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進口轉基因大豆被指存審批檢測缺陷

2020-11-29 中國經濟網

    已經佔到中國

大豆

使用量80%以上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其首批進口審批程序,卻被質疑檢測程序存在缺陷。質疑者是雲南大學(微博)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所特聘教授顧秀林。而受到質疑的審批許可則屬於知名的美國農業巨頭孟山都公司。

  根據《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批准轉基因生物製品進入國內市場前,不僅需要提供該產品在本國允許投放市場的文件,還需由中國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其安全性進行實驗檢測。

  顧秀林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自己對其發表的質疑文章負責,並轉交給記者一份《對兩次查詢農業部轉基因大豆進口安全證書經過及信息的證詞》(以下簡稱「證詞」),總計24000字。此前,她的相關文章發表在光明網上。

  記者在律師的配合下向農業部查詢的相關信息卻顯示,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研究所出具的安全檢測報告的大部分內容,援引於美國FDA使用過的一份外文文獻,而此份文獻還曾在美國以「付費方式」發表,其聯繫地址亦為孟山都在美國的公司所在地,截至本報記者發稿時止,農業部仍未向本報全部公開有關獨立安全檢測報告的內容。

  「第三方安全檢測」缺陷

  孟山都作為一家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是領先全球的轉基因種子生產商,我國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品種多來自於它。根據顧秀林的陳述,2011年7月,有人質疑孟山都抗除草劑大豆進口審批中存在問題,農業部對此發出「農辦案【2011】49號文」予以回應稱「關於我國進口轉基因大豆食用安全,我國對進口轉基因生物的管理、審批十分嚴格」。

  得到這一信息,一向關注轉基因問題的顧秀林等4人向農業部提交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要求查閱孟山都公司2001~2002年首次向中國農業部提交「出口中國抗草甘膦(草甘膦為應用廣泛的除草劑——編者注)轉基因大豆GTS40-3-2安全審批申請」的全套文件、中國方面的審批文件。同年11月,顧秀林等獲準到農業部行政審批綜合辦公室查詢相關材料。

  農業部提供給顧秀林等人的是一份137頁的文件夾,題目為「申請CP4 EPSPS基因抗農達除草劑大豆GTS40-3-2作為加工原料進口的安全證書」,顧秀林重點查閱了其中的第五項「安全性評價」和第七項中的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對孟山都公司這一轉基因大豆品種的「諮詢回復公函」。顧秀林說,「安全性評價部分沒有實質內容,就是一些常見的安全保證的空話」。而美國FDA給孟山都的,只是一份諮詢回復函,「完全沒有政府部門自己的判定和結論」。

  根據《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下稱《條例》),出口轉基因產品到中國的公司,要先提供在本國允許其投放市場的文件。

  2012年2月20日,顧秀林和楊曉陸、呂霙、王明紅等4人再次通過申請去查閱「關於轉基因大豆獲批安全證書的證明文件」。

  根據顧秀林在「證詞」中敘述,他們這次查閱到的是一厚冊插裝式卷宗,大體包括「5份安全證書、2份食用安全評價證書、14份環境安全檢測材料等」。而關於「中方委託第三方進行的獨立檢測報告」之一 ——GTS40-3-2抗農達大豆的食用安全性評價報告,顧秀林發現既無人籤字,也沒有機構蓋章,作為實質性內容的第四節介紹了6個動物實驗,而這些實驗卻全部來自同一份外文文獻。顧秀林後來通過搜索發現,那是一份被註明廣告性質的文獻,作者聯繫地址也載明是美國孟山都公司。

  這份論證轉基因大豆食用安全的報告由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下稱CDC)於2003年12月出具。「美國FDA用過的東西,先做成廣告,然後被充當了中國頒發安全證書的『科學依據』。」顧秀林認為。

  再次查證:疑點不能消除

  4月底,本報記者委託具有豐富公益行政訴訟經驗的江蘇舟和律師事務所律師裴海,向農業部遞交相關信息公開申請,5月21日,裴律師獲準到農業部查閱。

  裴律師查閱結果表明:顧秀林對農業部首批批准進口GTS40-3-2轉基因大豆審批材料的抄錄和描述基本為真。不同之處在於,根據查閱摘抄,CDC所做「食用安全性評價報告」所載6項動物試驗內容,第六項「SD大鼠90天餵養試驗」後的標識與前5項試驗註明摘引國外文獻不同,此項試驗被註明為研究所所做,且有試驗內容的概括介紹。

  但即使如此,裴律師證實仍有5項報告內容援引自那份「孟山都付費廣告文獻」。

  根據《條例》,境外公司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農業轉基因生物用作加工原料的,需要經中國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檢測機構檢測,確認對人類、動植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不存在危險」。而這個報告顯然不是中方獨立做的檢測報告。

  報告出具方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對此無法提供任何解釋。衛生系統在8年前已退出轉基因安全方面的監管,當年試驗報告也要向農業部求解。記者多次向農業部求證此事,均未做任何回應。

  農業部轉基因生物安全及智慧財產權處調研員林祥明告訴裴海律師,「你們看到的,是可以公開的全部材料。」

  但中方是否做了獨立的、足以證明對國人「不存在危險」的檢測試驗,成為最大的疑團。

  中國不檢測全部指標?

  不過,農業部轉基因安全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 把顧對審批材料中某些內容的解讀,看做非專業人士的誤讀。「轉基因產品進口到中國,我們只是對部分安全性指標做抽檢,而不是全部。」他說。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告訴本報記者,像FDA給孟山都公司的諮詢回函那樣的方式,是可以在美國生產應用的意思。美國農業部出具的,是一個叫解除監管狀態的文件。「這些都是基於美國以市場為主體的社會管理機制而有的一些東西,不能以中國式的『政府批准』形式去理解。」

  中國農業大學(微博)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雲波是農業部第一屆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孟山都公司「GTS40-3-2轉基因大豆」進口審批時,羅是參與評審的專家之一。

  羅雲波認為顧秀林看到的那份「中外雜糅」的奇怪報告,應該是「綜合性評價報告」。這個報告的任務是要用各方面材料說明產品的安全性,而且主要要看輸出國的安全性評價情況,因此一般會大部摘引國外材料。而在綜合性評價報告背後,還有非常多的具體的報告,來支撐這個綜合性評價。這些具體報告,就包含中方獨立抽檢的一些項目報告。

  但是,讓人產生疑惑的是,5月21日,上述報告正是在裴海律師要求查閱中方獨立所做的食用安全報告時被提供的。而農業部至今提供不出另外的「中方獨立做的食用安全性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儘管仍然沒有籤字,但此報告現在封面和扉頁上都加蓋了公章。

  那麼,無人籤字的CDC的食用安全報告在這套材料裡的性質究竟是什麼?中方獨立委託第三方做的食用安全性評價共有幾項?

  羅雲波說他也不敢確定關於GTS40-3-2轉基因大豆的食用安全,當時抽檢了幾項。但既然規則確定的是「抽檢」,則抽到3項、5項或1項都是合規的。只要有一項是CDC做的也就夠了。

  根據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附錄,全部轉基因植物屬性描述和安全評價項目至少有69大項,其中,轉基因產品食用安全就包括營養學評價、新表達物質毒理學評價、致敏性評價等方面,每個方面又需要一系列的試驗來證明。僅毒理學評價,就分急性毒性試驗、遺傳毒性試驗、亞慢性毒性試驗和慢性毒性試驗等四種。

  在大量的試驗項目中,只抽取一兩個項目做評價,因此而得出的安全結論似乎可以忽略。

  《條例》原文是「需經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檢測機構檢測,確認對……不存在危險」。沒有限定性修飾詞語,這可以理解為一個全稱判斷;但「確認」一詞又表明,執法者可以自由裁量。

  羅雲波透露,在進口國做各種安全性復檢,需要出口企業——如孟山都公司承擔不菲的試驗費用,商業公司會對此持警覺態度。如果復檢項目過多,對方可能將此視為技術壁壘而提起訴訟。

  在WTO背景下,轉基因產品貿易如開閘的洪水,勢不可擋。2001~2002年成形的《條例》等一套法規體現的限制轉基因進口立法意圖,不久便隨著中美大豆貿易摩擦徹底讓步而被衝垮。安全性復檢只是其中的一隻小舟。

  相比轉基因生物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衝突,轉基因生物安全在想像中的危機要大過現實。

  農業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山西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孫毅曾在本報記者的一次採訪中說:「迄今為止的轉基因產品,既沒有確切證據證實其不安全,也沒有辦法證實它在今後一定安全。」

  我國目前對轉基因的管理主要依賴2001年發布的《條例》和2002年生效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而主管機構是設在農業部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但目前,由於農業管理部門在管理上的混亂和對有關轉基因生物信息的刻意控制,使這一領域充滿焦慮。

相關焦點

  • 顧準之女批孟山都轉基因大豆學術造假 中國人已食8年
    一、進口轉基因大豆安全衛生部不管13億中國人己經消費了8年從美國孟山都公司生產基地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公眾一直聽到的聲音是「轉基因大豆很安全」,那麼,是不是真的安全嗎?憑什麼說「轉基因大豆很安全」?由於向衛生部查詢發現:管食品與藥品安全的部門並不管「轉基因大豆安全」,由此我們必須自己開始尋找安全判斷的依據。這就是我們申請向農業部查詢發給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大豆安全證書的依據。
  • 「美國人吃的食品裡面,70%都有轉基因成份」 農業部回應轉基因大豆...
    6月13日,根據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結果,農業部批准發放了三個可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圖為2012年3月27日,在巴西庫亞巴,工人們用收割機收割大豆。(新華社/路透 /圖)針對公眾對於轉基因大豆進口過程的質疑,7月3日,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轉基因安全管理處處長李寧在參加人民網在線訪談時表示:農業部對於進口轉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是以科學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態度是非常審慎的,並不是閃電批准。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和管理也不是秘密的。6月13日,農業部批准了三種轉基因大豆的進口。
  • 農業部新批准進口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
    原標題:農業部新批准進口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 「我國依法對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實行審批制度。凡申請進口安全證書,必須滿足4個條件,並經安委會評價合格後,才能批准發放進口安全證書。進口安全證書只是進口的前置條件,而進口與否、進口多少,由市場決定。」
  • 美媒稱中國已批准進口MIR162轉基因玉米,此前曾被退運
    維爾薩克(Tom Vilsack)稱,中國農業部已經批准進口一種轉基因玉米——先正達(Syngenta)公司的Agrisure Viptera牌。另外還有兩款分別由拜耳(Bayer)和杜邦(DuPont)公司開發的轉基因大豆也被允許進口。農業部尚未對此公開發布信息。
  • 剖析國際十大「轉基因安全事例」
    巴西堅果與轉基因大豆事件。美國先鋒種子公司將巴西堅果中編碼2S albumin蛋白的基因轉入大豆中,提高了轉基因大豆中的含硫胺基酸。1994年,該公司對該轉基因大豆進行食用安全評價時,發現對巴西堅果過敏的人同樣會對這種大豆過敏。因此認為,蛋白質2S albumin可能正是主要過敏原,於是立即終止了這項研究計劃。
  • 農業部:中國分級分階段評價管理轉基因作物—新聞—科學網
    分階段管理,即轉基因生物研究與試驗按照試驗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和申請安全證書5個階段依序進行,實行報告制或審批制管理。 對已發放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的轉基因作物,加強品種審定、種子生產經營、商業化生產管理、標識等監督管理,杜絕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農作物種子和產品的行為。
  • 孟山都為何臭名昭著?轉基因究竟是否可行?
    在這筆高達630億美元被稱為德國近20年來最大的收購案過後,拜耳公司將佔據約28%的全球農用化學用品市場,約36%的美國玉米種子市場和28%的大豆種子市場,一時間,全世界的農民都開始擔心起價格上漲和市場壟斷的問題。
  • 【科學時報】轉基因農作物安全性典型爭議事件溯源
    在研究轉基因作物時,研究人員首先不能採用這些過敏性食品的基因;對轉基因作物製造的新蛋白質,需對其化學成分和結構與已知500多種過敏原作對比,如果具有相似性,也將會被放棄;另外,對外源基因形成的新蛋白要進行消化速度檢測,如果不能快速地被消化,也不能供食用。
  • 轉基因龍頭持續發力,大北農再獲大豆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轉基因技術是指利用DNA重組、轉化等技術將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轉移到受體生物中,並使之產生可預期的、定向的遺傳改變。轉基因技術是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的核心組成部分。種業科技與服務產業鏈經營包括雜交水稻、常規玉米、植物農藥和肥料、帶有生物技術性狀的玉米、帶有生物技術性狀的大豆等種子產品的科研、繁育、生產、銷售等業務。2020年1月21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DBN9936玉米品種。
  • 轉基因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沒有種子
    於是,我們用18億畝耕地紅線保障了前者,再用和平時期的大豆進口來保障後者。但全世界的大豆,都是轉基因的。世界的大豆生產國主要是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這三個國家的大豆產量佔到了全球的90%以上。中國想進口大豆,也只能從這三個國家手裡買。
  • 一文帶你釐清航天育種和轉基因育種
    人們通常所說的轉基因,是指提取特定生物體基因組中的目的基因或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並將其轉入特定生物體內,相關統計數據表明,自1996年首個轉基因育種作物上市以來,到目前為止,全球轉基因作物累計種植面積已經超過20億公頃,這些轉基因作物為全球76億人提供了食品、飼料等。我國每年也從國外進口大量的轉基因作物,如轉基因大豆、玉米等。我國對轉基因作物持謹慎態度,對於轉基因作物種植的審批監管也非常嚴格。
  • 我國大豆總產量預計低於1000萬噸 自給率將低於15%
    大豆進口得多嗎?【調查】 2011年大豆進口量是國產的3倍多,主要為轉基因品種近年來,我國進口大豆數量呈持續上升之勢,2011年已達到5263.4萬噸,約為國產大豆產量的3.63倍,進口大豆主要是轉基因品種。劉登高說:「預計2012年大豆進口量將接近6000萬噸。」
  • 王紹光:大豆的故事——資本如何危及人類安全
    1964年中國大豆基本不需要進口,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其後,大豆進口迅速增長,到2011年,中國進口大豆佔消費的比重已經達高達80%以上(圖3)。2012年,中國進口了5838萬噸的大豆,比上年增加1.53%,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轉基因的大豆,主要來自於美國、巴西和阿根廷。
  • 中國允許12種轉基因玉米進口
    中國本土最大的糧油加工企業中糧集團7月3日發布公告,稱其嚴格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定進口玉米,不合規轉基因玉米的退運責任由外商承擔。(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日前,根據國家質檢總局消息,截止到2014年6月16日,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在125.2萬噸進口美國玉米及其製品中檢出MIR162轉基因成分,對這125.2萬噸進口玉米及其製品,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均依法作出了退運處理。 中糧集團是國內少數獲準可以進口玉米的企業之一。
  • 三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十年來首次獲生物安全證書
    大豆品種則是上海交通大學的「轉g10evo-epsps 基因耐除草劑大豆SHZD3201」抗除草劑大豆,適宜生態區域為南方大豆區。安全證書有效期均為2019年12月2日至2024年12月2日。重要性狀上取得突破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雙抗12-5玉米和DBN9936玉米是國內首批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品種。
  • 每日糧油:我國北方玉米產區、黃淮大豆產區轉基因研究有所突破
    7月15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包含玉米、大豆各一種。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而就在此前,我國有關部門剛剛審批公布了一批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批准清單,其中就包括大北農培育的新型轉基因大豆品種,詳見下文:每日糧油:國產轉基因大豆國外種植 目前已獲批可進口至國內 不過,與上次相比,上次批准為獲準進口品種(國外種植生產之後可以進口至國內),而此次則是獲得生產應用批准。
  • MIR162轉基因玉米進口獲批(圖)
    在此次MIR162轉基因玉米被退運之前,中國進口的玉米主要來自美國。  MIR162轉基因玉米從退運到獲得批准允許進口,持續了一年多。  中國在剛結束的第25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上承諾,將增加對美國大豆、玉米、乳品的進口,包括允許進口使用新的生物技術研發的美國大豆和玉米。  MIR162轉基因玉米獲進口許可  此次在先正達官方公布獲批之前,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披露的報告先行印證中國批准了MIR162轉基因玉米進口許可。
  • 闢謠:「黑龍江出現吃了轉基因大豆的變異老鼠?」
    二.法律法規目前,經農業部批准允許在中國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2種,允許作為加工原料進口的只有大豆、玉米、油菜、甜菜和棉花5種。也就是說合法的能種在莊稼地裡的只有棉花和番木瓜兩種轉基因作物。
  • 國金證券:乘轉基因政策之風 國內種業加速整合發展
    依靠兼併收購,孟山都向種業生產研發領域大舉邁進。通過多次併購重組,孟山都種子集團獲得包括大豆、玉米、小麥、棉花、蔬菜與水果等多種農產品種子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能力,佔據美國本土60%的玉米和大豆種子市場,其中轉基因玉米種子市場份額在80%以上,轉基因大豆與棉花種子市場份額在90%以上,並確立其在世界種子市場的影響力。
  • 種業專題報告: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漸近,龍頭公司共享行業擴容
    ② 日本轉基因作物的生產與消費 日本消費者對轉基因作物持謹慎態度,雖然日本在轉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商業化推進相當緩慢。目前, 儘管日本沒有商業化種植轉基因作物,卻允許進口轉基因作物,並且在所進口的大豆和玉米種轉基因品種所佔的比 例迅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