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大河——珠江

2020-08-28 世界如此多姿多彩

南方第二大河

珠江,是對中國南方的西江、北江和東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條河流的總稱。珠江水系是由主幹——西江水系及北江水系、東江水系等構成的複合水系,流域總面積45.25萬平方千米,跨中國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江西、湖南6省區及越南北部(流域的97.4%在中國境內,越南境內面積1.1萬平方千米),是中國南方地區流域面積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珠江流域包括西江水系的35.5萬平方千米、北江水系的4.67萬平方千米、東江水系的3.32萬平方千米及珠江三角洲水系的1.76萬平方千米。

珠江主幹西江發源於雲南省霑益縣馬雄山東麓(被認為是珠江的源頭),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沿途納入北盤江、柳江、鬱江、桂江、賀江等支流,至廣東佛山市三水區與北江匯合,大部分西江水由磨刀門水道注入珠江口,全長2400千米,是中國南方地區僅次於長江的第二長河。

珠江水系圖

珠江三角洲水系包括西江入海水道、北江入海水道、東江入海水道、流溪河入海水道、潭江入海水道、綏江入海水道等。長157千米的流溪河源於廣州市從化區東北部,流經從化區,最後匯入廣州市白雲區的白坭河,經珠江三角洲河網入南海。潭江源於廣東陽東縣,自西向東流經恩平市、開平市、臺山市、新會市,在新會市雙水鎮折向南流,經銀洲湖出崖門口注入黃茅海(珠江口西部海域),長248千米。綏江源於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自西北向東南流經懷集縣、廣寧縣和四會市,在四會市大沙鎮注入北江,長226千米;但綏江在四會市境內另分一支流入西江水道。深圳河也屬珠江三角洲水系之一,源於深圳東部梧桐山,自東北向西南流經深圳和香港,注入深圳灣(珠江口東部),長37千米,其中一段是深圳與香港的界河。珠江三角洲上眾多水道交織成網,最後經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又稱泥灣門)、雞啼門、虎跳門和崖門八大口門入南海。珠江水系的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417億立方米,是中國年徑流量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是黃河年徑流量6倍多。

珠江三角洲八口入海圖

西江

珠江主幹的西江全長2074千米(源頭到佛山市三水區),流域面積35.5萬平方千米,佔珠江總流域面積85%。西江有5大支流:長327千米的北盤江、長773千米的柳江、長1179千米的鬱江、長426千米的桂江、長344千米的賀江。西江幹流自源頭依次流經霑益縣、曲靖市、陸良縣、宜良縣、開遠市、彌勒縣、隆林、興義市等,到望謨縣北盤江河口,該段稱南盤江,長936千米。南盤江與北盤江匯合後改稱紅水河,流經樂業縣、天峨縣、南丹縣、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馬山縣、忻城縣、合山市、來賓市,到象山縣石龍鎮柳江口止,長659千米。紅水河出象山縣石龍鎮後流經武宣縣至桂平市鬱江河口,122千米長的河段稱黔江。黔江出流後經平南縣、藤縣、蒼梧縣,到梧州市桂江河口(西江大支流桂江注入處),長172千米的河段稱潯江。桂江河口至佛山市三水區段稱西江,流經封開縣、鬱南縣、德慶縣、雲安縣、肇慶市,長208千米;西江在廣東封開縣納入大支流賀江。

西江流域跨了雲南、廣西、貴州、廣東和越南一部分,流域內較大的城市有南寧、柳州、桂林、梧州、賀州、貴港、崇左、百色、興義、凱裡等。坐落在柳江沿岸的柳州市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和第二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66萬(2016年)是II型大城市;柳州市有發達的汽車製造、鋼鐵、工程機械等工業,著名企業有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柳州五菱汽車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柳州特種汽車有限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廣西金嗓子有限責任公司、廣西花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位於桂江上遊的桂林市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山水因「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馳名中外,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城」之一;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峰林、峰叢、溶洞)也是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的組成部分之一。梧州坐落在西江沿岸,廣西東部,臨近廣東,扼西江航道之咽喉,有廣西「東大門」之稱;梧州交通發達,有洛湛鐵路、南廣鐵路、包茂高速公路、廣昆高速、207國道、321國道通過,梧州港是廣西第三大內河港。

廣西梧州

鬱江兩岸

鬱江,俗稱「南江」,是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鬱江有兩源:北源右江是正源,南源左江發源於越南北部,左、右江在廣西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匯合後始稱鬱江。右江發源於雲南廣南縣,大致自西向東流經廣西西林縣、田林縣、百色市、田陽縣、田東縣、平果市、隆安縣、南寧市、橫縣,之後轉向東北流經貴港市至桂平市注入西江,全長1179千米,流域面積8.68萬平方千米,佔西江水系流域面積的近1/4。鬱江支流有左江、武鳴河、龍鬚河等。左江發源於越南與廣西交界的枯隆山,先自東向西流經越南北方涼山省,之後轉向東北流經中國廣西的龍州縣、崇左市、扶綏縣,至南寧市注入鬱江,長539千米,流域面積3.2萬平方千米,其中在越南境內有1.1萬平方千米;左江上遊在越南境內叫窮奇河,流經越南北方重要城市涼山市(越南涼山省首府,越南首都河內的門戶,距中越邊境僅18千米)。

坐落在鬱江中遊的南寧市是整個鬱江沿岸最大的城市,現在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廣西最大工商業中心和我國西南地區連接出海通道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國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城市,中國——東協博覽會永久會址,中國北部灣經濟區中心城市。南寧市下轄7個區5個縣,總人口757萬(2018年);城區常住人口有315萬(2016年),是廣西唯一的I 型大城市。南寧交通四通八達,有湘桂鐵路、南防鐵路(南寧至防城港)、南昆鐵路(南寧至昆明)交匯,有南廣高鐵(南寧至廣州)、南欽高鐵(南寧至廣西欽州)通過,有209國道、210國道、324國道等8條國道匯聚,有年旅客吞吐量1500萬人次的南寧吳圩國際機場(該機場可直飛新加坡、吉隆坡、曼谷、河內等25個東協國家城市)。南寧市也是我國著名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擁有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醫科大學等著名高校。位於南寧市青秀區、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的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是中國——東協博覽會的永久會址,也是南寧市的標誌性建築。

南寧

鬱江下遊的貴港市是廣西最大內河港口城市,是大西南出海的主要中轉港口和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物流通道的「橋頭堡」,擁有我國西部地區第一大內河港口——貴港港。貴港市下轄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桂平市和平南縣(桂平市地處鬱江與西江交匯處,平南縣臨西江),有黎湛鐵路、南昆鐵路、209國道、324國道等與全國各地相連,西江柳州港以下及鬱江貴港港以下航道可通行1000噸級船隻。貴港港包括中心港區、桂平港區和平南港區,共有碼頭泊位165個,年貨物吞吐量居西南、華南各內河港口首位;2019年貴港港年貨物吞吐量超8000萬噸,貨櫃35萬標準箱。

南盤江、紅水河水電開發

珠江水能豐富,尤其集中在西江上遊南盤江、紅水河段。南盤江是西江幹流最上遊一段,在中下遊一帶流經一些峽谷,水能豐富。紅水河上接南盤江,長659千米的河段落差254米,多急流峽谷,築壩發電條件較好。南盤江、紅水河水電基地是我國規劃建設的13大水電基地之一,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此建成了9座水電站,自上遊往下遊去依次是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南盤江上,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天生橋二級水電站(南盤江上,裝機容量132萬千瓦)、平班水電站(南盤江上,裝機容量40萬千瓦)、龍灘水電站(紅水河上)、巖灘水電站(裝機容量60萬千瓦)、大化水電站(裝機容量60萬千瓦)、百龍灘水電站(裝機容量40萬千瓦)、樂灘水電站(裝機容量60萬千瓦)、橋鞏水電站(裝機容量50萬千瓦)。

龍灘水利樞紐是「西電東送」標誌性工程,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2001年開工建設,2009年竣工發電,是目前我國已建成的第6大水電站、珠江流域最大的水電站(按裝機容量);龍灘水利樞紐是有發電、防洪、通航等作用的綜合性水利樞紐,位於廣西天峨縣城上遊15千米的紅水河上,大壩高216.5米,形成的水庫庫容量273億立方米,大壩發電站安裝了總裝機容量63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年發電量180億度以上;大壩設有升船機。

南盤江、紅水河水電開發

北江與韶關市

北江源於江西信豐縣西溪灣,源頭稱湞水(湞江),一路南流,經廣東南雄市、始興縣、仁化市、韶關市、清遠市,納入武江、連江、綏江等支流,至佛山三水區與西江匯合,長468千米,流域跨江西、湖南、廣西和廣東,流域面積4.67萬平方千米。北江上最大的水利樞紐是清遠市清城區東北40千米飛來峽鎮的飛來峽水利樞紐,建於1994年,1999年完工,大壩長2952米,最大壩高52.3米,形成的飛來峽水庫最大庫容19億立方米,是廣東最大的綜合性水利樞紐,主要以防洪為主,兼有發電、航運、供水和改善生態環境等作用,電站裝機容量140萬千萬,年發電5億多度,設有船閘可通行500噸級貨船;飛來峽樞紐與北江大堤聯合組成北江中下遊防洪體系,水庫起到調峰作用,使北江大堤可抵禦300年一遇的洪水,為下遊及珠江三角洲提供了可靠的防洪安全保障。北江支流武江源於湖南臨武縣,流經臨武縣、宜章縣、在廣東韶關市城區與湞江匯合,長260千米。連江是北江最大的支流,有「小北江」之稱,發源於廣東連州市,流經連州、陽山、英德三縣市,在英德市連江口鎮注入北江,長275千米。

位於北江中上遊的韶關市是我國南方重要的交通樞紐、廣東省重要的工商業城市。韶關地處南嶺山脈南麓,內聯珠江三角洲,外接湘贛,被稱為廣東的「北大門」。韶關古稱「韶州」,得名於丹霞山中的韶石山,有2000多年建城史,被譽為「嶺南名郡」,是客家文化集聚地,廣府文化發祥地。韶關市下轄湞江區、武江區、樂昌市、仁化縣、新豐縣、乳源瑤族自治縣等10個縣區,總人口337萬(2018年)。韶關作為我國南方重要的交通樞紐,有京廣鐵路、贛韶鐵路、京港高鐵、京港澳高速公路、武深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105國道、106國道、323國道等交通線通過。韶關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下轄縣仁化縣境內的丹霞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 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地。

韶關

東江與東深供水工程

東江源於江西尋烏縣大竹嶺,稱尋烏水,與定南水匯合後稱東江,向西南流經廣東龍川縣、和平縣、東源縣、清遠市、紫金縣、惠州市惠城區、博羅縣至東莞市石龍鎮進入珠江三角洲,於廣州黃埔區穗東聯圍東南注入獅子洋(珠江口內水域,東江口與珠江口之間),長562千米;東江支流有新豐江、西枝江、秋香江、增江等,流域面積3.53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57億立方米。新豐江是東江最大的支流,源於廣東韶關市新豐縣,在河源市區東部匯入東江,長168千米;新豐江下遊建有廣東庫容量最大的人工湖——新豐江水庫(又稱萬綠湖),1959年建成,大壩高105米,壩頂長440米,水庫面積37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8.7千米,最深93米,庫容量近140億立方米,經此水庫調節,可使下遊9萬平方千米的農田免受洪水災害,還能向東江下遊城市供水。西枝江源於廣東紫金縣,流經紫金縣城,於惠州市惠城區匯入東江,長176千米。增江源於廣東韶關市新豐縣七星嶺,自北向南流經廣州從化區、惠州龍門縣、廣州增城區,在增城區注入東江,長189千米。東江上遊龍川縣楓樹壩鎮建有廣東第二大水庫——楓樹壩水庫,大壩高95米,水庫面積30平方千米。現在東江流域內已建有新豐江、楓樹壩、白盆珠、天堂山等5座大型水庫和44座中型水庫,總庫容194億立方米,可保衛流域耕地近200萬畝、人口260萬,年供水54億立方米以上,是珠江流域三大水系中綜合利用最有效的河流,基本解決了常遇的洪澇、乾旱、海潮等問題。

1964年,根據中央政府安排,開始建設東深供水工程,從東江東莞市橋頭鎮處引水,沿石馬河多級提水到雁田水庫,然後跨越分水嶺流入深圳水庫(線路長68千米),該工程將原本自南向北流入東江的石馬河(東江下遊一支流,長88千米,在東莞市橋頭鎮注入東江)變成一條人工河,河水由下遊抽回上遊,經8級提水,將水位提高64米,注入雁田水庫,再由庫尾開挖一條3千米長的水渠,注水至深圳水庫,最後用輸水管道通往香港。東深供水工程於1965年竣工並開始向香港供水(當時每年向香港供水6800萬立方米),之後該工程三次擴建,加高深圳水庫主壩,擴大東江抽水站規模,將向深圳水庫的引水量提高至目前的24億立方米;目前東深供水工程可每年向香港供水不少於8億立方米(香港每年要用6掉11億立方米的淡水)。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是我國南部最大的衝積平原(約8600平方千米),是由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東江及其支流潭江、綏江、增江帶來的泥沙堆積而成的,大部分為衝積平原,內有1/5的面積是零星散布的丘陵、臺地和殘丘;西部、北部和東部是低山丘陵環繞,形成天然屏障;南部海岸線1000多千米,島嶼眾多,形成相對閉合的「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三江匯合,八口分流」的獨特地形地貌;氣候上為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暖溼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600~2300毫米,夏秋季多颱風,平均每年1.6次。珠江三角洲海洋資源豐富,擁有海島430多座,擁有優良的港口、漁業、油氣、海洋能、沿岸海水沙灘等資源,珠江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中華鱘的主要分布區,磨刀門水道是鰣魚、鰻魚、花鰻鱺、中華鱘的主要洄遊通道。珠江三角洲陸地動植物資源也十分豐富,目前建立了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區。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惠州市博羅縣境內,佔地約107平方千米,主要保護格木、半楓荷、觀光木、白木香、毛茶、廣東潤楠、紅花荷、雲豹、蟒蛇、虎紋蛙、雀鷹、蘇門羚等珍稀動植物及南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肇慶市鼎湖區內,佔地1133公頃,是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56年),是華南地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被譽為「北回歸沙漠帶上綠洲中的明珠」。

珠江三角洲地圖

1985年這裡設立了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至1994年確定了珠江三角洲為經濟功能區。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包括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惠州市和肇慶市九市,總面積55369平方千米,佔廣東省近1/3的面積,聚集了廣東省約53%的人口和79.7%的經濟總量。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是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輻射帶動華南、華中和西南發展的龍頭,是中國人口 集聚最多、創新能力最強、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城市群之一。2009年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發布《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提出構建珠江口大灣區(也稱粵港澳大灣區),共建世界級城鎮群。2019年中國政府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聯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家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還要打造宜居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珠江三角洲經濟區9個地級市經濟都很發達,在全國各城市中表現出極強的競爭力,2018年 深圳市的GDP為24691億元(下同,均為2018年統計數據),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排名第 3位,僅次於上海和北京 ;廣州市的GDP為23000億元,居各大城市第 4位;佛山市的GDP是10550億元,在各大城市中排名 第11位 ;東莞市的GDP是8300億元,在各大城市中排名第22位;惠州市的GDP是4150億元,排名第52位;中山市的GDP是3759億元,排名第64位;珠海市的GDP是2966億元,排名第83名;江門市的GDP是2900億元,排名第84名。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域現已形成我國三大城市群之一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不含香港、澳門),有超大城市兩座——廣州(城區常住人口1334萬,僅次於滬、京、渝居全國第4位,以下城市常住人口數據均為2016年)和深圳(城區常住人口1191萬,居全國第5位);特大城市一座——東莞(城區常住人口629萬,居全國第9位);大城市四座——佛山(城區常住人口210萬)、惠州(城區常住人口194萬)、珠海(城區常住人口183萬)和江門(城區常住人口134萬);中等城市兩座(城區常住人口在50~100萬)——中山和肇慶;還有開平、鶴山、恩平、臺山、高要、四會、惠東、博羅、德慶、廣寧等十幾個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在50萬以下)。

廣州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第三大河流珠江
    珠江是我國第二大河流,是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年徑流量3492多億立方米,居全國江河水系的第二位,僅次於長江,是黃河年徑流量的6倍。全長2320千米,流域面積約44萬平方公裡。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東江三大支流,其中西江最長,通常被稱為珠江的主幹。
  • 厲害了,中國的這條第二大河,徑流量是黃河的7倍之多
    中國河流湖泊眾多,這些河流、湖泊不僅是中國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的河湖地區分布不均,內外流區域兼備,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黃河,是中國北部大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總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裡(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裡)。
  • 中國河流:為啥南方、東北多叫「江」,而華北中原多叫「河」呢?
    打開中國地圖,我們會發現這個國家的資源是真的豐富,有山有水有煤鐵,真的是好大的一個大中國。在說這些資源的時候,又要說對於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還是大江大河。因為這些江河孕育了文明與部落,然後依水而建形成各種城市。可以說,中國老祖宗的歷史與這些河流無可分割,就連戰爭也需要這些護城河與水師。
  • 地理篇| 這十二條中國大河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近代,長江下遊的揚子江沿岸是中國的繁華之地,西方傳教士到中國最先到達此地。對他們而言,長江就是「揚子江」,翻譯成時他們便把長江譯成了Yangzi River。因此在外語中「揚子江」指的是整條長江。它是長江的八大支流之一,鄱陽湖水系的第一大河。其源有兩支,東支稱貢水,為贛江正流,西支為章水。章水、貢水在贛州匯合後曲折北流,自此始稱贛江。「贛江」原作「贑江」,「贑」即「章」「貢」二字合併而成。
  • 這條大河,曾經在國內的流域面積超過長江
    長江是我國最大的河流,無論長度、年徑流量、水能蘊藏量、還是流域面積,都統統是無可爭議的第一大河,它在我國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除此之外,人們想到的大河還有淮河、珠江,一條更大的河流——黑龍江,往往被忽視了,這條以「龍」命名的河流,是一個流域面積超過長江的河流。
  • 中國十大主要河流(按長度)
    (大)珠江2320公裡5.瀾滄江(中國境內)2139公裡6.塔裡木河2179公裡7.怒江2013公裡8.雅魯藏布江1940公裡黑龍江是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的亞洲大河之一。黑龍江有南北兩源,以南源額爾古納河為河源,全長4440公裡,在俄羅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峽。以克魯倫河為源頭計算約5498公裡 ,中俄界河長3000公裡,是中國四大河流(包括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
  • 位於我國南方地區的「南嶺」,是我國哪兩條河流的分水嶺?
    南嶺位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湖南省和江西省之間,地理位置相對偏南,從緯度來看南嶺大概位於北緯24°至26.5°之間,屬於亞熱帶地區。南嶺西起廣西桂林市,東到江西贛州市,總體呈東西走向,綿延超過1400千米,大概從東經110°至東經116°。
  • 中國十大報紙排行榜:南方周末上榜,人民日報第一
    中國十大報紙排行榜 1.人民日報 2.參考消息 3.中國青年報 4.南方周末 5.南方都市報 6.電腦報 7.楚天都市報
  • 氣象專家:三大原因導致暴雨頻襲珠江流域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畢寶貴新華網消息:在剛剛進入主汛期之際,珠江發生流域性洪水,西江、北江幹支流,長江兩湖水系,錢塘江、新安江及閩江的部分支流先後發生超警戒洪水今年如何防洪度汛成為網民非常關注的話題,6月23日,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畢寶貴,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宗志平做客新華網與網民在線交流。
  • 中國最長的河是長江,但中國最深的河是什麼河?
    3、珠江珠江(the Pearl River),舊稱粵江,是中國第二大河流[2] ,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4] ,是中國南方最大河系。年徑流量3300多億立方米,居全國江河水系的第2位,僅次於長江,是黃河年徑流量的7倍,淮河的10倍[1] 。全長2320千米,是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3] 。
  • 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結果排行榜,珠江鋼琴在樂器行業排名第一
    近日,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發布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估結果。經行業專家評審、技術機構測算、品牌評價發布工作委員會審定,珠江鋼琴品牌強度為908,品牌價值為47.92億元。此次品牌價值評估工作是在原質檢總局質量司的總體指導下,由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會同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各有關技術機構共同配合完成2019年品牌價值評價工作,其中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負責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價值的具體測算工作,採用多周期超額收益法進行評價。
  • 珠江鋼琴不僅僅是「珠江鋼琴」
    珠江鋼琴不僅僅是「珠江鋼琴」珠江鋼琴,已連續17年全球銷量第一,近年來每年的產銷量達14萬臺以上,佔中國近4成市場份額,全球佔四分之一,高端產品已在德國生產。近些年還以不同方式與國際頂級鋼琴合作或收購,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美譽度。
  • 為什麼中國南方水域稱為「江」,而北方水域被稱為「河」?
    縱觀中華上下5000年歷史,華夏的大江大河起到了鼎足輕重的作用,但我們打開中國地圖,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南方的水域基本都命名為「江",如:長江、閩江、錢塘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湘江、贛江等等;而北方則被命名為「河」,如:黃河 、 淮河 、遼河 、灤河、渭河、海河及其五大支流:永定河、子牙河、大清河、南北運河等等。
  • 印度有平原和大河,農業自然條件比我國好?能否「一年三熟」
    經常在網上看到網友說印度位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有大河有平原,農業生產條件極好,平原約佔國土面積的40%,山地佔25%,高原佔33%,但山地、高原海拔大都不超過1000米,也可供農業利用,農業條件得天獨厚。
  • 珠江是廣東的母親河,廣東人都知道出海口,卻很少人知道源頭在哪
    我國有三大河流,黃河,長江和珠江。珠江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大的河流,是國內第三長的河流,雖然長度不到黃河的一半,但是流量卻是黃河的7倍,廣東人都很清楚珠江的出海口,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珠江的源頭在哪。珠江全長超過2300公裡,僅次於長江和黃河,是中國第三長的河流,如果按年徑流量來算,則超過3300億立方米,是黃河的7倍。是我國南方的最大水系。
  • 長江-珠江,如何創造出中國最富庶的地區?
    2、三角洲上中國最富庶的地區每當夜晚降臨,從數百裡高的太空俯視中國,最亮的的地方莫不代表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在這片明亮的沿海線狀區域中,從北向南,依次展布著黃河、長江、珠江三角洲。長三角主要城市2009-2019年GDP增長情況長江三角洲以其5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位居世界第二,但更重要的,是這裡的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從晉朝之後,中國經濟的的重心開始轉向南方,即江浙地區。
  • 珠江三角洲的舊石器時代人類
    在珠江三角洲,最為重要的史前考古發現之一,是深圳鹹頭嶺遺址。該遺址從1985年至2006年先後進行了五次發掘,重要遺蹟是灶、立石和建築遺址,出土文物是成熟的陶器,其年代與深圳大黃沙遺址同為距今六七幹年前。2006年被評為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並被考古學界定名為「鹹頭嶺文化」。
  • 珠江下遊將出現今年最高潮位和最大潮差
    時報訊(記者 徐毅兒 通訊員 李建基) 近日廣州珠江水位一天比一天高漲。廣東天文學會預告:今年6月16日和17日連續兩天,廣州珠江乃至珠三角珠江下遊地區,將會出現今年以來的最高潮位和最大潮差(高潮減低潮),最大潮差將超越2.5米。
  • 黃河三角洲為何沒有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發達?
    長江、黃河、珠江,是中國境內最長的3條河流。它們灌溉了兩岸大片的良田沃土,孕育出燦爛的中華文明。在經過億萬年的歷史變遷後,長江、黃河、珠江分別在各自的入海口形成了一大片衝積平原,分別是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珠江口汙染 中華白海豚瀕臨絕種(圖)
    南都訊 記者康殷 發自香港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資助內地中山大學,針對在珠江棲息的中華白海豚進行研究。最新發現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體內積存大量有機汙染物及重金屬,包括鉛和水銀等等,讓海豚神經及免疫系統受損。研究推算珠江口的海豚數目或在未來60年內驟減74%,瀕臨絕種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