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不足以透視的人生:倫琴在貧困中死於癌症

2020-12-05 中國網

X射線不足以透視的人生

「別人要是知道我在幹什麼,肯定會說『倫琴是個瘋子』。」在給朋友的信裡,威廉·康拉德·倫琴(Wilhelm ConradRontgen)寫道。一年前,他被選任為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校長,但這位校長,大部分時間都耗在自己昏暗的實驗室裡。尤其是1895年11月8日之後,倫琴甚至把床都搬進了實驗室,埋頭做了6個星期的實驗。

他的妻子還發現丈夫的情緒異常激動,但激動的原因,丈夫始終緘口不言。這些都讓妻子不滿。

實際上,這個50歲的男人在11月8日那天,偶然發現了一種射線。

「如果把手置於放電裝置和螢光屏之間,就可以看到在較淡的手影裡露出深暗的骨骼陰影。」在當年年底提交的論文《一種新射線(初步通信)》裡,倫琴描述道。這種從放電管發出的穿透力很強的射線,倫琴自己也搞不清楚,他稱其為「X射線」。

1896年1月4日,這種未知的射線,讓參加柏林物理學會會議的人們大開眼界。倫琴在會上展示了他的X射線照片。

第二天,維也納的一家報紙報導了倫琴的發現。這一消息迅速傳遍了世界,也驚動了普魯士國王。9天之後,倫琴受邀前往王宮演示X射線。

國王的邀請,令倫琴多少有些緊張。他不斷祈禱自己「使用這個管子時將託皇帝之福,遇上好運氣」。演示最終順利完成,在與國王一同進餐後,倫琴被授予二級王冠勳章。不過,在離開時,他需要退著走出來,以示對國王的尊敬。

國王可能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個正從自己眼前緩緩離去的男人,在34年前曾一度被中學開除,差點斷了求學之路。

17歲那年,班裡有同學畫了一幅長著大鼻子的畫像來諷刺老師,結果畫像被老師發現。老師追查時,倫琴既不承認是自己畫的,也拒絕「檢舉」同學。這激怒了老師,倫琴被學校勒令退學。

在他的父親看來,兒子的求學之路算是完了,父親打算讓兒子跟自己一起經營祖傳的呢絨店,但兒子拒絕了,他還想上學。

幸運的是,那時蘇黎世聯邦工學院在招收學生時,只要求學生進行入學考試,而無須出示中學畢業文憑。

於是,這個未能從高中畢業的學生,進入了大學校園。在那裡,倫琴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博士學位。然後,他決定做自己的老師、德國物理學家孔特的助手。

只是在同老師爭論時,這個年輕氣盛的助手甚至會摔門而去。但在做老師安排的實驗時,倫琴常常極為嚴格和專注。

「實驗是我們揭開自然界奧秘的最有力、最可靠的手段。」在1894年出任校長的演說中,倫琴這樣告誡他的學生們。

也正是實驗讓倫琴發現了新的射線。在發現X射線後的數月中,倫琴曾收到世界各地的講學邀請。他給請他的同行寫信表達歉意,「沒有時間做任何講演」,因為要繼續自己的實驗。

不過,從王宮回來10天後,倫琴在自己的研究所裡作了一場報告。解剖學教授克裡克爾當場要求倫琴給他的手拍攝X射線照片。當看到自己手部骨骼的樣子時,教授不僅立刻帶頭向倫琴歡呼三次,還激動地建議把這一射線命名為「倫琴射線」。這得到了現場聽眾的同聲支持,卻遭到了倫琴的拒絕。

更為堅決的拒絕,發生在柏林通用電氣協會建議以高價換取倫琴的新發現的專利權時。

「不是我發明了X射線,它千古以來就存在著,我僅僅是『發現』了它而已。因此X射線屬於全人類,而非我個人的私產。」倫琴告訴對方。這也讓X射線最終得到了廣泛應用。

「他的實驗室裡那扇對著專利部門的窗戶,永遠是關閉的。」倫琴的行為也令美國科學家同行感嘆不已。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時,倫琴被推舉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人。倫琴接受學院邀請,前往斯德哥爾摩領獎,但在當晚的獲獎者中,他是唯一一個沒有發表獲獎感言的人。

這個沉默的獲獎者回到德國後,巴伐利亞政府決定授予他皇冠勳章,倫琴接受了勳章,但拒絕勳章所附帶的貴族稱號,也拒絕了皇家物理技術局主席的職位。

「無論從哪種意義上講,他都是19世紀理想的化身:堅強、誠實而有魄力……」好友鮑維利曾這樣描述倫琴。在鮑維利眼裡,自己的這位好友,「對人民、對記憶中的事物以及對理想具有一種少有的忠誠和犧牲精神」。

其實,與「X射線之父」的稱號相比,倫琴更稱得上是固體物理學和材料物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他在這兩方面做了大量的實驗,一生中共發表了59篇學術論文,大多數與X射線無關。

但由於發現X射線這一事件被視為經典物理學和現代物理學的分水嶺,倫琴那豐富而動人的一生,從此被這種射線的光芒所遮掩。

這種射線為他帶來了諾貝爾獎,他則把獎金全部捐給了維爾茨堡大學,也放棄了自己的專利權。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很快來臨,通貨膨脹,民不聊生,他原本就所剩無幾的家產,也蕩然無存。最終,這個78歲的老人在貧困中死於癌症。

本報記者 王波

相關焦點

  • 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倫琴,以及他的X射線簡介
    倫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 1845 ~ 1923)因發現倫琴射線(即通常所說的X射線)以及對倫琴射線性質的研究,獲得了第一屆(190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分別用紙和書本遮住紙屏,紙屏仍然發光,使倫琴更為驚訝的是,當他把手放在紙屏前時,紙屏上留下了手骨的陰影。經過反覆的實驗,倫琴認為從克魯克斯管中放出的是一種穿透力極強的射線,並把它命名為&34;射線(因為當時倫琴並不明白這種射線的本質,故用數學上經常使用的未知數符號x來命名。現在我們知道,x射線就是波長大約在0.01~50埃之間的電磁波)。
  • 倫琴是怎樣發現x射線的
    然而陰極射線只能在空氣中進行幾個釐米,這是別人和他自己的實驗早已證實的結論。於是他重複剛才的實驗,把屏一步步地移遠,直到2米以外仍可見到屏上有螢光。倫琴認為這不是陰極射線了。倫琴經過反覆實驗,確信這是種尚未為人所知的新射線,便取名為X射線。
  • 科學(普)有道:X射線
    x輻射波長為0.01至10納米,或頻率為3×1016 Hz至3×1019 Hz。這使得x射線的波長介於紫外線和伽馬射線之間。x射線和伽瑪射線的區別可以根據波長或輻射源來區分。有時x射線被認為是由電子發出的輻射,而伽馬輻射是由原子核發出的。德國科學家威廉·倫琴是第一個研究x射線的人(1895年),儘管他不是第一個觀察x射線的人。
  • 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X射線,引發了一場醫學革命
    就在倫琴給妻子送上這個特別禮物後的第六天,也就是1895年12月28日,他向維爾茨堡物理和醫學學會提交了一篇名為《一種新射線——初步報告》的論文[1]。在這篇德文論文中,倫琴把這種新射線命名為X射線(X就經常用來表示未知的麼)。Wilhelm Rontgen1896年1月5日,這個大發現被奧地利的一家報紙報導了[1]。
  • 開啟了現代物理學的大門—倫琴發現X射線
    他還在痴痴呆呆地望著放電管和螢光屏,想著下午實驗中看到的情景。現在完全可以肯定這是一種未發現過的新射線,它還有什麼秘密?它到底有什麼用?我們又該叫它什麼名字?真是個未知數。倫琴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心情,興衝衝地趕回家,一見夫人貝爾塔就說:「我高興極了!我要當面試給你看……我終於發現了一種光,我也不知道那是一種什麼光……無以名之。
  • 倫琴發現X射線123周年之你不知道的故事
    ——倫琴   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倫琴在1895年發現了X射線,揭開了20世紀物理學革命的序幕。今天是國際放射日,是倫琴發現X射線123周年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來聊一聊倫琴和他發現X射線的故事。
  • 倫琴是怎麼發現X光線的?
    一八九五年十一月八日發現了X射線,為開創醫療影像技術鋪平了道路 ,這一發現對醫學診斷有重大影響,對於倫琴教授來說,這一天是他終生難忘的日子。就是在科學史上,這一天也是永遠值得紀念的。這是因為,倫琴在這天發現了X射線。
  • 科學網—偶然中的必然——X射線的發現
    ②X射線下的花   ③倫琴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1845年3月27日,德國物理學家倫琴(Wilhelm Rntgen)出生。他因發現X射線而獲得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 X射線又名「倫琴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波長大約0.01~10納米,和原子大小相比擬。由於它的波長短、能量大,可以輕易穿過紙板、肌肉等組織,但可以被密度較大物體如金屬、骨骼所阻擋。因此在醫學上X光可以用來做透視成像,是檢查疾病的常規手段。
  • "X"射線這個神奇東西的由來
    倫琴教授他就是該校的校長,著名的物理學家倫琴教授。最近一段時間內,他一直在實驗一個經過改良的陰極射線管。於是倫琴教授在漆黑的實驗室劃拉了一個一根火柴點燃油燈檢查試驗臺上有什麼其它東西,發現試驗臺上有鍍有一層氰亞鉑酸鋇晶體材料的硬紙板,神秘的綠光就是它發出來的。這紙板如何能發光的呢,這光又有什麼用呢?難道這光電管中有某種特殊東西發出來?
  • 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倫琴發現X射線的故事
    到了1895年11月的某一天,倫琴突然有個發現:當房間處於黑暗中的時候,點亮管子,他身後放置的遠離管子的螢光物也開始放光。他覺得很奇怪,就把管子用黑紙包上,人眼已經看不到管子的光亮,但只要給它通上電壓較高的電流,則那些螢光物仍然會發光!經過反覆實驗,倫琴最後確定這種真空管裡除了陰極射線外,還存在著一種肉眼看不見、但穿透力很強、也能讓照相底板感光的光線。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門捷列夫,x射線的發現者
    x射線的發現者—倫琴18仍年,倫琴發現了X射線。X射線的發現,撼動了經典物理學的理論基礎,使人們看到了揭示微觀物理世界的奧秘的曙光。1845年,倫琴生於德國魯爾的一個小鎮上。他在瑞士蘇黎世學的是機械工程。在那裡,他遇到了德國物理學家孔特。
  • 勇於探索的人——X射線的發現
    X射線的發現源於對陰極射線的研究。19世紀末,關於陰極射線本質問題的研究吸引了眾多科學家。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校長倫琴就是眾多研究者之一。1895年,倫琴在實驗室內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包用黑紙包裹的很好的相機底片全部感光了。
  • 勇於探索的人——X射線的發現
    X射線的發現源於對陰極射線的研究。19世紀末,關於陰極射線本質問題的研究吸引了眾多科學家。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校長倫琴就是眾多研究者之一。1895年,倫琴在實驗室內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包用黑紙包裹的很好的相機底片全部感光了。他試驗了多次,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 X射線技術百年歷史:透視眼鏡問世,連超人都會被震驚
    有關X射線能夠拍攝骨骼圖像,甚至也包括隱約可見的體內器官組織影像的消息迅即出現在了世界各大報紙的版面上。  很快,X射線便被融進了流行文化的想像空間。「在她的肋骨四周,那美麗的24根骨骼,她的肌肉仿佛光暈般,模糊線條,她那看不到鼻子,看不到眼睛的臉注視著我。『親愛你,我愛你』,我輕聲耳語。」這是在倫琴發現X射線大約一年之後,出現在《生命》(LIFE)雜誌上的一首詩作。
  • 124年前的今天 X射線打開了所有人的「腦洞」
    對當時的人們來說,這個消息就仿佛你第一次在遊戲中遭遇了「透視外掛」一樣震撼三觀,五花八門的腦洞瞬間被打開,更徹底的改變了醫學的歷史。0 1當人類第一次發現「透視外掛」1895年11月8日的晚上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也就是下面這位↓對空氣放電管進行實驗時他注意到不遠處的一塊小水晶感應發光說明水晶收到了放電管放出的射線但是水晶和放電管之間明明有多個固體阻礙啊
  • 改變世界的「X射線」是誰發明的?
    倫琴把螢光屏挪至遠處,它照樣閃光;他又在陰極射線放電管和螢光屏之間放上書、木板和鋁片,螢光屏還是閃光;只有在它們之間放上鉛塊或厚厚的鐵板時,閃光才會消失。顯然,陰極射線管中發出的是一種穿透力很強的射線,但不會是陰極射線。
  • 1月5日:倫琴發現 X 射線
    圖為2001年3月27日,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一名工作人員在審視手中的X射線照片。X射線照片反映出一具12歲男童木乃伊的生理構造,並推翻了人們過去對其性別的錯誤判斷。新華社發  1895年1月5日,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倫琴發現 X 射線。他因此於1901年獲第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金。這一發現宣布了現代物理學時代的到來,使醫學發生了革命。  1990年1月5日,國家體委、國家教委宣布,《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施行辦法》開始實施。國家體委1982年公布的《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同時廢止。
  • 流言揭秘:照X射線會損害身體健康嗎?
    1845年3月27日,德國實驗物理學家倫琴誕生。他就是後來X射線的發現者。關於X射線我們已經了解很多,那麼照X射線到底對人體有沒有傷害呢?現代醫學在診斷和治療中,應用X射線的範圍日益廣泛了。健康檢査時要用X射線透視胸部。
  • 超能力中不受人待見的「X射線視力」!看完你也會深有同感
    如果你有x射線視力,會不會覺得自己很酷?擁有這樣能力的你能看穿自己的皮膚,能穿牆、穿門,透視一切物體。但小編想告訴你的是,在所有超能力中,這種可能是你最不想獲得的。如果你有射線能力你會如何?眾所周知,X射線是光,但它們的波長不同於可見光,這使它們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方式不一樣。基本上,它可以使某些材料部分透明,比如人體組織。X射線並不是像超級英雄電影中所展示的那樣,甚至完全不同。在擁有X射線視力的同時,你還必須擁有另一個超能力,這是為什麼呢?
  • [趣味化學]X射線為何能透過人體
    1895年,德國科學家倫琴在研究真空中的放電現象時,首先發現X射線。X射線和可見光有什麼不同呢?  根據科學家們長期研究,對光的本性作了總結:不論什麼光都是一種電磁波,但各種光的波長是不相同的。波長在400---760納米(1納米=10-9 米)之間就是一般的可見光,波長小於400納米的光,叫紫外光或紫外線,是不可見光,X射線是一種波長比紫外線更短的光,只有可見光波長的萬分之一,它也是不可見光。可見光只能穿透下班等透明體,X卻能穿透不透明的物體。  為什麼用X射線透過人體,會在螢屏上顯示出骨頭的影子來?原來,對於由較輕原子組成的物質,如肌肉等,X射線透過時很少有所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