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FAST竣工 附近的貴州天文小鎮正在蛻變(圖集)

2021-01-20 觀察者網

隨著FAST最後一塊「鏡片」吊裝成功,全世界的目光一夜之間都聚焦在一個偏僻的黔南小鎮——克度鎮。世代生活在此的人們與之近在咫尺,卻未曾目睹這個龐然大物的真實面目。更未曾想過,他們原本習以為常的生活軌跡,會以這樣的方式被改變。新浪圖片8月31日以圖集的形式展現了這個蛻變中的天文小鎮。

FAST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於今年7月份成功吊裝,

口徑500米,有近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

2016年7月3日,全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反射面安裝工程宣告結束。FAST全名叫「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由4450塊反射面組成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在高處俯瞰時就像是一口銀色巨鍋,仿佛天外來物般地被人類「放」到了貴州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歷時近十年科學家的設計暢想和修建,FAST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所建造過的最雄偉的地面望遠鏡。

同一天,駐紮在貴州的天文科學家們為了慶祝FAST主體工程的完工舉行了一個小小的儀式。在科學家看來,這口斥巨資打造的「巨鍋」是一件窺視天空的神器,能夠在將來幫助人類觸摸到來自外太空傳來的微弱信號,也將會使人類與外星文明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

2014年7月24日,貴州黔南州平塘縣,鳥瞰群山環抱正在建設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項目,2007年7月項目正式立項,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

2015年11月21日,FAST核心部件「饋源艙」 進行首次升艙試驗,工程預研究歷時13年

克度鎮位於貴州省南端,隸屬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全鎮共有8個行政村,總人口不到三萬,村民以水稻和玉米種植為主,人均年收入不足8000元,略高於全縣水平。

由於交通相對閉塞,這裡的村民與外界接觸不多,對於這個突然出現的龐然大物,許多人顯得很好奇,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居住在五公裡的核心區內,需要搬遷至鎮上居住。2029戶,9110個村民要搬離這個已經居住了大半輩子的山村。

克度鎮馬鞍及塘邊鎮油菜坪建造了大批村民的安置房項目,用於安置遷出的村民

54歲的楊天明來自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2009年,他成為第一批因FAST項目遷出的村民

另一方面,項目建設也帶來了就業機會和勞動力需求,部分來自附近金科村的村民參與到路面修建和清理工作中,村民們上午8點開始工作,一直到下午6點結束。

FAST射電望遠鏡的主體工程臨近完成,工人正在清理路面沙石

每天都會有來客從貴陽通往克度鎮的大巴,經歷五個小時的顛簸來此。進入克度鎮前,就能聽到從不遠處兩片大型施工工地上傳來的轟鳴聲,幾百名工人在一個初見雛形的中心廣場上施工,兩座拔地而起的巨型建築在周圍低矮的農村民宅襯託下顯得格外另類。

這是平塘國際射電天文科普旅遊文化園,據公開規劃預計在今年九月份建成,其中將包括一個四星級旅遊度假酒店,遊渦星系廣場、中軸迎賓廣場、FAST訪客服務中心、天文體驗園、暗夜觀星園、天文教育園、天文時光村、萬國風情美食街、星空旅遊樂場等15個項目。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參與建設工作的當地工人乘車離開

如果不是FAST射電望遠鏡坐落於距離克度鎮5公裡外的大窩凼,這個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小鎮恐怕不會像今天那樣引發人們關注的目光。

早在幾年前,克度鎮就已經打出了建設國際天文小鎮的口號,儘管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大多不清楚射電望遠鏡能給國家天文科學事業帶來什麼貢獻,但有著敏銳嗅覺的村民已經開始一路小跑跟上旅遊業加速發展的步伐。

沿著克度鎮並不寬敞的主街行走,路兩邊的樓房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幾乎每家每戶都在擴建加高自家的樓房。

村民們用自己的積蓄和拆遷補償款在鎮上的新城陸續建起兩三層小樓,開啟新的生活

晚上九點剛過,54歲的李昌付與妻子坐在還未建設完成的樓房內,用自家釀的米酒招呼著幾個剛完成工作的建築工。

出生於金科村的他,1994年就來到克度鎮,以6000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塊位於主街東側,距離鎮子入口不到500米的地皮。之後的幾年時間裡,李昌付選擇了到廣西打工,直到去年他看到了克度鎮的發展潛力,決定把老房子拆除,用600萬元貸款建一棟總面積接近420平米的四層小樓。在他的改造計劃裡,小樓的底層用來做超市,其餘的三層則改造成一個旅遊酒店,年底開業。

去年李昌付與妻子在鎮上開了一家火鍋店

「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已經外出工作,另外一個去了哈爾濱上大學,孩子都自立了,今後我就打算經營自家的旅店和超市,以後這裡旅遊發展起來了我們村民也跟著沾光不是,掙錢的機會肯定不會少,你看看我這個酒店起個什麼名字好?」幾杯米酒下肚,李付昌黝黑的臉上也顯出一絲潮紅,夾雜著對未來的興奮與期望,分享著自己未來生活藍圖。而腳下這塊當初以6000元買下的地皮,現在已經賣到5000元一平米。

此時此刻,距離李付昌的小樓斜對面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是一座名為天文酒店的旅館,這個開張不到半年的旅館有29間客房,幾乎天天客滿,來此落腳的大多是外地來克度參與工程建設的承包商們,偶爾也會接待一些想一睹FAST天文望遠鏡真容的遊客,酒店前臺的牆壁上擺放了四個時鐘,除了北京外,紐約、倫敦和巴黎的時鐘並不轉動,酒店的老闆稱這樣布置也僅僅是為了給酒店增添一絲國際化氣息。但這並不妨礙酒店生意,頻繁住著來外的遊客和商人,有時甚至「爆滿」。

今年15歲的袁天慧來自克度鎮附近的航龍村,九月將上高中,為減輕家裡經濟負擔她來到天文酒店做前臺服務人員

由於通往觀景臺的山路還在維修,一些從貴陽自駕來到克度鎮的遊客未能如願

在距離克度鎮汽車站不到兩公裡的地方,一個新區正在崛起與老鎮中心相對濃鬱的生活氣息不同,這裡看不到太多的居民,有的只是尚未完工的工地和不斷從耳邊呼嘯而過的大卡車,向小鎮那頭正在修繕的一段道路源源不斷地輸送沙石和水泥,揚起的灰塵撲面而來,讓人猝不及防。

克度鎮本地居民駕駛著三輪板車運送建築材料

在FAST核心區搬遷安置辦公室正中央擺放著一個巨大的沙盤,在鎮政府未來的規劃裡,克度鎮將會擁有一個街區公園,一座大型商場和數個中高端商品房小區,地價也水漲船高,從幾年前的1000元每平方米到現在的5000元每平方米。與此同時,居住在克度鎮周邊的農民為了爭取更多的拆遷補償臨時修建起自建房,這些頂著藍色棚頂的自建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讓整個小鎮失去了往日的平靜,顯得雄心勃勃。

FAST核心區搬遷安置辦公室正中央擺放著一個巨大的沙盤

本地居民紛紛貼出賣房廣告,希望以高價賣出

深夜十一點,當克度鎮的人們逐漸睡去時,幾公裡外的文化園區施工工地上依然燈火通明,卡車和吊車不停地發出陣陣的轟鳴聲,仿佛在向外界宣告著一個天文小鎮的蛻變。(攝影/撰文 吳皓)

相關焦點

  • 中國一日丨「中國天眼」帶來旅遊熱,走進貴州大山的天文小鎮
    中國一日丨「中國天眼」帶來旅遊熱,走進貴州大山的天文小鎮 11月21日,一場時長12小時的超長全媒體直播啟幕,從7點到19點,見證中國不同地方的美好一日。
  • 中國天文學會第六屆青年天文論壇在平塘天文小鎮舉行
    5月11日至12日,中國天文學會第六屆青年天文論壇在平塘天文小鎮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這次借著這個機會和契機,來到平塘天文小鎮跟FAST相關專家和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然後看看將來在射電和光學這兩個波段上能不能有一個更深入的、深度的合作,將中國的天文事業再往前推進那麼一小步」。
  • 天文小鎮又添浪漫色彩 中國天眼星星兒童美術館開館
    近日,在世界矚目的中國天眼山腳,一座獨具特色的美術館——貴陽星星兒童美術館開館。形式多樣的兒童美術作品中,關於太空遨遊、星球大戰、宇宙時空、地球家園的描繪,不僅表現出兒童豐富浪漫的想像,也散發出濃鬱的貴州氣息,深深感染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
  • 美國「天眼」退役前坍塌,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值得注意的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若失去功能,那麼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領域的一些觀測,將只能依靠中國貴州的另一隻「大眼睛」,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從它1963年竣工到2016年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竣工之前的50多年裡,阿雷西博天文臺的305米射電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被用於射電天文學、大氣科學和雷達天文學三個主要研究領域。阿雷西博望遠鏡也是科幻片《超時空接觸》以及007電影《黃金眼》取景地。
  • 「天文小鎮」探秘
    2016年9月25日,FAST宣布落成啟用,這個中國最大的天文工程,從此開始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近日,本報記者來到克度鎮,看到「天眼」落成以後,克度鎮也一躍成為世人矚目的「天文小鎮」,慕名而來的研學行訪客越來越多,當地發展迎來嶄新機遇。
  • 一夜之間,美國望遠鏡塌了,全世界只剩中國貴州一隻「天眼」
    因此也就造成該天眼失去了原本的工作性能。」曾在人類天文探索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前段時間,中國嫦娥5號完成了月球之旅,美國方面希望中國和世界分享數據,繼美國失去天眼之後,不知道,美國人會不會在說出「恬不知恥」的話來。
  • 歷史今天|中國「天眼」工程竣工
    2016年9月25日(農曆2016年8月25日),中國「天眼」工程竣工。中國天眼中國「天眼」工程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又被形象的稱作中國「天眼」是由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中國科學家獨創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的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高靈敏度巨型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的視野有多遠?
  • 走進貴州深山看世界最大「天眼」:透視宇宙百億光年
    圖: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平塘宣傳部供圖)央廣網貴州9月22日消息(記者郭書瓊)歷經十幾年的籌備,五年半施工建設,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2016年9月25日在貴州平塘縣落成並投入使用。
  •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是由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中國科學家獨創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的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高靈敏度巨型射電望遠鏡。 中國「天眼」的視野有多遠?據專家介紹,哪怕是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中國「天眼」也有可能捕捉到,還可能發現高紅移的巨脈澤星系,實現銀河系外第一個甲醇超脈澤的觀測突破;用於搜尋識別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尋找地外文明等等。 中國「天眼」有多大? 沿著FAST的圈梁走了一圈用時43分鐘。「天眼」的「眼眶」是一圈鋼鐵結成的圈梁,登上圈梁往下看,巨大的天坑裡,星羅棋布地排列著一個個「網結」。
  • 什麼是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在哪裡
    什麼是中國天眼?竟然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天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2017年9月25日,「中國天眼」迎來了一周歲生日。  「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中國天眼』」。為呵護好「天眼」,貴州平塘縣多措並舉為其設了定多層「防護衣」。  2016年7月,為順利迎接「天眼」出生,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運行環境保護條例》,這是中國首部射電天文望遠鏡電磁寧靜區運行環境保護法規。
  • 美國阿雷西博天文臺一夜倒塌 天文探索領域或只靠「中國天眼」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若失去功能,那麼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領域,將只能依靠中國貴州的另一隻「大眼睛」,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發生坍塌。這一消息,也讓話題#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登上微博熱搜。「中國天眼」背後有哪些傳奇故事?運行至今獲得哪些世界成果?
  • 「中國天眼」工程師:搜尋外星人是FAST的終極目標之一
    現實中,中國建了一個類似「紅岸基地」的「中國天眼」——貴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
  • 「讀懂」中國天眼海量數據,貴州這個重點實驗室厲害了!
    11月18日,記者從貴州省射電天文數據處理重點實驗室獲悉,自2017年成立以來,該實驗室依託「中國天眼」(FAST)開展緻密天體的天文觀測、天文大數據處理與分析、緻密天體的理論研究等工作並取得積極成效。
  • 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塌了,全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FAST一隻「天眼」  據了解,美國的「天眼」在今年就發生了兩次事故,而且,兩次都是非常嚴重的電纜事故,帶來破壞結果非常嚴重,在電射望遠鏡周邊建設的接收設備的平臺,在事故當天發生了高處墜落,不僅如此,掉下來之後直接砸壞了反射盤的表面,可幸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天眼」的損失也很嚴重,目前只能重建了。
  • 一夜之間,美國望遠鏡塌了,全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導語:一夜之間,美國電射望遠鏡塌了,全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在天文領域進行探索了!大家猜一猜,美國的天文領域會不會又說:「希望中國和全世界分享數據」之類的話呢?就像美國NASA一樣的不要臉。阿雷西博望遠鏡曾經是世界之最,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孔望遠鏡,1963年建成,直徑305米,我們中國貴州的「大天眼」是500直徑!
  • 中國「天眼」能不能發現外星人?
    小夥伴們可知,眼下在貴州的一塊窪地裡,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正在建造這麼一臺望遠鏡,預計於今年9月竣工,它背負的一大重要使命正是在廣袤的宇宙中為人類尋找同伴。  這個被譽為中國「天眼」的望遠鏡的官方名稱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英文簡稱剛好是FAST,它建成後將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接收面積相當於近30個足球場大小。  FAST如何觀察外太空?它為何建在貴州山窪窪裡?它能不能發現外星人?
  • FAST中國天眼為何選址在貴州!精彩解析助力地理學習。
    中國天眼選擇在貴州高原地區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一.利用喀斯特地貌窪地的地勢,減少工程量;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暗河,排水條件好。二.地處高原,海拔高度較高,大氣層較薄,利於天眼接收地外電磁信號。三.地處深山,人口稀少,工農業發展產生的人為電磁波影響較小;空氣環境較好,空氣透明度高,利於天眼的觀測。
  • 中國天眼(FAST)之父——南仁東
    他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國家天文臺研究員,201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名單。南仁東先生還是我國天眼(FAST),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建造的發起者,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老人家在國內求學期間,先後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後來到日本國立天文臺深造,並任客座教授。直到1982年回國在北京天文臺工作並任副臺長。
  • 美國天眼倒塌,貴州FAST射電望遠鏡即將對全世界開放
    在這其中,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和中國貴州的FAST是性能最強大的,也被譽為地球的「兩隻眼睛」。但是去年12月1日,美國傳來了一個意外消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竟然一夜之間轟然坍塌,人類已經永遠失去了它。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天眼的地位無疑更加舉足輕重。
  •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盤點「中國天眼」壯觀瞬間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Aperture Spherical radio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