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FAST最後一塊「鏡片」吊裝成功,全世界的目光一夜之間都聚焦在一個偏僻的黔南小鎮——克度鎮。世代生活在此的人們與之近在咫尺,卻未曾目睹這個龐然大物的真實面目。更未曾想過,他們原本習以為常的生活軌跡,會以這樣的方式被改變。新浪圖片8月31日以圖集的形式展現了這個蛻變中的天文小鎮。
FAST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於今年7月份成功吊裝,
口徑500米,有近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
2016年7月3日,全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反射面安裝工程宣告結束。FAST全名叫「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由4450塊反射面組成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在高處俯瞰時就像是一口銀色巨鍋,仿佛天外來物般地被人類「放」到了貴州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歷時近十年科學家的設計暢想和修建,FAST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所建造過的最雄偉的地面望遠鏡。
同一天,駐紮在貴州的天文科學家們為了慶祝FAST主體工程的完工舉行了一個小小的儀式。在科學家看來,這口斥巨資打造的「巨鍋」是一件窺視天空的神器,能夠在將來幫助人類觸摸到來自外太空傳來的微弱信號,也將會使人類與外星文明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
2014年7月24日,貴州黔南州平塘縣,鳥瞰群山環抱正在建設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項目,2007年7月項目正式立項,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
2015年11月21日,FAST核心部件「饋源艙」 進行首次升艙試驗,工程預研究歷時13年
克度鎮位於貴州省南端,隸屬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全鎮共有8個行政村,總人口不到三萬,村民以水稻和玉米種植為主,人均年收入不足8000元,略高於全縣水平。
由於交通相對閉塞,這裡的村民與外界接觸不多,對於這個突然出現的龐然大物,許多人顯得很好奇,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居住在五公裡的核心區內,需要搬遷至鎮上居住。2029戶,9110個村民要搬離這個已經居住了大半輩子的山村。
克度鎮馬鞍及塘邊鎮油菜坪建造了大批村民的安置房項目,用於安置遷出的村民
54歲的楊天明來自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2009年,他成為第一批因FAST項目遷出的村民
另一方面,項目建設也帶來了就業機會和勞動力需求,部分來自附近金科村的村民參與到路面修建和清理工作中,村民們上午8點開始工作,一直到下午6點結束。
FAST射電望遠鏡的主體工程臨近完成,工人正在清理路面沙石
每天都會有來客從貴陽通往克度鎮的大巴,經歷五個小時的顛簸來此。進入克度鎮前,就能聽到從不遠處兩片大型施工工地上傳來的轟鳴聲,幾百名工人在一個初見雛形的中心廣場上施工,兩座拔地而起的巨型建築在周圍低矮的農村民宅襯託下顯得格外另類。
這是平塘國際射電天文科普旅遊文化園,據公開規劃預計在今年九月份建成,其中將包括一個四星級旅遊度假酒店,遊渦星系廣場、中軸迎賓廣場、FAST訪客服務中心、天文體驗園、暗夜觀星園、天文教育園、天文時光村、萬國風情美食街、星空旅遊樂場等15個項目。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參與建設工作的當地工人乘車離開
如果不是FAST射電望遠鏡坐落於距離克度鎮5公裡外的大窩凼,這個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小鎮恐怕不會像今天那樣引發人們關注的目光。
早在幾年前,克度鎮就已經打出了建設國際天文小鎮的口號,儘管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大多不清楚射電望遠鏡能給國家天文科學事業帶來什麼貢獻,但有著敏銳嗅覺的村民已經開始一路小跑跟上旅遊業加速發展的步伐。
沿著克度鎮並不寬敞的主街行走,路兩邊的樓房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幾乎每家每戶都在擴建加高自家的樓房。
村民們用自己的積蓄和拆遷補償款在鎮上的新城陸續建起兩三層小樓,開啟新的生活
晚上九點剛過,54歲的李昌付與妻子坐在還未建設完成的樓房內,用自家釀的米酒招呼著幾個剛完成工作的建築工。
出生於金科村的他,1994年就來到克度鎮,以6000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塊位於主街東側,距離鎮子入口不到500米的地皮。之後的幾年時間裡,李昌付選擇了到廣西打工,直到去年他看到了克度鎮的發展潛力,決定把老房子拆除,用600萬元貸款建一棟總面積接近420平米的四層小樓。在他的改造計劃裡,小樓的底層用來做超市,其餘的三層則改造成一個旅遊酒店,年底開業。
去年李昌付與妻子在鎮上開了一家火鍋店
「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已經外出工作,另外一個去了哈爾濱上大學,孩子都自立了,今後我就打算經營自家的旅店和超市,以後這裡旅遊發展起來了我們村民也跟著沾光不是,掙錢的機會肯定不會少,你看看我這個酒店起個什麼名字好?」幾杯米酒下肚,李付昌黝黑的臉上也顯出一絲潮紅,夾雜著對未來的興奮與期望,分享著自己未來生活藍圖。而腳下這塊當初以6000元買下的地皮,現在已經賣到5000元一平米。
此時此刻,距離李付昌的小樓斜對面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是一座名為天文酒店的旅館,這個開張不到半年的旅館有29間客房,幾乎天天客滿,來此落腳的大多是外地來克度參與工程建設的承包商們,偶爾也會接待一些想一睹FAST天文望遠鏡真容的遊客,酒店前臺的牆壁上擺放了四個時鐘,除了北京外,紐約、倫敦和巴黎的時鐘並不轉動,酒店的老闆稱這樣布置也僅僅是為了給酒店增添一絲國際化氣息。但這並不妨礙酒店生意,頻繁住著來外的遊客和商人,有時甚至「爆滿」。
今年15歲的袁天慧來自克度鎮附近的航龍村,九月將上高中,為減輕家裡經濟負擔她來到天文酒店做前臺服務人員
由於通往觀景臺的山路還在維修,一些從貴陽自駕來到克度鎮的遊客未能如願
在距離克度鎮汽車站不到兩公裡的地方,一個新區正在崛起。與老鎮中心相對濃鬱的生活氣息不同,這裡看不到太多的居民,有的只是尚未完工的工地和不斷從耳邊呼嘯而過的大卡車,向小鎮那頭正在修繕的一段道路源源不斷地輸送沙石和水泥,揚起的灰塵撲面而來,讓人猝不及防。
克度鎮本地居民駕駛著三輪板車運送建築材料
在FAST核心區搬遷安置辦公室正中央擺放著一個巨大的沙盤,在鎮政府未來的規劃裡,克度鎮將會擁有一個街區公園,一座大型商場和數個中高端商品房小區,地價也水漲船高,從幾年前的1000元每平方米到現在的5000元每平方米。與此同時,居住在克度鎮周邊的農民為了爭取更多的拆遷補償臨時修建起自建房,這些頂著藍色棚頂的自建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讓整個小鎮失去了往日的平靜,顯得雄心勃勃。
FAST核心區搬遷安置辦公室正中央擺放著一個巨大的沙盤
本地居民紛紛貼出賣房廣告,希望以高價賣出
深夜十一點,當克度鎮的人們逐漸睡去時,幾公裡外的文化園區施工工地上依然燈火通明,卡車和吊車不停地發出陣陣的轟鳴聲,仿佛在向外界宣告著一個天文小鎮的蛻變。(攝影/撰文 吳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