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誤殺》中證人會「幫」男主作假證?人的記憶可靠嗎?

2020-12-04 Tina心理1

要說2019年能讓人拍手叫絕的國產電影,《誤殺》絕對名列前茅。一部電影如果讓你看完還不斷回憶細節,不斷思考編劇深意,不斷跟別人討論劇情,那絕對算得上一部好電影。《誤殺》正是如此,看完電影的那兩天,我一直沉浸在對電影細節的回憶中出不來。

這是一部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肖央、譚卓、陳衝領銜主演的電影。影片圍繞一起意外「反殺」案件而展開,李維傑與妻子阿玉在泰國打拼多年,膝下育有兩女。警察局長拉韞的兒子在夏令營期間用迷藥迷倒了李維傑的女兒平平,並侵犯了她。之後他得寸進尺想進一步欺辱平平,但是卻被平平和母親阿玉失手誤殺。

李維傑作為父親為保全家人,不顧一切地決定瞞天過海,他利用蒙太奇的手法欺騙了所有人,讓那些人無意間為他們做了假證,製造了不在場假象。警察局長拉韞發現寵溺的兒子生死未卜,憤怒之中追尋「誤殺」真相,至此展開一場高智商博弈。

作為一部犯罪題材大片,《誤殺》的劇情高潮迭起,燒腦的瞞天手法,前後呼應的細節伏筆、另含隱喻的意象和鏡頭語言,讓人禁不住拍手稱快、大呼過癮。

電影裡,男主角李維傑掩蓋真相使用的最核心手法,就是利用「時間的剪輯」來欺騙所有人,也就是用蒙太奇的手法來改變和操控人們的記憶,那些作證的證人堅稱的事實,實際上已經不是事實。這些人無意間做了假證,但卻渾然不知,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的記憶是準確的。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的記憶究竟可靠嗎?下面我將從心理學的角度,以電影《誤殺》為例,來分析一下記憶的真相。

1、《誤殺》中男主角是如何操控人們記憶的?

01蒙太奇的運用

男主角之所以能夠成功,其關鍵是利用蒙太奇的手法來改變和操控人們的記憶,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來梳理一下,影片中核心的兩天分別是2號和3號。

2號男主角李維傑出差外地,晚上去取款機取錢看了一場泰拳比賽,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他並沒有向小二購買任何東西。

與此同時在家中他的妻女誤殺了警察局局長的兒子,李維傑打電話遲遲無人接聽,他因為擔心,酒店房間都沒退,連夜趕回家中,知道了家裡發生的事。

3號一早他處理掉警察局長兒子的手機和車,便帶全家做大巴到外地旅遊,在大巴上李維傑刻意跟檢票員攀談,強調周末帶全家去看拳賽。

到達他未退掉的酒店之後,他設備檢修以內存不足為由刪除了他2號一個人入住酒店的監控視頻,並帶著家人在中午的時候到酒店前臺退房,退房時利用超時加扣房費的事,跟前臺起了爭執,加深了前臺對他們的印象。

他們還在當天去蛋糕店購買蛋糕,利用恭維老闆娘的方式,讓老闆娘記住了他們一家。

3號晚上,李維傑帶著全家去看泰拳,並在看比賽的過程中,故意打翻小二的爆米花,以錢包錢不夠為由去ATM機取錢,但是其實他並沒有去真的取錢,因為他2號取過錢留下過監控。

就這樣,他運用蒙太奇的手法成功將家人下午到晚上做的事兒,「剪輯」到了2號。

局都布好了,那麼這些人為什麼會為他作偽證呢?原因在於他影響和操控了他們的記憶,這是如何做到的呢?需要先從記憶的基本原理講起。

02記憶原理

記憶是對信息編碼、存儲以及提取的過程,從保持時間長短來說,記憶可以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感覺記憶又叫瞬時記憶,類似於知覺加工,只保持極短的時間,大部分信息在感覺記憶階段就流逝,少部分信息得到注意而進入短時記憶並在幾分鐘內指導人們執行決策;隨後,一些重要的短時記憶被進一步加工,轉化為長時記憶,保存幾天甚至幾年、幾十年的時間。

03提取刺激

很多時候進入我們記憶的事物並不是被我們忘記了,而是需要一條鉤子,將它勾出我們的記憶,這個鉤子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提取刺激。

很多遺忘只是虛假遺忘,只不過是未能找到合適的提取刺激。現實生活中,你一定經歷過話到嘴邊,就是記不起要說啥的情況,這個記憶內容其實存在,只是暫時缺乏提取刺激,所以一時無法提取。

劇中為男主角作證的分別是誰?售票員、酒店的前臺、甜點店的店家、泰拳館裡的零食售賣員……這些人的共同特徵是,都是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男主一家。

日常工作對他們而言是千篇一律的 ,如果沒有設置提取刺激,這些事情是不容易被記住的,頂多變成人們的短時記憶,這樣起不到為男主一家作證的目的。

所以,男主在跟每一個人接觸時,都設置了一些細節,因為這些細節和對方千篇一律的工作內容不同,所以這就可以將人們的記憶推進一步,將他們的短時記憶,變成了長時記憶。

而等過後再回憶的時候,這些細節就變成了一個個提取刺激,可以讓他們記起當天發生的事。

比如酒店前臺,酒店入住的人眾多,他們沒有記住李維傑是2號晚上一個人來的,只記住了3號中午他們是一家人來退房時跟前臺發生了爭執。他們潛意識裡便默認了李維傑一家人從2號晚上就住在了酒店,做出了偽證。

還比如蛋糕店老闆,和售票員一樣,蛋糕店老闆每天也都要接觸大量的人,所以李維傑成功地利用言語強調錯誤的日期,讓蛋糕店老闆誤以為他們2號下午來買了蛋糕。並且在購買的過程中,恭維老闆娘,來加深對方對李維傑全家的印象。

同樣,賣爆米花的小二也只能記得一個周末李維傑帶家人來看拳賽,過程中因為李維傑打翻了爆米花併購買了很多東西,因為錢不夠還去取了錢,這些細節和自己平時的工作不同,自己輕易就能記住,殊不知,這正是李維傑設置好的提取刺激。

加上李維傑拿出的2號拳賽票據和2號李維傑取錢的監控,基本上可以讓小二認定李維傑一家是2號去看的拳賽。

這些證人胸有成竹的證詞,其實已經不是事實,但是他們自己並未意識到這個問題。

2、那麼,人的記憶到底可靠嗎?

由此就引發了疑問:人的記憶真的如我們感受得那樣可靠嗎?

01 有限記憶的可靠性

很多時候我們對我們記住的事情,言之鑿鑿、胸有成竹,覺得一定錯不了。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大多數時候,人們的記憶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

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的記憶,比想像的要更加不可靠,裡面充斥了大量虛假的內容,同時也很容易被操控和更改。

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家伊莉莎白·羅夫特斯是記憶研究領域,久負盛名,她發現當人們回憶一件事時,並不是準確再現那件事情,回憶只是一種對實際發生事件的重構。

羅夫特斯的研究證明,重構記憶就是用新信息和現有信息去填補在回憶某種經歷時被遺忘的內容。

02被重構的記憶

心理學家為了進行重構記憶的實驗,挑選了不同年齡的兄弟姐妹,在實驗中,姐姐告訴弟弟,在他5歲時,曾經在一家購物中心走失,姐姐要把這件事描述得像真正發生過一樣。

過了段時間問起弟弟這件事,他說好像記得有這件事,問他細節,他居然能說出很多與此相關的細節,比如他能記得當時照顧自己的男人穿的是什麼衣服,他能描述與親人分離時的感受,還說自己回到家時遭到了母親的責罵。

這項實驗重複了很多次,有很多對的兄弟姐妹參與了進來,結果顯示,有四分之一的參與者都犯了類似的記憶錯覺。

哪怕事後告訴他們,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是他們仍然堅持認為,自己曾經走丟過,那些細節像真實發生過一樣,生動真實。

所以,記憶的可靠性是非常有限的,記憶中的舊信息不斷的被信息所更替,記憶會在回憶的過程中進行重構,所以人們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回憶都是正確的。

伊莉莎白·羅夫特斯說,人的記憶並不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麼穩定,而是一段時間後就會被調整和改變。

所以,你跟別人敘述你三年前工作中碰到的奇葩事,你以為你是按照當時的情景描述的,但是事實上很可能並非如此。你可能已經用了很多其他來源的信息去重構了你的記憶。

這些來源可能是你前幾次對它的描述,可能是另外一件工作中的奇葩事,可能是別人跟你描述類似事情,總之,影響你記憶重構的因素有很多。

03誤導法操控記憶

像電影中的這些證人一樣,很多時候我們堅信的一些事情,很可能並不是事實,只是記憶對我們的欺騙。男主角就是通過細節誤導人們去操控這些證人的記憶。

現實生活中,洗腦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誤導,通過你的某些思維模式,讓你產生錯誤的想法、觀點,從而起到洗腦、控制的效果,傳銷的本質正式如此。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實驗,讓被實驗者觀看一段汽車高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駛的視頻,之後問他們,「視頻中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經過穀倉的時候車速有多快?」然後再問他們「穀倉是什麼顏色」,結果有很多人信誓旦旦的回答了穀倉的顏色,但實際上,視頻中根本沒有穀倉。

通過誘導性的問題,心理學家們把「穀倉」植入你的記憶,從而來操控你的記憶。

3、該如何正確看待證人的證詞?

電影中男主角受不了內心的自責,選擇了自我救贖,說出真相。可是如果他選擇不說真相,那麼那些證人的偽證就成為決定性力量,決定了這件事情的結局。

放在普通的場景下,即便我們被記憶所欺騙了,也不會產生多大的負面影響,但是放在法庭上,被重構的記憶,卻很可能會錯誤地誤導宣判。所以,如何去判別證詞,是極為重要的事。關於證人的證詞,有這些重點你需要了解。

01律師提問時的用詞會影響到證詞。

伊莉莎白·羅夫特斯做過一個實驗,讓被實驗者觀看有關車禍的電影,一周後問卷調查,要求「證人」估計汽車在發生車禍瞬間的速度,問他們是否看到了碎片。

如果提問者用的詞是「剮蹭」,他們會傾向於沒有看到碎片的;但是如果提問者用的詞是「互撞」,那麼他們會傾向於說看到了玻璃碎片,但是實際上電影中並沒有出現過碎片。

02提高記憶內容的內在協調性

案件過去越久,當事人對這個事件的回憶次數肯定就越多,他們就越容易添枝加葉,如果他們反覆回想事件的發生過程,他們就會用臆想天不自己記憶的空白,最終會把臆想當作自己親眼看到的事實,這樣可以使記憶的內在協調性增加。

03親歷嚴重犯罪過程的人會更加激動和恐懼,而這會影響人們的記憶

嚴重犯罪過程會讓人產生恐懼激動的情緒,人們的腎上腺素會激增,在這種情況下,人的本能會更多關注如何逃避眼前的危險,而不是將它變為長時記憶,所以這種情況下證人提供的正言真實性有待考察。

結語:摒棄虛假的自信,擁抱更真實的人生

人們對自己的自信通常有著莫名的自信,他們確定自己頭腦中的真實,就是真正的真實,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

了解了心理學的這些基礎,我們就該明白,對於我們的記憶不要太過執拗,求證一件事情的真實性,需要多方論證和考察,純粹依靠記憶力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讓你有所收穫。

END.

【原創文章,盜版必究。作者Tina,浙大新聞學碩士,多年媒體記者經驗,500強集團品牌公關經理,心理諮詢師。如果喜歡,歡迎點讚並關注@Tina心理1,持續輸出心理學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視角幫你解讀生活、看透本質。】

相關焦點

  • 電影《誤殺》中的這些細節和彩蛋,你發現了嗎?
    5、最後開棺之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羊身上。但有個鏡頭明確給了棺材蓋裡面那個血手印。後來的閃回鏡頭中,李維傑轉移屍體開棺時,發現了血手印和死不瞑目的素察,說明素察被大女兒和媽媽失手「誤殺」只是假死,被埋在棺材裡甦醒了奮力掙扎,最後活活憋死。6、警察調查李維傑的對白裡有一句說他「自幼是孤兒,父母死於暴亂」。
  • 看完《誤殺》點映的你,發現這10個令人細思極恐的隱藏細節了嗎?
    但在此之前,由陳思誠監製的《誤殺》擴充了他的「偵探宇宙」,給我們帶來了驚喜。一般來說,撤檔的電影多,提檔的電影少。《誤殺》原定12月20日上映,但在11月底宣布提檔到12月13日上映,硬剛黃渤、王珞丹、譚卓主演的《被光抓走的人》。巧的是,《誤殺》的女主也是譚卓,這個12月屬於左右互搏的文藝片女神。
  • 回顧《誤殺》:男孩玷汙女孩後,他該死嗎?
    看到女警察局長的兒子被誤殺之後,身邊的朋友悄悄地問我了一個問題:「這個男孩玷汙了這個女孩,但是他罪該致死嗎?」如果是以前的自己,當然會毫不猶豫地說他該死,但是仔細想想,男孩真的罪該致死嗎?如果這個男孩從此之後再不找她,我想女孩在經歷最初的驚恐過後,會強迫自己重新站立起來,然而內心卻永遠會躲在黑暗中,永遠忘不了曾今的那一幕,那一片黑暗會伴隨她終身,並且沒有解脫的可能。可是男孩嘗過一次甜頭,還想嘗第二次,這也直接導致他被誤殺。
  • 誤殺肖央河北宋康昊是什麼梗 電影誤殺劇情內容簡介
    直到,災難直接刺破家庭的平靜,底線被突破,一個生活安寧平靜的四口之家,因一場「誤殺」,陷入巨大的命運困境。為保護妻女、守護家庭,父親利用高智商犯罪,幫全家「脫罪」。  這是一出「好戲」,是一場博弈,更是一曲謳歌父母之愛,渺小又偉大的悲歌。學歷不高的父親,如何製造一場「完美犯罪」,成為影片最大的看點,也是觀影過程中最爽的體驗。表面上,是兩個家庭的對峙,是平民與警察之間正面的鬥智鬥勇。
  • 時間終會帶走證人, 但時間本身就是永恆的證人
    《時間證人》短片簡介  第一集:雕刻記憶  江東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門口的群雕中,有這樣一座震撼的作品:一位被侵華日軍刺傷、奄奄一息的母親,掙扎著為孩子餵下最後一口奶。  雕塑的主人公,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常志強的媽媽和弟弟。人們通常用雕塑來銘記和紀念,對於常志強來說,他心中巨大的悲痛、對戰爭的控訴和對和平的渴望,在雕塑中展露無遺。
  • 假證市場需求高 淘寶網售賣假證難禁止
    在掌握了充分的證據後,警方打掉製販假證窩點11個。行動中,總計繳獲假證45個大類,共800多萬件,重達20多噸,河北唐山警方不得不動用了貨櫃貨櫃車進行運輸。差不多同一時間,重慶市公安局巴南區分局破獲一起特大製售假章、假證案。警方共抓獲家族式犯罪嫌疑人6名,查獲假章8500餘枚、假證7435本。
  • 《誤殺》:翻拍必爛片的詛咒,破了嗎?
    最近一個月爆出的眾多家暴事件,都讓瑪妮覺得女性在社會中真的要重新學習保護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輕信任何人的任何話。正巧,今天上映的一部電影,講的就是因「輕信」而導致的悲劇—— 《誤殺》來自印度的神級IP《誤殺》講述的,是由一場夏令營引發的血案。
  • 是什麼扭曲了我們的記憶?
    科學對記憶的探索從未停止。我們知道,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在與記憶做鬥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調查人員使用了一種稱為認知面試的技術,旨在幫助警方質疑證人,而不會模糊記憶。如果您以正確的方式質疑某人,您可以提取幾年前發生事件的回憶。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記憶是準確的。然而,我們的回憶也可能受到外部勢力,內部偏見甚至我們自己想法的汙染。不是每一個細節我們都記得而值得信賴。
  • 無臉男為什麼要吃人吃青蛙 千與千尋無臉男為什麼變壞
    無臉男為什麼要吃人吃青蛙 千與千尋無臉男為什麼變壞  電影《千與千尋》正在上映中,電影中的無臉男一開始很沒有存在感,後來他去澡堂大發雷霆,還吃人,這是為什麼?無臉男為什麼吃青蛙?  千與千尋無臉男為什麼吃人  《千與千尋》中無臉男吃人和青蛙有兩個原因,一是想學說話,二是誤以為自己只要夠髒夠有錢千尋就會主動來找自己,所以無臉男不停吃人吃東西,努力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想讓千尋幫自己洗澡。
  • 恍惚中記憶發生了日期錯亂,是遇到時空裂縫的穿越證據嗎?
    這位網友表述:禮拜四還記得清清楚楚,晚上睡覺時就以為明天是禮拜六,一直到第二天晚上才發現是禮拜五,我意識中所作所為都以為是禮拜六,當我清醒過來的時候,那段消失的禮拜五呢?這個禮拜我度過了兩個禮拜六?穿越了時間可以重疊,質量不能重疊有毛病嗎?
  • 為什麼「氣味」會觸發記憶?
    Herz和她的合作者發現,五名女性在聞到一種香水時會表現出更多的大腦活動,而這種香水會給他們帶來積極的記憶,而不是在對照中。他們從未聞到的香水。與難忘的香水相關的大腦活動也比看到香水瓶的視覺提示所產生的大腦活動更大。
  • 誤殺結局什麼意思 結局的細節及彩蛋是影片升華之處
    近日,正在熱映的電影《誤殺》,在網上的討論很高。據悉,有的網友表示,《誤殺》結局有點看不懂,它在表達什麼意思呢?其實,電影《誤殺》的結局屬於開放式結局,其中包括細節以及後面的彩蛋,都是影片升華之處。詳情曝光,下面就來一起去看看吧!
  • 實行全國統一查詢再無假證了!
    跟假證要說拜拜啦! 相關連結 電工證對電工是很重要的,當你有電工證在工作中,不慎出事故,最多是違章,而不持有電工證出現類似的情況就得負刑事責任,而且一旦您持有電工證,說明您對於安全生產這方面是非常了解的,這也是對自身安全的一種保障。身為電工居然還不清楚電工證的這些問題,小心吃大虧!
  • 荒野大鏢客2:整個範德林幫最可靠的人是誰?肯定不是亞瑟!
    1899年的範德林幫,正處於群雄輩出,不可一世的狀態。在黑水鎮搶劫之前,幫派數十個男人各個以一當十,殺人無數。經過平克頓偵探的追殺之後,範德林幫冒險穿過暴風雪逃命,雖然損失了不少人口,但是男人中所有的中堅力量都被保留了下來。正如剛剛出發去偷襲科爾姆的據點時達奇所說,我有你們這群孩子,就好像我有了全世界,我們所向披靡!
  • 三大平臺口碑評分截然不同,楊紫在《沉默的證人》中表現平平?
    雖然相對其他平臺更為「嚴謹」,但往往會「矯枉過正」。綜上,小編認為這三個平臺的口碑數據都不能作為衡量影片水準的標杆。那麼,《沉默的證人》到底好不好看?本期影評文章,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嘮一起侃,也歡迎各位同學在評論區暢所欲言。劇情概述暴雨之夜,法醫鑑定中心的解剖室闖來一夥訓練有素的蒙面惡徒。
  • 五竹為什麼會失憶,他的記憶被什麼人動了手腳
    《慶餘年》自開播至今一直熱度不減,在《慶餘年》中恐怕最令人好奇的一個人物就是五竹。五竹直戴著眼罩就已經十分可疑,而且他的容貌還不會變老,也很少流露出自己的感情。五竹自從京一站後帶著範閒回到澹州,至此在澹州保護範閒的周全。
  • 佛山一垃圾桶被假證塞滿 內含藍翔「公章」 (圖)
    而對於「辦假證」能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矇混過關?業內人士表示,大部分企業在招聘時,都不會特意去查應聘者提交的證件真偽。印章多有破損,還有個別印章甚至印錯了字,很明顯,這堆垃圾,是辦假證的違法分子所扔。  好在大部分丟棄的證件都只有封皮,個別幾本證件雖有內頁,卻未填上個人信息,並未造成個人信息洩露。
  • 日本動漫中男主角為什麼都是女聲優?男聲優高薪請不起嗎?
    日本動漫中男主角為什麼都是女聲優?男聲優高薪請不起嗎?日本三大民工動漫《海賊王》《火影忍者》《龍珠》,主角們的聲線,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只要一聽其聲音,我們基本能分辨出誰是路飛,誰是孫悟空。雖然大家甚至都知道配音是哪個聲優,但是你有沒有發現,裡面男女主角的聲優其實都是女聲優,而且還是一個聲優將年幼時期的主角和成年後的主角都攬包了,更為誇張的是孫悟空的配音野尺雅子,攬包了孫家三代人的配音,更攬包了我們整個童年的狗空三代。為什麼日本大部分男主角的配音都是女聲優呢?為什麼不請男聲優,難道工薪要求太高嗎?
  • 推六本新完結修仙文:穿成瞎子男主的短命白月光、修仙與男主為敵
    沙雕女主不走尋常路,非要和龍傲天光環罩下的男主作對。至於下場吧!往下看:一把辛酸淚啊!1、穿成瞎子男主的短命白月光 作者:田園泡小短評:女主是修真界唯一的一條龍,男主是魔主轉世。劇情一開場是女主和師兄們去凡間除祟,然後撿到小可憐瞎子男主到師門當師弟。男主天賦異稟,幾年修為比兩百年的女主高了。後來為了給男主治眼晴,怕疼臭美的女主生拔龍鱗給他做藥引,然後為了劇情,推他掉魔窟想讓他恢復記憶叱吒三界。但是並沒有,一百年後兩人重逢又糾纏在一起了。男主偏執陰鬱就是全心全意對女主好,後來戰勝大BOSS,男主也放棄當魔主,只想黏乎在女主身旁。
  • 誤殺:蒙太奇的手法,心迷宮的人性,鞭笞脫序的執法者
    縱觀12月影市,《誤殺》是個不小的驚喜。充滿反轉的情節,緊張的敘事節奏,再配上演員出彩的表現。很久沒有看到這樣一部酣暢淋漓,又讓人手心是汗的國產犯罪電影。說實話,在看片之前,我對「誤殺」並未報太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