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推薦」鋰離子電池用納米矽及矽碳負極材料

2020-10-13 礦冶園

冶金工業出版社

羅學濤,劉應寬,甘傳海 著

內容介紹

本書系統介紹電子束製備物理氣相沉積矽的機理,從數值模擬角度提出氬氣調控制備氣相沉積矽的技術,分析氣態矽遷移、沉積行為及氣相沉積矽的微觀結構,並通過研磨法製備納米矽氧化矽顆粒。在此基礎上,利用自組裝法製備了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及矽碳/石墨負極材料,分析其微觀結構和物化狀態,通過循環測試分析了電化學性能,並闡明矽烷偶聯劑對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微觀結構和電化學性能的影響。從微觀結構和物相變化角度論述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嵌脫鋰穩定性,闡明了納米矽顆粒與碳層的破壞、Li15Si4合金生長的電極電位以及對嵌脫鋰穩定性的影響。

本書可供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化學、能源材料與器件、應用化學等專業的科研人員及高校教師閱讀,可以作為新能源新材料及鋰離子電池企業技術人員引進或技術改造的參考資料,也可作有關專業研究生或大學生的參考書。

目 錄

1緒論

1.1電池發展簡史

1.2鋰離子電池的發展趨勢

1.3鋰離子電池應用及市場

參考文獻

2鋰離子電池組成及矽基負極材料

2.1鋰離子電池

2.2納米矽製備常用方法

2.3自組裝製備納米矽碳負極材料

2.4納米矽基負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

參考文獻

3納米矽碳負極材料製備常用方法

3.1引言

3.2化學合成法

3.3氣相沉積法

3.4自組裝法

參考文獻

4電子束蒸發製備物理氣相沉積矽

4.1引言

4.2納米矽的製備設備及工藝

4.3氬氣調控氣態矽遷移的數值模擬模型

4.4氣態矽遷移和凝固及氬氣調控規律

4.5物理氣相沉積矽收集裝置

參考文獻

5納米矽氧化矽顆粒的製備方法

5.1引言

5.2機械研磨製備納米矽基本原理

5.3矽納米顆粒的粒徑與微觀狀態

參考文獻

6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嵌/脫鋰過程中結構穩定性

6.1引言

6.2負極材料製備及半電池組裝

6.3鋰離子擴散過程的數值模擬方法

6.4納米矽碳負極材料的電學性能及結構穩定性

6.5納米矽碳負極材料電池容量衰減分析

參考文獻

7納米矽碳負極材料製備與電化學性能

7.1引言

7.2納米矽碳負極材料製備及半電池組裝

7.3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微觀結構及電學性能

7.4矽烷偶聯劑對納米矽碳負極電化學性能的影響

參考文獻

8納米矽碳/石墨負極材料製備與電化學性能

8.1引言

8.2納米矽碳/石墨負極材料製備及電池組裝

8.3納米矽碳/石墨負極材料微觀結構及電學性能

8.4納米矽碳/石墨負極材料在實際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相關焦點

  • 矽負極深度報告:負極矽碳,風語黎明
    語·矽碳負極科學研究進展淺述與性能前瞻在體現了優異容量同時,矽基負極材料在嵌鋰過程中也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本徵體積變化,影響循環壽命;另一方面矽基負極還面臨著和電解液接觸、反應,劣化電池性能的問題。矽基負極衍生出了單質矽-碳負極、矽氧化物-碳負極、低維矽材料、矽合金等技術路線,前兩者(籠統稱為矽碳負極)實用性較強。
  • 2020先進電池材料論壇前瞻⑧:矽碳負極與鋰金屬負極產業化「競賽」
    負極|矽碳|鋰金屬文章來源自:高工鋰電網2020-08-05 09:10:05 閱讀:300 在下一代高比能鋰離子電池開發中,矽碳負極和鋰金屬負極成為業內商業化應用研發的重點對象。現階段商業化石墨負極材料已經接近其理論比容量極限(372mAh/g),而矽理論比容量高達4200mAh/g,這意味著矽基材料商業化前景廣闊。
  • 為什麼說矽碳材料是最有潛力的鋰電池負極
    矽是目前人類至今為止發現的比容量(4200mAh/g)最高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是一種最有潛力的負極材料,但矽作為鋰電池負極應用也有一些瓶頸,第一個問題是矽在反應中會出現體積膨脹的問題。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可以證明嵌鋰和脫鋰都會引起體積變化,這個體積變化是320%。所以不論做成什麼樣的材料,微觀上,在矽的原子尺度或者納米尺度,它的膨脹是300%。
  • 矽基負極,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首選
    碳包覆氧化亞矽、納米矽碳商業化程度高矽基負極材料製備方法多,且較石墨的製備工藝更複雜,產品尚未達到標準化。目前,碳包覆氧化亞矽、納米矽碳是商業化程度最高的兩種矽基負極材料。量產企業有國內的貝特瑞、天目先導、杉杉等,海外的日本信越化學、大阪鈦業、日立化成、昭和電工和韓國大洲等。
  • 中日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市場現狀分析
    矽碳複合負極材料劣勢在於安全性及倍率性能較差的問題,兩相分離的合金化機理難以產生快速的鋰離子遷移通道,在大倍率充放電情況下必然會損失較大容量並且帶來安全隱患。同時Si基合金也存在成本過高問題,納米Si的價格極其昂貴,尤其是尺寸小於50nm的矽,這使得矽碳複合負極材料成本較高,日本一家企業的產品完全成本大概在50$/Kg左右。
  • 矽基負極應用穩步提升
    矽基負極,潛力巨大。 從不同負極材料性能對比來看,矽基負極質量/體積比容量巨大晶體矽理論質量比容量約4200mAh/g/g,而石墨僅為372 mAh/g/g,約是石墨的11倍。即使是氧化矽材料,其理論質量比容量也有2600 mAh/g/g,約為石墨的7倍。由此來看,矽基材料是最具希望的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 矽單質作為負極材料是電池充放電原理-電子發燒友網
    放電時鋰離子從晶格間脫出,又形成成了很大的間隙。 單獨使用矽晶體作為負極材料容易產生以下問題: 第一、在脫嵌這個過程中,矽晶體體積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這樣的體積效應極易造成矽負極材料從集流體上剝離下來,導致極片露箔引起電化學腐蝕和短路等現象,影響電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 矽基負極和鋰金屬負極製備研究進展
    【原創】【2020先進電池材料論壇】矽基負極和鋰金屬負極製備研究進展材料會議文章來源自:高工鋰電網2020-08-27 09:09:01 閱讀:8 矽基材料商業化前景廣闊,但由於矽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發生劇烈的體積收縮,體積的劇烈變化會導致內部機械機構失效,從而使得矽負極的循環壽命難達預期,因此尚未在鋰電池中大規模應用。
  • 解析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的現在和未來——負極篇
    上一篇給大家分享了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現狀以及未來可能的方向,篇幅有限,今天就接著給大家帶來負極材料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解析鋰離子正負極材料的現在和未來——正極篇】我們知道,無論從成本,壽命,能量密度,安全性來說負極對於鋰離子電池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早期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是使用鋰金屬負極的但是為什麼後來不用了呢?
  • 矽作為電池負極材料的飛躍:一種碳納米管/矽微球結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石墨,和鉛筆筆尖一樣的材料,長期以來一直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我們對電池要求的提高,石墨基電池已無法滿足我們對於電池性能的要求。因此研究人員將目光轉向了數字革命的核心材料——矽。
  • ...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高比能矽負極中的應用...
    FORNEY等首次報導了SLMP 在矽負極中的應用,預鋰化過程如圖4(2)所示,首先將SLMP分散到甲苯溶液(質量分數3%),向電極表面滴加適量的分散液後, 待甲苯蒸發,活化處理(100~300 PSI,30~60s),40~50 h後,SLMP中的金屬鋰嵌入了矽碳納米管複合負極,實現了預嵌鋰的效果。
  • 鋰化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高比能矽負極中的...
    FORNEY等首次報導了SLMP 在矽負極中的應用,預鋰化過程如圖4(2)所示,首先將SLMP分散到甲苯溶液(質量分數3%),向電極表面滴加適量的分散液後, 待甲苯蒸發,活化處理(100~300 PSI,30~60s),40~50 h後,SLMP中的金屬鋰嵌入了矽碳納米管複合負極,實現了預嵌鋰的效果。
  • 鋰離子電池新型負極材料的改進與研究
    本文著重介紹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金屬基(Sn基材料、Si基材料)、鈦酸鋰、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的性能、優缺點及改進方法,並對這些負極材料的應用作了進一步展望。  而負極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影響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見負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化學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研究較為廣泛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為金屬基(Sn基材料
  • 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納米氧化鎢基材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雖然目前主要使用石墨作為商業化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但是,納米氧化鎢基材料已經躋身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說到動力鋰離子電池,它可是當下能源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因為,與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等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具有較小的體積、較高的能量密度、無記憶效應、較長的使用壽命等特點,而且,它還具有環保特性,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同時,也會有很多人想到,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負極材料。
  • 寧波材料所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鋰離子電池與鉛酸、鎳鎘、鎳氫等電池相比,由於其較高的能量密度、較長的使用壽命、較小的體積、無記憶效應等特點,成為現今能源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件之一,其作為鋰離子的受體,在充放電過程中實現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因此,負極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整體性能。
  • 一文看懂矽負極的商業化進展
    2016年, Model 3的動力電池採用了矽碳的技術路線,這也引發了行業人士對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的激烈討論。具體而言, Model3在傳統的石墨負極材料中加入了10%的矽。 分析人士認為,為了有效控制矽的膨脹,Model3主要採取氧化亞矽與石墨材料進行複合的技術路線。
  • 乾貨| 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發展趨勢
    開發高電壓、高容量的正極新材料成為動力鋰離子電池比能量大幅度提升的主要途徑; 負極材料將繼續朝低成本、高比能量、高安全性的方向發展, 矽基負極材料將全面替代其他負極材料成為行業共識. 此外, 本文還對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負極材料等的選擇及匹配技術、動力電池安全性、電池製造工藝等的關鍵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 並提出了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究中應予以關注的基礎科學問題.
  • 鋰離子電池矽負極研究取得進展
    隨著移動電子產品、大規模儲能和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開發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高安全性的鋰離子及後鋰離子電池成為儲能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焦點。發展高容量、高倍率、高穩定性的電極材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鋰離子電池矽負極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隨著移動電子產品、大規模儲能和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開發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高安全性的鋰離子及後鋰離子電池已成為當今儲能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焦點。發展高容量、高倍率、高穩定性的電極材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矽材料由於其豐富的儲量、極高的理論比容量等優勢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由於其巨大的體積變化效應和固有的低導電性,矽材料循環過程中容量衰減很快,難以應用於實際化電池中。
  • 高鎳/矽碳18650鋰離子電池存儲衰降機理分析
    隨著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不斷提升,高鎳正極匹配矽碳負極已經成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的標準配置,但是高鎳材料材料對電解液的氧化性顯著增加,而矽碳負極體積變化的顯著增大,也造成負極界面的穩定性降低,因此相比於傳統的三元/石墨體系,高鎳/矽碳體系鋰離子電池在循環壽命衰降和存儲壽命衰降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