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獵鷹重型火箭核心助推器運輸過程中墜海
【TechWeb】4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馬斯克創立並擔任CEO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上周四成功進行了獵鷹重型火箭的首次商業發射,將一顆重6噸重的衛星送入預訂軌道,但遺憾的是,原本已順利降落在無人船上的重型火箭核心助推器,卻在運送回港的過程中因大浪而墜海。
-
小火箭:自行車拉火箭,教堂改廠房——傳奇的印度航天史
1年的時間,印度終於造出了第一顆國產衛星。 公元1992年2月11日,印度借蘇聯火箭發射的第一顆國產衛星阿耶波多號,在太空飛行17年後,再入地球稠密大氣層,焚毀。 隨後,印度以PSLV和GSLV兩個系列的運載火箭,開啟了火箭新旅程。
-
2020年剩不到兩個月,印度航天局終於要進行今年首次發射任務
直到2020年11月7日,也就是明天,印度才迎來2020年的首次火箭發射,然而2020年已經剩下不到兩個月。說點題外話,這一年一年的過得可真快。關於本次任務的詳情及細節:一箭10星此次發射所用的運載火箭是印度國產的極地運載火箭,這款火箭重達294噸,可以將3.2噸左右的載荷運送至近地軌道。
-
沒有人比我更懂布朗運動:印度試射防空飛彈,發射前先轉移群眾!
為積極發展國產中程防空飛彈,印度在2007年1月與以色列籤訂了共同開發海基版「巴拉克-8」防空飛彈的合同。「巴拉克-8」防空飛彈採用垂直發射,裝有主動雷達導引頭,使用雙脈衝固態火箭推進器,彈長約4.5米、直徑0.25米、重275千克、戰鬥部為60千克、射程為70至100km、最大飛行速度2馬赫,可對付來襲戰機、飛彈等目標。
-
英國「噴氣式火箭人」炫技時意外墜海
2018年9月2日,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日報導,近日一位名叫安吉洛·格拉比西奇(Angelo Grubisic)的英國飛行器愛好者在伯恩茅斯航空節上向眾人展示「噴氣式火箭人」服裝表演時意外墜海,之後他在眾人的驚呼聲中被救援小船從海水中救出。
-
中國首次利用德渤3號船發射一箭九星長徵11號火箭
2020年9月15日,我國首次利用船舶平臺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承擔本次發射任務的發射平臺為「德渤3」號,由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建造。
-
中國2款新一代火箭有望2年內首飛 性能國際先進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專家介紹,我國運載火箭發展了44年,前30年我國的運載火箭技術水平與美、俄等世界航天強國相比處在落後地位,與日本、印度同處於第二梯隊,同美國、俄羅斯、歐洲相比,無論在火箭性能、可靠性、生產能力、年發射次數等方面無法相提並論。
-
長十一火箭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
今日(15日)9時23分,在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十一火箭第十次發射,也是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據航天科技集團火箭院長十一火箭總體設計師張飛霆介紹,本次任務有「三新」,即新軌道、新平臺、新廠房。新軌道。此前,長十一火箭雖然在陸基發射場執行過多次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但在海上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尚屬首次。相較於2019年6月5日首次海上低傾角發射任務,本次任務中,長十一火箭要將9顆重約42千克的衛星送入距離地球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對其運載能力要求更高。
-
「噴氣式火箭人」炫技時意外墜海 升空方式堪比鋼鐵俠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2018年9月2日訊(具體拍攝時間不詳),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日報導,近日一位名叫安吉洛·格拉比西奇(Angelo Grubisic)的英國飛行器愛好者在伯恩茅斯航空節上向眾人展示「噴氣式火箭人」服裝表演時意外墜海,之後他在眾人的驚呼聲中被救援小船從海水中救出
-
長十一火箭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成功
9月15日9時23分,在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十一火箭第十次發射,也是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也標誌著長十一火箭發射邁入「10+」時代。
-
衛星控制的理想動力:國產電火箭首次亮相
兩款國產電推進器亮相航展,電火箭的優勢是工質消耗極小,缺點是推力也很小飛彈的姿態控制發動機原理和燃料與傳統衛星用的微調發動機一致,傳統微型火箭發動機的困境是,液態氫氧類低溫推進劑散逸速度過快,無法滿足在軌時間以年計的衛星長期儲存要求,而使用常溫推進劑火箭的比衝提高已經遇到瓶頸。在這種情況下,電火箭以其高比衝和可長期使用的優勢成了各航天強國的主力研製方向。
-
印度新冠疫情後首次航天發射,一箭十星
(觀察者網訊)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當地時間11月7日報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發布消息,當天成功進行了新冠疫情以來的首次航天發射。此前,該組織曾在1月有過一次發射,但當時是在法屬蓋亞那一基地完成。
-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12月6日11時58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
比長徵五號更大,中國將研製世界最大運載火箭,印度:我也要研製
據報導,印度近日宣布將研發出一款性能優於長徵5號的輕型運載火箭,並計劃在2025年進行發射。印度除了滿足自己的航天需求外,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追趕中國的腳步。本著中國行我也行的想法,印度已經聯合國內各大研發部門開始共同研製,其實在航天領域印度已經不是第一次如此急迫地想追趕中國。
-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 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12月6日11時58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
我國成功實現首次火箭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我國成功實現首次火箭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創稿 作者:趙竹青 2020-09-15 一次性將九顆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
18:00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火箭是新的,飛船也是新的
最新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於今天18:00分點火升空,本次發射的是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這將是該款火箭首次進行太空飛行任務,而今晚這一仗至關重要。
-
人類探索火星60年,蘇聯就沒成功過,最成功的竟然是印度?
2020年的這個7月,火星毫無疑問又成為了全世界最吸引眼球的一顆網紅天體,在新一輪為期26個月的火星探測窗口到來之際,阿聯的「希望號」已經於7月20日率先發射升空,而中國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等探測器也要相繼發射。
-
印度計劃年底將美女機器人送入太空,2022年前將發射載人宇宙飛船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世界航天領域的進展,2018年12月的時候,印度內閣批准了新一輪的載人航天「加岡揚計劃」(Gaganyaan),該計劃將在2022年前發射飛船搭載3名印度太空人進入太空,並停留7天。太空人訓練「加岡揚計劃」是印度正式宣布的載人航天計劃,將使用印度新研製的火箭GSLV MK3來發射。
-
一箭四星發射成功 中國首次驗證「智慧火箭」相關技術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電 (郭超凱)北京時間10月26日23時1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3顆衛星和天啟星座06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