting)新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柯琳-墨菲(Coleen Murphy)博士的卵母細胞(oocyte)衰老新研究揭示生殖細胞和體細胞衰老不同的分子機制,從而表明讓卵母細胞保持健康所需的基因類型跟通常延長壽命的基因之間很少存在重疊。

墨菲解釋道,不同的分子機制有助於解釋為什么女人生育能力在她35歲之後開始下降,而她的其他細胞直到幾十年之後才顯示出明顯的衰老標誌。

為了比較卵母細胞和體細胞衰老時打開或關閉的分子機制,墨菲實驗室尋求模式生物秀麗隱杆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幫助。20世紀九十年代因發現影響胰島素調節的基因突變使得這種線蟲的壽命加倍使得它成為壽命研究的明星。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生長因子(insulin/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信號傳導途徑也在人中鑑定出。這些途徑似乎也調節人的壽命。

墨菲博士和她的同事們利用DNA晶片測量基因表達水平,注意到衰老的卵母細胞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DNA標記。他們也發現胰島素和轉化生長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突變的年老小鼠卵母細胞擁有年輕雌鼠相同的特徵性DNA基因圖(DNA profile)。

研究人員然後將攜帶眾所周知的壽命突變的線蟲晶片轉錄數據同卵母細胞基因表達譜進行比較。令人吃驚的是,它們是不同的。他們發現即便秀麗隱杆線蟲中體細胞和生殖細胞衰老都涉及到胰島素調節途徑,但是維持年輕的卵母細胞功能和對抗機體衰老的分子機制是非常不同的。

墨菲博士說,「在線蟲中維持蛋白和細胞質量似乎是體細胞壽命最為重要的事情,而對卵母細胞健康而言,染色體/DNA完整性和細胞周期調控是最為重要的因子。」

在以前的研究中,墨菲實驗室已經證實秀麗隱杆線蟲卵母細胞在大約處於線蟲生命期限一半時,它的活性就到達盡頭,而人的卵細胞也有這一特徵。在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生長因子和TGF-β這兩種途徑信號傳導活性下降的線蟲突變體中,卵母細胞衰老得以延遲。

利用晶片技術,墨菲實驗室鑑定出秀麗隱杆線蟲卵母細胞衰老時打開或關閉的基因,並揭示出衰老卵母細胞的一個與眾不同的基因標記,但是胰島素和TGF-β發生突變的突變體則沒有這種標記。

墨菲說,找到延遲卵母細胞衰老的方法將會減少年紀偏大的女人產出先天缺陷的嬰兒的風險。(生物谷Bioon.com:towersimper編譯)

相關焦點

  • 合作文章|測序幾個細胞發一篇SCI?卵母細胞研究了解一下
    研究者發現小鼠卵母細胞普遍存在高HDAC6表達,而且在啟動子區域有較低的甲基化水平。於是加入HDAC6抑制劑tubastatin A(Tub-A)來研究HDAC6在卵母細胞成熟中的作用。結果表明,抑制HDAC6會導致減數分裂進程停滯,擾動紡錘體/染色體組裝以及著絲粒-微管附著,但不會損害紡錘體裝配檢查點功能。
  • 誰讓卵母細胞適時醒來
    □本報記者 張雙虎 未解之謎 「如果沒有這種卵母細胞成熟阻滯機制,哺乳動物就會發生卵巢早衰,卵母細胞就不能繼續發育,和精子結合,導致不育。」夏國良說,「這一研究為揭示卵母細胞成熟的分子機制提供了理論依據;對於揭示促性腺激素精確調控卵母細胞成熟與排卵的同步化,以及雌性的正常受精等機理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為人類卵巢早衰和卵巢多囊症的發病機理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也為動物高效繁殖技術的應用奠定基礎。」 哺乳動物出生時,卵巢內已經有未成熟的卵母細胞存在。
  • 動物所發現特異調控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細胞周期蛋白
    雖然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中的細胞周期蛋白的種類幾乎一致,但是減數分裂中是否存在不同的細胞周期調控機制尚不清楚。這一研究結果詳細揭示了Cyclin B3對於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重要作用並分析了可能的內在分子機制,為探究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雌性與雄性減數分裂在細胞周期調控方面的異同及其調控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研究發現特異調控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細胞周期蛋白
    雖然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中的細胞周期蛋白的種類幾乎一致,但是減數分裂中是否存在不同的細胞周期調控機制尚不清楚。在細胞分裂期,最重要的細胞周期蛋白家族是細胞周期蛋白B家族,該家族成員主要包括Cyclin B1,Cyclin B2,Cyclin B3等。Cyclin B3是一種發現較晚的細胞周期B家族的蛋白,其在哺乳動物中的功能依舊是個未被打開的黑匣子。
  • Science:揭示卵母細胞的中心體不會遺傳給後代之謎
    中心粒在纖毛和中心粒組裝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活躍分裂的細胞中,中心粒和中心體的數量受到嚴格控制:中心粒複製與DNA複製偶聯在一起,以至於在有絲分裂期間,一個中心體含有兩個中心粒,在有絲分裂紡錘體的每個極上有一個中心粒,從而確保染色體準確地分離。
  • 研究找到控制卵母細胞成熟重要因子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下,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夏國良課題組和美國傑克遜實驗室John Eppig 教授課題組合作,找到控制卵母細胞成熟的重要因子。   未解之謎 「如果沒有這種卵母細胞成熟阻滯機制,哺乳動物就會發生卵巢早衰,卵母細胞就不能繼續發育,和精子結合,導致不育。」
  • Science:揭示哺乳動物卵母細胞中的非中心體紡錘體組裝機制
    2019年7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哺乳動物胚胎經常異常發育,從而導致流產和遺傳性疾病,如唐氏綜合症。胚胎發育異常的主要原因是卵子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分離錯誤。與體細胞和雄性生殖細胞不同的是,卵子通過一種缺乏中心體的特化微管紡錘體分離染色體。
  • 研究稱卵母細胞核仁是受精卵發育關鍵「部件」
    新華網東京2月4日電 (記者錢錚)日本理化研究所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所科研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卵母細胞的核仁是受精卵發育所需的關鍵「部件」。  新聞公報說,核仁是細胞核中央的高密度部分,日本和捷克等國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去除卵母細胞的核仁,結果發現,去除了核仁的卵母細胞和正常卵母細胞會用相同時間完成分裂,但是沒有核仁的卵母細胞分裂、受精後,受精卵的發育不久就停頓下來。
  • 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
    在這裡,我們確定了一組轉錄因子,足以觸發卵母細胞生長。通過對小鼠體外卵母細胞發育系統中基因表達變化的研究和功能篩選,我們鑑定了8個轉錄因子,每個轉錄因子都是從原始卵泡向初級卵泡轉化所必需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轉錄因子的強制表達迅速地將多能幹細胞轉化為能夠進行受精和卵裂的卵母細胞樣細胞。
  • 《Nature》重大突破:人造卵母細胞
    這些細胞會逐漸失去PGC標誌表達,開始表達卵母細胞標記。在培養基中生長了三周後,研究人員觀察到了減數分裂前期的初級卵母細胞,這一階段的一個關鍵要素在於添加一種雌激素抑制劑,令早期階段的卵母細胞體外形成卵巢卵泡。
  • 利用高精度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首次繪製食蟹猴卵巢單細胞衰老圖譜
    該研究利用高精度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首次繪製了食蟹猴卵巢的單細胞衰老圖譜,同時利用人類卵巢細胞研究體系,發現增齡伴隨的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是靈長類卵巢衰老的主要特徵之一。 卵巢結構複雜,細胞組成具有高度異質性,其中包含處於多個不同發育階段的卵泡,還有其它為卵泡發育提供必要營養和支撐的多種細胞類型。。
  • 重新編碼幹細胞或逆轉衰老
    重編程這些功能意味著你得到的不是一個肝細胞,而是另一個具有完全不同功能的細胞。另一方面,衰老只能用來評價細胞的有用程度,而這主要是一個表觀遺傳過程。一個新的角質形成細胞比老的角質形成細胞年輕,但它還是一個角質形成細胞。令人驚奇的是,如果你把一個完全用於某種功能的衰老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一個未成熟的卵細胞(稱為卵母細胞)中,你就能得到一個多能胚胎細胞,意味著它能變成身體的其他任何細胞類型。
  • 加速卵母細胞凍存材料產業化,破譯生物「冷凍-復活」密碼
    近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仿生控冰冷凍保存材料團隊負責人王健君研究員接受專訪,詳細介紹了生物材料凍存的機制原理,以及該團隊在卵母細胞凍存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不同地區、不同低溫下,都發現了類似的神奇現象。自然界生物凍而復生的「密碼」,正是生物體內「抗凍蛋白」和「冰晶核蛋白」的相互作用,它們可以控制冰晶的形成和演變,使生物體免受冰凍傷害。
  •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16:53:02 日本九州大學Katsuhiko Hayashi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利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 科技獎勵 | 內蒙古農業大學曹貴方團隊揭示牛羊從卵母細胞到早期胚胎進程中三種內源信號分子作用及機制
    體外培養技術已趨於成熟和完善,從卵母細胞到早期胚胎進程中內源信號作用機制仍有眾多奧秘。內蒙古農業大學曹貴方教授研究團隊對牛羊卵母細胞到早期胚胎發育進程中tPA(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cAMP(環腺苷酸)與Ghrelin(生長素)三種內源信號分子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通過研究三種內源信號分子在牛羊卵泡、卵丘-卵母細胞複合體、卵母細胞以及體外發育胚胎中的表達特徵、作用及其機制,為提升體外成熟卵母細胞質量及提高體外胚胎生產效率提供理論基礎。
  • 毒殺衰老細胞!中國科學家開發新前體藥物,在衰老細胞中釋放吉西他...
    圖片來自於:pixabay.com為了打破限制,北京大學的鄧宏魁教授團隊與羅佗平教授團隊開展合作,他們發現,衰老細胞的一個主要特徵——溶酶體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增加可以作為藥物開發的一個切入點,基於此,他們設計出了一款前體藥物SSK1,能夠消除小鼠和人類的衰老細胞。
  • Science:釀酒酵母揭開細胞衰老的兩條不同途徑:核仁與線粒體
    圖片來源:Science北京時間7月17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團隊揭開了衰老之謎背後的關鍵機制:他們分離出細胞在衰老過程中的人類壽命是由單個細胞的老化所決定的。為了解不同的細胞是否以相同的速度和原因老化,研究人員研究了釀酒酵母。這是一種研究衰老機制的可操作模型,也適用於皮膚和幹細胞的衰老途徑。我們知道,許多損傷因素,包括染色質不穩定、線粒體功能障礙和活性氧都有助於細胞衰老。
  • 衰老的真相|衰老是細胞的一種決策
    DNA基因每一個活的生命體裡,都有一樣最重要的物質——儲存著生命體特有遺傳信息的密碼DNA。所有生命體的生長發育, 都是由基本組成單位細胞的生長分裂來完成的。DNA就在每一個細胞的中心處, 隨著細胞的分裂, 精確的一次次複製給新的細胞,確保了這個物種的連續性。
  • 中國科學院2001年細胞生物學(碩士)
    )6.細胞間的通訊就是通過細胞間形成縫隙連接,是細胞質相互溝通而實現的.( )7.細胞分裂時內質網要經歷解體與重建的過程.( )8.正常細胞發生癌變時游離的核糖體增多,而附著的核糖體和內質網的數目相應減少.( )9.a-肌動蛋白見於所有肌肉細胞和非肌肉細胞胞質中.( )10.從細胞內提取的分泌蛋白的分子量一般與分泌到細胞外的相應蛋白的分子量相同.( )
  • 細胞分化的分子機制
    例如,在卵裂和胚胎發育過程中,爪蟾卵母細胞中的rDNA基因大量擴增而形成大量核糖體,以供大量合成蛋白質所需;在果蠅的唾腺細胞中,由於DNA複製而核不分裂。很容易觀察到多線染色體。基因重排 哺乳動物能產生106~108種抗體,但並不意味著細胞內具有相應數量的基因,免疫球蛋白是異四聚體結構,除重鏈和輕鏈的隨機組合以外,免疫球蛋白的多樣性主要來源於基因的重新組合。從這一點來看淋巴細胞的分化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