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沒有種子

2020-10-11 領眾教育路老師

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這問題之所以有趣,是因為這個問題本不應該成為問題。

在科學上,衡量食品和藥物的安全有三種標準。

1、發現至少一處有害的證據,所以可以證明其有害。

2、找不到任何證明其有害的證據。

3、可以證明其在任何情況下都無害。

所有的食品/藥品,最多只能做到2,也就是找不到證明其有害的證據,不可能做到3,因為要證明3是不可能的事情。

比如說上帝,你永遠無法證明上帝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存在,你最多只能說目前人類找不到上帝存在的證據。

所以在科學實踐中,只要經過一定的流程後,依然不能找到其有害的證據,那麼我們就認定其無害。

絕對不會有任何一種新食品/新藥品,會有人說,哪怕我現在找不到你有害的證據,也不代表你完全無害,萬一危害是隱藏的呢,需要30年50年之後才爆發,那豈不是荼毒人類?

按這個理論,沒有任何新藥物和新食品能夠上市。

只有轉基因食品享受了這種待遇,哪怕你窮盡任何手段都找不到其有害的證據,依然不能證明其無害,公眾不相信。

公眾不了解科學,不相信也就算了,但政府對此也保持曖昧的沉默,三緘其口,這又是為什麼呢?

現階段的中國,民間普遍認為轉基因是有害的,而官方既不說轉基因有害,也不說轉基因無害,保持不評論的態度。

最大的原因,在於中國沒有自己的轉基因種子。


1. 你一直在吃轉基因


不管你支持轉基因還是反對轉基因,事實現狀就是所有的中國人都在吃轉基因,而且已經吃了很多年了。

大豆,是一種極其重要的作物,提供了全人類30%的脂肪和60%的植物蛋白質。

全世界蛋白質消費的67%,來自於大豆,世界油料生產的57%,也來自於大豆。

你吃的豆芽、豆腐、辣條、素雞,都是大豆製成的。

大豆榨乾油後的豆粕,是支撐養殖業的重要蛋白來源。

中國的生豬存量達到4億頭,禽類60億隻,這一切都依賴於大豆。

沒有大米和小麥,中國會餓死。

但沒有大豆,你會吃不上肉。

如此重要的大豆,中國生產了多少?

中國的大豆產量,曾經很高,1990年的時候大豆產量曾經高達1000萬噸左右,每年靠出口大豆賺不少外匯。

1996年,中國首次成為大豆的淨進口國,當年進口了111萬噸大豆,於是國家開始提升大豆產量。

到了2018年,中國的大豆產量再創新高,達到了1590萬噸之多。

但中國人的胃口增長速度,遠遠大於大豆的產能增速,大豆消費量從不足1000萬噸,飆升到了1.03億噸,缺口達到了8710萬噸的恐怖數字。

而2017年的中國,大豆進口量則在9000萬噸左右。

以前的中國人,過年才能吃上肉,現在不一樣了,個個都天天想著減肥。

但這動不動上億噸的大豆需求量,中國實在是種不出來。

大豆的畝產量僅為123.5公斤,如果按2017年的進口缺口9000萬噸計算,要填平這些缺口需要動用6億畝耕地。

如果中國撥出6億畝耕地來種植大豆,那麼小麥和水稻等主糧的安全將完全無法保障,因為中國的耕地紅線只有18億畝,不可能拿出1/3的土地來種大豆的。

所以中國的大豆,只能依賴進口,沒有別的辦法,因為耕地實在不夠。

吃得飽和吃得好,我們都想要,但做不到。

於是,我們用18億畝耕地紅線保障了前者,再用和平時期的大豆進口來保障後者。

但全世界的大豆,都是轉基因的。

世界的大豆生產國主要是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這三個國家的大豆產量佔到了全球的90%以上。

中國想進口大豆,也只能從這三個國家手裡買。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的進口大豆,約41%來自於巴西,37%來自於美國,其餘基本來自於阿根廷。

而美國大豆產量裡,約93%為轉基因大豆。

那為什麼我們還要進口美國大豆?

因為98%的巴西大豆,和100%的阿根廷大豆,也都是轉基因的。

所以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樂意還是不樂意,你都在吃轉基因大豆,中國人每年近億噸的吃。

中國人吃的豆芽、豆腐,豆油,以及所有採用飼料餵養的肉類,都來自於轉基因大豆。

目前來看,唯一的副作用,就是把人給餵的太胖了,其他沒看到什麼害處。

所以國家沒辦法抵制轉基因大豆,真把轉基因大豆給禁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會大幅度暴跌,跌到無法忍受的地步。

豬肉的價格,可能會暴漲到幾百塊錢一斤,甚至幾千塊錢一斤,因為根本找不到足夠的植物蛋白來餵豬。

所以爭論轉基因食品是否危害人類健康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話題,因為你已經吃了20多年了,而且天天都在吃。

中國幾乎所有的肉類都是用轉基因飼料餵出來的,幾乎所有的豆油,也是轉基因出來的,佔比高達90%以上。

那你說,這佔比達90%的轉基因食物,是哪些中國人吃了?

今天,你在吃轉基因,明天,你還會吃轉基因。

2. 轉基因到底好在哪

轉基因大豆究竟好在哪,為什麼全世界都在種轉基因大豆?

答案很簡單,轉基因大豆成本低,售價便宜。

那為什麼轉基因大豆成本低?

因為它的生產成本真的很低。

世界上的轉基因大豆有很多種型號,比方說高蛋氨酸大豆,比方說抗蟲大豆等等,科學家們把多種基因導入了大豆,製造出了相當多的大豆品種。

有些連實驗室都沒出就被淘汰了,有些則被市場所淘汰了。

目前橫行全球的轉基因大豆品種,全稱叫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

草甘膦,是一種高效除草劑,對人類毒性極低,大鼠需一次性口服4300毫克/公斤,兔需一次性口服5000毫克/公斤以上才有可能引發中毒。

換算成人類,你需要把這種農藥原粉論斤當飯吃,才有可能中毒,如果製成藥水,那你想喝這種農藥中毒,得一次性喝幾百斤。

記住了,必須一次性喝,喝慢了還不行,因為草甘膦這玩意在動物體內的代謝特別快,而且不蓄積,喝慢了就達不到中毒的量。

這裡補充個小知識,一次性喝水10斤以上,會引發急性水中毒,需入院搶救。

所以草甘膦是一種安全程度極高的除草劑,人類非常喜歡。

但這種除草劑,對大豆卻是劇毒,在除草的同時會把大豆給一併消滅掉。

後來,美國的孟山都公司發現了一種天生就能抵抗草甘膦的矮牽牛花,想辦法將其抗草甘膦的基因導入到了大豆體內,從而製造出了一個全新的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

這種大豆最大的特性,就是無懼草甘膦。

僅此一項,就降低了大豆種植1/3的成本。

在此基礎上,轉基因大豆產量還比普通大豆高出1/3,出油率高出15%,綜合成本吊打非轉基因大豆。

所以,孟山都的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一統全球。

3.轉基因大豆已經吃了24年了


天天吃轉基因大豆,你害怕嗎?

沒事,全世界都在吃,因為現在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大豆產能,都是轉基因了,非轉基因大豆的佔比少到可憐。

1996年,美國首次批准了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商業化種植,至今已經24年了。

美國大豆產量的93%是轉基因,但大豆出口只佔了產能的50%,其餘全部被美國人自己吃了。

為什麼美國還有7%的大豆是非轉基因的?

因為非轉基因大豆有市場,可以用高價賣出去。

為什麼非轉基因大豆可以高價賣出去?

因為全世界各地都有質疑轉基因大豆的聲音,除了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這三個大豆主要產地國,其他國家基本都質疑轉基因大豆。

美國的盟友,歐盟和日本等國家,更是質疑轉基因大豆的第一先鋒軍。

中國對轉基因大豆的質疑聲,那還算弱的,遠不如外國。

為什麼歐盟和日本要質疑轉基因大豆?

目前全世界的轉基因大豆種子,都控制在美國公司手中,哪怕是巴西和阿根廷,他們的大豆種子,都是從美國進口的。

美國是轉基因大豆的最大受益國,巴西和阿根廷因為氣候特別適合種大豆,算第二受益國。

其他國家,都在買他們三個國家的大豆。

哪些既沒有轉基因種子的技術,又不種植大豆的國家,從轉基因大豆生產上撈不到任何好處,那為何不質疑。

質疑的聲音多了,非轉基因大豆也就有市場了,標註非轉基因就可以賣高價,雖然買的人不多,但確實有消費者買。

有需求,那就有供給,於是就有了7%的非轉基因大豆種植。

美國不僅有轉基因大豆,還有轉基因玉米,最近轉基因大米也通過了審批,正式大面積種植,就是前些年赫赫有名的黃金大米。

當然,中國的核心糧食戰略就是保證大米生產,所以不可能進口大量外國大米。

這些黃金大米,最後應該都被美國人吃了。

所以哪怕吃了24年都沒事,依然有大量人在質疑轉基因。

因為質疑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反正我又造不出來。

4.轉基因的爭論是一場笑話

目前全世界對轉基因的謠言有很多,雖然很荒謬,但普通民眾很吃這一套。

比如說抗蟲類轉基因作物,有人說蟲吃了都會死,人吃了肯定也會有事。

但實際上,人和蟲的生理構造差距極其巨大。

對蟲有毒對人沒毒的物質有很多,對蟲沒毒對人有毒的物質,也很多。

還有人說,吃了轉基因食物,人的基因就會被汙染。

我長這麼大,就沒見到有人吃了豬之後會變成豬。

事實上,所有的蛋白質進入胃部後,都會被分解為胺基酸和葡萄糖,分解不掉的被排出人體。

如果當時不能對人體造成中毒,那後面就沒機會了。

需要拖延幾十年才發作的慢性毒蘑菇,幾十億年了都沒進化出來。

民眾對於新事物,總有一種天生的恐懼感,天然具有拒絕傾向。

當年速生白羽雞這個新品種被培育出來後,從出殼到出欄,僅需要短短的42天。

這哪是雞啊,簡直就是一個雞肉轉化器。

而傳統的土雞,需要近一年的時間才能出欄,養殖生產效率高下立判。

所以,白羽雞一統天下。

當時的民眾對白羽雞非常的不理解,這種雞為什麼可以長的這麼快,肯定有問題啊。

於是,六條翅膀四條腿的白羽雞照片出爐了,刷屏了整個中國,聲稱肯德基就是用這種吃了激素的速生白羽雞來炸雞塊餵給中國人吃。

當時整個中國的網民,基本都信了這一謠言,剩下的也是半信半疑。

今天回頭看,這簡直是個笑話。

你今天能以這麼低的價格吃上雞肉和雞蛋,白羽雞等改良品種,功不可沒。

事實上,人類目前所食用的動植物,基本都是人工改造後的產物,很多物種的基因已經和原始基因天差地別。

例如玉米,左邊是最原始的玉米品種,右邊是現在人類食用的玉米品種。

世界各地的考古遺址種,早就出土了大量的古玉米證據,推導出了人類培育玉米的進化鏈。

如果你把右邊的大玉米拿給原始人看,估計他們也會以為這是怪物。

所以轉基因的爭論,就是一場笑話。

中科院院士朱作言曾經對記者這麼回答過轉基因爭論,原話是這麼說的:


我們不看現在,過20年後,回過頭來看,這是一場笑話。

以上,是我認為的事實,但我的態度並不是挺轉基因。

相反,我認為短期內我們採用反轉基因的態度,對中國是有好處的。

5.我想吃中國的轉基因

轉基因作物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轉基因種子,產地都在美國,甚至其中絕大部分都被孟山都這一家公司所控制。

但孟山都的種子,特地加入了所謂的"技術保護系統",你必須年年向孟山都買種子。

如果你用種出來的大豆播種,那下一代所有的植物性狀都會混亂,有些低產,有些不再具備抵抗草甘膦的能力,造成產量下降。

三代之後,近乎於廢品。

所以美國的轉基因大豆和轉基因玉米,乃至於現在的轉基因黃金大米。

再好用,再安全,我們也不能用。

本國的種子資源被美國所掌控,那後果簡直太過可怕。

轉基因技術,我們必須要攻克。

在培育良種方面,轉基因技術的培育速度遠遠快於傳統的雜交選育技術。

傳統的雜交選育任務,是一個艱苦的,類似於中彩票一樣的工作,但轉基因是定向改造,培育出新品的速度簡直太快,太簡單了。

而且有很多品種,是雜交育種根本不可能培育出來的,只有轉基因技術才能跨物種搭配基因。

「十二五」期間,我國政府對轉基因品種研發投入為300億元,但目前也只是完成了基礎研發工作,離拿出成品,也就是能用的轉基因種子,還相差甚遠。

事實上,全球其他國家的情況,也不比中國好哪去,轉基因育種這一塊的研發,美國遙遙領先。

一提到轉基因,就是美國出品,其他國家連染指的資格都沒有,這就是轉基因領域的現狀。

人民日報曾說,中國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很多種子大量依賴國外。

這裡說的種子,就是轉基因種子,因為雜交育種,中國的劣勢並不大,但轉基因育種這一塊,中國目前能拿出來用的成果基本是零。

我們聽說過很多轉基因,但沒聽說過任何中國的轉基因。

不是我們擔心危害所以不想造,是造不出來。

所以,我對轉基因技術的關注點,和其他人可能不太一樣。

現階段,我反轉基因,因為所有的轉基因都是美國產的,那為何不質疑質疑,反對一下呢,反正全世界都在質疑,又不只是我一家。

但我希望的是,中國能儘快拿出自己的轉基因種子。

只要你拿出來了,我們就支持你,因為你的功勞絕對不亞於袁隆平。

我吃了二十幾年的轉基因了,都是美國產的,吃膩了。

如今,我想早點吃一點中國產的轉基因。

相關焦點

  • 官方嚴查非法轉基因種子,業內:獲批轉基因玉米產業化或有契機
    3月6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2020年種業市場監管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明確提出,嚴查非法轉基因種子。該《方案》對河北、內蒙古、黑龍江、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7省(區)進行點名,尤其提到遼寧省、吉林省,要以雜交玉米種子為重點,狠抓品種審定、基地制種和種子銷售等關鍵環節,嚴查生產主體、企業生產經營資質、品種權屬及親本來源、制種田塊轉基因成分。
  • 政策層面高度重視種子問題,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機會凸顯!
    在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後,還需要經過作物種子新品種審定,此後還需要獲得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1996年我國開啟Bt棉花商業化種植,中國審定的第一個轉基因抗蟲棉品種是美國岱字棉公司的新棉33B,2003年之前,美國抗蟲棉種植面積在我國佔主導地位。
  • 轉基因食物是自然食物嗎?它到底有沒有實際危害?
    而這其中最大的話題,就在於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要了解轉基因食品的安全,首先就要明確什麼才是轉基因食品。其實大部分的自然食物,也都經歷了自身的基因演化。你現在看到的大部分食物,都有自身的演化脈絡。網上的那些所謂危害問題,基本都是假象捏造。其實我們吃轉基因食品,已經有將近二十多年了。因為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大豆等主要農業作物,基本都是轉基因食品。
  • 水稻種子是否有轉基因?
    我國現在已經有一些轉基因水稻在進行試驗性的推廣和種植,而且很多的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也在進行水稻以及其他農作物的轉基因研發工作。只不過由於我國對轉基因農作物管控的相對較為嚴格,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農作物在市場上流通的還比較少。
  • 轉基因植物安全性問題並非無解
    例如曾先後利用轉基因植物花粉不育技術、無籽技術和葉綠體轉基因技術來控制轉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問題,但因這些技術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外源基因的擴散問題,還是無法令公眾徹底解除對轉基因植物和轉基因食品的戒心。我們是否可以使用?」2月底文章在《植物生物技術》雜誌上發表後,立即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廣泛關注。多種文字的報刊雜誌和國際上重要的網際網路站紛紛予以報導。國際植物遺傳資源研究院(義大利)的切爾夫斯博士撰文評論說:「外源基因去除」技術對解決由轉基因植物導致的環境和食品安全性等問題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比利時生物技術專家蓋普瑞指出,李義教授的技術在消除人們對轉基因植物的各種擔憂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農業部:新疆轉基因玉米種子系從國外流入
    ■熱點  不排除流入市場違規種植的可能  新疆阿勒泰地區種子管理站2016年5月查出該地區福海縣2000畝玉米制種田非法種植轉基因玉米。目前,2000畝轉基因作物已被剷除,但轉基因種子從何而來,雙方各執一詞。  轉基因作物在進行試驗性種植過程中是否會偷偷流入市場,進行所謂的違規操作?
  • 越南商業化推廣首個轉基因玉米種子
    越南河內2015年12月14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孟山都公司越南全資子公司宣布,在越南北部商業化推廣抗蟲及抗除草劑的兩種複合性狀的轉基因玉米種子,幫助農民通過轉基因技術來實現蟲害和雜草的田間管理,實現玉米產量的較大化,生產的玉米主要用於飼料。
  • 關於轉基因最熱的18個問題,看看英國皇家學會是怎麼解答的
    該報告的結論指出沒有可靠證據表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帶來任何威脅。報告指出,約50%的英國人認為自己不了解轉基因作物的有關情況,有6%的人從未聽說過轉基因食品。這種狀況,促使皇家學會近期出版了一本小冊子,旨在澄清這一科學問題。報告提出了18個涉及轉基因的問題並給出了回答。
  •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轉基因食品的20個問題
    這篇《關於轉基因食品的20個問題》也是如此,我只根據英文版本改正了一些明顯的錯譯。目前市場上的轉基因作物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增強對由昆蟲或病毒引起的植物病的抗性或通過增強對除草劑的耐受性提高作物保護水平。通過將從蘇雲金芽孢桿菌(BT)這種細菌中生產毒素的基因轉入糧食作物,從而實現抗蟲害抗性。這種毒素目前在農業中作為常規殺蟲劑使用,並且供人食用是安全的。持續產生這種毒素的轉基因作物已顯示在特定情況下,如在蟲害壓力大的地方,需要較少量的殺蟲劑。
  • 外交部:中澳關係問題根源在於澳方一些人採取極端不友好措施
    華春瑩表示,最近中澳關係遇到了問題,它的根源就在於澳方的一些人採取了對中國極端不友好的措施,而且屢屢侵犯中國的利益。對中方來講,我們願意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與世界各國都發展友好的關係,因為這是人民的期待,但是我們也是有原則和有立場的。我們希望澳方能夠反思近期的一些政策和做法,能夠理性和客觀地、正確地看待中國和中澳關係,採取切實措施為中澳關係正常發展創造條件。
  • 轉基因問答大全
    轉基因科學基礎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環境安全問題,基本事實,經濟問題,監管與標識,信仰、政治及其他,輿論、謠言與科普,答案在此盡有。 Q: 何為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這些方法用以產生轉基因植物——然後將它們用於培植轉基因糧食作物。 Q: 為什麼要生產/如何生產轉基因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轉基因食品得以開發和銷售是因為對這些食品的生產者或消費者存在著某些感知的好處。這是指將其轉變為一種價格較低、利益更大(在耐用或營養價值方面)或二者兼具的產品。
  • 國泰君安證券:當轉基因玉米來敲門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近日,中央頻頻給吃飯問題敲警鐘,將糧食安全問題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早在今年四月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回頭來看,我們認為該三個轉基因證書沒有商業化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拜耳杜邦中國化工們開始斥巨資搶轉基因「種子」,小崔白忙活了...
    因為轉基因食品與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太相關了,所以一直以來,對它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還記得站在反轉基因第一線的小崔嗎?反對轉基因食品,國內最高調的應該就是崔永元了,這也是他與方舟子微博罵戰的起因。2014年8月,他接受新聞晨報採訪時表示,「我支持轉基因的研究,一個科學技術本身肯定是中性的,到應用的時候有可能發生偏離,可用它幹好事或者幹壞事。我覺得轉基因也是這樣。從研究角度,我們要掌握主動權,不是拾人牙慧。但我反對轉基因的商業化、主糧化。在科學界有爭議的情況下,急著商業化,又不保證大家的知情權、選擇權,這是我反對的。」
  • 轉基因種業專題報告:國際轉基因種業發展歷程的啟示
    反觀玉米,玉米的病蟲害問題更多的是局部性的,並沒有遍及全美國,且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蟲害。因此,推動抗蟲玉米的是不同節點推出的不同性狀特性:1996 年推出的是抗歐洲玉米螟的玉米種子,2003 年推出了抗玉米根蟲的品種,2010 年推出了抗玉米耳蟲的品種。隨著新性狀特性的持續推出,抗蟲玉米的市佔率也逐年穩步提高。
  • 背景資料:我們身邊的轉基因食品
    除批准了轉基因棉花的種植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油菜用途僅限於加工原料。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法律規定,進口用做加工原料的農業轉基因生物,不得改變用途,即不得在國內種植。我國至今沒有批准任何一種轉基因糧食作物種子進口到中國境內種植。所以,一些人們擔心可能會在市場上買到用轉基因大豆做的豆製品,以及鮮食的轉基因玉米,都是沒必要的。
  • 我們連「轉基因食品」都沒整利索呢,「轉基因人」就這麼來了
    所以我們跟一些其他地方的人士相比,看待同一類問題時候的眼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這其中的問題在於,當我們在說「轉基因食品」更好,更適合人類需求的時候,我們並不是把被「轉基因」的動植物作為跟人類同等地位的個體來看待的。我們是將自己放在了一個主體的位置,而將那些被我們消化、娛樂、使用的動植物放在了客體的位置上。人類與那些他所驅馳的東西之間關係並不平等。
  • 眾說紛紜——轉基因
    轉基因安全與否的問題眾說紛紜旅德美籍學者威廉·恩道爾:美國醫學組織早就向公眾發出過警告,所有轉基因食物都會危害健康,但是被精英把控的美國媒體把批評壓了下去。前法國轉基因安全委員會成員——塞拉利尼轉基因一旦涉及到開放環境中的食品和飼料的話,問題就會截然不同。因為它是在一個開放的環境,露天的環境,這類研究對我們的生態環境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 還在反對轉基因?習大大原來是這樣支持轉基因的
    作者:劉定富,武漢金玉良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2014年9月出版的《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收錄了習近平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文稿,習近平有一段話談轉基因,他說,「講到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還有一個問題不得不提,就是轉基因問題。轉基因是一項新技術,也是一個新產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
  • 隆平高科布局轉基因,中國轉基因作物路在何方?
    4月8日,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高科,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7億元,用於轉基因品種研發、種子加工生產線新建和南繁科研基地等五大項目。隆平高科布局轉基因,再次將轉基因拉入人們的視野。
  • 淺談轉基因食品存在的問題,我們吃了真的好嗎?
    第一,轉基因技術和基因工程發展的時間較短,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和許多問題沒有解決。例如,轉入基因的表達率很低,經常發生基因沉默。基因表達不穩定,轉入基因容易發生突變。第二,人們對轉入基因在目標生物體的作用機制缺乏了解。例如,將魚的基因轉入到番茄中去,魚的基因在番茄中發揮特定的功能外,它對整個番茄的作用機制有什麼改變,我們知之甚少。第三,人們對基因工程引起的生物安全問題還沒有統一的認識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