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電池組成_納米電池充放電原理

2020-11-24 電子發燒友

納米電池組成_納米電池充放電原理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03 09:05:56

  什麼是納米電池

  納米即10^-9米,納米電池即用納米材料(如納米MnO2,LiMn2O4,Ni(OH)2等)製作的電池,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微觀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能(如量子尺寸效應,表面效應和隧道量子效應等。目前國內技術成熟的納米電池是納米活性碳纖維電池。

  納米電池由正負電極、電解質、聚合物隔離膜組成,納米電池的負極材料是納米化的天然石墨,納米電池的正極是納米化材料,採用由PP和PE複合的多層微孔膜作為隔離膜,並在電解質中加入導電的納米碳纖維。

  納米電池組成

  納米電池由正負電極、電解質、聚合物隔離膜組成,納米電池的負極材料是納米化的天然石墨,納米電池的正極是納米化材料,採用由PP和PE複合的多層微孔膜作為隔離膜,並在電解質中加入導電的納米碳纖維。電池的正極,由鋁箔與電池正極連接,中間是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極與負極隔開,由納米石墨組成的電池負極,由銅箔與電池的負極連接。電池的上下端之間是電池的電解質,電池由金屬外殼密閉封裝。

  納米電池充放電原理

  納米電池在充電時,正極中的Li+通過聚合物隔膜向負極遷移;在放電過程中,負極中的鋰離子Li+通過隔膜向正極遷移。利用嵌入/脫嵌過程,實現電池的反覆充放電。採用的是卷繞式,製成14500、18650、26650等型電池。用鋁箔收集正極電流並引出,用銅箔收集負極電流並引出。

  LINGTH凌世集團公司研發的納米電池通過特製的大球磨機及特殊工藝,將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納米化,使電極材料的粉末粒度從5微米降至150納米左右,降低了電池材料的體積,提高電池密度,電池的振實密度由1.2g/cm提高到2.4g/cm,從而提高電池的容量,並加入導電性良好的納米碳纖維,提高電池的充放電性能,使電池容量提高20%左右,充放電性能提高30%.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矽單質作為負極材料是電池充放電原理-電子發燒友網
    打開APP 矽單質作為負極材料是電池充放電原理 李倩 發表於 2018-04-16 14:14:03 電池蓋板是將裸電芯密封使之與外界隔絕的方殼電池頂蓋,每個方殼電池都由蓋板和殼體組成外殼,蓋板主要包括頂蓋片、正負極柱、防爆閥、翻轉片幾個部分。
  • 聆聽納米電池的華美樂章: 熱離子原子力顯微技術
    電化學應變也是如此,雖然對電池性能不利,卻打開納米尺度電化學的一扇窗口,讓人聽到納米電池的華美樂章。Science雜誌和知社學術圈上周就大幅度報導了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的納米電池,稱其可能改變世界。這一尺度是如此精細,小到幾個原子、幾個分子的細微運動,就可能改變一切。可是,我們怎麼樣才能在納米尺度,探測原子、分子如此細微的變化呢?無論是鋰電池還是燃料電池,都通過電化學反應產生電流,而這些化學反應的速率則決定著電池的充放電速率、功率、和老化速度。
  • 負載MnO納米顆粒的氮摻雜多孔碳用作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負極...
    可充電電池(如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已被廣泛應用於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中。目前,許多研究都致力於尋找合適的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MnO作為鋰離子電池潛在的負極材料,具有氧化還原電位低和理論容量高等優點。但與其他金屬氧化物類似,也具有耐久性低和導電性差的缺點。
  • 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納米氧化鎢基材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雖然目前主要使用石墨作為商業化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但是,納米氧化鎢基材料已經躋身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負極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鋰離子電池的整體性能,因為它的作用是,在充放電過程中,實現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充電時,鋰離子嵌入;放電時,鋰離子脫出。)。石墨和改性石墨是目前已經商用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_鋰硫電池的應用
    打開APP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_鋰硫電池的應用 發表於 2019-08-23 14:41:35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   鋰硫電池不同於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空氣電池之類的,它是正二八經的電池,和傳統電池原理最接近的電池,正極材料一般由硫和高導電性材料複合而成,這主要是因為硫本身不導電,如上圖中的黃點和黑點就是硫和碳的混合物,所以這就是說硫作為正極必須加導電劑,而且是高導電性的,這就降低了正極硫的能量密度(導電劑佔了重量但不產生能量);負極採用鋰片
  • 樓雄文教授AngewCo3O4納米顆粒鑲嵌的介孔碳納米盒用於鋰離子電池
    此外,將納米結構的活性材料與高導電性碳複合,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充放電過程中活性材料的體積變化和團聚,而且有利於提高電子/離子的傳輸效率。然而,如何將中空結構的過渡金屬氧化物活性材料均勻地限域在納米結構的高導電性碳材料中仍然是材料合成領域的一大挑戰。
  • 蘇州納米所高性能鋰二次電池研究獲進展
    然而,如單質硫與硫化鋰的不導電性、多硫化鋰中間產物的穿梭效應及充放電過程中體積的變化等問題,降低鋰硫電池的利用率,使得容量衰減迅速,阻礙其商業化。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躍鋼與藺洪振團隊分別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製備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選用原位光譜手段研究其相關作用機制。
  • 【能源】中空Co3O4納米顆粒鑲嵌的介孔碳納米盒用於鋰離子電池
    隨著可攜式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等產業的壯大發展,人們對高容量和優異倍率的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過渡金屬氧化物是一類價格低廉並具有較高理論比容量的材料,被認為是新一代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理想選擇。但是,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產生的較大體積變化、嚴重的團聚以及緩慢的離子/電荷傳輸導致較低的容量和差的循環穩定性,對其實際應用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報告:動力電池驅動,碳納米管需求迎來爆發
    傳統導電劑是炭黑顆 粒,而新型導電劑分別是 1 維或 2 維的碳管或石墨烯在電池電極中形成有效的線 或面導電網絡。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電子到活性材料的顆粒上的傳送,用石墨烯及 碳納米管新型導電劑可以直接從線或面內導通而不像傳統導電劑通過顆粒的點對 點傳導,導電效率極高,從而實現快速充放電,並對能量密度、循環使用壽命等 關鍵技術指標都有提升。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報告:動力電池驅動,碳納米管需求迎來爆發
    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電子到活性材料的顆粒上的傳送,用石墨烯及 碳納米管新型導電劑可以直接從線或面內導通而不像傳統導電劑通過顆粒的點對 點傳導,導電效率極高,從而實現快速充放電,並對能量密度、循環使用壽命等 關鍵技術指標都有提升。碳納米管的長徑比、碳純度是其影響導電性的兩個核心指標,直接決定了碳納米 管的產品性能。產品長徑比、碳純度越高對應的導電性越好。
  • 純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與市場研究
    圖(a)鉛酸電池的工作原理圖  圖(a)為鉛酸電池的工作原理圖。其主要通過化學反應來實現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轉換,從而實現儲能和放電。    圖(b)鎳氫電池的工作原理圖  圖(b)為鎳氫電池的工作原理圖。其主要也是通過化學反應來實現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轉換,從而實現儲能和放電。
  • 鋰硫電池實現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簡稱產綜研)2016年6月28日宣布,與筑波大學共同開發出了一種鋰硫電池,通過採用金屬有機骨架作為電池隔膜,實現了長期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據介紹,在1C的電流密度(恆流放電1小時後結束放電時的電流值)下進行1500次循環測試之後,這種鋰硫電池仍可保持高達900mAh/g的充電容量。
  • Small:原位TEM研究固態鋰硫電池在高溫下的充放電行為
    目前,學界對於鋰硫(Li-S)電池運行過程中硫化鋰的結構演變規律的研究還不充分。究竟是鋰的低電子電導率還是低離子電導率抑制了充電過程中硫化鋰的分解,目前還存在爭議。此外,硫化鋰的分解途徑也不清楚。這項工作實現了一種在高溫下原位觀測鋰硫電池鋰化行為的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In Situ TEM Observations of Discharging/Charging of Solid-Stat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t High Temperatures」為題發表在《Small》上。
  • 染料敏化納米DSSC太陽電池技術
    索比光伏網訊:摘要:介紹了染料敏化納米太陽能電池(DSSC電池)的結構和原理,對納米TiO2膜、敏化染料、電解質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並對其應用前景作出展望.關鍵詞:染料敏化;納米薄膜;太陽能電池1引言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其它能源所不可比擬的優點.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分布廣泛,價格低廉,使用安全,不會對環境構成任何汙染.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是利用太陽能的一種重要形式.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利用半導體光電化學電池替代常規固態光伏半導體太陽能電池來完成太陽能轉換的潛在經濟價值日益顯現
  • 石墨烯電池發明人是誰_石墨烯電池製作方法
    改進的放電速率意味著石墨烯電池具有更高的最大輸出功率。   石墨烯電池是一項新技術,仍在研究中。最佳的製造工藝還有待發現。在這一領域缺乏知識,同行評議的科學材料仍然稀缺。我們將試著用一個可以在科學文獻中找到的例子來解釋這個工作原理。   石墨烯電池是如何製造的?
  • TUBALL單壁碳納米管助力電池能量密度發展
    在電池電極中,單壁碳納米管替代炭黑、石墨烯和多壁碳納米管與傳統的導電添加劑如炭黑、石墨烯和多壁碳納米管相比,單壁碳納米管的濃度只要區區0.001%就可以增加導電性。在低速率系統,如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使用的鈷酸鋰(LCO)電池,已被證實在添加0.02-0.06%單壁碳納米管時,工作狀態良好。
  • 「圖書推薦」鋰離子電池用納米矽及矽碳負極材料
    在此基礎上,利用自組裝法製備了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及矽碳/石墨負極材料,分析其微觀結構和物化狀態,通過循環測試分析了電化學性能,並闡明矽烷偶聯劑對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微觀結構和電化學性能的影響。從微觀結構和物相變化角度論述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嵌脫鋰穩定性,闡明了納米矽顆粒與碳層的破壞、Li15Si4合金生長的電極電位以及對嵌脫鋰穩定性的影響。
  • 都知道石墨烯電池充電快持續用電時間長,但石墨烯電池的原理是什麼...
    例如摻雜的N、B原子可使石墨烯的結構發生形變(圖1),在50 mA/g倍率下充放電,容量為1540 mAh/g,且摻雜N、B 後的石墨烯材料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快速充放電,在快速充放電倍率為25A/g下,電池充滿時間為30s[2]。
  • Matter:首次揭示鉭基納米簇在鋰硫電池中對多硫化物催化轉化機理
    在電池充放電條件下的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光譜和理論計算,揭示了孔引導下的無定型結構和氧缺陷對於LPS催化轉化和固定的機理。所得電極材料在高硫載量(5.6 mg/cm2)和E/S=3.6 mL/g的低電解液用量(E/S:電解液/硫載量)下擁有5 mAh/cm2的高面積容量,且具有優異的倍率性能和能夠以0.029%的超低容量衰落率穩定循環1000圈。
  • 科學家研製新型二維納米材料電極 可讓電池快速充放電
    超級電容能夠比傳統電池更快速地實現充放電,但其無法存儲大量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