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倫琴,以及他的X射線簡介

2020-09-04 雲中高2020級271班

倫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 1845 ~ 1923)因發現倫琴射線(即通常所說的X射線)以及對倫琴射線性質的研究,獲得了第一屆(190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5年11月8日,當倫琴用克魯克斯管做實驗時,發現工作檯上的氰亞鉑酸鈉紙屏能發出螢光。他分別用紙和書本遮住紙屏,紙屏仍然發光,使倫琴更為驚訝的是,當他把手放在紙屏前時,紙屏上留下了手骨的陰影。經過反覆的實驗,倫琴認為從克魯克斯管中放出的是一種穿透力極強的射線,並把它命名為&34;射線(因為當時倫琴並不明白這種射線的本質,故用數學上經常使用的未知數符號x來命名。現在我們知道,x射線就是波長大約在0.01~50埃之間的電磁波)。此後,倫琴發表了《關於一種新射線的初步報告》、《論一種新型的射線》、《關於x射線的進一步觀察》等一系列研究論文。倫琴還進行了x射線光源的研製,製成了第一個x射線管。

倫琴射線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穿透性射線」,它能穿透普通光線所不能穿透的某些材料。在初次發現時,倫琴就用這種射線拍攝了他夫人的手的照片,顯示出手的骨骼結構,這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如今,x射線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在醫療中廣泛應用X射線作人體的透視;在工業中應用它作零件探傷等。

為紀念倫琴對物理學的貢獻,後人將X射線命名為倫琴射線,並以倫琴的名字作為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的照射量單位。

陸續會推出第二屆,第三屆以及後面的每一屆物理學獎的相關主題,敬請關注!!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倫琴發現X射線的故事
    這個新發現令物理學界普遍大吃一驚,原來還有不為人所知的東西存在,物理學並沒有完結!從這個新發現為起點,科學家們很快就又發現了一系列其他諸如α、β、和γ射線等新的天然輻射,由此導致物理學進入到了原子內部和物質結構的研究,為新物理學革命的到來積累了大量新鮮題材。所以現代物理學的歷史,一般都是從X射線的發現開始書寫。
  • 1901年首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倫琴
    諾貝爾獎1901年第一年頒布,其中獲得物理學獎的是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倫琴 1865年年初,在舅舅的幫助下,倫琴以旁聽生的身份進入烏得勒支大學,選修了哲學和幾門自然科學課程;其中有巴洛特(Balech)講授的數學分析,裡斯(Rise)講授的物理學,為了能進入大學深造,他去了瑞士的蘇黎世,於1865年11月進入蘇黎世工業大學學習機械工程。
  • 新聞人物: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簡介
    卡爾多·賈科尼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8日電 新聞人物: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美國科學家雷蒙德·戴維斯、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和美國科學家裡卡爾多·賈科尼,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
  • 開啟了現代物理學的大門—倫琴發現X射線
    蒼蠅吃蚊子/文1995年是偉大的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1845年3月27日一1923年2月10日)誕辰150周年,也是他發現X射線100周年。為了宣揚和紀念倫琴為人類醫學及物理學做出的巨大貢獻,德國政府專門發行了面值為10馬克的紀念幣。
  • 科學網—偶然中的必然——X射線的發現
    他因發現X射線而獲得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 X射線又名「倫琴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波長大約0.01~10納米,和原子大小相比擬。由於它的波長短、能量大,可以輕易穿過紙板、肌肉等組織,但可以被密度較大物體如金屬、骨骼所阻擋。因此在醫學上X光可以用來做透視成像,是檢查疾病的常規手段。
  • 倫琴發現X射線123周年之你不知道的故事
    ——倫琴   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倫琴在1895年發現了X射線,揭開了20世紀物理學革命的序幕。今天是國際放射日,是倫琴發現X射線123周年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來聊一聊倫琴和他發現X射線的故事。
  •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的人,也是X射線的發現者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的人,就是名噪一時的X射線的發現者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1895年,倫琴正在德國沃慈堡大學的實驗裡研究一種名為克魯克斯管的放電過程。一天,他關閉門窗,用黑紙把這個梨狀的放電管包起來,當接通高壓時,奇蹟就出現了,只見一絲綠光映入眼帘,倫寫定這種綠光是某種射線射在一塊氰亞酸上發出的螢光。這個發現使他欣喜若狂,他連好幾天不回家,呆在實驗室裡反覆研究他企圖用各種物質來阻擋這種射線,結果大多物質都被它穿透。因為對這種射線一無所知,倫琴就給它取名為X射線。
  • X射線不足以透視的人生:倫琴在貧困中死於癌症
    在當年年底提交的論文《一種新射線(初步通信)》裡,倫琴描述道。這種從放電管發出的穿透力很強的射線,倫琴自己也搞不清楚,他稱其為「X射線」。1896年1月4日,這種未知的射線,讓參加柏林物理學會會議的人們大開眼界。倫琴在會上展示了他的X射線照片。第二天,維也納的一家報紙報導了倫琴的發現。這一消息迅速傳遍了世界,也驚動了普魯士國王。9天之後,倫琴受邀前往王宮演示X射線。
  • X射線的魔力|與諾貝爾獎的不解之緣
    X射線的發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理學的三大發現(X射線1896年、放射線1896年、電子1897年)之一,這一發現標誌著現代物理學的產生,為諸多科學領域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X射線的發現和研究,對20世紀以來的物理學以至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諾貝爾獎1901年第一次頒發,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因發現X射線獲物理學獎。
  • 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45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名科學家榮膺大獎據諾貝爾獎官網,今年物理學獎獲得者羅傑·彭羅斯使用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首名獲獎者是發現X射線的物理學家倫琴,其他獲獎者還包括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瑪麗·居裡)、玻爾等。
  •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啟示
    2020年諾獎獲得者「大合影」在2020年諾獎頒獎之際,我們一起回顧一點諾獎之物理學獎歷史1901年,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倫琴。在6年前的某一天,倫琴偶然發現,漆黑的房間裡,黑紙包裹的陰極射線管能使螢光屏發光。他沒有急於宣布,而是仔細核實了7 周才確認這個重大發現。這就是X射線,它成為現代物理的一個敲門磚。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出:殊榮屬於三位宇宙探索者!
    ,這種新射線定名為倫琴射線」 研究領域:原子物理,X射線 獲獎情況:單獨獲獎 倫琴生於德國倫內普,長於荷蘭。他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畢業並在那裡得到了物理學博士學位。為了繼續他的研究,倫琴先後在斯特拉斯堡、吉森、維爾茨堡的大學工作。在維爾茨堡,他獲得了諾貝爾獎,這也是首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00 年,倫琴到了慕尼黑大學並在那裡度過了他的餘生。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 X 射線為他帶來了諾貝爾獎,但他把獎金全部捐給了維爾茨堡大學,也放棄了其專利權,最終在貧困中死於癌症。
  • 九成以上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都具有這些特徵
    93%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有博士學位在216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中,僅有15位沒有博士學位,其中4位之所以沒有博士學位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獲得博士學位,而是因為英國的劍橋大學在1919年之後才有博士學位,這樣換算過來就是93%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都有博士學位
  • 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一百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 113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出爐了
    (原標題: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法加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50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X射線成就醫學影像醫療器械
    發現於偶然的X射線    1895年11月8日,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W.K.Rontgen)在做一項實驗的時候偶然發現了X射線。這個射線能夠穿透某些固體物質,看到一些肉眼很難識別和看到的事物,也可以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氣電離。當時倫琴並不知道這種射線的名字叫什麼,於是將其以未知數X來命名。他也因此成為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 創新黑科技,必先利其器---盤點諾獎中的科學儀器成果
    諾貝爾獎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至2018年一共112屆,因儀器設備獲獎的就超過23屆,利用先進儀器設備獲獎的超過25屆。ntgen,德國)遞交了第一篇研究通訊《一種新射線——初步報告》。倫琴在他的通訊中把這一新射線稱為X射線(數學上經常使用的未知數符號X)。1901年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發,倫琴就由於發現X射線而獲得了物理學獎。X射線的發現和研究,對20世紀以來的物理學以至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 科學至高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何從未涉足力學領域?
    自1901年以來,縱觀歷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從未涉足過力學領域,這其實與力學的學科特徵有關。今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是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發現黑洞所取得的突出成績。
  • 第一篇報導諾貝爾獎的新聞,116年後入教材,堪稱「百年好文章」
    報導第一屆(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時間、頒發領域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發時間:1901年12月10日。頒發領域: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總的是5大領域:物理學、化學、 生理學或醫學、 文學、和平事業。
  • 新聞背景: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一百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113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