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先進電池材料論壇前瞻⑧:矽碳負極與鋰金屬負極產業化「競賽」

2020-08-05 高工鋰電網

負極|矽碳|鋰金屬文章來源自:高工鋰電網

2020-08-05 09:10:05 閱讀:300

在下一代高比能鋰離子電池開發中,矽碳負極和鋰金屬負極成為業內商業化應用研發的重點對象。

現階段商業化石墨負極材料已經接近其理論比容量極限(372mAh/g),而矽理論比容量高達4200mAh/g,這意味著矽基材料商業化前景廣闊。

目前,特斯拉Model 3使用的2170電池已經採用了矽碳的技術路線,在傳統的石墨負極材料中加入了10%的矽,使其比能量可達到300wh/kg。

因此目前主流電池企業和材料企業都將矽負極作為未來的主要研究課題。

然而,由於矽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發生劇烈的體積收縮,體積的劇烈變化會導致內部機械機構失效,從而使得矽負極的循環壽命難達預期,因此尚未在鋰電池中大規模應用。

高工鋰電獲悉,矽基負極改性主要包括納米化、氧化亞矽及碳包覆等三種手段形成矽碳複合材料,以此減小體積效應對矽顆粒及SEI膜破壞。

目前,業內也有一些電池企業、材料企業和科研院所在進行研究,改進矽基材料的性能。

目前全球針對矽基負極材料的專利數量已經逾萬,其中LG化學、三星、信越、村田、豐田、三菱、日立化成等日韓巨頭是主要的矽基負極材料技術專利申請單位。

在材料層面,包括貝特瑞、江西紫宸、中科星城、甚至斯諾、杉杉科技、正拓能源等企業都在積極推進矽碳負極的產業化。

在技術層面,為了減緩電池容量的衰減,補鋰技術成為了業內有效緩減高容量碳材料、合金負極以及轉換材料的首次不可逆損失的有效手段。

目前,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萬向一二三等電池企業都在探索預鋰化技術。

除了矽碳負極之外,鋰金屬負極也得到了業內的極大關注。

與矽負極相比,鋰金屬負極的容量為3860 mAh/g,並且具有優異的導電性,是一種理想的負極材料。

但是金屬鋰負極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產生鋰枝晶,鋰枝晶在生長過程中會不斷消耗電解液並導致金屬鋰的不可逆沉積,形成死鋰造成低庫倫效率。甚至還會刺穿隔膜導致電池內部短接,造成電池的熱失控引發燃燒爆炸。

為了克服這一障礙並將下一代電池推向市場,業內也在積極探索,主要通過材料改進優化提升材料性能。

日前,SKI宣布公司將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被稱為「鋰離子電池之父」的JohnB.Goodenough教授合作研發鋰金屬電池。雙方計劃開發一種新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系統,該系統將均勻地輸送鋰離子,同時過濾行駛中不需要的離子,並最終抑制樹突生長。

麻省固能(SES)建立了一整套的解決方式,包括鋰金屬負極材料、高濃度鋰鹽電解質材料。同時,SES通過硬體(材料和電芯設計)和軟體(鋰金屬電池管理系統)的結合,極大程度降低了鋰枝晶導致的安全問題。

總體來看,業內都在進行矽碳負極和鋰金屬負極的產業化研究,通過各種方式製備原材料,克服其目前存在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2020先進電池材料集群產業發展論壇將於8月26-27日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舉行,此次會議由深圳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主辦,深圳市清新電源研究院、高工鋰電、高工氫電聯合承辦。

屆時,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慈立傑教授將做題為「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矽碳和鋰金屬負極材料設計及製備研究」的演講,分享矽碳負極和鋰金屬負極的前沿信息。

慈立傑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鋰離子電池、鋰空氣電池;全固態電池;矽碳負極、金屬鋰負極保護、新型固態電解質材料、電化學催化劑材料的製備與應用等。

2020先進電池材料論壇前瞻⑧:矽碳負極與鋰金屬負極產業化「競賽」

相關焦點

  • 矽基負極和鋰金屬負極製備研究進展
    【原創】【2020先進電池材料論壇】矽基負極和鋰金屬負極製備研究進展材料會議文章來源自:高工鋰電網2020-08-27 09:09:01 閱讀:8 矽基材料商業化前景廣闊,但由於矽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發生劇烈的體積收縮,體積的劇烈變化會導致內部機械機構失效,從而使得矽負極的循環壽命難達預期,因此尚未在鋰電池中大規模應用。
  • 矽負極深度報告:負極矽碳,風語黎明
    語·矽碳負極科學研究進展淺述與性能前瞻在體現了優異容量同時,矽基負極材料在嵌鋰過程中也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本徵體積變化,影響循環壽命;另一方面矽基負極還面臨著和電解液接觸、反應,劣化電池性能的問題。矽基負極衍生出了單質矽-碳負極、矽氧化物-碳負極、低維矽材料、矽合金等技術路線,前兩者(籠統稱為矽碳負極)實用性較強。
  • 「圖書推薦」鋰離子電池用納米矽及矽碳負極材料
    在此基礎上,利用自組裝法製備了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及矽碳/石墨負極材料,分析其微觀結構和物化狀態,通過循環測試分析了電化學性能,並闡明矽烷偶聯劑對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微觀結構和電化學性能的影響。從微觀結構和物相變化角度論述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嵌脫鋰穩定性,闡明了納米矽顆粒與碳層的破壞、Li15Si4合金生長的電極電位以及對嵌脫鋰穩定性的影響。
  • 為什麼說矽碳材料是最有潛力的鋰電池負極
    矽是目前人類至今為止發現的比容量(4200mAh/g)最高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是一種最有潛力的負極材料,但矽作為鋰電池負極應用也有一些瓶頸,第一個問題是矽在反應中會出現體積膨脹的問題。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可以證明嵌鋰和脫鋰都會引起體積變化,這個體積變化是320%。所以不論做成什麼樣的材料,微觀上,在矽的原子尺度或者納米尺度,它的膨脹是300%。
  • 中日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市場現狀分析
    矽碳複合負極材料劣勢在於安全性及倍率性能較差的問題,兩相分離的合金化機理難以產生快速的鋰離子遷移通道,在大倍率充放電情況下必然會損失較大容量並且帶來安全隱患。同時Si基合金也存在成本過高問題,納米Si的價格極其昂貴,尤其是尺寸小於50nm的矽,這使得矽碳複合負極材料成本較高,日本一家企業的產品完全成本大概在50$/Kg左右。
  • 高比能電池金屬鋰負極材料獲重大突破
    中化新網訊 8月19日,記者從新餘市科技局獲悉,由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華東理工大學、浙江鋒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奉新贛鋒鋰業有限公司、宜春贛鋒鋰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高比能電池專用金屬鋰負極及核心原料成套設備技術與產業化
  • 中能鋰業:專注鋰金屬 備戰下一代電池負極材料
    目前,高純金屬鋰、電池級金屬鋰、一次鋰電池電極材料(包括鋰片、鋰帶、鋰繩、鋰鋁合金帶、鋰鎂合金帶等)、鋰合金材料(包括鋰鋁合金粉、鋰矽合金粉、鋰硼合金材料等)、二次鋰離子電池負極補鋰產品以及第三代鋰電池負極材料是中能鋰業的主要產品。其中,一次鋰電池電極材料已廣泛應用於鋰錳柱式電池、鋰亞柱式電池、鋰鐵電池、鋰錳扣式電池、熱電池等。
  • 矽基負極應用穩步提升
    : 1)炭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與無序碳等; 2)含碳化合物,包括B-C-N系化合物與C-Si-O系化合物(即矽基材料); 3)非炭材料,包括金屬氧化物、鋰-過渡金屬氧化物與鋰合金等。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70期:寧德時代市值超7000億 2020年1...
    寧波材料所高能量密度鋰電池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寧波材料所通過石墨烯與金屬鋰複合重構,實現了金屬鋰在石墨烯上的可控負載與高面積容量下鋰沉積穩定性的大幅提升,同時降低了循環過程中的體積膨脹,並緩解了「死鋰」層引起的傳質受阻。研究團隊在高安全性及耐高電壓電解液及其在鋰離子/鋰金屬電池中的應用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
  • 專訪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矽負極鋰電池走向產業化
    崔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矽負極鋰電池正快速走向產業化,預計10年內是鋰電池主流發展方向。  崔屹曾先後在中國科大、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2005年到斯坦福工作。他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納米技術提高電池的性能。
  • ...儲能|負極|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高禾投資研究中心|正極材料|鋰...
    分類按照電解質材料的選擇,固態電池可以分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種體系電解質。其中,聚合物電解質屬於有機電解質,氧化物與硫化物屬於無機陶瓷電解質;按照正負極材料的不同,固態電池還可以分為固態鋰離子電池(沿用當前鋰離子電池材料體系,如石墨+矽碳負極、三元正極)和固態鋰金屬電池(以金屬鋰為負極)。
  • 光大證券:預鋰化有望提振金屬鋰需求
    摘要 【光大證券:預鋰化有望提振金屬鋰需求】光大證券認為,隨著三元正極材料普及應用,以及特斯拉對於無鈷的不倦追求,促進超高鎳化進展,正極材料有了長足的提升。提高電池整體能量,開發新型負極材料迫在眉睫。
  • 電解液電池對金屬鋰負極的影響
    文/憑欄眺 金屬鋰負極的理論比容量為3860mAh/g,電位僅為-3.04V(vs標準氫電極),是一種理想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搭配高容量的正極材料,可以輕鬆實現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
  • 清華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鋰金屬負極骨架親鋰化學及材料設計領域的...
    隨著電動汽車、可攜式電子器件、智慧型手機、電動工具等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發展高能量密度的二次電池成為了當前社會的熱點需求之一。鋰金屬負極由於擁有高理論比容量(3860 mAh g-1)和低電極電位(相對標準氫電極-3.040 V)方面的優勢,是下一代高比能電池負極材料的理想選擇之一。但是,鋰金屬負極在實際應用時面臨著鋰枝晶生長和負極體積膨脹等難題。
  • 專訪:矽負極鋰電池快速走向產業化——訪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崔屹
    2016年,美國權威學術雜誌《科學》發表長篇通訊,專門介紹崔屹和他對矽負極鋰電池發展做出的開創性貢獻。崔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矽負極鋰電池正快速走向產業化,預計10年內是鋰電池主流發展方向。  崔屹曾先後在中國科大、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2005年到斯坦福工作。他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納米技術提高電池的性能。
  • 一文看懂矽負極的商業化進展
    晶體矽材料最大的優勢是容量高,在完全嵌鋰狀態下晶體矽材料的比容量可達4200mAh/g(Li4.4Si),達到石墨材料的10倍以上,甚至要比金屬鋰負極的容量(3860mAh/g)還要高,但是矽負極材料也存在嚴重的體積膨脹問題,在完全嵌鋰狀態下,Si負極的體積膨脹可達300%,這不僅僅會導致Si負極的顆粒破碎,還會破壞電極的導電網絡和粘接劑網絡,導致活性物質損失,從而嚴重影響矽負極材料的循環性能,這也成為了阻礙
  • 1000多家鋰電池產業鏈企業-中國寶安(貝特瑞):負極材料+正極材料+...
    版)》、《2018年中國100家鋰電池負極材料企業經營報告(2018版)》,對中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市場80多家企業的發展進行了統計分析(分公司/子公司與母公司按一家公司計算,若單獨計算有100多家)。
  • 鋰空氣電池金屬鋰負極的一種簡單有效的保護方法
    鋰空氣電池由於具有超高的理論能量密度而備受關注,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能量儲存體系。但是鋰空氣電池的實際應用還面臨著諸多障礙,電解液、空氣正極和金屬鋰負極都存在各自的問題。近十年來在研究者的努力下,鋰空氣電池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主要集中在空氣正極和電解液上,很少有對鋰空氣電池用的金屬鋰負極方面的研究工作。
  • 離子導通型隔膜提升金屬鋰負極性能
    金屬鋰的理論比容量可達3860mAh/g,電位僅為-3.04V(vs標準氫電極),是一種理想的負極材料,通過與高容量的正極搭配可以實現500Wh/kg以上的高能量密度。但是金屬鋰負極在沉積的過程中會產生金屬鋰枝晶,不僅會導致庫倫效率降低,嚴重的情況下枝晶過度生長還會造成正負極的短路,引起安全事故。
  • 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負極材料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
    【編者按】9月16日,2020年度中國鋰電池行業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正式出爐,來自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動力電池等領域的50家公司上榜;另外,2020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行業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以及2020年中國充電樁運營服務商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也已出爐,來自新能源乘用車、充電樁運營服務領域的20家企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