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魚蝨」和「鯴」有何區別?

2020-12-05 可為漁業

起因是昨天一篇推文《鯴可能是淡水中金屬汙染的早期指標》,學生把鯴,誤以為魚蝨,而錯的源頭則是百度百科。

看文字介紹「魚蝨目(Caligoida),魚蝨科(Argulidae)」,可分類那裡的魚蝨科卻變成了(Caligidae)。混了,全混了。從配圖來看,百度百科想說的是「鯴」,代表種日本鯴Argulus japonicus,但是這個鯴並不屬於橈足類,而是鰓尾類。

事實上,橈足類裡面根本就沒有什麼魚蝨目,而是管口目(Siphonostomatoida),管口目下面有個魚蝨科(是Caligidae,而不是百度百科裡面的 Argulidae),魚蝨科Caligidae下面有三個屬,包括CaligusGloiopotesLepeophtheirus. 其分類地位如下圖:

NCBI-Taxonomy中關於魚蝨科的分類

這三個屬無一例外的都是在海水環境或海水魚種,所以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sea lice即海蝨,說起來大家應該不陌生了,危害挪威三文魚、美洲虹鱒等的就是這種sea lice,包括我國的南海魚蝨、東方魚蝨都屬於這一類,它們長得是這樣子的:

魚蝨-維基百科

它們造成的危害是這樣子的:

寄生狀態下的魚蝨

而百度百科裡面的魚蝨,實際上應該是鯴,其分類地位應該是鰓尾類Branchiura,下面有魚蝨目Arguloida,魚蝨科Argulidae,僅有魚蝨屬Argulus一個屬,旗下有十幾個種,包括常見的日本鯴、喻氏鯴,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大部分是淡水的,所以也叫鯉蝨。

它們長得是這樣子的:

它們造成的危害是這樣的:

寄生狀態下的鯴

其實,從拉丁文來說,這完全是兩個物種,分屬於不同的綱(橈足綱和鰓尾綱)。但是,混淆這兩類的,不僅僅是中國人(因為早期翻譯過來都是魚蝨、都屬於魚蝨科(Caligidae和Argulidae)),所以,在很早時候中國的魚病學家就發現這個問題了,所以我們有鯴(鰓尾類,淡水)和魚蝨(橈足類,海水)兩個不同的名詞來區分。那麼,外國人為什麼也容易搞錯呢?因為它們的英文名或者說common name,都是lice,只不過一個是sea lice(橈足類,海水),一個是fish lice(鰓尾類,淡水)——壞事就壞在這個fish lice上,因為海水魚也是魚,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認為海水魚的魚蝨也是fish lice了。

但是,像百度百科這樣把兩種完全混著說,我也是長知識了。

△內容源自水生動物健康評估,作者義海豪情,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被縮頭魚蝨纏住,是魚的噩夢!它吃掉魚的舌頭,再成為「舌頭」
    而且更糟的是,魚是有味覺的,雖說魚的味覺不單單存在於舌頭上……但失去部分味覺的魚生,真的是食之無味啊。而且「輔助進食」有什麼用呢?遊泳的時候來個甩尾,不一樣能把食物咽下去?(我猜的)魚失去味覺的唯一好處,可能就是不會被花樣繁多的魚餌忽悠到吧。其實縮頭魚蝨還挺常見的,下次吃魚的時候,可以檢查一下魚的嘴裡有東西沒。不過不小心吃了也沒事兒,味道估計和皮皮蝦差不多。
  • 白糖、冰糖和紅糖,一字之差,卻大有區別,你家用對了嗎?
    白糖、冰糖和紅糖,一字之差,卻大有區別,你家用對了嗎?糖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我們在做菜做美食的時候經常可以用到這種調味品。糖的種類也有不少,最常見的就是白糖、冰糖和紅糖,這三種在平時總是被人用到,必不可少。
  • 一字之差,橡膠木和橡木竟有如此大的區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候一字之差結果卻千差萬別。就比如說橡膠木和橡木,一字之差代表的就是兩種不同的木材,價格也就千差萬別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探討一下橡膠木和橡木的區別。橡膠木Rubber wood橡膠木,木材呈淡黃褐色或黃白色,是生產橡膠乳的一種植物,是橡膠樹的主幹,亞熱帶樹種。
  • 南美魚蝨
    寄生在野生紫印身上的魚蝨無意間在魚缸裡發現了一隻魚蝨,正攀附在一條野生進口的紫印背上。根據魚病專家-巴斯利爾博士的描述,這類型長得像大王具足蟲縮小版的魚蝨為Livoneca屬物種,體長約為 0.5 cm,比較常在燈魚、鼠魚或慈鯛身上發現,而且較少群聚出現,通常只會在魚隻身上發現一至兩隻個體,一般用鑷子小心地將魚蝨從魚隻身上拔除即可。
  • 同是粽子葉,「鮮粽葉」和「幹粽葉」有何區別?弄懂以後別買錯了
    同是粽子葉,「鮮粽葉」和「幹粽葉」有何區別?弄懂以後別買錯了!「競渡深悲千載魂,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這時間像白駒過隙,再過十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
  • 縮頭魚蝨是怎樣代替魚的舌頭的?
    好罷,但是得先知道【縮頭魚蝨】是個啥:縮頭魚蝨,學名 Cymothoa exigua 。在生物學分類上,縮頭魚蝨屬於節肢動物門軟甲綱等足目縮頭水蝨科縮頭水蝨屬,是一種甲殼類動物。縮頭魚蝨的幼體首先附著到魚鰓上,長成雄性個體;成熟之後縮頭魚蝨變成雌性,然後在魚鰓上完成交配。
  • 這個魚蝨有的治,很簡單很方便!
    這貨是縮頭魚蝨長魚蝨是常見的魚病很多野生魚有寄生蟲的困擾,在運輸過程中這些魚會體弱膽小,這會讓寄生蟲更加猖狂,或者是混養也會出現寄生蟲傳染的症狀,舉兩個例子:死前眼睛滲血、體色變暗、呼吸急促,明顯嘴張的比平時大、魚腮閉合有問題,魚出問題之前是有很多徵兆的。怎麼治療縮頭魚蝨?
  • 吃掉你,變成你--魚蝨的恐怖生存法
    然後它慢慢地吸乾魚舌的血液和體液,使魚舌逐漸消亡,它緊緊附著在魚舌的位置,實際上充當了魚的舌頭,幫助魚磨碎食物,同時通過吸取魚的血液和體液為生。那些之前進入魚體內的雄性有可能還生活在魚鰓的空隙裡, 適當的時候會出來和雌魚蝨mating, 聽起來實在是令人渾身起雞皮疙瘩!
  • 山西地震預警系統正在建設中 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有何區別?
    山西是否有地震預警系統?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有何區別?6月18日,記者第一時間邀請山西省地震局預警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李冬梅釋疑。據悉,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山西子項目將於2022年建設完成,建成後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能力。「地震預報雖然和地震預警只有一字之差,但本質上卻截然不同。」
  • 縮頭魚蝨到底算不算寄生蟲呢?
    很多朋友說縮頭魚蝨是寄生蟲,其實不然,縮頭魚蝨的偏利共生/偏利寄生Commensalism和廣大盆友說的傳統意義上的寄生Parasitism
  • 海中狠角色「魚蝨」,假裝舌頭搜刮食物
    前陣子有網友買魚,發現魚肚滿滿的「海獸胃線蟲」,令人作惡。然而,除了檢查魚肚之外,記得扳開魚嘴看看,說不定會發現更恐懼的畫面,一隻「縮頭魚蝨」躲在裡頭。然而,對於魚類來說,縮頭魚蝨可不是什麼善類,它們會利用體型的優勢,巧妙穿過魚鰓鑽進魚體,接著用鋒利爪子鉤住魚舌,全身攀附上去,咬穿宿主舌頭上的血管,開始吮吸血液。不久之後,血流不止的舌頭開始萎縮,最終脫落,縮頭魚蝨藉機取代舌頭的位子。
  • 關於縮頭魚蝨好不好吃的問題~
    這幾天第二個常見問題是縮頭魚蝨能怎好?
  • 被縮頭魚蝨寄生後的魚,一旦縮頭魚蝨離開,魚會死嗎?
    雖然縮頭魚蝨是一種特別常見的半寄生蟲性生物,但是它卻並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可以寄生的機會,而且它的寄生高度比較統一,基本全部都是在魚類的身上,當它在完成寄生之後,也會做一個重要的動作,大部分都會挑選一些中等體型的魚類,有時候會出現在魚的表皮,有時候會出現在魚的口腔內,當它還是幼體時,就會在水裡面不斷的隨波逐流
  • 恐怖的寄生蟲,縮頭魚蝨:讓我成為你的舌頭,魚類的夢魘
    這個問題想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咱們現在就姑且不論。還是回到剛開始那個現象,那又是什麼動物有這麼可怕殺傷力呢?你可能會覺得是獅子、老虎、鯊魚等,這種頂級掠食者。比爾·蓋茨在「蓋茨筆記」中有記載,它們每年直接或間接導致了830000人死亡。
  • 魚類遭遇「魚蜱蟲」魚蝨 金魚被吸血至脫鱗而亡
    (小圖為寄生在魚身上的魚蝨) 蜱蟲,和魚蝨外觀有些相似。  「真怪了 ,水池內的金魚每天都死四五條。」9月13日上午,黑龍江南路一家工廠的李先生反映,死亡金魚的一些魚鱗都掉了 ,身上還有些穀粒大的小蟲子。對此,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的專家介紹,這些小蟲子名叫魚蝨,屬於寄生性的甲殼類動物,能吸取魚類鮮血,大量魚蝨侵襲可以導致金魚死亡。
  • 一字之差區別大,名字相似卻不是一種魚類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鱈魚」和「銀鱈魚」的字樣,它們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卻讓很多人誤以為它們是一種魚,而事實上,「鱈魚」和「銀鱈魚」是兩個不同種類的魚,在營養、口感等方面都有區別。「銀鱈魚」實際上包含了兩種高端冷水魚,即裸蓋魚和南極犬牙魚。法國銀鱈魚以營養價值高,肉質細膩而大受歡迎,所以其價格較高。法國銀鱈魚撈自南極凱爾蓋朗群島,它和克羅澤群島都是法屬海外領地,因是法籍漁船捕撈,所以常被稱為「法國銀鱈魚」。聯美海產的法國銀鱈魚整魚進口,層層檢驗,品質有保障。
  • LED投光燈和LED泛光燈到底有何區別
    泛光燈,看似一字之差,其區別究竟在哪兒呢? LED投光燈又叫聚光燈、投射燈、射燈等等,主要用來做建築裝飾照明之用,以及商業空間照明用,裝飾性的成份較重,其外型有圓的也有方的,因為一般都得要考慮散熱的原因,故而其外形與傳統的投光燈還是有一些區別。
  • 精華液和肌底液有何不同?區別是啥?
    精華液和肌底液有何不同?區別是啥?時間:2020-08-26 14: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精華液和肌底液有何不同?區別是啥? 很多人都用過肌底液,但對其了解並不深刻,甚至很多人對於她的作用都一知半解,只是為跟風或者說填補下護膚品空缺,甚至有些人還把它和精華液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