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在野生紫印身上的魚蝨
無意間在魚缸裡發現了一隻魚蝨,正攀附在一條野生進口的紫印背上。根據魚病專家-巴斯利爾博士的描述,這類型長得像大王具足蟲縮小版的魚蝨為Livoneca屬物種,體長約為 0.5 cm,比較常在燈魚、鼠魚或慈鯛身上發現,而且較少群聚出現,通常只會在魚隻身上發現一至兩隻個體,一般用鑷子小心地將魚蝨從魚隻身上拔除即可。
這類長得像大王具足蟲的魚蝨為Livoneca屬物種
此外,南美魚蝨當中還有另一類型為Argulus屬物種,外型圓扁,一副外星生物的詭異模樣,在甲鯰科異形魚或大型脂鯉身上較易發生;這類的魚蝨通常呈群聚分布,有時在同一隻魚身上可以同時發現十幾隻以上的個體,在清除上也比較麻煩,需要以專門除體外蟲的水族用藥來整缸下藥才能徹底殺除魚蝨以及可能潛藏在魚缸中的蟲卵。
南美魚蝨的背腹照,可發現其步足末端非常尖銳,可牢牢攀附在魚隻身上
這些魚蝨通常以尖銳的步足末端牢牢鉤在魚體表面,並以銳利的口器吸食魚只體液來存活,因此即使已經把魚蝨從魚體表面清除,但其所造成的傷口有可能會導致黴菌或細菌感染等併發症,進而威脅魚只的生命安全,所以之後可能需要再以其相關藥物進行藥浴。
即使魚蝨已經從魚體身上拔除,不過還是可以看到在魚體上所造成的白色傷口
圖中這種布滿南美牙魚體表的魚蝨為Argulus屬物種,時常以數隻或數十隻的數量寄生在魚體的體表
Argulus屬魚蝨體型圓扁,長得很像外星生物
圖/文:Flair Wang
往期精彩文章:
來自印度的河中巨物
紐幾內亞藍眼類彩虹魚
白雲山你搞得我好亂啊!(上)
白雲山你搞得我好亂啊!(下)
落葉及落果在水族箱裡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