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性能分析方案之ADVISOR仿真模型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引言

為了解決世界的能源和環保問題,電動汽車的研發倍受關注。但我國電動汽車的研發工作,大多建立在對現有燃油汽車進行改裝設計的基礎上完成的。因此,為了研製出經濟、實用的電動汽車,利用先進的仿真技術對其性能進行仿真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對某微型燃油汽車底盤進行改裝設計的基礎上,利用ADVISOR仿真軟體對其性能進行仿真分析,從而為該微型電動汽車的設計和產業化提供參考。

1 動力系統設計及主要部件選擇

電動汽車與傳統的燃油汽車的真正區別在於動力系統。電動汽車是用電力驅動車輛,由蓄電池供電,通過電動機及控制器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來驅動整車。由某微型燃油汽車底盤改裝設計的微型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作為電動汽車的動力源蓄電池,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決定著電動汽車的多方面性能。目前正在使用的蓄電池種類很多,如鉛酸蓄電池、鎳鉻蓄電池、鎳氫蓄電池等。其中鉛酸蓄電池具有通用、技術成熟、廉價、比能量適中、高倍率放電性能好、高低溫性能良好等優點,因而得到廣泛的應用。

電動機及驅動系統將蓄電池的能量轉換為車輪的動能,或者將車輪上的動能反饋到蓄電池中。目前正在應用或開發的電動汽車電動機主要有直流電動機、交流感應電動機、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和開關磁阻電動機等。而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不僅具有較高的重量比功率,而且集電動、發電及制動功能於一體,效率高,控制靈活,得到電動汽車領域內廣泛關注。

故本文選用以鉛酸蓄電池組和無刷直流電動機等部件構成的動力系統來替代原燃油微型汽車的內燃機和油箱。

2 仿真模型的建立

2.1 蓄電池系統仿真模型

本文建立的鉛酸蓄電池系統仿真模型如圖2所示。該模型描述了儲存在蓄電池內的能量接受請求功率,從蓄電池中返回可用功率或實際功率的過程。

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塊:

1)開路電壓和內阻的計算模塊。在電動汽車仿真中,最常見的蓄電池模型是內阻模型。該模型將蓄電池看成一個理想電壓源串聯一個內阻的等效電路,其電壓特性為:

式中:Voc為開路電壓(V);U為電池工作電壓(V);R為電池等效內阻(Ω)。

由(1)式可計算出在給定荷電狀態(SOC)和請求電池功率狀態下的開路電壓Voc和內阻R。

2)電流計算模塊。電流計算是通過一個二次方程求解得到的,即:

式中P為功率。

3)功率限制模塊。此模塊用來限制請求功率不得超過電池功率。

4)SOC運算模塊。荷電狀態(SOC)的數值可用下式計算:

SOC=(初始電量-已用電量)/初始電量                                                                                                     (3)

其中,已用電量採用安培時間積分法計算。

5)熱量模塊。在電動汽車行駛和充放電時,熱量模塊主要用來預測以時間為函數的電池溫度。

2.2 電動機及驅動系統仿真模型

電動機及驅動系統的建模基礎是電動機的電壓、轉矩、功率的平衡方程和運動特性方程。若假定繞組完全對稱、主電路電流連續、磁阻恆定、忽略粘性摩擦,則可得到無刷直流電機的電壓平衡方程:

式中:ua、ub、uc分別為定子相繞組電壓(V);ia、ib、ic分別為定子相繞組電流(A);ea、eb、ec分別為定子相繞組電動勢(V);R為每相繞組的電阻(Ω);L為每相繞組的自感(H);M為每兩相繞組間的互感(H)。

根據電壓平衡方程式(4)可以得到電動機的等效電路圖,如圖3所示。

這樣,電動機的電磁轉矩Tem為:

式中Ω為轉子機械角速度。

基於上述分析,本文建立了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及驅動系統的仿真模型,如圖4所示。它主要由以下4個模塊構成:

1)轉速限制模塊。

該模塊主要用來預測電動機的請求轉速是否超過了電動機的轉速範圍。當vveh>vcyc時,輸出的轉速為電機的最大轉速;當vveh

ωa=va·ωlim/vavail

式中:vcyc為循環工況的請求車速;vveh為車輛模型計算的車速;va為實際車速;ωlim為受限制的需求轉速;vavail為驅動系統可達到的理論車速。

2)轉動慣量的作用模塊。

該模塊主要是考慮電動機等轉動部件的轉矩消耗。它根據驅動系統的整體傳動比,計算電動機慣量與整車慣量的函數關係,最後根據輸入的轉速計算轉動慣量。

3)轉矩限制模塊。

該模塊主要是限制電動機的請求轉矩不能超出電動機的轉矩範圍。它根據最大轉速所對應的最大轉矩,分別計算出作為電動機或發電機使用時的最大轉矩,再根據關係比較得出輸出的最大轉矩,建模關係為:當Treq>0時,工作在電動機狀態,T=min(Treq,Tmax);當Treq<0時,工作在發電機狀態,T=min(Treq,Tgen·max)。其中Treq為請求的電動機轉矩;Tmax、Tgen·max分別為最大充電轉矩和最大發電轉矩。

4)熱量模塊。

該模塊是用來計算電動機的溫度和為保持某一溫度所採用的散熱方式的熱功率損失。

2.3 整車仿真模型

ADVISOR的仿真模型是直接按照實際動力系統的布局搭建,其中整車仿真模型包括循環工況、車輛、車輪、變速器、驅動電機系統、能量源等子模塊。

各個子模塊都建立了一個Simulink仿真模塊,且能夠通過M函數來控制其參數的變化。本文建立的整車仿真模型,如圖5所示。

3 整車動力性能仿真

3.1 整車的技術參數

改裝後的微型電動汽車主要的技術參數如表1所示。

3.2 循環工況的選擇

本文選擇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制訂的城市道路循環UDDS(UrbanDynamometerDrivingSchedule)作為循環工況。其循環時間為1367s;行駛路程為11.99km;最高車速為91.25km/h;平均車速為31.51km/h;最大加速度為1.48m/s2;最大減速度為-1.48m/s2;空載時間為259s;停車次數為17。

3.3 仿真結果

根據以上技術參數,採用UDDS循環工況對已建立的整車仿真模型進行仿真,仿真結果分別如表2和圖6所示。

圖6(a)為整車車速隨時間的變化,最高車速為76.2km/h,仿真結果顯示實際車速能夠很好地跟蹤循環工況車速。圖6(b)、(c)為電動機和蓄電池能量源的輸出功率,整個驅動循環中電動機輸出功率有正有負,負值反映了電動機工作在發電的狀態下。蓄電池的輸出功率也是有正有負,負的功率反映了蓄電池是工作在充電的狀態。圖6(d)為蓄電池的SOC值變化,曲折的曲線表明,車輛在頻繁加減速的工作過程中,是可以回收能量給蓄電池充電的。

4 結語

通過對某微型燃油汽車底盤進行改裝設計並利用ADVISOR仿真軟體進行大量的仿真分析,說明該車的動力系統設計方案是實用、可行的。通過仿真分析可以看到,該電動汽車在行駛、加速、制動等方面都能夠適應城市的交通狀況,這對電動汽車研發和產業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純電動汽車cruise軟體動力性和經濟性仿真分析
    Cruise軟體是奧地利AVL公司開發的用於研究車輛動力性、燃油經濟性、排放性能與制動性能的高級仿真分析軟體,是快速、便捷、高效的車輛動力學仿真工具。該軟體真實再現了車輛的傳動系模型,可用於車輛開發過程中的動力傳動系的匹配、車輛性能預測等等。利用Cruise軟體進行模擬計算包括四個步驟:建立車輛模型、輸入各總成模型數據、定製所需計算任務和查看計算結果。
  • 西門子汽車測試展現場全方位展示其全球領先的仿真及試驗解決方案
    2018上海汽車測試展,西門子精心準備了最新科技、亮點產品和精彩演示。現場全方位展示其全球領先的仿真及試驗解決方案。讓我們跟隨鏡頭,一起探討汽車測試這件事:點擊展臺聚焦:用數位化定義一個時代,用軟體定義汽車的未來!
  • 電動汽車雙電機驅動系統扭矩分配策略研究
    ,通過對影響因素進行敏感度分析和極差分析獲得最優方案,可較好的提升整車性能;文獻[15-16]提出了一種雙電機驅動電動汽車再生制動模糊控制策略,在保證制動方向穩定的前提下,結合雙電機特性,合理分配前後軸制動力,協調機電複合制動力,提高能量回收率,有效延長了整車的續駛裡程。
  • 永磁無刷電機:電動汽車應用前景非常光明
    因此,基於電動汽車市場發展需要和技術現狀,設計開發可靠、低成本、性能優良的全數位化電動汽車永磁無刷電機驅動系統,對於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首先通過比較分析永磁無刷電機的方波控制方式和正弦波控制方式的特點,選擇了方波電流控制方式作為本電機驅動系統的驅動方案,然後詳細分析了永磁無刷電機的四象限運行控制方法以及半橋式能量回饋制動方式,介紹了整個控制系統的硬體部分的設計,最後給出了相關仿真和實驗結果說明控制系統性能。
  • 淺談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低溫性能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電池在低溫下的性能和特性, 以便更好地優化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加熱策略和傳熱[8-9]、導熱結構設計,本文選用磷酸鐵鋰電池包為研究對象,分別在0℃、-10℃、-20℃環境條件下測試單體電池降溫與時間的關係,並結合風速對電池降溫速率的影響建立電池降溫速率計算模型。通過測試驗證,電池降溫數學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電池降溫特性。
  • 比亞迪汽車研究院CAE仿真案例
    汽車產品包括各種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轎車,以及汽車模具、汽車零部件、雙模電動汽車及純電動汽車等。代表車型包括F3、F3R、F6、F0、G3、L3等傳統高品質燃油汽車,S8運動型硬頂敞篷跑車、高端SUV車型S6和MPV車型M6,以及領先全球的F3DM雙模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E6等。2008年,比亞迪收購了半導體製造企業寧波中緯,整合了電動汽車上遊產業鏈,加速了比亞迪電動車商業化步伐。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電磁安全性的最新研究進展
    對空間電磁場進行合理約束,減少電磁洩漏,加強新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在最小限度影響系統性能的情況下,高效、可靠地實現系統的電磁屏蔽是今後電磁兼容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此外,由於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使用場合比較特殊,進一步加強高頻磁場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以及如何規避對人體可能的危害,也將具有重要意義。
  • 解碼新技術革命下的汽車仿真工具
    在面對由數萬個零件組裝而成的汽車產品時,如何在產品設計研發之初即做到提升開發效率、保證質量和可靠性是汽車工程師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在近期舉辦的第十一屆全球汽車產業峰會上,ANSYS汽車行業電氣化專家童輝向業界介紹了仿真工具帶來的解決方案。
  • 電動汽車車載充電器產品及解決方案
    隨著電動汽車使用量的不斷增加,尼吉康持續推出各種全新的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希望能夠繼續保持電動車市場的技術優勢。近日,尼吉康在北京介紹了其2017年面向電動汽車市場的各種產品和解決方案。 尼吉康的優勢 從2009年開始針對第一批量產電動汽車(EV)開發了車載充電器以外,推動了V2H系統等電動汽車(EV)相關業務和家用及公共?
  • 無線充電技術在電動汽車和醫療設備領域的電磁輻射問題
    2 電動汽車WPT系統的電磁幹輻射分析為了更好地推進電動汽車WPT系統的實用化進程,應當充分考慮電動汽車WPT系統的電磁兼容性。目前國內外學者對電動汽車WPT系統的電磁安全研究主要集中在耦合線圈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 一種增程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能耗分析
    為了解決此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優化方案,通過在發動機和發電機之間增 加變速系統,對發動機轉速進行放大。分析結果顯示,增加變速系統後發電機的高效率區域得到充分的利用, 有效的提升了增程器發電系統的效率,進一步降低了增程式電動汽車的能耗水平,提升了整車的續駛裡程。
  • 電動汽車電池的真實實驗室測試
    徹底的測試對於電動汽車電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但是,迄今為止進行的實驗室測試並非是現實條件下測試的。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測試環境,該環境將物理組件與車輛的數學模擬相結合。此設置是第一個允許在實際條件下進行實驗室試驗的設置。電動汽車電池是電動汽車的關鍵組件。存儲充電站提供的能量並按需提供動力只是其性能的一方面。
  • 利用仿真技術改善EV電力電子設計
    電動汽車(EV)的動力總成架構多種多樣,包括純電動汽車(BEV)、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PHEV)和各種串聯式或並聯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但這些汽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採用電力電子設備來控制和轉換系統中的電能。
  • Ansoft軟體在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中的應用
    面對高度競爭化的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HEV/EV)市場,動力集成研發工程師正在向更高的系統效率、穩定性和可靠性挑戰。這種仿真驅動式方法有利於處理其它必須考慮的電磁問題,包括電流品質、功耗和系統整體效率。通常採用線性電路元件和簡化電路求解器進行這些計算需要大量粗略的近似和過度簡化的假設。跳過這些至關重要的基本物理機制的仿真,仿真結果將不再正確,在滿足性能要求之前可能需要硬體樣機測試——重新設計的多次反覆。
  • ANSYS發布新一代工程仿真解決方案17.0版本
    新一代ANSYS(NASDAQ:ANSS)行業領先工程仿真解決方案為產品開發的未來巨大突破做好充分準備,能在智能設備、自動駕駛汽車乃至節能機械設備等一系列產業計劃中實現前所未有的發展。今天推出的17.0是公司45年歷史以來特性最豐富的產品版本,能將產品開發的生產力、洞察力和性能提升10倍。       仿真一直被視為新一代工業革命(工業4.0)的關鍵支柱之一。
  • 輪胎相關的力學性能影響分析!
    如何在開發早期缺少物理樣車的情況下評估胎壓變化對車輛耐久性能的影響,通過數位化輪胎結合整車動力學模型仿真使之變為可能。 1 F-tire模型 F-tire模型是一種基於柔性環假設的3D非線性輪胎模型,其中結構模型是構成F-tire的一項核心組成部分。
  • 新能源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技術介紹
    如今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關注,車用空調系統在汽車領域越來越廣。今天我們就來關注一下新能源汽車,看一看新能源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技術。) 模塊級(關鍵部件模型電容,銅牌的仿真,通過密度、熱流密度從而仿真電容的溫度) 單板級 (仿真單板環境溫度、單板上關鍵零件散熱,目的是為了精確單板某個關鍵器件的散熱,比如單板放了一些關鍵電阻。
  • 電動汽車複合電源能量分配,超級電容等效電路模型
    超級電容有著獨特的充放電屬性,針對超級電容數學模型的研究,定量的掌握超級電容的屬性規律,對於超級電容的系統管理,剩餘電量SOC估計,健康狀況SOH估計,均衡控制等等,都是無法繞過的基礎工作。尤其將超級電容應用在電動汽車上,準確的掌握各個參數之間的關係,是充放電過程控制的基礎。本文主要匯總部分當前超級電容模型識別的研究成果,介紹模型的大體應用方式。
  • 基於Matlab/Simulink的光伏電池仿真模型研究
    最後,在Matlab/Simulink環境下建立光伏電池的仿真模型,將仿真結果與實測結果進行對比,驗證該模型的準確性。所以實驗室仿真分析成為光伏電池設計與研究的有效手段。本文在Matlah/Simulink的仿真系統中,基於光伏電池輸出特性的基礎上對光伏電池進行建模,仿真結果表明,該數學模型的輸出特性與實際太陽能電池板輸出特性非常接近,驗證了設計的正確性。
  • SABER仿真技術在汽車系統技術的驗證和開發中的應用研究
    ;通過對穩態、時域、頻域、統計、可靠性及控制等方面的分析來檢驗系統性能。 SABER仿真器能夠讓設計人員對從汽車的最初設計方案(方框圖)到由實際電路和機械實現的完整系統進行仿真。這種能力對於複雜運動控制系統的設計(如ABS系統、安全氣囊系統、發動機控制系統、車身控制系統等)尤為重要。 2、 汽車電子仿真技術的應用 汽車在投產之前要經過大量的測試試驗,對原設計不斷地進行修正往往會耗費大量的物力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