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天狗》引爭議,這是咋回事?

2020-12-06 小佛說史

咱們先來看看今天要說的這個引起爭議的詩詞吧:(我是一條天狗呀!我把月來吞了,我把日來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我把全宇宙來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 X 光線的光,我是全宇宙的 Energy (能量)的總量!我飛奔,我狂叫,我燃燒。我如烈火一樣地燃燒!我如大海一樣地狂叫!我如電氣一樣地飛跑!我飛跑,我飛跑,我飛跑,我剝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齧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經上飛跑,我在我脊髓上飛跑,我在我腦筋上飛跑。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這首詩便是咱們今天要說的郭沫若的《天狗》。

這首詩是引起大家爭議比較多的一首,也是大家對郭沫若先生的文學水平分歧的一點。因為很多人看了這首詩後就開始懷疑人生,這樣的也能叫詩嗎?很多人就覺得欣賞不來,但是同時又有很多的專家誇讚這首詩。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大家都知道啊,在現在的文學領域,一直有"魯郭茅巴老曹"這樣的一種說法,就是說這六位在文壇很有名和地位的老先生。在這裡可以看出來郭沫若先生是排在第二位的,但是在17年的一次小隨訪裡,人們卻覺得他不再是第二了,就有人說這個說法應該換一換了。這是啥情況啊,其實就是那時候大學生進行推選,魯迅還是第一,但是郭老先生卻一下就排到了後面的第九位。這就引起了人們的思考。到底郭老的文學水平咋樣,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就拿《天狗》來說,很多人認為一點也沒有感覺,就好像是小學時候寫的流水帳。

但是很多專家卻又覺得這首詩非常厲害,舉個例子:華中師範大學的黃曼君先生就覺得這詩非常的巧妙,先生自己也是一個詩人,他毫不吝嗇的誇讚了這首詩。

這就很有意思了,一邊是專家的誇讚,一邊是網友的嘲諷。其實這首詩放在現在來看確實是普普通通,但是放在他們的那時候這確實是一首神作。因為那個時候是新詩剛剛起步,而且語言也在過渡時期,所以在那時候這首詩真的是大膽有新意了。在一起看看那時候胡適先生的作品吧。《兩隻蝴蝶》兩隻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隻,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看到這也許你就能理解了,那時候是1916年。白話剛剛興起。

所以在當時這是一種大膽的嘗試,是很有挑戰的。再看看郭老這首,你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有人一直在誇了。他的詩延續了古體詩中浪漫主義的風格,整首都充滿了想像。這一點也是為後來的現代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收錄這首詩的《女神》正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之作。

其實從不一樣的角度來說的話,這首詩還是很有味道的。至於那個排名,其實是見仁見智的。不過確實這個排名的問題也說明了一些經典作品和優秀作品之間的微小差距,那麼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參考文獻:《郭沫若傳》

文:追風少年

相關焦點

  • 狗年遭遇天狗食月,天狗究竟是什麼?——天狗的六個版本
    上古神話版——楊戩哮天犬古人常把月蝕現象看作「天狗吃月亮」,中國最早的天狗出自《山海經西山經》中,原文是「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夜遊神回來報告說月亮被一條黑狗吞吃了,是以才會天昏地暗;玉帝一聽,便生氣的下令天兵天將去捉拿那隻黑狗;當黑狗捉來的時刻後,王母娘娘認得它是后羿的獵犬黑耳,於是一問,得知了事情原由,就心生憐憫,封它為天狗,讓它守護南天門。黑耳受到恩封,便吐出了月亮和嫦娥,而嫦娥則被罰永遠的居於月亮的廣寒宮上。
  • 王易木事件是咋回事呀?作弊事件竟牽出偷情事件
    好多料真有料 舉報   王易木是最強大腦的選手,在節目播出後,王易木也被曝出作弊的消息,這件事情鬧得很大
  • 北京老城牆:郭沫若要拆,梁思成夫婦要保,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梁思成認為,古城牆是文化的體現,是民族的瑰寶,而郭沫若則是認為,這是封建社會的產物,而且會對建設造成一定的阻礙。很多學者都認為,郭沫若並沒有錯, 這是為什麼呢?
  • 陰陽師:這款大天狗皮膚曾淪為黑歷史 近期卻在漫畫中回歸登場
    陰陽師官方漫畫近日在慢慢的對小天狗還有源博雅的背景故事進行補完,而曾經淪為黑歷史的一款大天狗皮膚竟與該漫畫中回歸登場,這一設定不禁讓人感覺到驚訝,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雖然SP小天狗的熱度差不多要過去了,不過官方對於漫畫方面的劇情和設定補完依舊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而最新的漫畫劇情,小天狗和小博雅字啊解救大天狗一族長老的過程中遇到了叛黨首領的大天狗,而其形象竟是曾經淪為大天狗黑歷史的一款皮膚,可以說一時間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和討論度。
  • 魯迅和郭沫若交惡,「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這句話是誰說的?
    就如一句「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的話,便把魯迅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這句話的原版是「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到了眼前,哦,是郭沫若先生」。雖然魯迅先生確實曾與郭沫若交惡,但是身為文壇大家的魯迅先生,真的會因為跟郭沫若的理念和想法不同,就說出這種有失格調的話嗎?魯迅其人魯迅先生即便是現在也沒有人不知道,不了解。
  • 康生:郭沫若那字也叫書法?我用腳趾夾根木棍都比他寫的強!
    如果要說近代書法,就必須提到兩個爭議人物,康生和郭沫若。兩人的書法都是一絕,但是康生卻瞧不起郭沫若的字,而且還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書法,如此狂傲當屬世上少見。那康生和郭沫若的書法到底誰更勝一籌呢?這是一幅上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辦公廳的便籤。
  • 康生:我用腳夾著木棍寫的都比郭沫若強
    像我們熟知的顏體字雍容偉壯,柳體字剛正不阿,都反應出顏真卿和柳公權兩人的性格特點…但歷史上也不乏與此相悖的例子,書法雖然堪稱一時之選,但為人卻極有爭議,比如宋代蔡京,當代康生。蔡京早已作古,不去多講,這康生可是當代中國曾經叱吒風雲的一位人物。康生,原名張宗可,因政治和其他需要,曾先後叫過張裕先、張叔平、張耘。
  • 真正的「天狗食月」網友:我了解的可能是「泰迪」這才是「天狗」
    大家好,歡迎來到遠古的神話,大家都了都對「天狗食月」有一定的了解,有些朋友是在電視中看到了,有些朋友是在書中看到的,那麼你真的了解:天狗食月嗎?有很多朋友給小編留言,讓小編這一期給大家講一下「天狗食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那麼這一期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真正的天狗食月!
  • 蘇州杭州興起兩頭婚引爭議:這算不算資本對人的異化?
    蘇州杭州興起兩頭婚引爭議:這算不算資本對人的異化?一種觀點認為,蘇州杭州等蘇南浙北地區興起兩頭婚,很好奇一個歸男方一個歸女方的兩個孩子,是如何叫雙方家庭長輩們的?這算不算資本對人的異化……對此觀點不敢苟同,孩子財產都跟男人姓,是不是宗族制度對人的異化?什麼叫異化?對人的異化是指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導致失去自我,但這個事件中的雙方都擁有足夠的資源,能夠充分支持他們真正想做的事情蘇州杭州興起兩頭婚引爭議:這算不算資本對人的異化?
  • 每發生日食月食天狗就背鍋,天狗是怎麼來的?自古有這三種說法
    天狗食日是中國古人對日食現象的叫法。古代人們對天文現象的本質不理解,把各種天文現象都歸因於神靈、怪獸等等。在日食月食發生時,人們認為是有一隻巨大的黑色的天狗偷偷的吃了太陽和月亮,往往還將日食月食視為不祥之兆,代表上天意志幹預人間,或者預示有災難發生。
  • 陰陽師:中國天狗與日本天狗傻傻分不清,日本天狗未曾食月
    《陰陽師》中的大天狗這一式神可以說得上非常受玩家們喜歡,首先是顏值能打,除了性格等加分項之外,光是顏值粉就有一大堆。加上他那二哈、憨憨、中二的屬性以及前野智昭這男友牌的配音,怪不得這麼受歡迎呢。但是最近,咱們的大天狗崽崽似乎遇到了一點小問題啊。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郭沫若、魯迅都是同一種語言寫作的高手,何用翻譯?也許,是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吧?這兩位又都是通數國語言的翻譯家。不,不僅是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的確確是同一種語言——漢語的翻譯。而且,這次翻譯還與另一位詩人、政治家的毛澤東的指示相關。
  •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老師的發音引起一些家長質疑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老師的發音引起一些家長質疑時間:2017-03-21 19:19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家長群中瘋傳質疑其發音奇怪來源:中國青年網 近日,不少微博網友紛紛轉發了一則視頻,在這段一分多鐘的視頻中,一名有南方口音的小學女教師正在班級帶領學生們朗讀音序表
  • 別被誤導了,讓我來告訴你天狗吃月、天狗吞日的天狗究竟是什麼
    傳說中天狗吃月,天狗吞日。這天狗到底是什麼東西?關於日食和月食相傳最多的是下面這個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犍連」的公子。生性好佛,為人善良。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生性暴戾,為人好惡。他母親包了狗肉包子給和尚吃,玉皇大帝震怒,把他母親變成惡犬投入地獄。目連潛心修煉,成為地藏菩薩,放出他母親。
  • 「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魯迅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
    民國時期是我國文學界巔峰時段,在這動蕩不安的社會中出現了很多出色的文學作家,其中魯迅先生就是文學界的一大瑰寶。不過大家在提及魯迅先生時,或多或少都會想到另一個人,那就是郭沫若。相信大家對郭沫若這個名字也不陌生,他和魯迅先生一樣,都是文學界的佼佼者,但是兩人之間卻有著無法逾越的鴻溝。
  • 首屆燧石文學獎設抄襲獎引爭議
    原標題:首屆燧石文學獎設抄襲獎引爭議   由天津市作家協會主辦,天津中作華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炎炎如戲文化傳媒、閱文集團承辦的首屆燧石文學獎日前在京頒獎,除設立獎勵作品與作者的各個獎項外,燧石文學獎還特別為年度抄襲作品設立了「白蓮花獎」,網絡小說《錦繡未央》「獲獎」。
  • 天狗食月,哮天犬與《山海經》中的天狗,有什麼聯繫?
    天狗食月中的天狗是由一個人變的。
  • 河南有一個「鎮國之寶」,只因郭沫若不識字,名字被後人讀錯70年
    但當時考古學家還沒有為它想出一個合適的名字,隨後郭沫若等人在鼎腹內壁發現「后母戊」三字銘文,便取名「司馬戊鼎」。 想必大家看到這裡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郭沫若不是按照銘文取名,偏偏要另外取一個名字呢?
  • 天狗食月的傳說
    她回憶七十多年前,日全食不叫日全食,叫「天狗食月」。有一天, 奶奶正在睡夢中,突然被村裡人沸沸揚揚的吵醒了。她仔細一聽,有人在喊,大家快起來啦,天狗食月啦!大家快起來啦!天狗食月啦!奶奶正當想起來探個究竟時,奶奶的娘我外曾祖母,已經來到她床邊急促的叫她,秀寶,快起來,天狗食月了,大家一起出動去趕天狗,再晚點月亮就全被天狗吃完了。
  • 奇門遁甲是如何來解釋「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的
    那麼這篇文章我將通過「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兩個天文現象,從易學的角度進行解析。據說今年會有6次日月食現象,4次月食,2次日食,而在即將到來的12月14日—15日印度標準時間晚上的7:03分到第二天的中午12:23分會出現今年最後一次日全食天文現象。日食和月食分別有個名稱叫「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