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登月有氧氣啦!50個小時就能提取出月球土壤中96%的氧氣

2020-09-09 科學之美

在下面這張圖像的左側是一堆模擬月球土壤或風化層;右側是相同的一堆,基本上從其中提取了所有氧氣,留下了金屬合金的混合物,未來月球上的定居者可以使用氧氣和金屬。從月球表面返回的樣本證實,月球風化層由40-45%的氧組成,按重量計算,氧是其最豐富的元素。格拉斯哥大學研究員貝絲·洛馬克斯(Beth Lomax)解釋說:這種氧氣是一種極其寶貴的資源,但它以礦物等氧化物的形式結合在材料中,因此不能立即使用。

Lomax博士研究工作正通過歐空局的網絡和合作計劃得到支持,利用空間應用的高級學術研究。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概念驗證,可以提取和利用月球風化層中的所有氧氣,留下一種潛在有用的金屬副產品。該過程是使用一種名為熔鹽電解的方法進行,這是第一個直接粉末到粉末的固體月壤模擬物例子,它可以提取幾乎所有的氧。

月壤氧氣提取的替代方法獲得了顯著較低的產量,或者需要將月壤熔化在1600°C以上的極端溫度下。該過程包括將粉末狀的風化層放置在網襯籃子中,以熔融的氯化鈣鹽作為電解質,加熱至950°C。在此溫度下,風化層保持固體。通過電流使氧氣從風化層中提取出來,並通過鹽遷移到陽極上收集。

總共需要50個小時才能提取出96%的氧氣,但75%的氧氣可以在頭15個小時內提取出來。這項研究基於FCC流程(來自其劍橋發明者的首字母縮寫)英國一家名為Metalysis的商業金屬和合金生產公司擴大了這一流程。Lomax在格拉斯哥大學的博士導師Mark Symes指出:我們正在與Metalysis和ESA合作,將這一工業過程轉化為月球環境,目前的結果非常有希望。

歐空局月球戰略官員詹姆斯·卡彭特(James Carpenter)評論說:這個過程將讓月球定居者獲得燃料和生命支持所需的氧氣,以及用於原位製造的各種金屬合金,可用的確切原料將取決於降落在月球上的什麼地方。ESA材料工程師Advenit Makaya說:它也可以用來提取火星上的有用材料,在火星上對原料進行預處理可以得到純金屬和合金產品。

博科園|研究/來自:歐洲航天局ESA

參考期刊《行星與空間科學》

DOI: 10.1016/j.pss.2019.104748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哦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相關焦點

  • 未來登月有氧氣啦!50個小時就能提取出月球土壤中96%的氧氣!
    在下面這張圖像的左側是一堆模擬月球土壤或風化層;右側是相同的一堆,基本上從其中提取了所有氧氣,留下了金屬合金的混合物,未來月球上的定居者可以使用氧氣和金屬。從月球表面返回的樣本證實,月球風化層由40-45%的氧組成,按重量計算,氧是其最豐富的元素。
  • 用月球土壤製造氧氣,這意味著月球太空人將擁有用之不竭的氧氣
    氧氣,這個東西有多重要,對太空人們有多重要就不用多說了吧。昨天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了一下美國宇航局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氧氣原位資源利用儀器,這個科學儀器可以把火星表面的二氧化碳空氣轉化為氧氣,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技術不在火星啦。
  • 月球上的灰塵可以分解成氧氣和金屬
    一項新研究正在研究如何從乾燥的巖石中擠壓金屬和氧氣;也就是說,從乾燥的月球巖石中擠壓金屬和氧氣。從月球上取回的表土樣品顯示,這種物質由40%到45%的氧氣(按重量計)組成。基本上,這種重要的氣體(對我們來說)是月球土壤中最豐富的元素。
  • 月球表面的塵土具有哪些特性,為什麼它在失去氧氣後變成了金屬?
    大量的氧氣蘊藏在月球上的積土之中,以玻璃或礦物質形式結合於氧化物中的它,無法得到實時利用,但其本身卻是一種尤為稀有的資源。終於,科學家們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實現了從月球塵土中提取氧氣的方式,並且,不需要耗費太多能量便可讓其分離出金屬副產物。
  • 美國研製月球土壤挖掘機 可自制燃料、氧氣與水
    RASSOR利用挖掘鏟鬥解決了該問題,安裝在機器人兩側的挖掘鏟鬥可以反向旋轉,其中一個給與足夠的牽引,另一個則挖掘土壤。  RASSOR團隊已模擬在月球重力場中運行的情況,建造了一個卸貨裝置。這個概念性挖掘機將配有大約重45.36千克的設備以及1噸重的用於處理月球土壤的有效載荷。
  • 歐洲航天局計劃從月塵和3D列印金屬中提取氧氣
    對於那些研究在月球或火星上進行3D列印的人,可能沒有想到:在建造未來的太空棲息地時,太空人將如何呼吸? 為了解決月球上定期供氧的問題,歐洲航天局(ESA)正在探索一種可能依賴地球上已有技術的制氧廠的可能性。氧氣是金屬精煉工藝的副產品,用於製造3D列印金屬粉末。
  • 月球上竟然有氧氣?
    日前, NASA剛剛向先鋒航天公司提供了巨額資金,該公司聲稱可以收集月球巖石並將其轉化為可用的氧氣。據TechCrunch報導,先鋒宇航公司是通過新近成立的第二輪 NASA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獲得資金的四家公司之一。該公司將與其他三家公司分拆總金額為1700萬美元的股份,儘管具體的細節尚未披露,因為該航天局認為這可能對剛剛起步的Artemis計劃很有價值。
  • 月球表面是真空沒有氧氣,嫦娥五號如何點火,發射技術有多難?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後,並完成了任務,那就是採集土壤。這是中國在月球挖到的第一份土,最後嫦娥五號帶著這兩公斤月球上的土,成功返回地球。這是21世紀以來,從美國第一次登月後,間隔40多年後,中國自主研發的太空飛行器第一次從飛往月球。
  • 月球土壤和地球一樣嗎 月球土壤和地球有什麼區別
    導語:各國對月球的探索從未間斷過,其中,我國近期發射了嫦娥五號,為的就是去月球挖土回來。對月球土壤的研究,將對人類未來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那麼,到底月球土壤和地球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具體月球土壤和地球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了解。
  • 月球表面「生鏽了」,而參與反應的氧氣和水來自哪裡呢?
    三種關鍵成分他們的論文提供了一個「三管齊下」的模型,來解釋在月球環境中為什麼能形成鐵鏽。首先,儘管月球沒有自己的大氣層,但實際上它還是擁有微量的氧氣,這些氧氣的來源正是我們的地球。地球的磁場就像一個風袋一樣,在地球後側有較長的拖拽。
  • 月球表面「生鏽了」,而參與反應的氧氣和水來自哪裡呢?
    李帥表示:「這表明地球的氧氣可能在推動著赤鐵礦的形成。」在過去數十億年間,月球一直在一點一點地遠離地球,所以當兩者在遙遠的過去相距較近時,可能有更多的氧氣躍過了這個距離。 還有第二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太陽風輸送來的所有這些氫氣。作為還原劑,氫氣應該會防止氧化反應的發生,但地球磁場的磁尾在這裡也起到了中介作用。
  • 月球土壤是啥味道,真有人在月球聞過,之後他的鼻子很不舒服
    ,症狀在幾個小時後才得到緩解,他通過無線電向休斯頓的任務控制中心用痛苦的聲音說它來得相當快,這也是第一次記錄到外星塵土感染案例—外星花粉熱病例(類似過敏性鼻炎)。太空人都說月球聞起來有一股火藥味,雖然他們並沒有刻意去聞月球什麼味道,據統計,在各國數次登月過程中,太空人共收集了842磅(382公斤)的樣本,給人類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研究月球性質和結構的詳細物理數據。
  • 月球土壤是啥味道,真有人在月球聞過,聞過之後他的鼻腔腫了
    ,對灰塵有很大的反應,他的鼻竇和鼻腔都腫了,症狀在幾個小時後才得到緩解,他通過無線電向休斯頓的任務控制中心用痛苦的聲音說它來的相當快,這也是第一次記錄到外星塵土感染案例—外星花粉熱病例(類似過敏性鼻炎)。
  • 地球氧氣竟然能「吹」到月球?科學家發現,月球鐵礦被氧化
    為什麼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赤鐵礦以後十分的不淡定?通過資料,我們知道原來所謂的赤鐵礦在地球上十分的常見,它只不過是一種氧化後的礦物質,由於其外表呈現出紅褐色的樣子,因此人們將它稱之為赤鐵礦。雖然赤鐵礦在地球上十分的常見,可是在月球上能夠看到赤鐵礦就讓人十分震驚了,因為剛剛提到了赤鐵礦是一種氧化物,也就是說它的存在必須要有氧氣的催化,但是月球上哪裡來的氧氣呢?
  • 為什麼國際空間站沒有氧氣?原因很簡單
    組織實施的阿波羅登月項目是人類航天史上最偉大的項目,因為這次空間活動創造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著陸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上,第一次載人飛行距離最遠的空間活動,第一次獲得月球土壤……和這次偉大的太空活動,最令人驚嘆的是長達1在一年的登月活動中,人類將12太空人從地球送到月球然後安全返回。
  • 月球生鏽了!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了「鐵鏽」,難道月球有氧氣?
    原因是這次發現的氧化鐵基本上都存在高緯度地區,且分布比較廣泛,所有科學家說月球生鏽了。相信你也和科學家一樣感到意外,月球為何會存在氧化鐵呢?難道月球以前有過氧氣?那麼月球呢?有水,但完全沒有大氣,更何況是氧氣,而這些水中的氧原子也不足以和鐵發生反應。那月球上的鐵是如何被氧化的呢?你可能會認為,月球起源於地球,當年那顆行星和地球相撞以後把地球上大量的物質甩出了地表,並且在地球軌道上凝聚形成了月球。
  • 虎皮蘭晚上釋放氧氣嗎,24小時釋放氧氣的植物介紹(4種)
    虎皮蘭晚上釋放氧氣嗎虎皮蘭習性虎皮蘭作為家庭養殖的植物中,它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比較耐乾旱,在養殖的過程中對土壤並沒有太大的要求,一般情況下使用通透性較好的土壤進行養殖即可,其最適宜溫度在20~30℃之間,那麼虎皮蘭晚上釋放氧氣嗎。
  • 月球有望成為移居星球?科學家計劃以月塵為材料,煉製氧氣
    引言:月球有望被打造成宜居家園?科學家想運用月塵製造氧氣,計劃從地球搬運催化劑至月球。若能順利製造氧氣,採礦工作或著有希望在下一個階段開展。月球一直是一顆備受矚目的星球。時間已經過去了數百年,在21世紀的今天,人們依舊十分關注月球。在很多人看來,月球既是地球的夥伴,也是地球的功臣。說不定,月球未來還可能是人類的第二個家園。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與地球相距約38萬公裡,在距離上,它比地球鄰居火星更佔優勢。因距離較短,登陸月球並不是難事,人類也已登上月球並在月球上留下了獨特印記。
  • 地球為什麼能讓沒有氧氣的月球「生鏽」?
    最近,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一項研究證實,月球表面高緯度地區存在赤鐵礦(Fe₂O₃),這是個讓人浮想聯翩的發現,畢竟Fe₂O₃是鐵鏽的主要成分,沒有氧氣和液態水的月球,哪裡來的鐵鏽?
  • 太空人登月後,萬一被困在月球怎麼辦?有機會活下來嗎?
    人類登月似乎帶來的總是好消息,然而事情的真相併非如此。在人類登月的這個過程中,其實是漫長而又艱難的,在外太空,危險是無法探測的。在不可抗力的情況下,危險係數是非常高的。那麼今天小編就有一個疑問了,如果太空人登月之後回不了地球又該如何生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