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地球生活在一個「氣泡」中!這是保護太陽系的一個巨大泡泡

2020-11-24 騰訊網

其實你生活在一個「氣泡」中,這不是比喻意義上的泡沫,而是真正的「氣泡」,但別擔心,不只是你,還有博科園小編我呢(^ ^*)。就這一點而言,整個地球,以及太陽系中的每一個其他行星天體等,也都處於泡沫之中。而且,我們可能正是因為這個「氣泡」才得以生存。空間物理學家稱這個「氣泡」為日光層,這是一個廣闊的區域,延伸距離是冥王星距日心的兩倍多。

如光層這個「氣泡」在所有行星周圍投射出一個磁場「力場」,使帶電粒子偏轉,如果你足夠幸運地擋住它們的話,否則這些帶電粒子會強行進入太陽系,甚至會撕裂你的DNA。日光層的存在,歸功於從太陽流出的帶電粒子(所謂的「太陽風」)和來自太陽系外的粒子相互作用。雖然一般認為恆星之間的空間完全是空的,但實際上它被來自其他恆星的塵埃和氣體組成的稀薄微粒所佔據。這包括現在活著的恆星,已死亡的恆星,以及尚未誕生的恆星。

日光層「氣泡」

在整個銀河系平均計算,每一個糖立方體大小的空間只容納一個原子,而我們太陽系周圍的區域甚至更不密集。太陽風不斷地向外推著這些星際物質,但是你離太陽越遠,推力就越弱。經過數百億英裡之後,星際物質開始向後推,日光層在兩者推開平衡的地方結束。但是,這條邊界到底在哪裡,它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呢?波士頓大學文理學院和空間物理中心的天文學教授梅拉夫·奧弗(Merav Opher)近20年來一直在研究這些問題。

現在,她的回答引起了轟動!因為我們整個太陽系都在星際空間中運動,日球層,儘管它的名字,實際上並不是一個球體。太空物理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把它的形狀比作彗星,一邊有一個圓形的「鼻子」,另一邊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在網上搜索日光層的圖片,這就是你會找到的圖片(不真實)。使用新的計算機模型和來自旅行者1號太空飛行器的數據,奧弗和合著者馬裡蘭大學的詹姆斯·德雷克得出了一個不同的結論:

日光層形狀的激烈爭辯

他們提出日球層實際上是一個新月的形狀,事實上與新鮮出爐的牛角麵包沒有什麼不同,在這個「牛角麵包」模型中,兩個噴流從「噴頭」向下遊延伸,而不是一個褪色的尾巴,這開啟了關於日光層全球結構的對話。梅拉夫·奧弗表示:我的研究論文並不是第一篇表明日球層不是彗星形狀的東西,但讓一場新的充滿活力的辯論成為焦點,這是非常有爭議的,我在每一次會議上都遭到猛烈抨擊,但我堅持自己的立場。

然後,在「羊角麵包」辯論開始兩年後,卡西尼號太空飛行器(從2004年到2017年環繞土星運行)的數據表明了日光層另一種景象。卡西尼號科學家通過計時日球層邊界外的回聲粒子,並將它們與雙胞胎旅行者號太空飛行器測量到的離子進行關聯,得出結論:日光層實際上非常接近於圓形和對稱:既不是彗星狀,也不是羊角麵包狀,而更像是一個沙灘球狀,但結果和牛角麵包一樣有爭議,因為很多人不會輕易接受這種改變。

55年來,在這一領域工作的整個科學界都認為日光層有彗星像尾巴。現在,科學家奧弗、德雷克和哈佛大學的阿維·勒布以及密西根大學加博·託斯設計了一種新的日球層三維模型,可以將「牛角麵包」與沙灘球協調起來,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與大多數以前的模型不同,以前的模型假設太陽系內的帶電粒子,都在相同的平均溫度附近徘徊,新的模型將粒子分為兩組。首先是直接來自太陽風的帶電粒子,第二種是空間物理學家所說的「拾取」離子。

這些粒子以電中性的形式漂移到太陽系中,因為它們不會被磁場偏轉。中性粒子可以「直接走進來」,但隨後它們的電子被撞掉了。根據目前正在探索冥王星以外太空的新視野號透露,這些粒子在太陽風的攜帶和電場的加速下,變得比普通太陽風離子熱數百倍或數千倍。但只有通過分別對這兩組粒子的溫度、密度和速度進行建模,研究人員才發現它們對日球層形狀的影響過大。根據新模型,這種形狀實際上區分了牛角麵包和球體之間的差異。

稱它為充氣的沙灘球,或球莖牛角麵包:無論哪種方式,奧弗的研究團隊和卡西尼號團隊研究人員似乎都能達成一致。新模型看起來與經典彗星模型有很大的不同,但這兩者實際上可能比表面上看起來更相似,這取決於你是如何定義日光層邊緣的。考慮一下將灰度照片轉換為黑白:最終圖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您選擇哪種灰度作為黑白的分界線。

為什麼要確定日光層的形狀?

研究系外行星的天文學家,對將太陽系日光層與其他恆星周圍的行星進行比較非常感興趣。太陽風和日光層可能是生命誕生的關鍵因素分嗎?如果想要了解我們的環境,最好了解整個日光層。然後就是那些能粉碎DNA的星際粒子問題,研究人員仍在研究它們對地球和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到底意味著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它們實際上可以幫助驅動基因突變,或許這些基因突變導致了像我們人類這樣的生命誕生。

在適量的情況下,它們會引入變化和突變,使有機體進化並變得更加複雜,但正如俗語所說,劑量造就了毒藥。也正如我們所知,在對待生命時,總是有一個微妙的平衡,太多的好事是壞事。然而,當談到數據時,很少有太多的好事。雖然這些模型似乎正在收斂,但它們仍然受到太陽系外部數據匱乏的限制。這就是為什麼像Opher這樣的研究人員,希望刺激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下一代星際探測器,該探測器將在日光層中開闢一條路徑,並直接探測日球層外圍附近的拾取離子。

到目前為止,只有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越過了這條邊界,它們在40多年前發射,攜帶了更老時代的儀器,這些儀器是為完成不同的研究而設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任務倡導者說:一個新的探測器可能在本世紀30年代的某個時候發射,並在那之後10或15年開始探索日光層邊緣。有了星際探測器,天文學家們希望至少能解開旅行者號開始揭開的無數謎團中的一部分,不論多久,這都是值得等待的。

博科園|研究/來自:波士頓大學

參考期刊《自然天文學》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宇宙氣泡中!
    通過這種造父變星,科學家推測我們可能生活在泡泡裡。什麼情況?泡泡?據了解,這是發表在4月10日出版的《物理快報B》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的結論。這篇論文試圖解決現代物理學中最深奧的謎團之一:為什麼我們對宇宙膨脹速度的測量沒有意義?正如先前報導的那樣,我們有多種方法來測量哈勃常數,也就是H0,這是一個決定宇宙膨脹速度的數字。近年來,隨著這些方法變得更加精確,它們開始產生彼此大相逕庭的h0。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被一個巨大「保護罩包圍」,這究竟是什麼?
    文/玉濁清太陽系擁有「守護神」,科學家發現巨大保護罩,一直保護著太陽系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來都沒有退縮過,也沒有停止過,不僅填補了對太空領域的空白,也在太空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人類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 最新研究:我們在一個直徑為2.5億光年的巨大「氣泡」中運動!
    地球、太陽系、整個銀河系和距離我們最近的幾千個星系在一個直徑為2.5億光年的巨大「氣泡」中運動,那裡的物質平均密度是宇宙其他地方的一半,這是日內瓦大學(UNIGE)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的假設,目的是解決十年來科學界爭論不休的一個分歧難題:宇宙以多快的速度膨脹?
  • 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保護罩」,將太陽系包圍,它是什麼?
    宇宙浩瀚廣闊,太陽系只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員。而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唯一有智慧文明的星球。人類從誕生之後,一直向望著星空,想弄明白天上的星星是什麼,太陽是什麼?這個夢想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很快就實現了。
  • 科學家:我們的星系在一個巨大的「泡泡」裡面
    這導致一些人建議我們需要新的物理學來解釋這差異。不過,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Lucas Lombriser提出了另一種方法。Lombriser表示,如果銀河系漂浮在太空中的一個巨大低密度的空腔中,那可以解釋為什麼測量結果不一致。透過調整方程式以解決該密度的差異,我們可以大幅減小測量差異。目前哈伯常數有兩種測量的方法。
  • 我們的宇宙是處於一個氣泡中嗎?萊瑟塔檔案-第二部
    我們以現今主流科學的觀點來看這些問題,首先,我們所處的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是190萬光年,僅在銀河系中就存在著1000億~4000億顆類似於我們的太陽系中的太陽一樣的恆星,而目前人類觀測到的最遠的銀河系是MACS0647JD,距離地球133億光年。在如此大的範圍內存在著難以計數的恆星。史蒂芬.
  • 啤酒泡泡物理學:氣泡為何往下沉?
    氣泡為何會下沉  實際上,很早之前人們就發現了這個現象,這些下沉的啤酒泡泡絕非視覺假象,而是貨真價實的逆天行動。健力士這類啤酒不但同普通啤酒一樣憋著一股二氧化碳,它還悶了一肚子氮氣。氣泡下沉的秘密正是來由於這些氮氣氣泡作祟:一旦啤酒被打開,啤酒瓶內氣壓降低,二氧化碳和氮氣就將不再溶於水從而過飽和形成氣泡和泡沫。
  • 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而神秘的保護罩,它是什麼東西?
    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而神秘的保護罩,它是什麼東西?引言: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面,地球上除了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生命存在,比如說動物,植物,魚類等等,地球能夠誕生生命,其實和太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最大的就是太陽,如果沒有太陽,那麼太陽系也不可能形成,就是因為太陽的出現,所以太陽系才有了現在的樣子,人類走出地球之後就不斷的探索太陽系的奧秘,經過多年的探索,人類發現太陽系真的是很大,而且太陽系的邊緣有一個巨大而神秘的保護罩
  • 太陽系邊緣的磁場結構是「泡泡」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10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Voyager)姐妹探測器已經到達太陽系邊緣,距地球約90億英裡(約145億公裡),並傳回了迄今為止來自太陽系最遠處的信息。 根據高能粒子傳感器的數據,旅行者正在間或地進入、穿出一些磁泡。
  • 這是不是一個驚人的巧合?感覺整個太陽系都在為地球而存在
    太陽繫到處都有爆發硫酸的火山,有能噴出固體冰的,有豐富的氣體,漩渦風暴的世界,還有來自冰雕的衛星,隱藏著巨大液態水的海洋。但只有一個地方結合了物理定律,碰巧在一個地方都有這些特徵!作為太陽系中主體的太陽(恆星),是依靠於自身巨大磁場的覆蓋面而形成太陽系的,太陽一方面
  • 遇到一隻巨大的肥皂泡泡
    一陣風吹過來,這個碩大的肥皂泡,這脆弱的球,一會扯成長圓的形式,一會又很有彈性地回歸圓形,顫巍巍的光影凌亂,如夢幻一樣隨風飄動。 小的時候,遊戲的種類很多,其中我最愛玩的是吹肥皂泡。只要把碎肥皂放在一個小碗裡,攪拌攪拌,放一小會,就可以了。拿出一根吸管,蘸上粘稠的水,輕輕的吹。你看!
  • 新研究:地球在太陽風形成的 「氣泡」中
    北京時間5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有些人認為太陽的磁場就像尾巴一樣拖在身後,但一項涵蓋了11年太陽周期的研究顯示,太陽磁場的構造其實更像一個「氣泡」。有些人認為太陽的磁場就像尾巴一樣拖在身後,但一項涵蓋了11年太陽周期的研究顯示,太陽磁場的構造其實更像一個「氣泡」。結合NASA卡西尼號任務、兩次旅行者號探測器任務、以及星際邊界探測器任務收集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太陽系或許整個被包裹在一個近似球形的「套子」裡。這是太陽源源不斷吹出太陽風的產物,產生的「氣泡」直徑約2300萬英裡(約合3700萬公裡)。
  • 太陽系邊緣的「巨大保護罩」,究竟是在保護人類還是「束縛」?
    從前,當時的理論還認為地球是天圓地,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站在大地上,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地球是圓的,地球上的生命能夠站在地面上,這是因為地球有引力,引力的方向與地面垂直,所以才能在地球上保持穩定。
  • 解釋哈勃常數值差異的新假設:「我們都活在一個巨大氣泡裡」
    解釋哈勃常數值差異的新假設:「我們都活在一個巨大氣泡裡」  Connor Feng • 2020-03-11 15:01:
  • 太陽系擁有神秘「守護神」,專家發現巨大保護罩,一直保護太陽系
    而且專家還發現在太陽系中,擁有者一個神秘的守護神,並且一直保護著地球保護者太陽系。,這個保護神一直在對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進行保護。但是這個巨大的保護罩卻很可能是人為造成的,只不過這一結論引起了許多科學家們的質疑。
  • 新研究認為地球或被包裹在太陽風形成的「氣泡」中
    有些人認為太陽的磁場就像尾巴一樣拖在身後,但一項涵蓋了11年太陽周期的研究顯示,太陽磁場的構造其實更像一個「氣泡」。
  • 誰是宇宙中最大的天體?盤點最大的黑洞、恆星、行星、空洞、氣泡
    宇宙中有無數天體,它們的質量和特質各不相同,就像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人們很難找到兩顆一模一樣的天體。天體的種類很多,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星系、黑洞、恆星、行星之外,還有空洞、氣泡等,它們瑰麗無比,充滿了神秘感。
  • 地球有三個「保護者」:木星、月球,而最後一個幾乎不為人知
    有三個「保護者」一直在默默守護著地球,為地球上的生命創造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可以說,沒有這三個「保護者」,地球上很大概率不會誕生生命,即使出現了生命,也無法進化到出如人類般的高級智慧生命。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木星的保護,地球會遭遇撞擊多少次,孕育生命的難度會增加多少倍。最全面的守護神:月亮,其實是地球的「守護神」。它保護地球的方式與木星相同,但也有不同於木星的地方。
  • 太陽系外有一個保護罩?科學家已找到線索!
    在世界的很多國家,電能已經成為了最普遍的存在,就是有了交流電的產生,我們的生活才取得了巨大的便利,如果說起世界上最早推廣交流電的科學家,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的名字,他就是尼古拉特斯拉。他的一生可謂是極具爭議,許多的發明創造,在那個時代來說格格不入。
  • 每日科學探索: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結界,它是什麼?
    今天小編跟大家討論的是: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結界,它是什麼?人類自從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之後,發現到了宇宙的浩瀚。我們的地球處於太陽系當中,在宇宙當中,像太陽系這樣的星系,也是多不勝數的,當然,唯一的特別之處就是地球,地球上誕生了人類,而且我們的人類發展成了文明,從工業革命到如今科技發展,實屬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