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 1845 ~ 1923)因發現倫琴射線(即通常所說的X射線)以及對倫琴射線性質的研究,獲得了第一屆(190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5年11月8日,當倫琴用克魯克斯管做實驗時,發現工作檯上的氰亞鉑酸鈉紙屏能發出螢光。他分別用紙和書本遮住紙屏,紙屏仍然發光,使倫琴更為驚訝的是,當他把手放在紙屏前時,紙屏上留下了手骨的陰影。經過反覆的實驗,倫琴認為從克魯克斯管中放出的是一種穿透力極強的射線,並把它命名為&34;射線(因為當時倫琴並不明白這種射線的本質,故用數學上經常使用的未知數符號x來命名。現在我們知道,x射線就是波長大約在0.01~50埃之間的電磁波)。此後,倫琴發表了《關於一種新射線的初步報告》、《論一種新型的射線》、《關於x射線的進一步觀察》等一系列研究論文。倫琴還進行了x射線光源的研製,製成了第一個x射線管。
倫琴射線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穿透性射線」,它能穿透普通光線所不能穿透的某些材料。在初次發現時,倫琴就用這種射線拍攝了他夫人的手的照片,顯示出手的骨骼結構,這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如今,x射線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在醫療中廣泛應用X射線作人體的透視;在工業中應用它作零件探傷等。
為紀念倫琴對物理學的貢獻,後人將X射線命名為倫琴射線,並以倫琴的名字作為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的照射量單位。
陸續會推出第二屆,第三屆以及後面的每一屆物理學獎的相關主題,敬請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