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長徵五號更大,中國將研製世界最大運載火箭,印度:我也要研製

2020-09-15 小霞開課啦


長徵5號堯三運運載火箭成功復飛,其總推力超過千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分別達到14噸和25噸,目前在全世界現有火箭中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德爾塔4型運載火箭和馬斯克獵鷹9號重型火箭

胖5的成功給中國帶來的戰略紅利非常巨大,近期的一系列重大航天規劃任務,未來都將由胖5擔任,而就在網友們為長徵5號發射成功而歡呼時,鄰國的印度卻犯了愁。

據報導,印度近日宣布將研發出一款性能優於長徵5號的輕型運載火箭,並計劃在2025年進行發射。印度除了滿足自己的航天需求外,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追趕中國的腳步。本著中國行我也行的想法,印度已經聯合國內各大研發部門開始共同研製,其實在航天領域印度已經不是第一次如此急迫地想追趕中國。

2019年初,我國嫦娥4號成功登月後,印度立馬開始了探月工程相關工作,並在年底前進行了首次發射,然而在關鍵時刻登月探測器卻失聯了,這也進一步刺激了印度對太空的探索。

2016年6月中國長徵9號重型運載火箭正式批覆立項,預計在2028年前完成首飛,在長徵9號首飛時印度研製的重型火箭能不能上天呢?

長徵9號芯級最大直徑為10米級,總長超過100米,相當於30層樓高,起飛質量超過4000噸,起飛推力達到5873噸,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長徵9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40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約50噸,運力與美國土星5號運載火箭相似,土星5號是美蘇冷戰時期的產物。該火箭長110米,最大直徑10米起飛重量3038噸,起飛重量3038噸,起飛推力接近35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18噸,地月軌道運載能力45噸。

從體型看長徵9號與土星5號相差不大,而近地軌道與地月軌道運載能力,長徵9號比土星5號高出不少,這就對火箭發動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印度把中國作為競爭目標一直在追趕,而長徵9號的研製卻不是為了趕超印度。

目前美俄都在積極搶佔太空制高點,並重啟重型火箭研製計劃,歐洲日本等也競相推進大型運載火箭研究論證。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胖五」長徵五號發動機研製過程:兩次爆炸 兩次燒毀
    ­­10月28日,海南省文昌市,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位置。­  長徵五號大火箭的成功首飛,將中國送入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世界主流火箭陣營,全世界為之震撼。更讓人驚嘆的是,被稱作火箭之本的發動機,竟是在「短短」10多年間研製出來,趕上這一歷史之戰,成為大火箭首飛大捷的重要功臣。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消息,5月5日18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胖五」火箭的兄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華麗首秀成功首飛。▲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瞬間(高一鳴 攝)長徵五號B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全長約53.7米,相當於18層樓高,起飛質量約849
  • 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首飛獲得圓滿成功
    中新網文昌11月3日電(記者 張素)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核心艙將於今年春天率先發射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核心艙將於今年春天率先發射 中國青年報 | 2021-01-12 08:42:34 記者1月11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擬服務於重型運載火箭的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已取得積極進展。該型發動機的研製可填補我國氫氧發動機型譜和技術空白,對諸多基礎學科和工業領域有巨大的牽引帶動作用。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及其發射服務展望
    概述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將進行載人空間站的建設,目的是掌握在軌組裝技術,建成我國完整的載人空間站工程系統。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是按照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間站工程任務要求,為滿足空間站艙段發射任務而研製的一型大型液體運載火箭。
  • 人民日報:長徵五號,中國新力量
    這是長徵五號的另一個突出特點——填補了我國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空白,實現了綠色環保的研製理念。「長徵五號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氧煤油和液氫液氧推進系統,賦予中國運載火箭『綠色環保大推力』的新名片。」
  • 長徵五號失敗調查結果要到年底,長徵五號發射失敗原因分析
    長徵五號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於2016年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但在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發射升空後,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拉開序幕
    長五B首飛成功,使我國大型運載火箭的技術水平進入世界第一梯隊,與俄羅斯「質子-M」火箭、美國「獵鷹-9」火箭、「德爾塔IV」火箭、歐洲「阿麗亞娜-5」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同時,長五B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發展的代表,將為後續重型運載火箭的研製提供重要技術積累。
  • 我國第二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在7月2日發射升空
    新華社文昌7月1日電 題:又一枚「胖五」要上天,快來劃重點!記者1日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第二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1日下午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始加注推進劑,按計劃,火箭將在7月2日發射升空。這是繼2016年11月首飛之後,長徵五號的第二次太空之旅。這次長徵五號上天要幹什麼?
  • 中國運載火箭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正在研製全球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據媒體報導,至今長徵運載火箭共發射252次,將344個太空飛行器送入了預定軌道,至今仍在軌工作170餘顆,其入軌精度、發射成功率、現役運載能力均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目前長徵八號火箭已開始研製,未來長徵系列的運載火箭,將圍繞火箭重複利用、月球探測、載人登月等前沿領域,不斷勇攀高峰。
  • 世界重型運載火箭中,長徵五號能排第幾?
    點,我國新一代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基地點火升空,順利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是為了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航天發射任務,縮短中外差距而與2006年立項研究的全新一代大型低溫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直徑達到了5米。是我國現役火箭中最大的一個。
  • 「天選之箭」: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報導 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天際劃出一道金色曲線,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眾人矚目,而將火星探測器送入軌道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同樣令人好奇:運載火箭型號那麼多,為何偏偏它成為了「天選之箭」?
  • 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 躋身全球最強火箭行列
    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圓滿成功!今天(11月3日)20點43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出一聲長嘯,火光映紅了天空。長徵五號起飛引發的大地震動,傳到數公裡之外。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與其託舉的遠徵二號上面級成功分離,上面級繼續將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往預定軌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開啟中國探月新篇章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順利發射,十全十美,意味著中國航天事業從此將開啟新的篇章。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的火光照亮寂靜的夜空,也照亮了所有在場科學家們的笑臉。這不是距離遙遠宇宙的揮手永別,而是一場23天的久別重逢。要說嫦娥五號與之前兩代玉兔、四代嫦娥的最大不同,就是嫦娥五號完成月球採集任務後會如約而至回到地球。
  • 長徵五號與世界主流運載火箭相比,處在什麼水平?
    現在世界上有哪幾款火箭比較出名呢?分別是美國的德爾塔IV型重型火箭、俄羅斯的質子-M火箭、歐洲的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我國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以及私人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系列重型火箭,我國的長徵系列火箭以長徵五號為最大運力的現役火箭,接下來從運力方面考量這幾款火箭到底誰更強一些。
  • 我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研製獲新進展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日前順利完成一次型號可靠性試車,進一步驗證了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的能力,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執行空間站任務奠定了基礎。此次試車時間為500秒,與發動機在火箭上的飛行時間一致。
  • 前有土星五號的棄用,我國長徵9號運載火箭的未來在哪?
    這個不是可行不可行的問題,而是關鍵到整個中國航天發展的大問題,因為對於我國未來航天發展來說,長徵9號超重型運載火箭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我們國家未來航天發展的走向和國際地位。可以說我國要想實施接下來的載人登月、甚至載人登火星任務首要的就是要有長徵9號這樣一款超重型運載火箭為前提。但是看過美國土星五號超重型運載火箭只是用於阿波羅計劃後就被太空梭所取代的事實下,很多人擔心耗費上千億研發預算、至少二三十年航天人心血的長徵9號未來會不會也走土星五號的步伐呢?
  • 祝賀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中美俄三國運力排排隊
    它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新一代大型液體運載火箭,為一級半火箭,芯級採用5米直徑,捆綁4個3.35米直徑的助推器,全箭長約53.66米,起飛質量約849噸,起飛推力約1068噸 ,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2噸級。2011年11月,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正式批覆立項,通過一級半構型,承擔發射空間站艙段任務。
  • 揭秘「天選之箭」: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讓我國火箭運載能力躋身世界第一梯隊,也讓探索浩瀚宇宙、走向宇宙更深處有了實現的可能。在長徵五號火箭出現之前,我國火箭在不同軌道的最大運載能力分別為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約5.5噸(長徵三號乙火箭)和近地軌道(LEO)約13.5噸(長徵七號火箭)。
  • 長徵五號火箭研製秘聞
    天宮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嫦娥五號月球採樣飛船、一步實現火星繞落巡工程目標的天問一號飛船三大空間任務將在一年周期內分別由長徵5號、長徵5號B兩型火箭接連發射升空。」這句話的深刻內涵,而運載火箭要想獲得更大運力就離不開一顆澎湃的動力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