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製月球土壤挖掘機 可自制燃料、氧氣與水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美國研製月球土壤挖掘機 可自制燃料、氧氣與水

  中新網3月13日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美國NASA工程師們正在研製一個裝配有強大挖掘設備的月球土壤挖掘機樣機,該樣機能呈現多種不同形狀,以完成多種任務,其可靠性足以執行數年的日常基礎工作。

  NASA在一份聲明中稱,這臺機器人樣機被稱為「土壤先進月表系統運行機器人」(RASSOR),現還處於初級階段,尚不能進入太空,但儘管如此,其前景仍被看好。甘迺迪航天中心工程師雷切爾·考克斯稱,其團隊對於機器人目前所完成的工作情況感到驚訝。

  NASA解釋,任何在地球以外執行挖掘工作的機器人的主要挑戰是,其必須足夠輕便和小巧,才能裝載在火箭上,但其重量也需足以在重力比地球上小的地方運行。RASSOR利用挖掘鏟鬥解決了該問題,安裝在機器人兩側的挖掘鏟鬥可以反向旋轉,其中一個給與足夠的牽引,另一個則挖掘土壤。

  RASSOR團隊已模擬在月球重力場中運行的情況,建造了一個卸貨裝置。這個概念性挖掘機將配有大約重45.36千克的設備以及1噸重的用於處理月球土壤的有效載荷。

  RASSOR的鏟鬥上布置有交錯的淺鏟,能夠一次刮去少量土壤,而不是像在地球上那樣一次鏟掉大塊土壤。NASA稱其貌似一個小的坦克底盤,兩側裝有臂膀,臂膀前端是鏟鬥。

  鏟鬥可能是機器人最具創新的部分。因為它們安裝在移動的臂膀上,幾乎能夠像腿一樣讓機器人步行、攀爬障礙。機器人能夠安全地駛離著陸器,恢復自身平穩,自己翻轉,擺脫細小顆粒的土壤,還能拔地而起,用履帶行走,離開構建好的土壤。 RASSOR能將其身軀變形成Z的形狀,以便將土壤放入漏鬥,當機器人雙臂鏟鬥上舉至身軀上方時,其直立高度約0.76米。機器人設計用於將月球土壤傾倒至一個裝置,以便從中提取水冰,然後將其轉化為火箭燃料所需的化學物質,或是太空人在月表工作所需的氧氣。

  該裝置是著陸器的一部分,能夠將機器人送往月球,使RASSOR成為月球資源處理廠的供給裝置,工業界從未在地球以外如此嘗試過。NASA表示,目前,火箭中90%的質量由推進劑組成,如果可以利用RASSOR在月球上直接製造水和燃料,將能節省從地球發射和供給的龐大開支。

  理論上,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火星,火星上的土壤被認為富含水冰,特別是在極地地區。然而為了獲得足夠的原材料來製造可用的資源,機器人必須在5年中每日工作16小時。(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陳菲 許紅英)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軍事頻道

相關焦點

  • 用月球土壤製造氧氣,這意味著月球太空人將擁有用之不竭的氧氣
    氧氣,這個東西有多重要,對太空人們有多重要就不用多說了吧。昨天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了一下美國宇航局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氧氣原位資源利用儀器,這個科學儀器可以把火星表面的二氧化碳空氣轉化為氧氣,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技術不在火星啦。
  • 科學家最新設計:能將水轉化為燃料和氧氣 供未來前往火星的太空人...
    科學家最新設計:能將水轉化為燃料和氧氣 供未來前往火星的太空人使用 來源:騰訊科技 • 2020-12-08 15:14:11 北京時間 12 月 8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08 年 7 月,美國宇航局 「鳳凰號
  • 美國NASA新型機器人,利用火星土壤造火箭燃料,往返火星不是夢?
    今日話題:美國NASA新型機器人,利用火星土壤造火箭燃料,往返火星不是夢?自從人類發現火星之後,就一直不斷的在探索,像美國航天局NASA一樣,為了上火星發明了一款新型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可以利用火星土壤,就造出火箭燃料,這到底是什麼機器人那麼厲害,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睹它的風採吧。
  • 火星上的水可以為火星殖民者提供燃料和氧氣
    來源:新浪科技太空人在火星上找水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未來,火星殖民者可以利用火星上的鹽水生產燃料和氧氣。研究人員表示,這一進展背後的新技術還可以用在潛水艇上,以便用海水製造氧氣。在火星上生存,任何潛在的殖民者必須得有氧氣來呼吸,得有燃料——如氫氣——來為設備提供動力。因此,他們在火星上發現的任何水源都將是無價之寶,因為他們可以用電和其他辦法將水分解成氫和氧。
  • 美國航天局證實月球表面存在水
    月球上幾乎不存在的大氣中,水可能會暴露在強烈的太陽輻射下,並且不會蒸發到太空中,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至少是這樣。然而,美國宇航局周一宣布,美國宇航局平流層紅外天文觀測站(SOFIA)最近的一次任務證實了這一點。 美國航天局科學任務理事會天體物理部主任保羅·赫茲在記者招待會上說:「今天,我們宣布索非亞的重要發現,先前在陽光照射下表面檢測到的氫位於水分子中。」。
  • 月球尋水 從「月海」到水冰
    美國「阿波羅」登月太空人帶回了大量月球巖石和土壤標本,科學家從中檢測到了微量水的痕跡,但經過測定其中氧的同位素比率與地球上氧的同位素比率相近,科學家無法加以區分,所以當時絕大多數觀點都認為這些水的痕跡是被地球汙染的結果。 1976年,前蘇聯「月球24號」探測器挖取了月表下2米深處的月球樣品,幾經輾轉順利帶回了位於莫斯科的實驗室。
  • 月球土壤和地球一樣嗎 月球土壤和地球有什麼區別
    導語:各國對月球的探索從未間斷過,其中,我國近期發射了嫦娥五號,為的就是去月球挖土回來。對月球土壤的研究,將對人類未來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那麼,到底月球土壤和地球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具體月球土壤和地球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了解。
  • 美國科學家稱開發出新技術可將火星滷水變成氧氣和燃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將火星上的滷水轉變成氧氣和燃料。2008年7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研究了火星表面的土壤
  • 如何在月球上開採火箭燃料?
    如果把水分解成氫和氧,然後再把這些成分液化,就能得到火箭燃料。如果飛船能在月球軌道或月球基地停下來加油,就不用在起飛時帶上全部推進劑,這樣就會大大減輕飛船重量,降低發射成本。能做到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火箭發射時,地球的大氣層和引力每秒會消耗數噸燃料,如果太空中能存在一種可持續的燃料來源,就可以降低發射重型運載火箭的成本和風險。
  • 日本將在月球建燃料工廠:為往返月球太空飛行器提供燃料
    月球表面基地形象圖(JAXA提供)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周一表示,目標在2030年代中期左右開始進行月球探測,並使用從月球冰沉積物中提取的水產生的氫作為燃料。與從地球運輸燃料的成本相比,使用水的產生物作為燃料有望降低成本。雖然月球表面不存在液態水,但已經有研究表明,月球南極附近的隕石坑中可能存在冰,月球南極的那些地方從未暴露在陽光下。
  • 月球竟然在生鏽?美國研究員發現詭異現象,沒有氧氣和水也能生鏽
    根據報導,近期俄羅斯電視臺發表了一篇關於月球的新聞報導,該報導指出研究人員在對月球進行一系列的探測之後,發現月球表面出現了「生鏽」的跡象。月球原本就不存在氧氣和液態水,它為什麼還會出現生鏽現象呢?>該新聞報導指出,印度的「月船一號」探測器在觀測月球時就發現它的表面存在疑似水冰的物質。
  • 新技術可將火星滷水變成氧氣和燃料
    25:54 來源: 中國科技網 舉報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稱
  • 未來登月有氧氣啦!50個小時就能提取出月球土壤中96%的氧氣
    在下面這張圖像的左側是一堆模擬月球土壤或風化層;右側是相同的一堆,基本上從其中提取了所有氧氣,留下了金屬合金的混合物,未來月球上的定居者可以使用氧氣和金屬。從月球表面返回的樣本證實,月球風化層由40-45%的氧組成,按重量計算,氧是其最豐富的元素。
  • 未來登月有氧氣啦!50個小時就能提取出月球土壤中96%的氧氣!
    在下面這張圖像的左側是一堆模擬月球土壤或風化層;右側是相同的一堆,基本上從其中提取了所有氧氣,留下了金屬合金的混合物,未來月球上的定居者可以使用氧氣和金屬。從月球表面返回的樣本證實,月球風化層由40-45%的氧組成,按重量計算,氧是其最豐富的元素。
  • 日本將在月球建燃料工廠怎麼回事?日本為什麼將在月球建燃料工廠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周一表示,目標在2030年代中期左右開始進行月球探測,並使用從月球冰沉積物中提取的水產生的氫作為燃料。與從地球運輸燃料的成本相比,使用水的產生物作為燃料有望降低成本。雖然月球表面不存在液態水,但已經有研究表明,月球南極附近的隕石坑中可能存在冰,月球南極的那些地方從未暴露在陽光下。
  • 美國宇航局首次確認月球有水存在,但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美國宇航局宣布,首次確認月球上存在水。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疑問:科學家不是早就知道月球上有水了嗎?事實上,在此之前,科學家只是發現月球上有水的跡象,但是沒有明確的證據。而在今天,美國宇航局確認了月球有水的證據。
  • NASA重返月球點燃6大航天技術:用冰製造火箭燃料排名第一
    其中低溫流體管理技術用冰製造火箭燃料,排名第一,可以看出美國宇航局在燃料系統方面有較大的投入,在月球表面活動需要足夠的電力和燃料。低溫流體管理技術可分解水分子,產生液態氧和氫燃料,並且在低溫下長時間存儲,能夠存儲在月球上的容器中,並且持續使用。這項技術的原理很簡單,水電解形成氫氣和氧氣,月球兩極擁有大量的冰物質,可以將這些冰物質進行開採,最終形成火箭燃料,並且能夠存儲起來。
  • 日本將在月球建「燃料廠」,大面積開發月球,預計2035年完工
    ,目標月球在前段時間,日本曾經宣布和美國展開合作,將聯合建造圍繞著月球運行的空間站,這個空間站預計在2030年之前完工,並且未來日本也將有可能和美國一起開展載人登陸火星等一系列太空探索計劃。所以,這次在月球上建造燃料工廠,也是日本和美國聯合計劃中的一部分。根據日本方面的報導,日本是希望可以通過在月球上建造燃料工廠,從而直接在月球上製造燃料,這樣就可以不再需要從地球上進行燃料補給,不僅可以節約成本,同時也可以節約往來運輸的時間,並且避免一些意外發生。
  • 新技術可將火星滷水變成氧氣和燃料 有利於未來火星探索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將火星上的滷水轉變成氧氣和燃料。這一技術不僅有利於未來的火星探索,也可用在地球上,比如應用於國防和深海探測等領域。2008年7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研究了火星表面的土壤,發現火星上存在冰凍水。
  • 月球兩極的水冰,這回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失望了,沒有希望了?
    在過去十年裡,美國宇航局月球偵察軌道飛行器和其他太空飛行器上的儀器已經返回了月球上有水的證據。液態水在月球表面不穩定,但是有證據表明水分子在月球表面和大氣中反彈;兩極的水冰;和礦物結構中的少量水。 不管它是什麼形式,水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