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家透露:國內土壤大問題,生命元素流失嚴重

2020-12-05 才子必讀書

化學家

吃的水果不如小時候甜了

我的老家是北方的鴨梨之鄉,記得我七八歲的時候,家鄉遍地都是梨樹,等到梨子熟了以後,黃澄澄的掛在樹上,隔很遠就能聞到果木的清香味道,摘一個放到嘴裡咬一口,汁水四溢,清甜可口,那種味道太難忘了。

現在,家鄉很多的梨樹再也種不出那種味道了,你摘一個吃一口,不是那種沁入肺腑的甜味了,怎麼說呢,是那種淡水甜,就好比一大碗清水放了一點點白糖的那種淡甜,再也吃不出小時候那種味道了。

土壤中有大問題

化肥濫用

我國的一位化學家分析,發現國內土壤中存在很大問題,不僅鐵元素流失嚴重,連鈣和鋅元素都流失嚴重,更想不到的是,他說土壤中的生命元素流失高達百分之五十。

土壤也是有生命的,土壤中富含的各種元素孕育著植物和埋藏在土壤中動物,比如螻蟻等昆蟲,土壤失去生命後就會變成流沙土,再也無法生長莊稼了。

為何會變成這樣?

我個人認為,現在我們都追求畝產量,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這對土壤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大量化肥攫取了土壤的生命力,造成了土地板結,甚至在土壤下生活的昆蟲都被一一殺死。大量使用化肥,可以使莊稼的畝產量很高,雖然從目前看不出什麼弊端,但我的心裡依然惴惴不安,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擔憂。萬一化肥使用多年後,讓莊稼變成了流沙,就太可怕了。

土壤也是有生命力的

提倡傳統農業種植方法

生命元素流失

還記得小時候,開春的時候在梨樹下挖一個坑子,把糞水澆進去,然後再把土埋上,現在都圖省事,買一袋子化肥,直接撒在樹根處。土壤中真的有生命元素,我提倡用傳統的耕種方法!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教授:土壤中的生命元素才是療愈疾病的良方!
    「我們今天吃的食物大部分來自於農作物,農作物它是取土壤的一部分生命元素,然後把空氣中的生命元素,一起通過太陽光的作用,來合成農作物,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農作物的秸稈也要歸還給土壤,一方面是把土壤的肥力提高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把從農作物帶走的生命元素重新歸還給土壤,但是最近這幾十年,發生了一件非常嚴重問題——我們生產農作物,帶走了土壤的生命元素,然後我們不把農作物的秸稈還給土壤,包括人和動物吃完後的排洩物也不還給土壤。
  • 土壤的生命核心是微生物
    所謂土壤微生物,主要指的是生活在土壤中的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的總稱,它們是土壤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細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是土壤生物肥力的核心,也是土壤生命的重要「調控者」。
  • 中國土壤十大問題
    土壤板結直接導致土壤-植物系統缺氧、缺水、缺肥,影響到土壤植-物系統的物質轉化和能量交換,甚至某些生理活動和生命代謝不能正常進行,或者終止,或者向有害方向轉化。土壤酸化會加速土壤貧瘠化,土壤有害重金屬活化,土壤有害微生物特別是寄生真菌增加,土傳病害嚴重發生。
  • 明明沒有「違規操作」,土壤酸化卻越來越嚴重
    土壤酸化問題嚴重困擾著我國柑橘生產,有不少果農向我抱怨道:我的果園從沒用過酸性肥料,有機肥也用得不少,任何和「酸」有關係的肥都不敢用,甚至腐殖酸、胺基酸都沒用過,最近一測,土壤卻酸化了種果的人們很困惑,明明自己沒有「違規違章」操作,怎麼土壤就出問題了?果園土壤酸化的發生已然十分普遍,那麼酸化到底有哪些內在規律?如何分布?和哪些農事操作有關係呢?
  • 硒——生命的營養素
    1973年,聯合國衛生組織宣布:硒是人和動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與現代人許多重大健康問題息息相關。    眾所周知,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有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必備元素,其中微量元素也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別看它比重小,但是卻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甚至影響整個身體機能。硒,就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硒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人體重要的抗衰老元素。
  • 浙江大學梁新強教授團隊:土壤膠體磷儲存與流失阻控
    土壤膠體以巨大的比表面積、強大的吸附性能及多樣的表面官能團,在汙染物儲存形態、遷移轉化等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膠體易化磷元素運移已成為農業面源磷汙染的重要形式,因此,控制膠體磷從土壤向水體的流失至關重要。《土壤膠體磷儲存與流失阻控》關於土壤膠體磷儲存與調控的介紹可豐富當前在土壤磷儲存形態、流失機制及阻控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
  • 土壤問題嚴重怎麼辦?做到這幾點,重新煥發土壤活力!
    鹽漬化是指易溶性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的現象或過程,也稱鹽鹼化。鹽漬化會使作物缺素嚴重,生長緩慢,葉片失色,落花落果,而且土壤的鹽分很難清洗乾淨,容易殘留在土壤中,對以後作物的生長換茬也會產生影響。
  • 這個元素厲害了!它讓眾多化學家「折壽」
    但是,大多數時候,除了多費一些電以外,他們也是安全的;而對化學家來說,他們是需要勇氣的。為了解答化學之謎,為了證明自己的設想,他們有些時候需要將安全置之度外,甚至為此而獻出寶貴的生命! 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氟元素從被發現到制出氟氣單質的過程。
  • 土壤酸化問題,你真的了解嗎?
    一、什麼是土壤酸化所謂的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值下降、土壤呈強酸性或極強酸性的現象,自然酸化過程較為緩慢,人為因素造成的酸化速度非常快。土壤酸化導致土地退化,種植效益下降。二、土壤酸化是如何造成的土壤發生酸化,主要是由於土壤中的鉀、鈣、鎂等鹼性鹽基離子的大量流失造成的。
  • 這個傳奇元素直接改變了兩位偉大化學家的人生
    同時這個元素還非常具有傳奇性,一度改變了兩位偉大化學家的命運。可能有的小夥伴們已經猜到了,它就是滷族元素當中的溴元素。 不可否認的是李比希確實是一位極其富有才華的化學家,甚至被稱為德國化學之父。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化學家,卻與如此重要的發現失之交臂,讓自己失去了得以名垂千古的好機會。不過這一次的失敗,並沒有讓他自暴自棄,他好好反思了自己的失誤,並且還把那個裝有「氯化碘」瓶子的柜子搬到了自己的實驗室裡,在柜子上貼上了「錯誤之櫃」的標籤。
  • 這個元素讓兩位偉大化學家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折
    什麼是溴元素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滷族元素當中的氯元素,今天咱們要介紹的這個元素與氯元素有著極深的淵源,它也被稱作「海洋元素」。同時這個元素還非常具有傳奇性,一度改變了兩位偉大化學家的命運。可能有的小夥伴們已經猜到了,它就是滷族元素當中的溴元素。
  • 我國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防治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Guo等指出1980―2000年我國5種典型土壤pH降低範圍為0.13~0.8unit。其中水稻土酸化最為嚴重,1980―2000年水稻土pH年均下降速率為0.012unit。而1988―2013年,水稻土pH年均下降速率上升至0.023unit。這也是導致我國近年來稻米Cd含量超標問題多發,而同樣以水稻為主要農作物的其他亞洲國家(泰國、韓國、日本等)稻米Cd含量超標問題不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 土壤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土壤檢測儀器需求大
    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資源,是植物生長繁殖的基礎,土壤環境狀態與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繁衍息息相關。土壤汙染是指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汙染物質通過多種途徑進入土壤,其數量和速度超過了土壤的環境容量和自淨能力,汙染物質的積累逐漸佔據優勢,導致土壤自然功能的失調,土壤質量下降,影響作物的生長發育,最終危害人體健康的現象。
  • 中國土壤分類,土壤問題有「八怪」,預計會成為今年的熱門考點!
    土壤經漂灰作用(氧化鐵被還原隨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鐵、鋁氧化物與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並澱積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層薄,有機質分解慢,有效養分少。 褐土 山西、河北、遼寧三省連接的丘陵低山地區,陝西關中平原。 暖溫帶半溼潤、半乾旱季風氣候。
  • 科普 | 認識我們腳下的土壤
    萬物土中生,土壤是糧食生產的核心,也是地球生命的基石。那麼,你知道土壤是怎麼形成的嗎?土壤有哪些類型?土壤也有生老病死嗎?然而,土壤自身的「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大量的水稻土被轉成建設用地,嚴重擠壓了原本就不充足的耕地資源,使得我國可用的耕地面積快速逼近紅線,人地矛盾變得更為突出。西部鹽土地區氣候乾燥,大風一吹的時候,很容易捲起地方的土壤顆粒漫天飛揚,嚴重時常常引起沙塵暴,威脅人畜安全。長期以來,由於土壤利用不合理,南方紅壤水土流失十分嚴重,生產性能大為下降。
  • 土壤有生命 使用別過度
    土壤與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中,消耗的約80%以上的熱量,75%以上的蛋白質和大部分纖維都直接來自於土壤。保護好「大地母親」的「皮膚」,是人類不容推卸的責任與義務人們通常認為,冰冷的土壤是沒有生命的。其實不然,土壤也是有「溫度」的,它如同地球表面的各類生物一樣「活」著。
  • 升溫增強土壤氮循環和流失
    為了揭示全球變暖對土壤碳氮循環的影響,武漢植物園系統生態學學科組程曉莉研究員與美國Oklahoma大學的駱亦其教授等開展了對此項目的合作研究,運用土壤分餾(
  • 中國山東省:人口人才流失嚴重,GDP有所下跌
    整體實力在國內可以說是極好的存在,雖然不像廣東、江蘇那樣擁有很多新一線,甚至支撐著真正的一線城市,但如果把國內各城市的名單拿出來看,還是比較豐富的,人們對這裡的印象也一直是農業、工業各方面都相當發達,發展速度也很快,出現了許多實力雄厚而未來具有潛力的城市。
  • 萬物土中生,如何保護好有生命的土壤?
    保護好「大地母親」的「皮膚」,是人類不容推卸的責任與義務如何保護好有生命的土壤?人類如何與土壤和諧共存?經濟日報記者圍繞這些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來源:經濟日報作者:常理土壤與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中,消耗的約80%以上的熱量,75%以上的蛋白質和大部分纖維都直接來自於土壤。
  • 全球「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公布,中國教授用實力為汞元素代言
    8月4日,第43屆國際配位化學會議在日本舉行,我國蘇州大學的劉莊教授被宣布為「Hg」元素代言人。↑「Hg」元素代言人劉莊(截圖來源:IUPAC網站)首先,IUPAC為什麼要評選元素「代言人」呢?為了慶祝這場化學盛事,IUPAC與International Younger Chemists Network (IYCN) 以「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的形式,自2018年7月開始到2019年7月從世界範圍徵集提名,通過每月評選,向世界介紹118位優秀青年化學家,並形成一張「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