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還是噱頭?眾遊戲廠商入局雲遊戲,玩家:先做好了再吹牛

2020-12-05 遊戲對長

最近半年,相信不少玩家都看到了一個詞語:雲遊戲。這個基於雲計算的新技術可以讓玩家在不用下載安裝的情況下,直接進行遊戲。在雲遊戲的運行模式下,所有遊戲都在伺服器端運行,並將渲染完畢後的遊戲畫面壓縮後通過網絡傳送給用戶。在客戶端,用戶的遊戲設備不需要任何高端處理器和顯卡,只需要基本的視頻解壓能力就可以了!

從理論上來說,這是個非常不錯的模式,對於許多不願意花費大量時間下載遊戲的玩家來說, 雲遊戲可以大大增加玩家體驗新遊戲的欲望。在去年下半年,該領域以及吸引了大量科技巨頭的加入:谷歌、亞馬遜、騰訊、英偉達等等。甚至連中國電信都入局對這項業務進行開發。

Wegame平臺上,已經出現了幾款可以利用雲遊戲機制進行遊玩的遊戲,但就體驗來說,玩家們褒貶不一。騰訊遊戲在去年底與英偉達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宣布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 構建基於PC和主機遊戲的START雲遊戲平臺。

但對於體驗過雲遊戲、並且對其機制了解的玩家來說,雲遊戲依然存在不少弊端:1、延遲感人,除了極其優秀網絡設備支持的情況下,普通搭配延遲基本是很難接受的。2、即使是雲遊戲,也需要設備有一定的解碼能力。使用許多低端設備的時候,軟體也提示設備解碼能力不足。3、網絡卡頓對於雲遊戲同樣致命,不管是外設突然間斷開連接,還是網絡突然間的卡頓,都會讓遊戲的體驗瞬間變差。藍牙、4G等網絡出現的斷流是可預見的,相信沒有多少玩家會忍受打到一半時的突然卡頓吧!

同樣,如今的雲遊戲大多需要付費,費用從6-10元一小時不等,除此之外,遊戲本身的歸屬和伺服器的安全性也是個問題。總的來說,現在這個階段,雲遊戲的噱頭>實用性,這也難怪許多玩家會說:先把東西做好了再吹牛!

相關焦點

  • 對話紅手指:雲遊戲是風口,支持百度等大廠做好雲遊戲
    黃小勇告訴競核,公司核心團隊擅長技術,希望把雲端計算資源做好。在他看來,遊戲大廠或大型流量平臺最有可能做成雲遊戲平臺,而微算互聯就是為這些雲遊戲平臺提供雲服務。競核了解到,晨興資本、達晨創投等多家一線機構均找過微算互聯,並表達了投資意向,但未能達成合作。
  • 雲遊戲:顛覆在即?
    這也是此後一眾巨頭公司默認的事實,因此雲遊戲成為了一個紙上的項目名,削減了支出,精力放在有更多確定性的遊戲市場,帶來了主機與手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 企業爭相布局,資本運作頻繁 所謂天時地利,即是當下對雲遊戲市場最客觀的描述。
  • 雲遊戲,光有5G就夠了嗎?
    雲遊戲,光有5G就夠了嗎 騰訊先遊雲遊戲助理總經理方亮表示,在過去十年中,雲遊戲一直處於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過渡狀態: 第一個階段是遊戲可以在雲上運行; 第二個階段是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用戶體驗,使玩家獲得接近本地遊戲的體驗; 第三個階段是基於雲的特性,進行一些原生雲遊戲玩法的開發。
  • 三年一劍差評萬千,Google 雲遊戲玩砸了嗎?
    小米等手機、電視終端廠商英偉達、惠普等硬體製造商……甚至,傳聞沃爾瑪也將入局雲遊戲市場。大家所熟悉的老電影 4K 修復(如近期上映的《海上鋼琴師》),其實也是類似的問題,但電影的每一幀都有專家把關,先用算法批量插入像素,再手工調整少量不合適的像素,慢慢打磨,則可確保最終效果的完美。但遊戲跟電影不一樣,圖像幀會隨玩家操作而變化,不可窮舉,實時性強,無法人工幹預,只能用算法預測並全自動完成像素的插值,難免會出現預測不出來、插得不合適的地方。
  • 雲遊戲迎來重磅玩家!又一平臺開啟內測
    由於還處於測試初期,所以平臺上僅提供 4 款雲遊戲的內測,分別是《貪吃蛇精英版》、《河洛群俠傳》、《生生不息》和《全明星激鬥》,同時,還提供招募部分玩家參與體驗最新的雲遊戲服務。 實際上,字節的雲遊戲業務曝光於去年下半年,先是在抖音App中進行雲遊戲的測試,以抖音的平臺流量作為基礎,試圖使其成為打入雲遊戲市場的一個入口。 在試玩App內的雲遊戲時,玩家發現其加載界面並不耗流量,畢竟休閒遊戲,沒有玩家會寄予太高期望,而嗷哩遊戲平臺上面的遊戲表現,也還是不錯的,至少沒有畫面聲音不同步、掉幀等問題。
  • 老生常談的雲遊戲喊了這麼多年,想飛起來還需要哪些必要條件?
    近日,在日本的專利信息平臺上,出現了一條與PS5相關的雲遊戲專利,主要內容就是PS5通過雲遊戲的方式兼容PS1到PS3時期的遊戲,這可能是到目前為止最能讓遊戲玩家感覺到實用的雲遊戲運用了。古舊的PS1到PS3時代遊戲在現如今很難上手,如果想要懷舊的話,要麼等待廠商重置,要麼就去找模擬器,並且還要尋找有效的資源進行下載。
  • 遊戲廠商常吹的遊戲引擎究竟是什麼?遊戲開發背後的秘密大公開
    大家絕對有聽過某些遊戲在做商業宣傳的時候,開頭都會使用"XXXX遊戲引擎打造"之類的標語,讓人不明覺厲,就好像這種引擎很神一般,比如說前段時間在網絡上鬧得風風火火的《逆水寒》所使用的就是國外著名的HAVOK引擎。而在國內非常流行的《絕地求生》在剛剛推出時也是憑藉著「最好的物理引擎」這個噱頭吸引了不少玩家的加入。
  • 遊戲搬磚,是網易遊戲賺錢還是騰訊遊戲賺錢?聽聽玩家是怎麼說的
    很多玩家想要搬磚,首選都是騰訊和網易兩大頭部廠商的遊戲,畢竟大廠遊戲比較成熟,不容易死掉。但是時間長了也經常會引起爭論:到底騰訊遊戲和網易遊戲誰家的更適合搬磚呢?小編在一些論壇和自媒體評論摘取了一些玩家的評論,先來看看玩家是怎麼說的。
  • 騰訊上線「直播+雲遊戲」互動玩法 但云遊戲商業化還需時間
    《趨勢報告》指出,疫情防控導致的「宅經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上半年中國遊戲產業的市場收入。但真正的持續可增長,還是必須來自於產品的創新,而創新則對遊戲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旭表示,更好的遊戲平衡性、社交性、內容和技術支持等因素,是確保用戶留存的幾大主要原因,用戶的變化是今年收入增長最基礎的原因。
  • 淺談玩家們為什麼喜歡生存類手遊,可國內遊戲廠商又不願意製作
    國內遊戲廠商看到部分玩家們喜歡「白嫖」遊戲,不願花費購買,或者是寧願去玩破解版的,便紛紛都不願意去做一塊,使得我們現在玩的大部分手遊都是國外遊戲廠商製作,而後由國內遊戲廠商代理,例如:《我的世界》由國外Mojang公司開發,由網易代理國服;《泰拉瑞亞》由國外Re-Logic公司開發,由樂逗代理;《
  • 為什麼玩家喜歡生存類手遊,國內遊戲廠商卻不願意做
    難以實現:在手遊市場中,由於現金變現困難,生存遊戲始終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在應用平臺上看到的手遊生存遊戲並不多見。火爆的生存類手遊大多由國外廠商生產,而本土生產的生存類手遊則很少見。1、付費道具和物品說到生存遊戲的充電道具和物品,大多數觀眾老爺們可能是最先想到《我的世界》這個遊戲的,遊戲中的許多虛擬物品如地圖、皮膚等都需要付費。雖然遊戲是基於遊戲中的道具和服務,但願意付費的玩家並不多,有些玩家看到國際服務中的資源是不收費的,所以他們都跑去玩國際服務。
  • 好遊戲也被狂扔爛雞蛋?盤點作死得罪玩家的廠商
    【PConline 雜談】隨著Steam的流行,給好一個好評成為了很多玩家的日常。與此同時,玩家們也越來越習慣於拿起「差評」這一武器,與一些黑心遊戲作鬥爭。但是,一個遊戲是否能夠收穫好評,不僅僅取決於遊戲本身,遊戲廠商對待玩家的態度,也是重要的決定因素!在Steam上,不乏有一些好遊戲由於廠商方面的原因,被扔了一堆爛雞蛋。今天,一起來看看有什麼作死得罪玩家的廠商吧。
  • 遊戲變革者,集結在5G邊緣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最近這些日子將5G與遊戲這兩個關鍵詞進行合併的動作都在明顯增多。而且一個主流趨勢,是遊戲廠商與底層技術提供廠商,正在圍繞5G遊戲話題搭建各種各樣的產業合作關係。比如說,在6月25日,華為X Labs就與網易雷火遊戲事業部達成籤署合作備忘錄,宣布聯合成立5G雲遊戲聯合創新實驗室。
  • 顛覆傳統網遊小說套路,人氣IP《地下城玩家》遊戲改編大猜想
    而隨著《地下城玩家》在市場上的熱度越來越高,也讓我們再度將目光聚焦到網遊題材上。反向「網遊」題材,《地下城玩家》的三大改編優勢在談《地下城玩家》的改編猜想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個IP改編遊戲的優勢。那麼同為「網遊題材」的《地下城玩家》一旦被開發成遊戲,也將具備這樣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我們的經驗及市場現狀,過往很多國產網遊小說,都是基於某款已存在的網遊進行參考設計框架。而《地下城玩家》與之相比,擁有更易突圍的獨特反傳統網遊視角,改編成遊戲將更有市場競爭力及宣傳噱頭,從而具備吸引更多目標外用戶群體的潛力。
  • 2020國內遊戲市場收入或超2700億元,騰訊雲拿下超7成遊戲公司
    騰訊遊戲雲可以為開發者提供對戰遊戲需要的長連結、有狀態的遊戲伺服器擴縮容。圖片來源:視頻截圖簡單來說,CP在製作、開發、發布、運營以及平穩期的整個產品周期中,開發工具、社交溝通、區域部署、網絡優化等環節的表現都會影響遊戲最終的質量以及玩家體驗。
  • 熱遊情報:只狼教會了玩家死字怎麼寫,谷歌與騰訊同期推出雲遊戲
    ,一句兩句無法說清楚,還是跟X博士一起走進本周的熱遊情報看看究竟吧。好在遊戲優化很不錯,而且不怎麼吃電腦配置,所以各位抖M玩家還在等什麼?快來加入受苦受難之旅吧。不過像隻狼這麼難的遊戲估計會引來不少雲玩家指點江山,畢竟之前的黑魂就有不少。劃重點:谷歌公布雲遊戲平臺「Stadia」而當雲遊戲平臺推出時,大家都會變成雲玩家。
  • 音頻大佬入局 輕量化時代來臨!2020外設市場年終總結
    2020這個艱難的年份對於外設領域來說,未必是太壞的一年,消費者宅在家裡的時候變多了,需求也在變大,特別是遊戲領域,在S10等全球性的電競比賽以及電競產業的全面發展下,遊戲外設領域獲得了更多的關注,我們就先來說說新的入局者。
  • 「雲上曲率」以AI翻譯幫助遊戲開拓海外市場|遊戲創新專訪
    當中國廠商將遊戲質量打磨到了世界頂尖水平後,要想開拓更多的海外市場,遊戲內容本身與各國文化、民俗、社會環境等方面的「適配度」,則成為了廠商們研究的重點。「很多出海遊戲都在做『全球服』,那麼玩家之間該如何溝通?打個比方,你說一句『扎心了,老鐵』,我說一句『猴子去上路』,這時候隊內有一位來自英語國家的玩家,通過市面上任何一款常見的翻譯軟體,可能都難以理解這兩位玩家想表達的完整意思。」
  • 遊戲+區塊鏈出路在何方 是區塊鏈遊戲 還是區塊鏈遊戲平臺
    作為與人們日常娛樂生活息息相關的遊戲行業,從最開始的紅白遊戲機到現在製作精良的大型遊戲。遊戲行業迅猛發展的勢頭在中心化巨頭壟斷下已經逐步減緩。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遊戲人(也包括投機客)將目光轉向了區塊鏈+遊戲這一新概念。
  • Google 的雲遊戲平臺:入口無限、時間無限、地點無限
    在現場的演示中,工作人員演示了 Chromebook 到手機的無縫實時遊戲銜接。此外,Stadia 還是一款跨平臺的雲遊戲服務,玩家可以通過 Stadia 玩其他平臺的遊戲,不受硬體的限制。對於開發者來說,也不用開發適配多個平臺的遊戲。同時發布還有配套遊戲手柄 Stadia Controller。