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望遠鏡能讓我們看到宇宙第一顆恆星的光?

2020-07-17 牧夫天文
什麼樣的望遠鏡能讓我們看到宇宙第一顆恆星的光?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翻譯:田程偲

校對:牧夫校對組

編排:陶邦惠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原文連結: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46888/what-telescope-will-be-needed-to-see-the-first-stars-in-the-universe-the-ultimately-large-telescope/

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隱藏在黑暗中。嚴重的紅移現象使它們很難被觀測到。我們對它們是如此好奇,但就連預計明年發射的最強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也無法看到那麼遙遠的宇宙。想要一探宇宙深處初代恆星的奧秘,我們需要一個更大的望遠鏡——終極大望遠鏡(ULT)。

什麼樣的望遠鏡能讓我們看到宇宙第一顆恆星的光?

初代恆星藝術想像圖

Credit: Public Domain

目前ULT還只是一個概念。現有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無疑能向我們展示許多有關早期宇宙的信息,但我們仍希望將來能擁有更強大的望遠鏡。

無限的好奇心驅使著我們建造ULT。我們想更多地了解宇宙早期以及生活在那裡的恆星。Anna Schauer等作者在一篇名為「ULT——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設施來探測星族III恆星(Population III stars)?」的論文中描述了ULT的概念、必要性以及其工作原理。該論文可在arxiv.org網站上找到(https://arxiv.org/abs/2007.02946)。

紅外望遠鏡可以看到遙遠的過去。例如詹姆斯·韋伯(James Webb)通過近紅外(NIR)觀測可以看到初代星系發出的紅移光。但是它無法再進一步看到當宇宙還沒有星系只有恆星時發出的光。因此,我們需要ULT。由於第一批恆星幾乎不含金屬元素,它們的形成和演化與一般恆星不太相同。研究人員認為它們比後代恆星更龐大,質量是太陽的數百倍。

什麼樣的望遠鏡能讓我們看到宇宙第一顆恆星的光?

位於美國休斯頓太空中心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Credit: NASA/JSC

用JWST尋找初代恆星有很大的局限性,作者表示:「即使有了新的『JWST』,第一代恆星對於我們仍遙不可及,因為它們誕生於小型迷你暈中,因其發出的光太微弱,即使是最長的曝光時間也無法檢測到。」

因此,人們提出了ULT這一概念。ULT需要安裝直徑100米的反射鏡。考慮到目前在建的最大光學望遠鏡——歐洲極大望遠鏡(EELT)鏡面直徑也只有39.3米,100米的ULT無疑是非常巨大的。EELT已經達到了我們的工程極限,因此短時間內,建造ULT是不現實的,但是論文作者表示:「雖然目前看來100 米挑戰性很大,但30年後出現成熟的技術是可能的。」

巨大的鏡面並不是ULT唯一特點,在作者看來,這個龐然大物將被安置在月球之上。月球是ULT唯一真正可行的位置。它不可能像JWST一樣被發射到太空中並停留在環拉格朗日點軌道上。它也不適合建立在地球上,因為地球上的大氣層會干擾觀測。

什麼樣的望遠鏡能讓我們看到宇宙第一顆恆星的光?

來自NASA「月球偵察軌道器」的新交互式像素圖覆蓋了北緯60至90度的月球北極,解析度為每個像素6-1 / 2英尺(2米)。

Credit: NASA/GSFC/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作者設想ULT落座於地勢平坦的月球南北極,始終指向天頂,並且建設在永久有陰影的月球隕石坑內,但即使這樣仍需要將其低溫冷卻。早期關於月球鏡的想法是液體鏡,但新論文沒有提及它。

它的目標區域將受到月球進動的限制,並且曝光可能需要長達幾天的時間。通過添加某種類型的追蹤工具(例如移動的主要對焦平臺)或許可以延長曝光時間。

因為目前尚無建造這種望遠鏡的計劃,所以本文並沒有涉及很多技術細節。如果將來某一天ULT真的被製造出來了(我們對此很有信心),它在月球上應該不會太過於孤單。實際上,對於某些類型的望遠鏡,尤其是射電望遠鏡,月球才是理想的位置。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宣布資助一項研究月球遠端的射電望遠鏡工作,臨時命名為「月球環形山射電望遠鏡(LCRT)」,顧名思義,它將建設在合適環形山的隕石坑內。

什麼樣的望遠鏡能讓我們看到宇宙第一顆恆星的光?

LCRT設想圖

Credit: Saptarshi Bandyopadhyay

關於月球望遠鏡的想法可以追溯到阿波羅時代。1972年4月21日,「阿波羅16號」在月球上著陸時,它攜帶的紫外線望遠鏡拍攝了178張宇宙圖像。

什麼樣的望遠鏡能讓我們看到宇宙第一顆恆星的光?

「阿波羅16號」太空人John Young在真空中敬禮,紫外線望遠鏡在它身後著陸器的陰影裡。

Credit: By NASA Charles M. Duke Jr. – Great Images in NASA Description, Public Domain

中國近期把望遠鏡送往了月球。2013年, 「嫦娥三號」著陸器搭載遙控望遠鏡登月。2019年,「嫦娥四號」著陸器再次將小型射電望遠鏡帶到了月球。

儘管這些小型望遠鏡很有趣,並且「阿波羅16號」望遠鏡是太空歷史中一個重要部分,但ULT與它們並不在同一討論範疇內。

若有朝一日直徑100米主鏡的ULT真的得以實現,那將是人類歷史中最輝煌的工程成就之一,它將幫助我們窺探宇宙最深處初代恆星的秘密。

責任編輯:郭皓存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什麼樣的望遠鏡能讓我們看到宇宙第一顆恆星的光?

NEOWISE(C / 2020 F3)彗星的長尾

來源及版權:Petr Horalek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的第一顆恆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當我們看向越來越遠的距離時,我們也在回顧時間,而且由於宇宙大爆炸發生在一個有限的時間之前(大約138億年),我們能看到的距離有一個極限,且仍然能看到星星。那麼一定有一段時間之前宇宙裡沒有恆星,在那之後第一顆恆星出現在了宇宙。那是什麼時候呢? 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了解答案。
  • 科學家的夢想:觀測到宇宙第一顆恆星!真的能實現嗎?
    作為一名天文學家,相信這是大多數人的夢想:那就是希望看到宇宙中最早的恆星和星系!但是,真的很難!當你所觀測的天體目標是一些簡單而明亮的存在時,很簡單,把你的望遠鏡對準它,然後等著大量的光子湧進來,進而觀測到。但是,當你試圖研究宇宙中出現的第一批恆星。它們離我們太遠,太暗,無法用望遠鏡直接觀測。
  • 假如我們有足夠強大的望遠鏡,能看到宇宙誕生的起點嗎?
    不過後來由於中性氫和氦原子大量形成,瀰漫在空間內,宇宙又進入了長達數億年的「黑暗時期」,直到第一縷星光出現,電離了星際空間中的中性原子,才再次照亮了宇宙。此後恆星和星系陸續形成,逐漸演化為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樣子。
  • 宇宙第一顆恆星出生的時間?科學家有線索了!
    根據目前理論,我們知道人類出現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700萬年前,那時候正是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雛形,相當於人類正式形成的伊始。那麼宇宙呢?我們知道宇宙第一顆恆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宇宙中最早的恆星形成的時間甚至比天文學家想像的還要早。
  • 宇宙最古老恆星長什麼樣?
    宇宙最古老恆星長什麼樣?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儘管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0億年前,但天文學家們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來的痕跡。近期,天文學家提議在月球上放置一個巨大的望遠鏡,以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  德克薩斯大學天文學家安娜·紹爾說:「望遠鏡將能夠觀察到大爆炸之後形成的第一批恆星,它們通過大爆炸所產生的物質形成。」
  • 宇宙到底有多大?通過天文望遠鏡,我們看到了古人沒有看到的東西
    自人類走出地球以來,對宇宙的探索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限於人類現在的科技,雖然我們的認知範圍已經不僅局限於小小的地球,但是人類至今踏足宇宙之外最遠的地球也只是月球。不過這並沒有影響人類在宇宙中的視野,天文望遠鏡讓我們看到了宇宙中更遠的地方,毫不誇張的說,沒有天文望遠鏡的誕生和發展,就沒有現在的天文學。
  • 為什麼連世界上最好的望遠鏡都看不到宇宙第一代恆星?
    哈勃是世界上最好的太空望遠鏡之一,可以說,哈勃目前所能看到是人類技術所能達到的一個瓶頸,當然,這個瓶頸在將來肯定會被打破。只不過在觸手可及的現在,哈勃所能達到的極限決定了我們看向宇宙的距離,只不過以哈勃望遠鏡的極限仍然看不到宇宙初代恆星,為什麼?
  • 我們能看到最遙遠的恆星有多古老?
    當我們望向宇宙深處時,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今天的天體,而是它們在到達地球的光線發射時的樣子。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距離我們約4.24光年;換言之,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它在4.24年前的發出的光。然而,對於更遠的恆星,當我們回望它們時,還必須考慮到宇宙的膨脹。而且,這些恆星也是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前形成的,比如比鄰星誕生於48.5億年前,比太陽還要古老。
  • 宇宙最古老恆星長什麼樣?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儘管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0億年前,但天文學家們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來的痕跡。近期,天文學家提議在月球上放置一個巨大的望遠鏡,以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德克薩斯大學天文學家安娜·紹爾說:「望遠鏡將能夠觀察到大爆炸之後形成的第一批恆星,它們通過大爆炸所產生的物質形成。」她說,目前沒有望遠鏡可以觀測這些古老的恆星,哪怕是美國宇航局(NASA)即將推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也不行。這個被紹爾稱為「終極大望遠鏡」的月球望遠鏡將具有直徑超過300英尺(約91米)的液體鏡片。
  • 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
    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 中國新聞網 | 2020-11-18 10:02:21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儘管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0億年前,但天文學家們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來的痕跡。
  • 宇宙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看到宇宙邊緣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宇宙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看到宇宙邊緣嗎?那麼宇宙最深處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夠看到宇宙的邊緣嗎?哈勃望遠鏡看得非常遙遠,它對準南方的星空,就能夠看到來自宇宙最深處的微弱光芒,而且我們能夠看到數不盡的大小不一,形態不一,閃閃發光的星系擁擠在一起,可能有的人認為這些發光的不是恆星嗎?
  • 哈勃望遠鏡能觀測多遠?假如能看到460億光年外就能看到138億年前
    我們並不清楚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什麼樣子,到底是什麼觸發了爆炸,爆炸的一瞬間發生了什麼;我們也不清楚將來宇宙是不是會永恆存在;我們不清楚宇宙有沒有邊緣,它的範圍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我們更加不清楚我們身處的宇宙是獨一無二的,還是宇宙之外還有宇宙?不過,我們清楚地知道是什麼限制了我們的視野——只要無法超越光速,我們就只能看到我們周圍的這部分宇宙。
  •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經典照片:數百萬恆星構成宇宙噴泉
    自1990年發射以來,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已成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儀器,不斷帶給我們驚喜,呈現茫茫宇宙不為人知的一面。對於天文愛好者而言,最激動的時刻莫過于欣賞仿佛讓人身臨其境的宇宙照片。以下即是美宇航局公開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的25張經典宇宙照片。
  • 宇宙最古老恆星長什麼樣?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 鏡片將由液體製成
    【宇宙最古老恆星長什麼樣?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 鏡片將由液體製成】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儘管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0億年前,但天文學家們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來的痕跡。近期,天文學家提議在月球上放置一個巨大的望遠鏡,以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歲生日快樂!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你生日的那天的宇宙,是什麼樣子? 2020年3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上發起了一個活動。在主題為「你生日當天哈勃看見了什麼?」的頁面上,只要輸入你的生日幾月幾日,就能看到你生日那天,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過的星空圖像。
  • 一顆17光年外的恆星,看到是17年前的光?啥時候能看到現在的光?
    剛好17光年距離的星星不太好找,但差不多是17光年的恆星卻不少,想必也只有一顆牛郎星能提起大家兒時的記憶,因為牛郎星距離地球大約16.7光年,假如四捨五入的話剛好是17光年!準確的說我們現在看到的牛郎星就是17年以前的,因為光的速度就是每秒30萬千米,它只有17年前出發我們才能看到!
  • 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一顆恆星的自我爆炸!
    哈勃注視著爆炸的恆星漸漸消失當一顆恆星在幾天內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我們的太陽在幾十億年內釋放的能量時,你就知道它不會持續太久。就像星系間的狗仔隊一樣,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一顆超新星快速消退的名人身份,一顆恆星的自我爆炸。哈勃望遠鏡拍攝的這些照片被合成成一部生動的電影,講述了這場巨大的恆星爆炸消失在7000萬光年之外的螺旋星系NGC 2525中。
  • 哈勃望遠鏡看到距離地球90億光年遠的普通恆星
    【每日科技網】  哈勃太空望遠鏡再次打破了觀測記錄:它發現了距離地球90億光年遠的最遙遠的"普通"恆星,這意味著科學家們已經看到至少在90億年前開始傳播的光。相比之下,宇宙年齡大約為138億年。
  • 哈勃望遠鏡新發現:宇宙第一批恆星和星系形成時間或更早
    原標題:宇宙第一批恆星和星系形成時間或更早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歐洲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對大爆炸後5億到10億年間的宇宙展開研究,沒有發現第一代恆星——所謂第三星族恆星存在的證據。這一最新結果表明,早期宇宙中第一批恆星和星系的形成時間比科學家此前認為的要早得多。在現代天文學領域,探索第一批恆星和星系如何以及何時形成仍是一項重大挑戰。普朗克太空望遠鏡此前提供的數據表明,恆星約在大爆炸後5.5億年開始形成。哈勃望遠鏡研究項目由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攜手開展,可觀測大爆炸後5億年內宇宙的情況。
  • 一顆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怎就引出了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虎嗅網
    他們發現的這顆行星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嗎?還有多少與這個話題有關的秘密?系外行星的早期探索人類早已從哲學或者宗教角度猜測宇宙中有大量類似於地球與太陽的系統,當時日心說尚未正式建立,地球被視為中心,太陽被視為繞著地球運轉的一顆火球。宗教徒與哲學家猜測宇宙中有很多「世界」,每個世界都有太陽繞著它們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