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推出新型複合催化劑 有效提升MAB電池的充放電性能

2021-01-10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據外媒報導,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UNIST)能源與化學工程學院 Guntae Kim 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推出新型複合催化劑,有效提升MAB電池的充放電性能。他們將極薄的金屬氧化物薄膜沉積在鈣鈦礦催化劑表面,通過兩種催化劑之間自然形成的界面,提高新催化劑的整體性能和穩定性。

金屬空氣電池(MAB)具有儲能高、重量輕、價格低廉等優點,被視為重要的電動汽車潛在應用技術。最近,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UNIST)下屬的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新催化劑,可以提高 MAB 電池的性能,比如充放電效率。

MAB是最輕、最緊湊的電池之一,採用由純金屬製成的負極,如鋰、鋅、鎂和鋁,以及空氣正極,通過大氣中的氧氣與金屬發生反應來產生電流。目前,MAB 電池採用鉑等貴金屬作為催化劑,雖然催化效果較好,但是成本太高,使其商業化應用受到阻礙。與此同時,作為替代的鈣鈦礦催化劑,表現出良好的催化性能,但是激活率較低。

由於其高的理論能量密度,MAB被認為是下一代電動汽車的強大候選產品。當前存在的MAB將稀有且昂貴的金屬催化劑用於其空氣電極,例如鉑(Pt)。

這阻礙了其進一步商業化進入市場。作為替代方案,已經提出了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的鈣鈦礦催化劑,但是存在低的活化勢壘。

金教授通過結合兩種催化劑的新型複合催化劑解決了這一問題,每種催化劑在充放電反應中均表現出出色的性能。

在充電中表現良好的金屬催化劑(氧化鈷)沉積在錳基鈣鈦礦催化劑(LSM)頂部的非常薄的層上,後者在放電中表現良好。結果,當沉積過程重複20次時,兩種催化劑的協同作用變得最佳。

「在原子層沉積(ALD)過程的反覆沉積和氧化循環中,Mn陽離子從LSM 擴散到Co3O4中,因此,LSM-20-Co催化劑由LSM封裝而成,該LSM被自重構尖晶石中間層(Co3O4 / MnCo32O4 / LSM)。」

研究的第一作者Arim Seong(UNIST能源與化學工程組合MS / Ph.D。)說:「而且這增強了混合催化劑LSM-20-Co的催化活性,從而導致ORR和OER在鹼性溶液中具有出色的雙功能電化學性能。」

「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個研究在ALD過程中由原位陽離子擴散引起的自重構中間層的研究,目的是設計一種用於鹼性鋅-空氣電池的高效穩定的雙功能催化劑。」研究團隊。

金教授說:「我們的發現為高效電催化劑的自重構中間層提供了合理的設計策略。」 「因此,這項工作可以為鈣鈦礦材料金屬氧化物的合理設計策略提供見識。」

Kim 教授將兩種催化劑組合在一起,使其形成新型複合催化劑,解決這一問題。在充放電反應中,每種催化劑都表現出了優異的性能。充電性能良好的金屬催化劑(鈷氧化物),被沉積在非常薄的錳基鈣鈦礦催化劑(LSM)層體上,而 LSM 的放電性能很好。結果表明,當沉積過程重複20次時,兩種催化劑的協同效應達到最佳。

本項研究首席作者 Arim Seong 表示:" 在原子層沉積(ALD)過程中,經過反覆沉積和氧化循環,錳離子從 LSM 擴散到 Co3O4。因此,LSM 和自重建尖晶石夾層(Co3O4/MnCo32O4/LSM)構成 LSM-20- co 催化劑,從而增強 LSM-20-Co 混合催化劑的催化活性,使得 ORR 和 OER 在鹼性溶液中的雙功能電化學性能更優越。"

研究小組稱:" 據我們所知,本次研究首次涉及在 ALD 過程中由原位陽離子擴散形成的自重構中間層,為鹼性鋅空氣電池設計出高效穩定的雙功能催化劑。"

Kim 教授表示:" 我們的研究成果為高效電催化劑提供了自重構中間層的合理設計策略。因此,此項研究工作可為合理設計鈣鈦礦材料金屬氧化物提供參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InfoMat:原子尺度催化劑提升鋰硫電池多硫氧化還原動力學
    開發高能量密度的二次電池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鋰硫電池因其高達2600 Wh kg 1的理論能量密度而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硫正極的電化學過程動力學緩慢,多硫化物中間產物的溶解和穿梭導致正極活性物質流失和電池庫倫效率降低,嚴重地制約了鋰硫電池的實際性能。
  • 華南師範大學開發新型催化劑實現高性能鋰硫電池
    鋰硫電池因其理論能量密度高、成本低而受到廣泛關注。然而,在高硫負載條件下,多硫化物的穿梭導致催化轉化效率緩慢致使電池的容量快速衰減,嚴重阻礙了其實際應用。
  • IIT利用新型催化劑開發鋰空氣電池 充放電1200次仍保持初始性能
    據外媒報導,美國科學家使用磷化鉬(Mo3P)作為充放電反應催化劑,證明了鋰空氣電池可以具有更好的能量和穩定性能。在研究過程中,鋰和其他金屬空氣電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潛力而備受青睞,但效率低下和循環壽命較短已被證明是開發這項技術的棘手問題。利用催化劑來加速電極上的反應,被視為提高性能的一種方法。然而,尋找一種能同時加速充放電機制的材料則是另一項挑戰,以往報導的許多有效催化劑都依賴於價格昂貴的材料,如鉑和金。
  • 解決裡程焦慮,韓國研發新型鋁空氣電池
    該電池可大大提升純電動車行的續航能力,並可以通過換電方式,解決充電慢的問題。 日前據外媒報導稱,韓國蔚山國際科學技術研究所
  • 新型鋰空氣電池充放電750次仍能用
    新型鋰空氣電池充放電750次仍能用 2018-03-23 10:09 來源: 海外網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設計出一種新型鋰空氣電池,可在自然空氣環境下工作
  •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_鋰硫電池的應用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   鋰硫電池不同於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空氣電池之類的,它是正二八經的電池,和傳統電池原理最接近的電池,正極材料一般由硫和高導電性材料複合而成,這主要是因為硫本身不導電,如上圖中的黃點和黑點就是硫和碳的混合物,所以這就是說硫作為正極必須加導電劑,而且是高導電性的,這就降低了正極硫的能量密度(導電劑佔了重量但不產生能量);負極採用鋰片
  • 韓國研發新型鋁空氣電池 解決裡程焦慮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據日前外媒報導,韓國蔚山國際科學技術研究所(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鋁空氣電池。利用錳酸鹽銀納米材料作為鋁空氣電池的催化劑,可大大提升純電動車行的續航能力,並解決充電慢的問題。
  • 矽單質作為負極材料是電池充放電原理-電子發燒友網
    打開APP 矽單質作為負極材料是電池充放電原理 李倩 發表於 2018-04-16 14:14:03 碳材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負極材料,碳材料可以分為軟碳(可石墨化碳)、石墨、硬碳(無定型碳)三種,其充放電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為: 碳負極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能和優異的導電性,且鋰離子對其層間距並無明顯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衝和適應矽的體積膨脹,因此常被用來與矽進行複合。
  • 納米電池組成_納米電池充放電原理
    什麼是納米電池   納米即10^-9米,納米電池即用納米材料(如納米MnO2,LiMn2O4,Ni(OH)2等)製作的電池,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微觀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能(如量子尺寸效應,表面效應和隧道量子效應等。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報告:動力電池驅動,碳納米管需求迎來爆發
    傳統導電劑是炭黑顆 粒,而新型導電劑分別是 1 維或 2 維的碳管或石墨烯在電池電極中形成有效的線 或面導電網絡。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電子到活性材料的顆粒上的傳送,用石墨烯及 碳納米管新型導電劑可以直接從線或面內導通而不像傳統導電劑通過顆粒的點對 點傳導,導電效率極高,從而實現快速充放電,並對能量密度、循環使用壽命等 關鍵技術指標都有提升。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報告:動力電池驅動,碳納米管需求迎來爆發
    1.1、「線接觸」結構大幅提升導電性,長徑比是重要衡量指標 碳納米管憑藉優異的導電性,可應用於鋰電池導電劑領域。傳統導電劑是炭黑顆 粒,而新型導電劑分別是 1 維或 2 維的碳管或石墨烯在電池電極中形成有效的線 或面導電網絡。
  • 孫世剛團隊:一種新型高效酸性氧還原M/MN4複合活性位的構建
    (a) 合成路線;(b-f) M/MN4複合活性位的相關表徵;(g) Fe2Co2/FeN4複合活性位結構圖。在惰性氣氛保護下精確調控金屬摻雜量,實現了M-NPs在M-N-C基底上的均勻負載,M-NPs的尺寸小至幾納米。作為對比,通過加入EDTA可成功製備純單原子催化劑。結合同步輻射和球差電鏡表徵有效識別出M/MN4複合活性位(圖1)。
  • 科學網—新型催化劑攻克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難題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 通訊員範瓊)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路軍嶺、韋世強、楊金龍等所在的課題組密切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催化劑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t基催化劑研究進展
    採用 Pt 和過度金屬Ti、Cu、Ni、Co、W、Sn 等的合金作為ORR催化劑可提高燃料電池性能,同時減少Pt的用量,降低成本。合金種類以及合金化程度顯著影響Pt的電子結構,從而提高催化劑的分散性和活性。
  • 石墨烯提高燃料電池氧還原催化劑性能
    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具有高性能、高穩定性的無金屬催化劑。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Nanoscale上。  由於化石燃料的稀缺和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刺激了對能源轉換和儲能系統的研究,燃料電池因其顯著的能量密度和無環境汙染的優勢,在眾多的能量系統中脫穎而出。
  • 科學家研製新型二維納米材料電極 可讓電池快速充放電
    超級電容能夠比傳統電池更快速地實現充放電,但其無法存儲大量電能。
  • 新能源汽車電池展望:固態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
    1 固態鋰離子電池固態鋰離子電池從 20 世紀 50 年代就開始研究,但受當 時材料技術、製造技術限制,其電性能和安全性不能達到實用化要求。智能電子產品、電動汽車產業要求配套電池性能不斷提升,使固態鋰離子電池成為近年來研究的重點。固態鋰離子 電池安全性好、比能量高(可達400 Wh/kg 以上)、循環壽命長、 工作溫度範圍寬、電化學窗口寬(可達 5 V)。
  • 鋰電池新型材料有哪些?
    不斷提升鋰電池綜合性能是鋰電池發展的唯一方向,而要提升鋰電池性能的主要方法就是對鋰電池材料的不斷研發和創新,下面介紹關於可以提升鋰電池性能的新型材料基本情況。這種鋰電池新型材料優勢在於熵穩定,表現出更強的鋰儲存性能,改變了傳統鋰電池的組成元素,提升循環性能,還且可以減少電池正極中有毒和昂貴元素使用。
  • 韓國鋰空氣電池研究有成,重量輕、續航裡程更長達 1,000 公裡
    有別於傳統鋰離子電池,鋰空氣電池(lithium–air battery)的陰極材料是氧氣,具有重量輕、成本低優勢,也有相當不錯的儲電性能,而現在韓國科學家研發的鋰空氣電池,更身具優異的續航力,續航裡程高達 1,000 公裡,開車往返臺北跟高雄也不用充電。
  • 專家研發新型電解液:大幅提升鋰金屬電池性能
    本文轉自【快科技】;6月22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的一項新研究,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電池電解液技術如何提高鋰金屬電池的性能。鋰金屬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更輕,並且相同的重量下能夠帶來兩倍於鋰離子的能量。因此,鋰金屬電池是一項對電動汽車及其他設備更有前途的電池技術。但鋰枝晶生長是影響鋰金屬電池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根本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