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中國刻蝕機巨頭,擁有2369件專利,營收僅21億卻是國之利器

2020-11-25 騰訊網

在晶片製造過程中,需要用到繁多的半導體設備,而光刻機、刻蝕機與薄膜沉積設備是最為關鍵的三大設備。在光刻機完成將掩膜上的電路結構複製至矽片上這一步驟後,便輪到刻蝕機大顯身手。刻蝕機將進一步雕刻出矽片上電路結構的溝槽與接觸點。

目前,刻蝕機是我國最有優勢的半導體設備,這離不開中微半導體、北方華創等刻蝕機企業的努力。如今,工藝節點已來到5nm的中微半導體,是我國刻蝕機領域的領軍者,是我國唯一驗證通過14nm及以下先進位程的刻蝕機廠商。而北方華創的表現也不容小視。

憑藉著2369項的累計專利授權量,北方華創正逐漸形成技術優勢。2019年,北方華創拿出總營收的30%用作研發支出,可見其對研發的重視。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在七星電子與北方微電子的重組下,北方華創誕生,並成為我國產品線最全面的電子工藝裝備供應商。

北方華創在矽刻蝕機方面領先,已能實現28nm矽刻蝕機的生產。而且,北方華創的14nm刻蝕機也進入小範圍試產階段,正逐步縮小著與海外企業間的差距。在不久前2020 SEMICON CHINA展覽會上,北方華創更是展示了最新的12英寸NMC612G金屬刻蝕機,填補了我國空白,引得不少的注意。

近兩年來,我國集成電路裝備產業進入了高速增長時期,北方華創設備的銷量也由此水漲船高,不斷創造營收新高。2019年全年,北方華創營收增長至40.58億元,其中31.91億元的營收由電子工藝裝備業務貢獻。即算是在今年上半年,北方華創也沒有停住增長趨勢

在今年上半年,北方華創實現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21.7億與1.8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實現31.57%與43.18%的大幅增長。其中,電子工藝裝備業務的增長速度最快,有效推動了業績的增長。北方華創已經成為我國集成電路高端工藝裝備的領頭羊,表現優秀。

高端集成電路裝備已經成為了國之利器,而不斷精進自身工藝的北方華創,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自主可控做出了一份貢獻。據悉,我國刻蝕設備生產需求將達到20.08億美元,發展前景令人看好。未來,北方華創將有怎樣的作為,令人期待。

文/BU 審核/有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國產刻蝕機的「突圍」之路
    按照被刻蝕材料劃分,等離子體刻蝕機分為矽刻蝕機、介質刻蝕機和金屬刻蝕機;其中,介質刻蝕與矽刻蝕機分別佔比49%以及48%,金屬刻蝕僅佔3%(數據來源:《半導體系列深度報告:刻蝕設備:最優質半導體設備賽道,技術政策需求多棲驅動》)。
  • 6旬老人回國創業,從65nm到5nm耗時11年,締造中國唯一刻蝕機巨頭
    同光刻機一樣,刻蝕機對精度的要求極其嚴苛,其鑽頭僅有一根髮絲的寬度,卻要完成數以億計的打孔任務。令人驕傲的是,難度如此高的刻蝕機已被我國半導體巨頭——中微半導體所攻克。說到中微半導體,就不得不提創始人尹志堯。
  • 「北境之王」:中國半導體設備領域最「全面型選手」|獨立研報
    其中,刻蝕機領域頂尖公司每年的研發費用在100億左右。而且在投入巨資研發的同時,公司要保持盈利,這就要求營收要達到一定水平。市場就那麼大(註:除光刻機外的晶圓製造市場接近2800億),幾乎容不下幾家公司。可以這麼說,能生存下來的,那都是行業裡的大Boss。
  • 中國機器人巨頭,年營收35億,力壓新松機器人
    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為57.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70億元,蟬聯全球首位。不過,在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廣泛的汽車行業,有八成以上的機器人為外國品牌。這也就意味著,國產機器人品牌在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隨著國內對機器人行業的愈發重視,近年來我國誕生了不少優秀的機器人企業,比如新松機器人、新時達機器人等。
  • 中國光學巨頭突破壁壘,背靠華為、小米,首次量產1億像素鏡頭
    而得益於華為、小米的穩定發展,相關產業鏈也受益良多,例如背靠華為、小米,成長為中國光學巨頭的歐菲光。 據了解,歐菲光於2002年8月運營,專注於光學產品的研發、設計和製造,是國內光學領域的龍頭企業,擁有華為
  • 蘋果申請環繞式顯示屏手機專利;中國IC設計企業今年營收將超3500...
    3 【蘋果申請環繞式顯示屏iPhone專利:機身無任何接口】 美國專利和商標局周二授予了蘋果兩項專利,專利暗示未來的 iPhone 最終可能會被無縫玻璃完全覆蓋,並且機身無任何接口,甚至可能會有一個環繞式顯示屏。
  • 千億妖股北方華創,集齊10多個概念的A股神獸,市場份額僅0.3%
    對此,北方華創董事長趙晉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面對數字時代帶來的紅利,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在加強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積極與客戶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全面支撐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國產化需求。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刻蝕機走在國產替代前列
    2018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為 645 億美元,僅四家晶圓廠(臺積電,三星,海力士,美光)的採購額就接近 450 億美元,半導體設備的客戶集中度極高。依照產業經濟學的一般規律,下遊客戶集中度越高,行業的定價權越弱,然而半導體設備卻打破了這個規律。
  • 大國重器之國產刻蝕機:中國晶片燎原火 - 刻蝕機,半導體,中微...
    在此前IT之家《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一文中,有網友表示除了光刻機,對刻蝕機也比較感興趣。今天汐元就和大家講一講刻蝕機的那些事吧。在開始之前先統一一下名稱,「刻蝕機」和「蝕刻機」都是正確的叫法。
  • 中國光伏企業專利排行榜
    15天前,韓國光伏組件製造巨頭韓華發起的與晶科能源、隆基股份的專利之戰,最終調查結果出爐:2020年6月3日(美國時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337-TA-1151案最終調查結果,裁定:隆基與晶科產品不侵犯韓華Q-Cells專利權,未違反337條款,終止調查。(註:2019年全球組件出貨量中韓華位列第七、晶科能源位列第一、隆基位列第五。)
  • 拆解小米:2000億營收的年輕巨頭
    原標題:拆解小米:2000億營收的年輕巨頭   2020年4月6日,是小米十周年的日子。
  • 中國平安位列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榜首
    網易湖南訊 (通訊員 鄧育珍)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下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0.91萬件)和日本(0.27萬件),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1074件)、飛利浦
  • 又一中國半導體巨頭崛起,5nm刻蝕機到來,再次領先世界
    不過就在今年的年初,中國率先製造出了與光刻機配套的5nm刻蝕機,佔領了全球5nm刻蝕機的制高點。這次的突破也意味著中國在刻蝕機領域達到了全球領先,而做到這一步的企業就是中微電子。,很快就可以投資量產,到時候中國也將成為半導體一大巨頭。
  • 大國重器之國產刻蝕機:中國晶片燎原火
    在此前IT之家《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一文中,有網友表示除了光刻機,對刻蝕機也比較感興趣。 比如我們想在牆上刻出「IT之家」四個字,我們不是直接操起刀子就刻,而是先在牆上用筆描出「IT之家」的圖案。這一步,是光刻。
  • 晶片刻蝕機生產企業調研
    中興通訊被美國禁運晶片事件爆發之後,中國在晶片全產業鏈上的一些弱點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出來,比如在光刻機與EDA工具上,中國本土企業幾乎是一片空白。但是,中國在整個產業鏈中,並不是沒有亮點。其中,在晶片刻蝕機的國產化上,中國企業已經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以中微半導體為代表的中國本土企業,在全球刻蝕機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 美國家電巨頭在中國落敗:營收差格力美的2000億,淨利潤暴跌602%
    而日本、歐美品牌,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像夏普、東芝電視已被中國企業收購,通用電氣更是將旗下家電業務拋售,退出市場競爭。即便存活下來的品牌,在中國市場也是「水土不服」,這其中就包括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Whirlpool)。
  • 中微突破了「卡脖子」技術,讓「上海製造」躋身刻蝕機國際第一梯隊
    在潔淨室門外,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看到身穿白色工作服、戴著白帽子和口罩的研發人員,正在測試一臺大型設備,它就是全球屈指可數的5納米刻蝕機。只見一片片300毫米大矽片被機械手抓起,放入真空反應腔內,開始了它們的刻蝕之旅。「多種氣體會進入真空反應腔,經過化學反應變成等離子氣體,隨即產生帶電粒子和自由基,與矽片發生化學物理反應。」
  • 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平安集團專利數居全球第一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席韶陽 通訊員 王筱)2020年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
  • iPhone XS裡的A12晶片,是用這家中國企業的刻蝕設備造出來的
    在晶片製造中重要性僅次於光刻機的刻蝕機領域,中國有一家企業,技術不僅不落後,還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它就是我們之前提過的中微半導體。但尹志堯他們僅用了 3 年時間,就為中國填補了等離子體刻蝕機的空白,並進入國際先進的生產線。怎麼做到的呢?一方面,與他回國的 15 人,都是在應用材料、科林研發等,有二三十年半導體設備研發製造經驗的資深工程師,全是行業領軍的人物,知道下一代設備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