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用戶今晨一度無法登入臉書

2020-11-25 觀察者網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4日報導,社交媒體平臺臉書(Facebook)、Instagram及通訊程式WhatsApp,周二(4日)凌晨一度出現故障,用戶無法登入。有追蹤網站指出,全球各地都出現上述情況,當中以北美洲和歐洲用戶的影響最嚴重。故障在45分鐘後恢復正常,事故原因未明。

故障期間,一些用戶到Twitter分享問題。有人聲稱在留言及看圖片時有問題;有人甚至無法登入、頁面彈出「無法提供服務」的字句;也有人稱臉書彈出告示,指團隊正在維修,呼籲用戶稍後登入。

臉書隨後宣布現在問題已經基本上得到解決。

臉書新聞發言人傑伊·南卡羅(Jay Nancarrow)解釋說:「今天早些時候,因為出現網絡問題,一些用戶無法訪問臉書服務,或者在服務上發布內容。我們迅速展開調查,儘快恢復訪問。現在問題基本上已經得到解決,每個人都可以訪問並發布內容。給大家帶來不便,我們感到抱歉。」

相關焦點

  • Facebook設定信賴的聯絡人,無法登入時能救回帳號!
    打造真正全球業務, Facebook海外營銷助您精準連接20億真實用戶。
  • 臉書公司坦白:即使關閉定位服務 仍在追蹤用戶位置
    臉書公司副總裁兼副首席隱私官羅伯·謝爾曼在12月12日的一封信中告訴議員:「當位置服務關閉時,Facebook仍然可以通過人們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活動,或通過IP位址和其他網絡連接分享的信息來了解用戶的位置。」
  • 臉書用戶數據洩露事件的警示
    2014年,英國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亞歷山大·科根(AleksandrKogan)推出了一款名為「這是你的數位化生活」的App,用獎勵5美元做誘餌,吸引臉書用戶下載該App,做自己的個性分析測試,大約2.7萬名臉書用戶當時下載了這個App。科根因此取得了這2.7萬人的個人數據,同時取得了他們的臉書好友的個人信息,實際共獲取至少5000萬用戶的數據。
  • 臉書、IG、WhatsApp登錄中斷,臉書稱非網絡攻擊?
    分布在全球的臉書(Facebook)用戶都有報告在臉書上登錄和發布都遇到問題,IG(Instagram)和WhatsApp也未能倖免, 臉書沒有給出中斷的理由,並提供了極少的信息,僅承認臉書意識到某些領域的服務有所下降。
  • WhatsApp要求用戶同意與臉書分享資料
    WhatsApp最近的服務條款的更改引發了一波隱私危機,這導致用戶成群結隊地湧向Signal和Telegram等競爭對手。據傳,WhatsApp要求用戶在2月8日之前同意它可以與母公司臉書(Facebook )分享用戶數據,否則用戶應自己刪除帳戶,但英國和歐洲境內用戶除外。
  • Oculus未來的VR設備只能以Facebook帳號登入,不少用戶表示「?」
    不過,就在前幾天,Oculus宣布從今年10月起會逐漸把Oculus設備的用戶帳號與Facebook帳號結合,而未來將會推出的其他Oculus VR設備更是只支持以Facebook帳號登錄,即便用戶本身已經有Oculus帳號。目前已經擁有Oculus Rift以及Quest的用戶如果要想用Facebook帳號登入的話,在2023年1月1日前都可以繼續用原有的Oculus帳號登入。
  • 臉書黑材料:只要用戶增長,哪怕他是恐怖分子呢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最近,臉書(Facebook)嘗到了「牆倒眾人推」的滋味。自數據洩露醜聞傳出以來,臉書的信用、股價都「一落千丈」,百億市值被蒸發、用戶流失或加速。去年,他曾就臉書的一些有爭議報導作出過回應。博斯沃思說,即使他寫過這篇文章,他也不認同其中的內容,但他願意就「難題」進行辯論。據Buzzfeed報導,隨著員工就臉書在全球及隱私政策中的角色進行辯論,近來這份備忘錄重新被提起。一位前臉書員工在推特上稱,這份備忘錄促成了他離開公司的決定:博斯沃思是位有天賦的領導,他說過很多具有挑釁性的話。
  • 臉書發生數據外洩後:美國用戶的使用情況是怎樣的?
    路透社和全球領先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的聯合民調結果顯示,25%的臉書美國用戶在與英國劍橋分析公司有關的數據外洩醜聞後減少或者拒絕使用該社交網絡服務網站。據調查顯示,約一半(49%)的臉書美國用戶表示他們像以前一樣繼續使用這一社交網絡服務網站,而2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比以前更加頻繁地使用臉書。
  • 外媒:臉書是如何處理共享用戶數據的?
    【手機中國新聞】近日,《紐約時報》曾透露,臉書為手機製造商提供了詳細的用戶數據,因此人們可以在不打開應用程式的情況下使用社交網絡的功能。臉書根據2011年FTC的同意法令與這些公司共享用戶信息,該法令要求社交網絡保護其共享數據的隱私和機密性。
  • 韓媒:臉書在韓擅自使用用戶信息被控告並被罰款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韓媒:臉書在韓擅自使用用戶信息被控告並被罰款【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11月25日報導,韓國總管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中央行政機構「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25日以臉書擅自使用用戶信息為由對其處以
  • 臉書再遭控告!在韓擅用用戶信息被罰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5日電 據韓聯社25日消息,臉書因在韓擅自使用用戶信息被控告並罰款。  報導稱,25日,韓國總管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中央行政機構「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以臉書擅自使用用戶信息為由對其處以6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978萬元)的罰款,並向偵查機關進行刑事控告。
  • 拒絕被審查 數以百萬計用戶不再使用臉書和推特
    ,使得用戶不斷離開其社交網絡平臺。與此同時,其他公司社交網絡的受眾已經有著數百萬用戶增長量。 雖然臉書老總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否認他們存在審查,但是用戶已經注意到臉書經常給川普總統打上政治偏見的標籤。 目前,數以百萬計的用戶轉至到了社交網絡平臺Parler和Rumble。
  • 臉書子公司隱私條款惹爭議,2500萬用戶連夜刪APP,跳槽其軟體
    其中包括了:WhatsApp的使用條款以及WhatsApp如何處理用戶數據企業如何使用臉書服務儲存、管理WhatsApp數據與臉書其他產品的合作。新條款的主要內容在於,用戶必須在2月8日前允許,WhatsApp的母公司臉書訪問大部分的用戶數據。否則將不能再登陸該軟體。新條款引發了很大的爭議!2014年,臉書收購了WhatsApp,並承諾不會共享任何數據。
  • 擅自使用用戶信息 臉書在韓國被罰67億韓元
    本文轉自【央視財經】;據韓聯社報導,韓國負責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中央行政機構「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25日以臉書擅自使用用戶信息為由,對其處以6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978萬元)的罰款,並進行刑事控告。委員會表示,經調查確認臉書從2012年5月至2018年6月,未經用戶同意向其他單位提供個人信息,包括學歷和經歷、出生地、親屬、結婚信息及個人愛好等,韓國國內1800萬臉書用戶中至少有330萬人的信息被擅自使用。臉書方面就上述處罰表示遺憾,稱公司積極配合所有調查,將對委員會處罰決定進行研討。
  • Instagram模仿臉書推特 用戶不滿社交網站全雷同
    中國網3月18日訊 據英國《衛報》15日報導,著名社交軟體Instagram日前調整了新的個性化算法,內容上將優先引入與用戶興趣相關的照片,如用戶親人或朋友的信息,減少無關陌生人的相關推送,此舉被認為是模仿「臉書」(Facebook)和推特的又一舉措。
  • 臉書或遭拆分,曾拿中國做「擋箭牌」
    截圖來源:CNN商業「瘋狂」收購的臉書作為一家社交網絡公司,臉書已經收購了包括IG和WhatsApp在內的五十多家公司,並擁有超過30億用戶。同時,一份訴訟裡明確要求法院發布命令,要求臉書如果未來有超過1000萬美元以上的收購,需要通知州政府官員。2012年,臉書宣布以10億美元收購當時只有13名員工的IG;兩年後,臉書又宣布以190億收購WhatsApp。CNN商業新聞製片喬恩·薩林表示,WhatsApp作為一個既沒有廣告又不太向用戶收錢的社交軟體,或許日後永遠無法為臉書掙回這190億。
  • 臉書又攤上事了,被指控通過「推薦朋友」介紹恐怖分子認識
    【文/觀察者網 唐莎莎】作為全球社交媒體巨頭之一,臉書(Facebook)多次因數據洩露、假新聞泛濫等備受詬病。如今,臉書還沒從「劍橋分析」醜聞中完全緩過來,又一指控將矛頭對準了它——通過「推薦朋友」介紹恐怖分子互相認識。
  • 重新認識「臉書」們
    華夏時報網程凱我們好像一直都在默默等待著臉書(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絡出問題,它們是新經濟的象徵,同時也是巨額財富的代言人,科技加財富,加上年輕人的陽光,好像一切都沒問題,如果說,非要出一點什麼問題的話
  • 馬斯克退出臉書是什麼狀況 臉書是誰的馬斯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斯克退出臉書是什麼狀況 臉書是誰的馬斯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2021年初後不到半個月,科技行業的瓜是一系列的好戲。 1月13日,馬斯克宣布退出Facebook,並宣布他將很快開發一款新的手機作業系統來取代安卓和蘋果作業系統。
  • 臉書修補Messenger上可遭竊聽的安全漏洞
    Program)以來10年的成果,意外披露了一個藏匿在Messenger上的安全漏洞,當用戶利用Messenger撥電話給另一個用戶時,就算對方尚未接聽,用戶就能聽到對方的聲音。 根據臉書的統計,這10年來全球總計有超過5萭名研究人員加入該公司的漏洞挖掘獎勵項目,提交了超過13萬份漏洞報告,並有來自107個國家的約1,500名研究人員所提交的6,900份報告獲得獎金,取得最多獎金的國家依次是印度、突尼西亞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