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5號堯三運運載火箭成功復飛,其總推力超過千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分別達到14噸和25噸,目前在全世界現有火箭中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德爾塔4型運載火箭和馬斯克獵鷹9號重型火箭。
胖5的成功給中國帶來的戰略紅利非常巨大,近期的一系列重大航天規劃任務,未來都將由胖5擔任,而就在網友們為長徵5號發射成功而歡呼時,鄰國的印度卻犯了愁。
據報導,印度近日宣布將研發出一款性能優於長徵5號的輕型運載火箭,並計劃在2025年進行發射。印度除了滿足自己的航天需求外,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追趕中國的腳步。本著中國行我也行的想法,印度已經聯合國內各大研發部門開始共同研製,其實在航天領域印度已經不是第一次如此急迫地想追趕中國。
2019年初,我國嫦娥4號成功登月後,印度立馬開始了探月工程相關工作,並在年底前進行了首次發射,然而在關鍵時刻登月探測器卻失聯了,這也進一步刺激了印度對太空的探索。
2016年6月中國長徵9號重型運載火箭正式批覆立項,預計在2028年前完成首飛,在長徵9號首飛時印度研製的重型火箭能不能上天呢?
長徵9號芯級最大直徑為10米級,總長超過100米,相當於30層樓高,起飛質量超過4000噸,起飛推力達到5873噸,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長徵9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40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約50噸,運力與美國土星5號運載火箭相似,土星5號是美蘇冷戰時期的產物。該火箭長110米,最大直徑10米起飛重量3038噸,起飛重量3038噸,起飛推力接近35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18噸,地月軌道運載能力45噸。
從體型看長徵9號與土星5號相差不大,而近地軌道與地月軌道運載能力,長徵9號比土星5號高出不少,這就對火箭發動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印度把中國作為競爭目標一直在追趕,而長徵9號的研製卻不是為了趕超印度。
目前美俄都在積極搶佔太空制高點,並重啟重型火箭研製計劃,歐洲日本等也競相推進大型運載火箭研究論證。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