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中空Co3O4納米顆粒鑲嵌的介孔碳納米盒用於鋰離子電池

2021-01-21 X-MOL資訊

近期有讀者反映不能每天準時收到我們的推送,原因在於微信公眾號平臺新近改變了推送方式。為了避免類似情況,請為「X-MOL資訊」設置星標(具體操作見文末動圖),讀完文章,先點「贊」、後「在看」,保持互動熱度,就能及時收到每期推送啦。


隨著可攜式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等產業的壯大發展,人們對高容量和優異倍率的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過渡金屬氧化物是一類價格低廉並具有較高理論比容量的材料,被認為是新一代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理想選擇。但是,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產生的較大體積變化、嚴重的團聚以及緩慢的離子/電荷傳輸導致較低的容量和差的循環穩定性,對其實際應用產生了極大地影響。中空結構材料由於其能有效緩解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變化、充分暴露活性位點以及縮短離子擴散距離等優點而受到了廣泛關注。此外,將納米結構的活性材料與高導電性碳複合,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充放電過程中活性材料的體積變化和團聚,而且有利於提高電子/離子的傳輸效率。然而,如何將中空結構的過渡金屬氧化物活性材料均勻地限域在納米結構的高導電性碳材料中仍然是材料合成領域的一大挑戰。近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樓雄文教授課題組以ZIF-67納米立方塊為模板,通過刻蝕-熱解-氧化策略,合成了中空Co3O4納米顆粒鑲嵌的介孔碳納米盒(H-Co3O4@MCNBs),並將其用於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構築的H-Co3O4@MCNBs擁有獨特的結構和組成優勢,超小的中空Co3O4納米顆粒(小於20 nm)能有效緩解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變化,極大地縮短Li+的擴散距離,提供較大的活性組分與電解液的接觸面以利於快速的電子/離子傳輸;中空介孔碳納米盒能夠有效地緩解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因體積變化而引起的機械應力,提高整體結構穩定性,並且多孔結構能促進Li+的快速傳輸;超小的中空Co3O4納米顆粒均勻地鑲嵌於介孔碳納米盒壁中,使得Co3O4活性組分和導電碳有更良好的導電接觸,有利於Co3O4活性組分的電化學性能得到更充分利用。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H-Co3O4@MCNBs展現出高的比容量、優異的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循環穩定性。這一研究結果提供了一種製備高性能中空結構過渡金屬氧化物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新策略,為構建複合中空結構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圖1. H-Co3O4@MCNBs的合成過程:Ⅰ) 刻蝕;Ⅱ) 熱解;Ⅲ) 氧化。

圖2. 掃描和透射電鏡表徵:(a,b)、(c) TA-Co NBs的掃描、透射電鏡照片;(d)、(e-l) Co@MCNBs的掃描、透射電鏡照片和組成表徵。

圖3. H-Co3O4@MCNBs的形貌和組成表徵。

圖4. H-Co3O4@MCNBs的鋰離子電池性能評估。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文章第一作者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義博士,通訊作者為樓雄文教授、Deyan Luan博士。Co3O4 Hollow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Mesoporous Walls of Carbon Nanoboxes for Efficient Lithium StorageYi Huang, Yongjin Fang, Xue Feng Lu, Deyan Luan,* Xiong Wen (David) Lou*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08987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35053http://www.ntu.edu.sg/home/xwlou/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歡迎讀者朋友們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化學 • 材料 領域所有收錄期刊

相關焦點

  • 樓雄文教授AngewCo3O4納米顆粒鑲嵌的介孔碳納米盒用於鋰離子電池
    此外,將納米結構的活性材料與高導電性碳複合,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充放電過程中活性材料的體積變化和團聚,而且有利於提高電子/離子的傳輸效率。然而,如何將中空結構的過渡金屬氧化物活性材料均勻地限域在納米結構的高導電性碳材料中仍然是材料合成領域的一大挑戰。
  • 負極材料:中空管道結構的Co3-O4/CNT複合材料有效提高導電率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飛速發展,作為電動汽車關鍵技術之一的鋰離子電池在性能上也需要革新。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使用石墨作為負極材料,但是石墨的理論比容量只有372mAh/g,且倍率性能並不理想,在未來可能難以滿足高性能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要求。
  • 《納米快報》高介孔碳/硫石墨烯氣凝膠,穩定鋰硫電池約束基質
    【科學背景】具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1675 mAh g–1)和出色的能量密度(2600 Wh kg–1)的鋰硫(Li–S)電池已被廣泛認為是替代傳統鋰離子電池的有前途的替代能源存儲系統(LIB;石墨/ LiCoO2電極小於400 Wh kg-1)。Li-S電池除了具有高能量能力之外,還具有與LIB相比獨特的環保和廉價特性。
  • 負載MnO納米顆粒的氮摻雜多孔碳用作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負極...
    可充電電池(如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已被廣泛應用於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中。目前,許多研究都致力於尋找合適的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MnO作為鋰離子電池潛在的負極材料,具有氧化還原電位低和理論容量高等優點。但與其他金屬氧化物類似,也具有耐久性低和導電性差的缺點。
  • 將Co氧化成空心Co3O4負載於電紡納米纖維改善儲鋰性能
    鋰離子電池(LIBs)作為最有前途的可充電儲能設備之一,以其低成本、環保、長循環壽命、高能量密度等優點在可攜式電子產品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石墨基陽極材料以其優異的循環性能在商業上佔據主導地位,但其理論容量僅為372 mA h/g,限制了其大規模儲能應用。
  • 【復材資訊】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碳納米管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包括電子領域(電晶體、傳感器等)、生物醫療領域、航空航天(研究用太空飛行器鏡片、複合材料增強體、功能材料)、軍事領域(生化防護服和地雷、爆炸物探測器)、能源領域(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熱光伏設備)以及雷射器等。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 大連化物所:3D碳納米片中石墨烯封裝的氮化鐵,用於鋰離子電池
    成果簡介 具有高理論容量和出色電導率的金屬氮化物作為鋰離子電池(LIB)的高倍率陽極材料具有巨大的潛力,但會遭受嚴重的粉碎和電極的空氣不穩定性的困擾。本文中,開發一種合成幾層石墨烯封裝的過渡金屬氮化物(例如,鐵2N)限制在三維(3D)超薄碳納米片框架(表示為Fe)中的納米顆粒通過硝酸鐵促進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吹塑和隨後的原位氮化過程, 2N@CNFs中,作為LIB的高速率陽極。
  • 「圖書推薦」鋰離子電池用納米矽及矽碳負極材料
    目 錄1緒論1.1電池發展簡史1.2鋰離子電池的發展趨勢1.3鋰離子電池應用及市場參考文獻2鋰離子電池組成及矽基負極材料2.1鋰離子電池2.2納米矽製備常用方法2.3自組裝製備納米矽碳負極材料2.4納米矽基負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
  • 中山大學盧錫洪/江南大學劉天西《AM》:基於微-介孔碳-金屬網絡的超級電容器器件
    【交聯耦合的微-介孔碳-金屬網絡的製備】圖1a解釋了微-介孔碳-金屬網絡的合成過程。圖1b顯示均勻嵌入到N-STC網絡中的金屬納米顆粒直徑為5-20 nm。複合網絡的HRTEM(圖1c)、XRD(圖1d)、STEM(圖1e,f)以及EDXS(圖1g)數據皆表明金屬納米顆粒被錨定在了網絡中。
  • 擁有自發中空特性納米材料 可提升高能鋰電池的性能
    據外媒報導,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一種材料,可以使鋰離子電池在不犧牲電池壽命的情況下,擁有更多的能量。 該團隊發現銻晶體在充放電循環過程中會自發地、可逆地中空,這一備受期待的特性可以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促進更大的能量密度。
  • 鑲嵌型納米顆粒可引發對人畜共患冠狀病毒的交叉反應性免疫
    鑲嵌型納米顆粒可引發對人畜共患冠狀病毒的交叉反應性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5:23:43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Pamela J.
  • 超鋰離子電池會是能源存儲的下一個突破口嗎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研究人員聲稱,超鋰離子電池可以開發出適用於高級儲能的新型陰極。 如今,對清潔、廉價、能夠應對現代挑戰的新型能源存儲解決方案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我們需要它來幫助管理可再生能源在電網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難題,使非電網社區遠離柴油和化石燃料,並將那些目前無法獲得電力的社區連接起來。
  • 碳納米管來製造矽陽極鋰離子電池,開拓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使用
    據外媒報導,美國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碳納米管來製造帶有矽陽極的鋰離子電池。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發現克服了將矽用作陽極的許多障礙,開拓了鋰離子電池中電極材料的使用。 實驗得出,如果用矽陽極替代當今廣泛應用於商業電池中的石墨陽極,則有可能顯著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 然而,矽也存在問題,當它與鋰形成合金時,它會大幅度膨脹,有時膨脹高達400%,其膨脹會導致一系列性能的下降。
  • Nature Mater.重磅:鋰離子電池中的自旋極化電容
    該工作利用自主構建的原位磁性監測技術,基於自旋電子學理論揭示了過渡族金屬化合物Fe3O4的額外容量主要來源於過渡族金屬Fe納米顆粒表面的自旋極化電容,並證明這種空間電荷儲鋰電容廣泛存在於各種過渡族金屬化合物中,費米面處3d電子高電子態密度發揮關鍵作用。
  • Mo摻雜SnO2納米結構和Mo摻雜Sn/C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LIB)是當前主要儲能裝置的產品之一, 除了廣泛用於消費類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也有望為軍用電子和民用設備提供服務。錫基材料具有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等特點,作為高容量和長循環壽命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鋰離子電池矽負極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隨著移動電子產品、大規模儲能和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開發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高安全性的鋰離子及後鋰離子電池已成為當今儲能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焦點。發展高容量、高倍率、高穩定性的電極材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矽材料由於其豐富的儲量、極高的理論比容量等優勢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由於其巨大的體積變化效應和固有的低導電性,矽材料循環過程中容量衰減很快,難以應用於實際化電池中。
  • 樓雄文教授課題組:金屬原子摻雜的Co3O4多層納米片用於電催化產氧
    又通過溶熱反應轉化為中空Co3O4多層超薄納米片,使被摻雜金屬物質進入Co3O4的八面體的位置。文章發現,摻雜少量鐵原子的Co3O4材料可以大大增強對析氧反應的電催化活性。獲得的摻雜鐵的Co3O4多層納米片顯示出極好的電化學催化表現對於析氧反應,且在高電流密度下表現出極佳穩定性。
  • ...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高比能矽負極中的應用...
    隨著化石能源的不斷衰竭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加劇,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高效儲能技術的發展成為目前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眾多能量存儲技術中,鋰離子電池由於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自放電率低、無記憶效應和環境友好等優點,自1991 年Sony公司商品化以來在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 鋰化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高比能矽負極中的...
    隨著化石能源的不斷衰竭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加劇,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高效儲能技術的發展成為目前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眾多能量存儲技術中,鋰離子電池由於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自放電率低、無記憶效應和環境友好等優點,自1991 年Sony公司商品化以來在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 ChemCatChem:有序介孔碳膜內超小鈷摻雜二硫化鐵納米顆粒用於催化電解水制氫
    全球能源和環境危機加速了對可持續綠色能源技術的需求。氫能以其較高的熱值和可持續性而受到廣泛的研究。電解水製取氫氣是目前最重要的制氫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